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2960489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基础训练1在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慷慨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等均为其中的典范。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A自强不息B崇德尚贤C家国情怀D和而不同21015年进士科考试的题目就出自中庸。1027年北宋仁宗赐给新进士的书就是中庸,1030年改为赐大学,此后两篇轮流赐给新进士。熙宁(10681078)中,论语孟子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各占一道试题。这些举措A强化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显著提升了“四书”的地位C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D导致科举取士制度逐

2、渐僵化3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4孔子曾与弟子宰予讨论“三年之丧”的问题。宰予认为为父母守丧的时间可以改为一年,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问他如此是否心安,回答说:“安。”孔子说:“如果安心,你便去做吧。”但孔子认为宰予不仁。这表明A孔子教育学生未做到表里如一B孔子认为道德要重于实利C礼在当时已丧失了社会约束力D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5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记载:“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人

3、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这体现了A儒家民本思想B和而不同思想C崇德尚贤思想D天人合一思想6中华先民的聚落常呈环壕分布。如临潼姜寨聚落(图为遗址复原图),居住区外有壕沟围绕,区内所有房屋排列整齐,房屋门道都朝向中央广场,且围绕广场形成一个圆圈分布。这一聚落布局反映出中华先民崇尚()A稳定执中B以人为本C天下为公D崇德尚贤7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4、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8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祭祀社稷体现了早期国家的血缘认同B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C农本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西周时期9孔子以平民作新史而成春秋,皆政治社会实事,不语怪力乱神自有孔子,而史学乃始与宗教、贵族二者脱离。这反映出()A私家修史已经蔚然成风B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C唯物思想成为社会主流D平民社会已逐渐形成10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

5、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材料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统一性和连续性结合B变革性和多样性结合C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D复杂性和创新性结合11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有“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A儒家思想成为其治国思想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C选贤任能的政治理念D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12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

6、,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关于诸子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B墨子提出相生相胜C荀子主张隆礼重法D邹衍提出道法自然1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以“众治”取代“独治”,王夫之要求“不以天下私一人”唐甄痛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黄宗羲也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些主张A宣扬民主启蒙的思想B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D反映了对传统体制的反思14高丽史中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958年)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材料表明A科举制度促进了朝鲜社会发展B科举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隋唐时期中国领

7、先于世界D中华文明对朝鲜影响较大15朝鲜采用儒教思想治理国家,忠、孝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这说明朝鲜A民族、民本意识出现B缺乏创新C文化受中国影响很大D忠孝治国16下表体现了中国古代时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左传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

8、,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摘编自郑师渠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二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知识分子最初以“国魂”来指代民族精神。1899年,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一文将中国魂的实质视为“爱国心与自爱心”,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质。抗战时期,知识界将发扬民族精神与动员民众抗战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使抗战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在民众中牢固树立起来。摘编自唐海涛近代中国对民族精神的探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9、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

10、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参考答案:1C2B3C4B5D6A7B8C9B10C11B12C13D14D15C16A17(1)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和善修睦、热爱和平;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先大家后小家的奉献精神等。(2)影响: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推动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断发展;促进民族精神的近代化发展。18(1)因素:民心。(2分)主张:仁政。(2分)(2)关键:薄敛节俭。(2分)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3)标准:百姓的忧乐。(2分)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2分)影响: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2分)(4)理念:以民为主(或关注民生)。(2分)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