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ppt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通过本章内容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审计风险的要求学生掌握审计风险的概念和模型,明确检查风概念和模型,明确检查风险与实质性程序的关系,险与实质性程序的关系,把握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及把握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及特征,理解并掌握重要性特征,理解并掌握重要性的运用。的运用。第1页/共61页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1.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模型;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模型;2.2.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及特征;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及特征;3.3.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4.4.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5.5.
2、重要性的运用重要性的运用本章难点本章难点1.1.如何控制审计风险如何控制审计风险 2.2.重要性的运用重要性的运用第2页/共61页第一节第一节 审计的重要性审计的重要性一、重要性的概念一、重要性的概念一、重要性的概念一、重要性的概念二、重要性的运用二、重要性的运用二、重要性的运用二、重要性的运用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五、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五、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五、评价审计结果
3、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五、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七、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七、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七、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七、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八、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八、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八、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八、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第3页/共61页(一)重要性定义(一)重要性定义(一)重要性定义(一)重要性定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122112211221号号号号-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中对
4、中对中对中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取决于在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取决于在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取决于在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性质的判断性质的判断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影响影响影响财财财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经济决策
5、,则该项错报是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重大的。重大的。重大的。简单而言,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简单而言,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简单而言,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简单而言,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中的中的中的中的错错错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可能影响会计可能影响会计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审计后的报表不可能做到审计后的报表不可能做到审计后的
6、报表不可能做到审计后的报表不可能做到100%100%100%100%正确,也就是说,如果正确,也就是说,如果正确,也就是说,如果正确,也就是说,如果审后的报表中存在的错漏报,无论从金额还是性质上,都不审后的报表中存在的错漏报,无论从金额还是性质上,都不审后的报表中存在的错漏报,无论从金额还是性质上,都不审后的报表中存在的错漏报,无论从金额还是性质上,都不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那它就是不重要的,反之就是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那它就是不重要的,反之就是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那它就是不重要的,反之就是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那它就是不重要的,反之就是重要的。故重要的。故重要的。故重要的
7、。故CPACPACPACPA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就要考虑,该错漏报在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就要考虑,该错漏报在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就要考虑,该错漏报在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就要考虑,该错漏报在什么程度时就不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什么情况下就什么程度时就不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什么情况下就什么程度时就不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什么情况下就什么程度时就不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什么情况下就会影响。如果找到了这个分水岭,这个分界点,那会影响。如果找到了这个分水岭,这个分界点,那会影响。如果找到了这个分水岭,这个分界点,那会影响。如果找到了这个分水岭,这个分界点,那CPACPACPACPA就可就可就可
8、就可以把审计后的报表中含有的错漏报定在这个点上,定在这个以把审计后的报表中含有的错漏报定在这个点上,定在这个以把审计后的报表中含有的错漏报定在这个点上,定在这个以把审计后的报表中含有的错漏报定在这个点上,定在这个上限上,只要错漏报未达到这个点,就不会影响报表使用人上限上,只要错漏报未达到这个点,就不会影响报表使用人上限上,只要错漏报未达到这个点,就不会影响报表使用人上限上,只要错漏报未达到这个点,就不会影响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决策,那这个上限实际上就是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决策,那这个上限实际上就是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决策,那这个上限实际上就是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决策,那这个上限实际上就是重要性水平。一、
9、重要性的概念一、重要性的概念第4页/共61页(二二)重要性的特征重要性的特征 1.1.1.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2.2.2.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虑虑虑。所谓数量方面所谓数量方面所谓数量方面所谓数量方面,是指错报金额的大小是指错报金额的大小是指错报金额的大小是指错报金额的大小,性质性质性质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3.3.3
10、.3.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决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决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决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决策而言的。策而言的。策而言的。策而言的。重要性既包括金额也包括性质,但最终落重要性既包括金额也包括性质,但最终落重要性既包括金额也包括性质,但最终落重要性既包括金额也包括性质,但最终落脚点是数量,脚点是数量,脚点是数量,脚点是数量,重要性水平说的是金额,重要性水平说的是金额,重要性水平说的是金额,重要性水平说的是金额,重要性水重要性水重要性水重要性水平越高,报表中允许的错漏报金额越大,则审计平越高,报表中允许的错漏报金额越大,则审计平越高,报表中允许的错
11、漏报金额越大,则审计平越高,报表中允许的错漏报金额越大,则审计计划可简单些,反之则相反,对计划可简单些,反之则相反,对计划可简单些,反之则相反,对计划可简单些,反之则相反,对CPACPACPACPA而言,重要而言,重要而言,重要而言,重要性水平越高,错漏报金额越大,审计计划就越简性水平越高,错漏报金额越大,审计计划就越简性水平越高,错漏报金额越大,审计计划就越简性水平越高,错漏报金额越大,审计计划就越简单,审计证据就越少。单,审计证据就越少。单,审计证据就越少。单,审计证据就越少。第5页/共61页 4.4.重要性离不开特定的环重要性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境。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企业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企
12、业的经营规模,所处的行业等环境。的经营规模,所处的行业等环境。5.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职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职业判断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被审计单位重要性水平时也同一被审计单位重要性水平时也会不一样。会不一样。需要注意的是,仅从数量需要注意的是,仅从数量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只是提供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只是提供了一个门槛或临界点。在该门槛了一个门槛或临界点。在该门槛或临界点之上的错报就是重要的;或临界点之上的错报就是重要的;反之,该错报则不重要。反之,该错报则不重要。第6页/共61页二、重要性的运用二、重要性的运用二、重要性的运用二、重要性的运用(一)需要运用重
13、要性的情况(一)需要运用重要性的情况(一)需要运用重要性的情况(一)需要运用重要性的情况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的情况有两种: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的情况有两种: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的情况有两种: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制定审计计划阶段一是制定审计计划阶段一是制定审计计划阶段一是制定审计计划阶段,在确定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在确定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在确定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在确定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时,时,时,时,二是报告阶段二是报告阶段二是报告阶段二是报告阶段,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在评价审计结果时。(二二
