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2961093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史学视野【主题1】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材料 在夏之前的原始社会,就已有选拔人才的记载。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卿世禄制。官职主要在贵族家族内部继承,且世代相袭,春秋时期,各国君主虽重视贤才,且有尚贤主张,却未形成选贤制度,选官制度的主体依然是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改革,世卿世禄制逐渐走向没落,以军功爵制代替了世卿世禄制。秦汉时期,察举是由各级地方官吏察访人才、举荐朝廷,并对被举者采用“策问”或辅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的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分为特举和岁举两类。特举科目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等,岁举科目有秀才、孝廉等。东汉时期左雄改制,察举制经历了“只举不

2、试”到“先举后试”“所举皆试”的演变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曹丕代汉后,接受陈群的建议,带有妥协色彩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诞生。基本内容:第一,“各州郡皆置中正官”“各州设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第二,中正的主要任务是品第人才,评价人才,评价必须要有书面的正式材料,包括家世、品、状。家世又称“薄阀”,指被评者族望与父祖官爵。状,指行状,对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品,指品第,中正官根据家世,才德对被评者作出总的品第评语,品总分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可分为二类:上品与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二品实为最高品;第三,品级与官位必

3、须一致,官位尊卑与品第高低必须相符。摘编自王中男考试之举荐制度:历史视角的检视,教育参考,2015年第1期。【解读】一、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基本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世袭为特征,严格来讲先秦以来的世卿世禄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拔;第二个阶段以乡举里选为基础,呈现评判标准主观性强,被评入仕者被动参与,易被地方势力操控等特点,察举制作为封建国家系统性官员选拔制度的开端,本身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破除了世袭制的阶层固化,打开了入仕的通道,较之世袭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用人的公正公平,但其特点也决定了其衰落,固然九品中正制有所发展,也不能避免沦为世家大族掌控的命运;第

4、三个阶段以考试为基础,将九品中正制以来的考试前置,以文取士,评判标准更加客观,读书人自由投考,主动参与,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正,古代中国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但随着考试内容的逐渐变化,科举制最终走向僵化。二、古代中国的选官标准基本经历了血缘家世、德、才考试成绩的变化过程。【主题2】三省六部制演变材料 唐高祖年间,就有三省长官集于门下省政事堂议事的传统。贞观年间,为保证行政效率,政事堂集议制度正式确立。政事堂地位上升,逐渐演变为三省宰相商讨、决策军国大事的最高国务会议。“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

5、,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政事堂盖印的诏书用斜封方式封装,用墨笔书写敕字,称为“斜封墨敕”。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中书门下体制由此确立,虽然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三省“中书草拟诏令,门下审议封驳,尚书执行”的运行模式继续保留。但到唐中期,中书舍人撰写诏令的职能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门下省给事中封驳制度日益废弛。尚书省也由唐初的行政中枢逐渐沦为无关紧要的闲散部门“唯礼部、兵部、度支职务尚存,颇同往昔;余曹空闲,案牍全稀,一饭而归,竟日无事”。摘编自贾星关于“三省六部制”教学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1

6、期【解读】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并没有因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建立而消失,经过各朝的演变,隋唐时期理顺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的关系,三公归于虚职,九卿归于九寺五监,尚书六部对口指导,成为事务性机构。隋唐三省六部制确立和完善是在秦汉以来中央官制动态发展损益演变的一个历史结果,其基本要素在之前已经酝酿,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既是对以往中央官制演变的继承,更是中央官制的创新,意味着古代中国官僚体系的成熟。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也不是静态的,从三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到政事堂合署办公再到中书门下集决策与行政于一体,呈现一体化趋势。三省六部制实行集体宰相制,削弱了相权,同时中书草拟诏令,门下审议封驳,尚书执行的运行

7、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但对皇权的限制取决于皇帝个人的性格和修养。二、课标解读【内容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按照课标的内容要求,需要达到“认识”的程度,可分解为以下几个层次:1.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重点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2.认识制度的变化:一是选官制度的变化,重点是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的原因、表现、特征等;二是中央官制的变化,重点是分析三省六部制到中书门下体制转变的过程及趋势;三是赋税制度的变化,重点是两税法实施的背景,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征税方式、征税对象的

8、变化;3.认识制度创新的影响和意义:科举制可从国家(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社会(促成重学重读书风尚形成,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个人(为中下层读书人提供跻身上层的机会)、后世(文官考试制度)等角度;三省六部制可从削弱相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一定程度上规范皇帝的行为等角度;两税法可从简化税目、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等角度。4.认识制度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前言以孟郊诗作登科后导入,描述他考中进士后的春风得意;并配一幅插图唐三彩文官俑,可见科举制对唐代的影响深远

