《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_九年级化学教案 学问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把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响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响,并把握解题格式。 力量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育学生的审题力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育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育学生熟悉到定性和定量讨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根据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展计算。即设未知量;依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有
2、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求解;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学问有一个清楚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假如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精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当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学问为根底,数学为工具多学科学问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其次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
3、然后按解题步骤进展。同时要克制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信任自己。根底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洁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学问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根底好的同学应具有解肯定难度题目的力量。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学问,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学问。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略微麻烦些。难度主要表达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依据自己的化学学问和数学学问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
4、以求到达娴熟把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根底上的,包括用肯定量的反响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根底上的,要制取肯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响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学问是化学计算的根底,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肯定要把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育学生根据化学特点进展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
5、培育学生的审题力量、分析力量和计算力量,同时使学生熟悉到定量和定性讨论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纳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育思维力量,加深对化学学问的熟悉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省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讨论物质变化的一
6、种方法。 投影:例一 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表达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克二氧化硫。1.6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克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克。 争论完成: S + O2 点燃 SO2 32 32 64 每32份硫与32 份氧气完全反响,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克 64克 1.6克 3.2克 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现有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 克,生成五氧化二磷 _ 克。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依据各物质之间的质
7、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第三节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 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板书:解:(1)依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克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克=96/x x=96 11.6克/245=4.6克 (5)答: 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 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学生练习2:试验室要得到3.2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
8、氧化锰多少克? 练习3 用氢气复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克,需氧化铜多少克? 分析争论、归纳总结: 争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 12.25克氯酸钾和3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响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响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学生练习:同桌相互出题,交换解答,争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1)已知反响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响物的质量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板书设计: 第
9、三节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1)依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 11.6 克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克=96/x x=96 11.6克/245=4.6克 (5)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 小结: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高二化学教案:有关化学反响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把握反响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
10、算; 使学生把握多步反响的计算。 力量目标 通过化学计算,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育学生科学生产、避开造成不必要的原料铺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计算。在初中介绍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最根本的计算,在高一介绍了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节据大纲要求又介绍了反响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响的计算。到此,除有关燃烧热的计算外,在高中阶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已根本介绍完。 把化学计算单独编成一节,在以前学过的关化学方程式根本计算的根底上,将计算相对集中编排,并进一步争论有关问题,这有
11、利于学生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一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熟悉,也有利于复习过去已学过的学问,提高学生的解题力量。教材在编写上,留意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此外,还留意联系生产实际和联系学过的化学计算学问。如在选择例题时,尽量选择生产中的实际反响事例,说明化学计算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能熟悉到学习化学计算的重要性。在例题的分析中,给出了思维过程,帮忙学生分析问题。有些例题,从题目中已知量的给出到解题过程,都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为根底,来介绍新的化学计算学问,使学生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复习学过的学问。本节作为有关化学反响方程式计算的一个集中争论,重点是反响物中有
12、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响的计算。难点是多步反响计算中反响物与最终产物间量关系式确实定。 教法建议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高一计算局部的连续。因此本节的教学应在复习原有学问的根底上,依据本节两种计算的特点,帮忙学生找规律,得出方法,使学生形成清楚的解题思路,标准解题步骤,以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一、有一种反响物过量的计算 建议将例题1采纳如下授课方式: (1)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用 求生成水的质量,另一组用 求生成水的质量。各组分别汇报结果(学生对两组的不同结果产生争议)(2)教师让各组分别依据水的质量计算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并组织学生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争论两种计算结果
13、是否合理。由此得出 过量,不应以过量的 的量进展计算。通过学生的实践,感受到利用此方法先试验再验算很麻烦。从而引出如何选择反响物的简化计算过程。并让学生留意解题步骤。对于例题2建议师生共同完成,稳固所学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在此之后教师可补充针对性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强化解题技能。 二、多步反响的计算 为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建议让学生阅读例题3,得出此种题型的一般解题步骤。然后,依据此步骤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例3。 例题4建议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小组争论分析并完成解题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状况可适当补充针对性习题进展思维力量的训练。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解题思路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加强学生力量的培育。本节内容涉
14、及的题型较多,变化较大,有肯定难度。因此,可安排一节习题,复习,稳固提高前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假如学生学有余力,在反响物过量的计算中,可增加过量物质还能连续与生成物反响的题型。但应留意不能随便加大难度,增加学生负担,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典型例题 例1 常温常压下,将盛有 和 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水面上升至肯定位置后不再变化,此时还有3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 的体积是( ) (A)17.8mL (B)14.8mL (C)13.6mL (D)12.4mL 分析:剩余气体有可能是 ,也可能是NO,应分别假设再解。关键要抓住,已溶解气体中全消逝的是 与 ,其体积比为4:1。若 有余则过量
