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教学理念】一手史料的充分运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以变化为中心,驱动问题设计,提升学生历史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建立制度变化与隋唐盛世的有机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改革与创新的重大意义。【教学内容】本课设置了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子目都属于制度范畴,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呈并列关系。教材先讲选官制度,可以理解为官吏是统治的基础,再讲国家政权的官僚机构是如何组织的,最后讲述国家经济方面的管理手段,即赋税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基于制度专题的难度考虑,本课应聚焦制度的核心内容
2、,主要说明汉唐间制度发生的重要变化、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有一定基础,但是知识碎片化,有待进一步深化、条理化。赋税制度专业性较强且在初中教科书中并未涉及,里面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高一的学生平时也很少接触,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表格、研读史料,对比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认识科举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
3、司制在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历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2.通过图示和材料,了解三省六部制的职权,认识三省六部制的变化的特点和影响。3.通过填写表格、研读史料,了解租庸调制和两税制的内容和特点,理解废除租庸调制设两税法的原因,掌握历代赋税制度变化的特点和意义。4.通过对隋唐制度变化的学习,联系隋唐盛世的表现,理解政治制度与盛世出现的内在联系,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2.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教学设计思路】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科举制和三
4、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所以对这两个制度的处理重点放在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上,并探究其作用和影响。赋税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制度,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赋税制度的变化,加深对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的理解,并认识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必然性。同时,还要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两税法的特点,并理解其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第一子目:选官制度导入以文学作品引出第一子目,激发探索兴趣。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探究:汉至隋唐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选拔标准、选拔方式和局限三个方面,梳理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从中理解科举制创立的历史背
5、景。学生继续完成表格内容,通过对表格的分析,认识隋唐科举制的变化与创新。二、第二子目:三省六部制(一)三省六部的职权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示,梳理三省六部的职权。(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学生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三省六部制度的特点,从而理解隋唐中央政府机构的变化与创新。材料:唐朝三省位置图(略)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书省和门下省之所以设在宫城,而且还是在皇帝寝居临朝太极宫内,是因为其作为中央的决策和审议机构,负责草拟、审核和颁发皇帝的诏令,要随时备皇帝诏问。而尚书省,作为执行诏令的机构,则只是设在皇城中心。特点: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影响: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材料: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
6、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一特点:相权分散影响: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材料: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文献通考职官考特点:宰相集体议事影响:提高了办事效率(三)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教师通过介绍大唐六典,让学生认识到唐代人对政治上的种种理论和思想已经以成文法典的形式具体化,体现了政治制度规范化的趋势。也正是因为这样,三省六部制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第三子目:赋税制度(一)自主学习学生迅速阅读课文,
7、完成表格第一、二列的填写,理清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的相关知识。(二)问题探究1根据以下材料思考:为什么在唐代后期,租庸调制会被两税法所取代?材料: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中外历史纲要(上)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授田难以维存;材料: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卷 226户籍逐渐损坏,人口统计不实;官吏
8、盘剥严重,农民大量逃亡。2.结合以下材料和书本知识,继续完成表格中“两税法”的部分。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 2263.通过对表格内容的分析,认识唐后期两税法的特点,进而认识到唐朝前后期,赋税制度的变化与意义。1、从征税标准看:放松了人身控制,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2、从征税项目看:简化了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3、从征税对象看:扩大了纳税主体,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4、从征税次数看:明确了纳税时间,有利于规范税收管理。四、本课小结教师结合板书,进
9、行本课的小结,让学生对本课内容形成整体认识,并升华情感,理解隋唐制度的创新性及其对隋唐盛世出现所起到的作用。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在选贤与能上,结束了中华帝国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在中央政务制度上,结束了中华帝国上半段的三公九卿制,开创了下半段的三省六部制;在赋税制度上,结束了上半段以人丁为主的税收制,开创了下半段以资产为宗的税收制。这些制度都是在继承前代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有所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板书设计】一、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二、三省六部制隋唐制度的隋唐三公九卿制三省制雏形三省六部制变化与创新盛世三、赋税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教学评价】见习题部分。【教学反思】整体设计注重知识线索的梳理,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框架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式感受隋唐制度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及其对隋唐盛世出现所起到的作用。不足之处在于教材取舍不到位,没有很好的突出重点;问题设置还有待思考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