9、。教材第一子目“选官制度”,正文第一段介绍了“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内容、选官标准变化、及衰落,“历史纵横”补充了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原因及进步意义。教材对九品中正制的介绍除粗略外基本“五脏俱全”;第二段介绍了“科举制”的形成、唐朝不同时期科举的完善措施;第三段介绍了“科举制”的影响,“学思之窗”补充了科举制影响的史料。线条较为粗略,若是不把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相对比,很难认识科举制的进步之处,若是不关注科举制后来历代的演变,不把握科举制的全貌,很难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教材第二子目“三省六部制”,介绍了从三省制到三省六部制,以及运作程序,提到了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直接得出了“三省出现了一体化

10、的趋势”,这个需要补充史料来印证。教材第三子目“赋税制度”,介绍了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以及两税法的影响,“史料阅读”补充了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探究与拓展”用两则材料谈两税法利弊的认识。均没有处理同“均田制”的关系,需要补充材料解决。四、学情分析1.时空繁杂,从分裂走向统一,政权更迭变换,多政权并立,空间变化转换多。2.历史概念掌握理解难度较大,科举制本身跨度大,内容多,需要梳理,与之关联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概念也很复杂,需要补充材料,梳理难度大,中央官制与赋税制度同理。3.内容延展面广,牵涉太多,要理清制度的变化,实非易事,教材所托不多,补充材料的量不少,且文言史料偏多。五、教学目标

11、1.通过自读教材,查阅资料,学生能够简述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呈现出来。2.通过教材和补充史料,学生能够基本解释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基本概念。3.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学生能够比较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之间的不同,进而说明科举制的进步之处。4.通过拓展阅读,师生共同梳理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进而学生能够解释“制度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设计的理想与实践的现实互动推动了制度演变”。5.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以史为鉴。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是中国人,却有外国人称我们为唐人,是因为唐朝国

12、威鼎盛,远近各国派人前来进贡,所以外国人称呼中国人是加“唐”,我们评价唐朝是加“盛”。为何为“盛唐”?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史书称赞,除了有作为的君主,还有制度上的创新,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打开历史的画卷,探寻盛唐的奥秘,感受制度创新的魅力。(二)学习新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设计知识卡片,适当拓展知识面,横向以“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三个方面,纵向以主要朝代进行梳理。教师提供表格模板,见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自主梳理教材知识,查阅书本外的资源,尽可能把表格填写完整。重视课前预习环节,养成习惯;突出教材阅读与整理,读懂教材,提高阅读能力。完成教学目标1。环节二

13、:设计知识卡片,抓住“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主要知识点。教师提供表格模板,见表二。学生明确教材关于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基本表述。要求学生重视教材,利用好教材,养成资源充分利用的习惯。为完成教学目标2打下基础。环节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基本内容:第一,“各州郡皆置中正官,由在朝廷任职的德才兼备的本地官员兼任改职;第二,“中正最主要的任务是品评人才”,政府所用人才由中正推荐而来。“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主要包括家世、状、品三个方面。家世指被评者族望与父祖官爵。状,指对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14、品,指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价,对被评者作出总的品第评语。品共分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又可分为二类:上品、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二品实为最高品。”第三, “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第四,“中正官所定的品级,并非一成不变,一般三年一调整,谓之清定。”摘编自王中男考试之举荐制度:历史视角的检视,教育参考,2015年第1期问题1:根据材料一,完成九品中正制知识卡片。教师提供模板,见表三。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在环节二的基础上,加深对九品中正制的理解,知识卡片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力求对九品中正制有简单清晰明了的认识,突破九品中

15、正制这个知识点。教师提供更全面的材料,通过制作知识卡片,学生能够对材料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化繁为简,理清九品中正制的运作机制,能够更好的与科举制进行比较,进而较好理解科举制的进步之处,完成教学目标2。材料二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目的并不在于巩固门阀政治,正如沈约所说: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士族高卑。”两晋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世家大族独占上品。“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摘编自张秀门阀士族的入仕途径与门阀制度的盛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4月材料三 科举主要采取的