15、局部与水生成 与NO,这局部 与NO的关系是3:1。 (1)设余 3mL,则有 气体按下式反响而消逝: 则 原 为 (2)设余NO 3mL,则发生此NO的 设为 有 气体与水恰生成 原 为 解答:A、C 点拨:此题为常见的传统根底题型,应争论余 或余NO时的两种状况。此题无需求 ,为适合其它类似计算而求 。 例2 将 的混合气13.44L(标准状况,下同),使全部通过足量稀硫酸,充分汲取后使稀硫酸增重22.86g,并有1.12L的无色气体残留,该气体不能使余烬木条复燃。求原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发生氨被汲取、 和 以4:1与水生成 和过量的 与稀酸中的水生成硝酸
16、和NO的反响。即: 经分析可知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是被稀硫酸汲取的气体质量与剩余NO的质量之和,据此可解。 解答: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 未汲取气体只能是NO,其物质的量为 该NO的质量是 原混合气的总质量为 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6。 点拨:此题可有变式,如去求原混合气中 的物质的量分别各多少摩,这则要抓住因余下气体NO,示出有 过量,此 有一局部按物质的量比4:1与 溶入水成硝酸,即 的体积是 的4倍。另一局部 与稀酸中水按 生成 和NO反响,由余0.05mol NO可知这局部 应为0.053mol。即: 设 为 , 为 , 为 据题意可得: 解之可知,从略。 例3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 和固体
17、 共 。将其加热至150经充分反响后,放出其中气体并冷却至原温度,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 。求原混合物中 、 各自的质量。 分析: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响如下,在150水为气态。 总反响可视为: 其后可分析在 过量时生成的固体为 ;在 过量时,生成的固体是 和 的混合物。在计算时分别争论求解。 解答:(1)设 过量或恰适量则余下固体为 ,设为 , 因 为 , 。 (2)设 过量,剩余固体为 和 混合物,设原 为 96 70 解之, 质量为 (答略) 高一上册化学教案: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 课题: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离子反响的含义。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3、 学会离子
18、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教学内容: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前置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2SO4 NaOH NaCl Ba(NO3)2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加化学反响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板书第五节、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展现目标演示试验 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学生观看并答复现象。问题争论 试验中尽管反响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学生答复总结 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响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响。板书 一、离子反响问题争论 以下反响那些属于离子反响: 氧化铜和西硫酸
19、溶液 锌投入到盐酸中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 氢气复原氧化铜学生答复板书关键: 在溶液中进展(或熔融) 有离子参加 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展反响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响呢?请大家阅读课文,争论答复有关问题。阅读争论问题探究1、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响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2、 Na2SO4+BaCl2=BaSO4+2NaClBa2+SO42-=BaSO4两个反响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3、 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响?学生答复板书二、离子方程式1、 定义2、 含义:表示一类反响引入假如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响,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响方程式呢? 阅读p5
20、8,内容板书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生答复板书步骤:1、写方程 2、改离子 3、去一样 4、查守恒练习书写以下离子方程式:1、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2、 试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响制取硫化氢气体3、 氯气通入水中4、 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殊留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依据四步书写法多练习,做到娴熟把握。作业 根底训练p40、9题。高二化学教案: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把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配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
21、对各种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展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阅历。 教材分析: 是正确书写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把握的一项根本技能。配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教材从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简单的氧化复原反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便利,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
22、种不同类型的氧化复原反响进展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育了学生敏捷对待力量,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教材还通过问题争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常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展分析推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响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育了学生的力量。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新旧学问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复原反响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复原反响,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纳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把握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便拓宽学问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复原反响方程
23、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根本步骤: (1)写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上升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看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局部未被氧化或复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看法增加到有关复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根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根底上采纳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阅历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
24、好地把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稳固所学学问。 另外,关于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争论”、得出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意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展适当练习加以稳固。通过设置该“争论”内容,稳固了氧化复原反响配平的学问,强化了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时,氧化产物和复原产物确实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复原产物中被复原元素的价态。 如: (浓)
25、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 ,复原产物是 而不是 。 氧化产物 的复原产物 。 典型例题 例1 肯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稳固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到达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 =2HNO3+ 4N2+ 9H2O 上升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响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 HNO3+ 2N2+ 9/2H2O =5NH4NO3 =2HNO3+ 4N2+ 9H2O N:+
26、1+5 上升41 2N:(+10)2 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肯定要留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消失穿插现象 解答: 5、2、4、9。 启发: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依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 已知 在以下反响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力量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 观看反响前后 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非常清晰,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
27、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 和H中元素化合价较简单,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复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依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 计量数为 , 计量数为 ,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看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终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此题是依据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复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此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展配平,需确定 中 为1价,S为2价,1个 应当失去 ,可得一样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发:
28、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响是有限的,不行能把每一个反响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参加足量硫粉,发生反响生成 -和 。生成物连续跟硫作用生成 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参加肯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响也完全转化为 。 (1)写出以上各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 ,至少需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育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力
29、量;熬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稳固离子反响、氧化复原反响和等学问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 (2)从氧化复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展。 从 ,失电子;从 ,得电子。 所以 完全转化为 所失电子数与 转化为 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 amol 由 守恒, 完全转化为 需 和 。 (3)原热碱液中含 ,则反响中消耗 。依据反响、,有 ,所以 。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三篇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怀学生学习的过程。小编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熟悉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30、通过课堂演示试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试验及试验分析,把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力量目标 学习通过试验熟悉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试验探究力量。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从生活视角观看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熟悉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加环境爱护意识。 教学建议 学问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依据试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试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
31、看,与学生争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详细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行燃性和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行燃性和一般状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响,学生并不生疏。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响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渐渐上升,什么缘由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夫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
32、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消失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生疏。无论呼入的新奇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学问,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学问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学问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熟悉。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生疏。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
33、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拟熟识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识的学问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念,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展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学问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试验对学生形成学问的重要作用。试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力量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学问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拟熟识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学问。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试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学问的重要作用。利用试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34、 依据学校状况(生源、试验条件)不同,采纳开放程度不同的试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行小组争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完毕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试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试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开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熟悉更清晰。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试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响打下良好根底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
35、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消失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日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假如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现】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始终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看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
36、77克升。比空气重。刚刚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集中。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假如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形状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试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答复后,教师归纳) 【板书】1.一般状况下,二氧化
37、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应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缘由)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枯的深井等处肯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争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试验,假如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响: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
38、碳气体,观看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常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响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打算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
39、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汲取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把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熟悉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动手试验力量和观看分析力量。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定量试验,探究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沟通,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育学生分析及推理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合作学习中培育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
40、习兴趣 培育学生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熟悉化学反响之后,是对化学反响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根底,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重点: 通过试验探究熟悉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预备 1、在课前就进展试验分组,将试验力量强和试验力量弱的同学混
41、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试验小组。 2、布置每个试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试验方案进展探讨,对试验内容和如何进展试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 (二)教法选择 直观性教学、 小组合作式教学 、试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三)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试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试验探究、 教师引导发觉 学生验证明验、探究沟通 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 突破难点 学问活用、小结反应。 以试验为主,让学生在试验探究中体验,在发觉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纳“观看、 试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争论 、分析、练习 、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把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试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试验探究
42、的讨论方法。 四、组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第1步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课时引入演示试验1、火柴燃烧2、酒精燃烧 设问 火柴燃烧后留下灰烬而酒精燃烧后什么也没留下,莫非物质从世界上消逝了?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没有变化呢? 倾听学生的见解 (第2步试验探究、引导发觉) 试验探究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试验 引导1。称量时天平应留意调平;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局部沙子;3。玻璃棒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4、留意观看试验现象和天平的变化。 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