14、二二)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的原因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的原因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的原因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的原因 1.1.1.1.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为了提高审计效率。2.2.2.2.为了保证审计质量为了保证审计质量为了保证审计质量为了保证审计质量。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审计部分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承未审计部分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承未审计部分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承未审计部分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的判
15、断有关。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的判断有关。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的判断有关。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的判断有关。3.3.3.3.审计人员应当合理确定重要性审计人员应当合理确定重要性审计人员应当合理确定重要性审计人员应当合理确定重要性。如果重要性原。如果重要性原。如果重要性原。如果重要性原则运用不当,影响审计效率;或者得出错误结论,导致则运用不当,影响审计效率;或者得出错误结论,导致则运用不当,影响审计效率;或者得出错误结论,导致则运用不当,影响审计效率;或者得出错误结论,导致审计风险过大影响审计效果。审计风险过大影响审计效果。审计风险过大影响审计效果。审计风险
16、过大影响审计效果。第7页/共61页重重要要性性水水平平的的运运用用编制审计计划时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编制审计计划时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考虑的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考虑的重要性水平会计报表层会计报表层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错漏报的汇总数(已发现错漏报的汇总数(已发现+推断)推断)汇总数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汇总数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账户交易层账户交易层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第8页/共61页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三、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标准 注册会
17、计师应当从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数量和性质数量和性质数量和性质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考两个方面考两个方面考两个方面考虑重要性。虑重要性。虑重要性。虑重要性。(一)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一)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一)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一)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1.1.1.1.一般来说一般来说一般来说一般来说金额大金额大金额大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2.2.2.2.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小金额错报或漏
18、报的累计累计累计累计,可能会对财,可能会对财,可能会对财,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应该对此予以特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应该对此予以特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应该对此予以特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应该对此予以特别的关注。别的关注。别的关注。别的关注。(二二二二)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重要性的质量特征是指错报或漏报的性质,重要性的质量特征是指错报或漏报的性质,重要性的质量特征是指错报或漏报的性质,重要性的质量特征是指错报或漏报的性质,通常被称为重要项目通常被称为重要项目通常被称为重要项目通常被称为重要项目。在许
19、多情况下,某项错报。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方面考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方面考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方面考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方面考虑却是重要的,如:虑却是重要的,如:虑却是重要的,如:虑却是重要的,如:第9页/共61页 1 1 1 1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经营成果或现
20、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影响程度。本本本本来是亏损变为了盈利等等,即使金额再小也是重来是亏损变为了盈利等等,即使金额再小也是重来是亏损变为了盈利等等,即使金额再小也是重来是亏损变为了盈利等等,即使金额再小也是重要的。要的。要的。要的。2.2.2.2.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的错报或漏报。的错报或漏报。的错报或漏报。3 3 3 3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响程度
21、,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披露的项目。披露的项目。披露的项目。4 4 4 4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而言,错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而言,错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而言,错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报的重大程度。报的重大程度。报的重大程度。5 5 5 5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
22、响程度。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6 6 6 6错报对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错报对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错报对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错报对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第10页/共61页 1.1.1.1.评估的目的评估的目的评估的目的评估
23、的目的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的错报的错报的错报。2.2.2.2.评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评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评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评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1 1 1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2 2 2 2)审
24、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3 3 3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4 4 4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四、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第11页/共61页 3.3.重要性水
25、平层次的考虑重要性水平层次的考虑 (1 1)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评估的评估 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目的: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目的: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目的: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目的: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
26、该基准,从而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评估基准评估基准评估基准评估基准: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
27、、费用总额、毛利、净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利润等。利润等。利润等。第12页/共61页 选择百分比:选择百分比: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比如: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比如: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自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的利润的 5%5%,或总收入的,或总收入的 0.5%0.5%;对于非盈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对于非盈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
28、入的收入的 0.5%0.5%;对于共同基金公司,;对于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净资产的 0.5%0.5%。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评估确定平的评估确定 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恰当(非最低)恰当(非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作的重要性水平作为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水平。为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水平。但从谨慎的角度考虑,一般选择但从谨慎的角度考虑,一般选择最低的。最低的。第13页/共61页 (2 2 2 2)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确定 1 1 1 1)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 各类交易
29、、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性水平称为性水平称为性水平称为 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
30、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2 2 2 2)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的因素)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的因素)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的因素)确定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的因素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各类交
31、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的可能性;的可能性;的可能性;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第14页/共61页 4.4.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调整平的调整 (1 1 1 1)调整的必要性)调整的必要性)调整的必要性)调整的必要性 在审计执行阶段,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注在审计执行阶段,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注在审计执行阶段