16、方式是分科考试,关键并不是分科考试,而是普通士人可以得到考试入仕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举制有效的打破了入仕在家族门第、年龄约束、籍贯民族方面的界限。同时,科举制将选官制度的决定权进一步收归了中央政府,进而可以确保对于各级官员的选拔能够与统治阶级的意志保持一致。摘编自周子玥秦汉以来我国选官制度的变迁,祖国,2019年1月问题1:从材料二中九品中正制发生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2:对比材料二、三,科举制的特点是什么?科举制有何进步意义?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变化:创立之初,乡邑清议,论人才优劣,足以劝勉,而后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初以人才论到后以家世出身论。说明:九品中正制制度设计的初衷与

17、制度实践的变化渐行渐远,最终沦为世家大族维护特权的工具。特点:分科取士;普通人凭借考试可入仕;意义: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公平公正,打破限制;有利于限制选官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通过研读材料,获取信息,认识到九品中正制自创立以来的变化,主要是选官标准从最初的德才兼备到重视门第出身,九品中正制不能很好的实现选拔人才的功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新的制度呼之欲出;通过材料三关于科举制的内容,比较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对比九品中正制,认识科举制的进步之处,实现了选官标准由门第出身到考试成绩的转变,隋唐时期通过制度创新,有效解决了九品中正制后期的弊端,科举制经过后来历朝历代的完善成为

18、了隋唐以来封建社会的主要选官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实现教学目标3。环节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 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局面并未贯穿于整个唐朝。唐玄宗时期,中书门下体制建立。中书令张说上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辖类似尚书省六部的五房,分部门主管政务。中书门下兼具决策行政合一的功能,成为宰相署。政事堂由宰相集体议事的场所,变成了宰相机构。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三省仍然存在。王熙赛历史学科素养“落地”探索以唐朝三省六部制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2期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独

19、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过程:唐初,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唐太宗时期,为提高行政效率,设立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唐玄宗时期,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设五房主管政务,中书门下集决策和行政于一身,中书门下从宰相议事地点变成宰相机构。说明:三省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在教材中,有一个“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的结论,但是教材并未详细阐释,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结论,教师通过补充关于三省六部制演变的相关材料,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结合教材的叙述,依据教师的设问,深化对教材上述结论的理解,能够很好的理解“制度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设计的理想与实践的现实互动推动了制度演变”。实现教学目标4。环节五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五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六项:一、取消租庸调制及各项杂税,只保留户税和地税。二、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全年开支,以确定赋税的总额,分摊于各州。三、户税是以户等高低征钱。户等的划分依据财产的多寡。四、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田多多征,田少少征,无田不征。五、无论户、地税,皆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以六月为限,秋税以十一月为期。六、对不定居的商人,按资产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材料六 两税法实施中的制度性欠缺,第一,“约法之初,不定物估”。两税法实施后不久,就因钱重货轻,致使纳税人的名义税额不变而实际负

21、担成倍增长。第二,两税三分中没有赈灾专项贮备。第三,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两税的“蠲免”缺乏制度化的规定。第四,对逃户欠缴的两税如何处理缺乏法令规定。“摊逃”也是两税法实施中的一种严重弊病。白秀梅论两税法的确立及实施,沧桑,2009年2月问题4:比较材料五、六,分析两税法的优点与不足?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成果:优点:简化税收;量出制入的预算思想;征税更考虑实际情况,不以丁身为本;固定纳税时间;扩大税源、两税三分,分为供上、留州、送使,地方分享财政权力。不足:从酝酿到实施不足半年;不定物估,导致钱与物折算,加重农民负担;两税法没有赈灾、蠲免、惩处逃税的制度性防范措施,导致实施过程中不得不补救。两税法

22、是在均田制逐渐瓦解,租庸调制不得实施的大背景下,为解决政府财政困难而进行的制度革新。通过补充材料,学生获取信息,结合教材知识,更好的理解两税法的优点,征税标准不再以人身为本,而是转向财产,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同时通过补充材料六认识两税法实施的弊端,古代封建国家赋税制度改革总是逃不出“黄宗羲定律”,“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进而从两税法制度改革中吸取制度创新的教训,以史为鉴。(三)思维拓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材料六 唐于武德七年正式施行均田制,朝廷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政府绕过世家大族,直接统治农民,农民也不再依附世家大族,直接面对朝廷。摆脱“门阀”

23、的皇帝,需要寻找新的社会精英为之服务,从毫无背景的平民中挑选人才成为合理的选择,而摆脱了“门阀”的农民,需要政治上的上升途径,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科举制”正好满足双方的要求,选官制度完成从“门第”向“才学”的转变,阶层流动性增强。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冲突是传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核心: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他需要依赖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集团。摘编自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问题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均田制的实施与科举制兴起发展及三省六部制改革的关系。小组讨论:均田制的长久实施,对世家大族的瓦解作用越来越明显,打碎了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这也为

