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重为G,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于G篮球在竖直上升过程受到的合力A.等于 G B.大于 G C.小于 G D.等于 0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C.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3.如图所示,是 2017 年央视春晚11 位航天员将自己的手模按在掌中苍穹雕塑上的现场照片掌中苍穹雕塑已于2017年4月24日第二个航天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赶快去看看吧!从观看春晚和照片我们
2、清晰看到航天英雄们当时用力向下按,目的是为了增大()A.重力B.压力C.受力面积D.压强4.下列没有运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船闸C.涵洞D.拦河大坝5.从执行学生营养奶工程后,同学们每天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同学们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结果D.牛奶压力的作用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此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不符合的是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B.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C.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7.有关
3、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D.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8.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起子B.钳子C.镊子D.剪子9.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10.下列说法
4、中正确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11.如图所示是对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其功率()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
5、于青蛙对桌面的力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3.【2016 宁夏卷】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A.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甲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C.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甲乙D.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甲乙14.如图所示,小球在一个光滑没有摩擦的轨道上从O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滚到A.最终能滚到d 点B.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变小C.c 点速度等
6、于o 点D.a 到 b 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大15.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16.将塑料球和木球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3/8,如图甲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塑料球沉底,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1/2,这时塑料球受到池底对它的支持力为F,如图乙所示若已知塑料球和木球的体积之比是1:8,则()A.木球的重力为2F B.塑料球所受的浮力为2F C.绳子剪断
7、前后,两物体所受的总浮力相差2F D.塑料球的密度为2.0 103千克/米3二、填空题17.小明在大润发乘坐手扶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他的动能 _,机械能 _(增大、减小、不变)18.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后,小明同学将一质量为150g、体积为180cm3橡胶块,用手将其浸没在水槽的水中(水未溢出),松手后橡胶块将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其静止后,橡胶块所受的浮力为 _N;与未放入橡胶块时相比,水槽底部受到的压强将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19.如图,将小球从A 点竖直向上抛出,C 点是小球运动的最高点,小球脱手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小球具有_;小球最终会掉下来,是因为
8、_;若小球在C 点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_(不计空气阻力).20.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 FB,则 pA _ pB,FA_FB(选填“”、“”或“”)21.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绕转盘中心O 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A 点施加一个大小为20N 的水平力FA,想让转盘转动,对面的乙在距O 点 40cm 处的 B 点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 _(选填“F1”、“F2”、“F3”或
9、“F4”)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_N 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它力对转动的影响)三、作图题22.如图,杯子静置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杯子对斜面的压力和杯子重力的示意图;23.在下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_四、问答题24.取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保持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一段时间后,将铁皮罐罐口盖紧,然后往铁皮罐上浇冷水,铁皮罐塌陷了,如图所示请你分析铁皮罐塌陷的原因五、实验、探究题25.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
10、;(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p丁.(选填“”“”或“=”)26.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 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 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 _;(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 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从 U 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 U 形管内加适量水(3)比较乙、丙实验可
11、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_有关27.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1)图(c)所示,是小华在使用 _测量石块的 _;(2)若图中四个测量值1234FFFF、满足关系式 _,该原理将得到验证;(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A.图(a)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28.关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的左端高于右端,则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12、母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杠杆水平平衡;(2)杠杆平衡后,若在图甲中的B 位置挂2 个钩码,则应在A 位置挂 _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乙所示,在 B 位置仍挂2 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 位置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此时将弹簧测力计改为向右上方斜拉,要使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拉力F 的大小将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9.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2)
13、当卡片静止时,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 _(填“能”或“不能”)平衡,该步骤是为了探究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_(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30.如图 A 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 _如图 B 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 _中墨水扩散的快,这说明_31.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
14、边剪两个小豁口A 和 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与橡皮筋的形成变量有关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_.(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
15、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_;_.六、计算题32.带鱼生活在深海中,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已经习惯了水底的压力比岸上大得多,带鱼上岸后,由于压力急减,它的内脏膨胀爆裂,就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见不到活的带鱼假如一条带鱼全身面积约0.08m2,生活在 200m 深的海洋里(海水密度取1 103kg/m3,g 取 10N/kg)求:带鱼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它周身受多大的压力?33.五一节,小明一家去公园游玩,看到如图所示的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该车的整车质量为400kg.(g 取l0N/kg)(1)若车上人的总质量是2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5m2,则观