32、,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注在审计执行阶段,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进而修
33、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 2 2 2)调整的方法)调整的方法)调整的方法)调整的方法 1 1 1 1)如有可能,通过)如有可能,通过)如有可能,通过)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施追加的控制测试,施追加的控制测试,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
34、平;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2 2 2 2)通过)通过)通过)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间和范围时间和范围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降低检查风险。,降低检查风险。,降低检查风险。第15页/共61页五、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五、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五、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五、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一)评价审
35、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评价审计结果评价审计结果评价审计结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可能与可能与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编制审计计划时编制审计计划时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所确定的所确定的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不一致重要性水平不一致重要性水平不一致重要性水平不一致。1.1.1.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
36、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2.2.2.如果如果如果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评价
37、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评估的重要性水平,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评估的重要性水平,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评估的重要性水平,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评估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审计人员应当审计人员应当审计人员应当重新评估重新评估重新评估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需要追加或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需要追加或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需要追加或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需要追加或扩大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扩大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扩大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38、。扩大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第16页/共61页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工作的影响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计划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程序(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范围)报告重要性报告重要性水平水平(评价审计(评价审计结果时)结果时)对审计工作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影响审计人员需要审计人员需要采取的措施采取的措施100100万元万元 1 1万元万元效果(后怕)效果(后怕)重新评估所执重新评估所执行审计程序的行审计程序的充分性充分性100100万元万元10001000万元万元效率(后悔)效率(后悔)无法采取措施无法采取措施100100万元万元10010
39、0万元万元无无无无第17页/共61页(二)评价错报的影响(二)评价错报的影响(二)评价错报的影响(二)评价错报的影响 1.1.1.1.汇总尚未更正错报汇总尚未更正错报汇总尚未更正错报汇总尚未更正错报 汇总尚未更正错报包括汇总尚未更正错报包括汇总尚未更正错报包括汇总尚未更正错报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误差误差误差。(1 1 1 1)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是
40、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能够发现的,能够发现的,能够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准确计量准确计量准确计量的错报,包括下列两类:的错报,包括下列两类:的错报,包括下列两类:的错报,包括下列两类:对事实的错报对事实的错报对事实的错报对事实的错报。这类错报产生于被审计单位收集。这类错报产生于被审计单位收集。这类错报产生于被审计单位收集。这类错报产生于被审计单位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弊行和处理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弊行和处理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弊行和处理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
41、弊行为。为。为。为。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这类错报产生于两种情况。这类错报产生于两种情况。这类错报产生于两种情况。这类错报产生于两种情况:一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二是一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二是一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二是一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二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由于注册会
42、计师认为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造成错报,管理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造成错报,管理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造成错报,管理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造成错报,管理层却认为选用会计政策适当,导致出现判断差异。层却认为选用会计政策适当,导致出现判断差异。层却认为选用会计政策适当,导致出现判断差异。层却认为选用会计政策适当,导致出现判断差异。第18页/共61页 (2 2)推断误差)推断误差 推断误差是注册会计师推断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对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对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他错报的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最佳估计数。包括:。包括: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
43、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推断出的估计错报。第19页/共61页 2.2.评价汇总尚未更正错报的影评价汇总尚未更正错报的影响响 (1 1 1 1)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出具审: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出具审: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出具审: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计报告之前,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计报告之前,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计报告之前,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响是否重大。响是否
44、重大。响是否重大。(2 2 2 2)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水平水平水平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可以发表可以发表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45、 3 3 3)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性水平性水平性水平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师应当考虑通过师应当考虑通过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扩
46、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第20页/共61页 (4 4)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
47、通过实施实施实施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如果管理如果管理如果管理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
48、范围的结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计报告计报告计报告。第21页/共61页错报汇总数对审计工作的影响错报汇总数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情形情形汇总
49、错报汇总错报数数重要性水重要性水平平审计措施审计措施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意见类型 小于小于6060万元万元100100万元万元最好提请调整最好提请调整无保留意见无保留意见超过超过150150万元万元100100万元万元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保留或否定意见保留或否定意见小于或接小于或接近近9999万元万元100100万元万元追加审计程序,提请追加审计程序,提请调整调整无保留无保留大于或接大于或接近近101101万元万元100100万元万元追加审计程序,提请追加审计程序,提请调整调整无保留或保留意无保留或保留意见见大大超过大大超过20002000万元万元100100万元万元扩大实质性程序
50、范围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否定意见否定意见第22页/共61页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六、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人员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之间存在的之间存在的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风险就越小;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风险就越小;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风险就越小;重要性水平越低,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