24、科举制的兴起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科举进入朝廷的读书人成为帝国的政治精英,整体上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在解决国家政务方面有了人才倚重,但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上,如何维护皇权,同时避免隋朝过失,唐代中央官制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意味着中国传统封建国家官僚体制的成熟。在均田制经济基础至上,封建国家的制度创新顺应历史发展,造就了唐朝盛世;后来由于封建国家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增长,兼并之风盛行,加上安史之乱,均田制实施的客观条件已经不具备,进而推动了赋税制度的变迁,两税法顺应了地方分享财政权力的需要,唐朝在繁镇割据下仍可延续百余年。通过补充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纵观制度发展的来龙去脉,寻

25、找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宏观把握制度的演变,整体认识唐代盛世与制度创新之间的联系,同时制度变革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认识制度创新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问题6:综合以上所述,谈谈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基本都是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不同制度的创新对王朝的兴衰起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针对时弊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例如:科举制打破了世族门阀垄断做官的特权,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是由于

26、后来科举制考试的内容逐渐走向经义,明清时期更是发挥到极致,逐渐形成八股文取士的局面,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扼杀了人才,不利于人才选拔,封建王朝也日益走向衰落,最终落后于西方。总之,制度创新需要在继承历史上优点情况下,不断革新,适应潮流,不断焕发制度的生命力,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通过制度创新的历史具体案例,认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实现教学目标5。(四)归纳小结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涉及3条线索: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是制度创新的新成就,科举制标志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古代中国官僚体系的成熟,两税法是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点之一。制度创新推

27、动了隋唐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七、学业评价1.(水平1-2)曹操在第一次“令”中引用了论语孔子说的一句话“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为滕、薛大夫”,更说“若必廉士而后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可见曹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A.道德B.家世C.才能D.考试成绩评价目标:在特定的时空语境中,能够识别选官制度的选拔标准答案解析:本题选C。根据题干“若必廉士而后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这一信息,体会曹操的语气,可知曹操并不需要廉士,而是唯才是举。2.(水平3-4)唐时,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见解、观点也难免人各有异,相互间“日有争论,纷纭不绝”,各项政令不能及时下达,以致贻误事机。为此,唐朝采

28、取的措施是( )A.增加考试科目以选拔优秀人才减少争论 B.设中书门下兼有决策执行促使政令下达C.皇帝绕过三省直接下诏书以免贻误事机 D.设立政事堂协调三省长官提高行政效率评价目标:能通过材料语境,能够对三省六部制的变化进行区分。答案解析:本题选D。材料创设了一个三省运作的画面,政事堂不仅是宰相议政的地方,更具有协调中书门下,提高行政效率的功效。后面进入政事堂的官员要加“参与机务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使得较低级别的官员能够行使宰相之职,集思广益,相互配合又制衡,兼顾决策的正确与效率,实为进步的表现。3.(水平3-4)唐贞观十八年(644)二月,唐太宗“幸灵口,村落逼侧,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29、”又如武周天授(690692)时,彭泽县令狄仁杰上乞免民租疏,称: “彭泽地狭,山峻无田,百姓所营之田,一户不过十亩、五亩。”材料说明( )A.土地兼并之风日益严重 B.官员执行朝廷政策不力C.租庸调制逐渐走向瓦解 D.均田制落实各地有差异评价目标:通过材料创设情境,认识均田制的理想化设计与实际实施情况不一致,能够识别均田制。答案解析:本题选D。材料中信息“问其受田,丁三十亩”,而均田制规定受田100亩。实际上因为人多地少、人口不断增长等客观原因,均田制并未能达到人人受田100亩的理想状态,各地落实均田制呈现差异。4.(水平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隋朝以来至清末1905年,选官制度为

30、科举制,主要特征是进行统一书面考试,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隋唐至明清,科举制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隋唐至王安石变法前,考试内容比较多样,包括诗、赋、策、经甚至算、地理、法律等。从王安石变法至明中期,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到了明清,对经义的解读发展到极致,最终发展成为八股文,科举制从宋以来以经义为主要选仕依据,使得科举走上了空谈、学究的歧路,到了明清,更是成为限制士子思想的牢笼和藩篱。明清之际,科举制度基本定型,科举考试三年一次,不再是唐宋的每年一次。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通过者为秀才,乡试通过者为举人,会试通过者为贡生,殿试通过者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

31、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摘编自许为“以名入仕”与“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举制为中心,领导科学,2019年9月(下)(1)根据材料归纳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科举制的影响。(10分)评价目标: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术语归纳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答案解析:(1)材料中有明显的时间界限“隋唐至王安石变法前”“从王安石变法至明中期”“到了明清”,归纳科举考试内容变化分三个阶段,从“内容比较多样”到“主要是经义”再到“八股文”。(2)“统一书面考试”可以得出“选拔官员更加公平公正”;“考试

32、内容多样”可以得出“培养了人才,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八股文”可以得出“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才”,根据所学,“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统治基础”;“ 有利于重学氛围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等。参考答案:(1)隋唐至王安石变法,考试内容较为全面;到明中期,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明清以来,发展成八股文。(2)选拔官员更加公平公正;培养了人才,提高了官员的素质;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才;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统治基础;有利于重学氛围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5.(水平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发

33、展阶段。秦统一后,建立了宫省制度,皇宫分成前廷后宫前后两个部分。前廷是百官朝拜君主和议政的地方,所以又称朝廷,这里设有一些为君主服务或佐助办理政务的机构和人员,称之为中朝官等,在宫中的办公机构叫做寺或监。后宫是皇帝和后妃的生活区,亦称为禁中、省中等。在省中为皇帝后妃服务的官员叫做省官、禁官等。皇宫外设有主管国家各种事务的政务机构,因地处外廷,故称外廷官或朝官,三公及大部分诸卿都属于朝官,有关宫廷内外界限的规定和出入宫省的制度,称为宫省制度。隋唐时期的“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便是由秦汉时期的省官尚书、中书和侍中发展演变而来。依秦制,尚书不过是丞相所领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六尚”(尚冠、

34、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之一,其机构称作尚书署,地位低下,权力很小。后因少府掌管天子衣食经费,逐渐脱离丞相成为宫官重要成员,尚书作为省官可与皇帝朝夕相处。西汉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皇权与相权矛盾比较大,到汉武帝时期,以侍中、尚书、中常侍等文武官员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尚书由皇帝的生活秘书变为政务秘书。汉成帝时,尚书署开始分曹办事;东汉尚书机构扩大并由禁内外迁至宫内中台,成为尚书台。曹丕建魏后迁宫外皇城,尚书台正式取代三公府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南朝萧梁时,尚书台改成尚书省,形成六曹、二仆射、一令的省曹体系,为隋唐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打下了基础。中书原与尚书为同一职务,汉

35、武帝喜游宴后庭,为了娱乐、理政两不误,“使宦者典尚书事”,赐名中书谒者令。由士人所担任的尚书不断外迁,由宦者担任的中书则留居后宫。汉宣帝时,百官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汉成帝后罢宦者中书;曹丕代汉后,改秘书监为中书省,设在宫中,“典尚书奏事”;两晋时期中书省权力渐重。秦时侍中原是丞相派到皇帝身边的联络员,后作为加官成为天子近臣;东汉侍中寺出现,东汉末年宦官势力被除后,侍中寺由宫中迁入禁内,称作侍中省;曹丕侍中省渐与中书省成分庭抗礼之势;西晋时,侍中已居显要地位;北朝时,门下侍中已被百官誉为“小宰相”了。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堪称结构完整、布局匀称、职责清晰的典范。摘编自

36、黄开军宫省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淄博师专学报,2015年第1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特点。评价目标:能够根据不同来源的材料,组织运用相关术语,分析中央官制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能够作出评析,分析其特点。答案解析:材料中给出了秦朝的“宫省制度”,严格规定了禁中,宫内及宫外的界限和出入规定,这就自然造成了皇帝身边官员的亲疏划分,同时联系所学,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首创皇帝制度,君权至上又决定了与外朝官宰相之间的矛盾,为了强化君主权力,皇帝不得不任用身边官职低的亲信来牵制相权,随着皇帝身边亲信机构权力的扩大,又逐渐发展成为威胁皇权的中心,皇帝又不得不想办法牵制削弱,分割相权又势在必行。强化皇权成为了中央官制演变的核心动因。皇帝任用亲信形成新的决策核心和多人分割行使同一职权成为加强君主专制的两大手段,也是中央官制演变的重要特点。参考答案:(1)秦朝宫省制度和皇帝制度的建立,统治者加强君主权力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维护统治,各朝各代制度调整,隋唐时期对以前制度的继承及创新。(2)以加强君主权力为中心,以任用身边职位低亲信和多人分割职权为主要方式,君主专制越来越强化,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专制达到顶峰。1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