16、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观光车以18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观光车行驶的功率1kw,则 5min 内观光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观光车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多大?34.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 F1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 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 6.25103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已知 A的重力为2104N,A 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m/s (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g 取 10N/kg)求:(1)
17、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2)长方体A的密度;(3)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重为G,受到的空气阻力小于G篮球在竖直上升过程受到的合力A.等于 G B.大于 G C.小于 G D.等于 0【答案】B【解析】在篮球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篮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和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f,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所以篮球受到的合力F合=G+fG故选 B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C.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
18、具有惯性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答案】C【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有物体均有惯性,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选C 3.如图所示,是 2017 年央视春晚11 位航天员将自己的手模按在掌中苍穹雕塑上的现场照片掌中苍穹雕塑已于 2017 年 4 月 24 日第二个航天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赶快去看看吧!从观看春晚和照片我们清晰看到航天英雄们当时用力向下按,目的是为了增大()A.重力B.压力C.受力面积D.压强【答案】D【解析】航天英雄们当时用力向下按,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从而增大压强,以留下手掌印,故 D符合题意选 D 4.下列没有
19、运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船闸C.涵洞D.拦河大坝【答案】D【解析】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等高,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B.船闸利用阀门使闸室和上、下游分别形成连通器,从而使船只通过,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涵洞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D.拦河大坝根据水的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的道理,所以拦河大坝,底部更宽,没有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选 D5.从执行学生营养奶工程后,同学们每天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A.同学们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的结果D.牛奶压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
20、被“压”入吸管,才能喝到嘴里故 C 正确为答案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此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不符合的是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B.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C.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原因是流速大压强小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与上述规律不符;B.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是因为并排行驶时,中间的水流速大,压强小,编队容易碰撞,与上述规律相同;C.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因
21、为伞上方凸起,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与上述规律相同;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也是因为流速大,压强小,与上述规律相同故选 A7.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D.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 错;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不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所以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B 错;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是墨水在水
22、中的扩散现象,由于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看不到分子的运动,只能看到整体的情况,C 对;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灰尘不是分子,所以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D 错【考点定位】分子热运动8.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起子B.钳子C.镊子D.剪子【答案】C【解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四幅图中只有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应选 C9.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23、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拉力方向,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可以省力甲图中滑轮轴的位置不动,是定滑轮,不省力,乙图中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汽车一起移动,是动滑轮,能省力对照各选项,D 正确考点:动滑轮,定滑轮,动、定滑轮特点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
24、】C【解析】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 A错误;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做功,故 B错误;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 C正确;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 D错误选 C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11.如图所示是对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其功率()A.P甲=P乙
25、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如图,在横坐标时间轴上,取一个时间点,比较甲和乙的做功多少,会发现相同时间内甲做的功多,根据WPt,相同时间内做功多,则功率大,即PP甲乙,故 C 正确选 C12.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A.力是改变
26、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不为零,故 A错误;B.桌面对青蛙的力和青蛙对桌面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B错误;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仍然受重力作用,向前跳动中也受到空气的阻力,故 C正确;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对桌面的压力大于重力,支持力与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等,即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 D错误选 C 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13.【2016 宁夏卷】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 的物
27、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A.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甲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C.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甲乙D.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甲乙【答案】C【解析】【详解】甲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使用特点可知:绳重和摩擦力不计,GF甲,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乙为动滑轮,12FGG乙动(),由题知,G动=20NG,因此FF甲乙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一样大,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由WW有用总可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高,
28、所以甲乙,故 C 正确为答案,选项 ABD 错误14.如图所示,小球在一个光滑没有摩擦的轨道上从O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滚到A.最终能滚到d 点B.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变小C.c 点速度等于o 点D.a 到 b 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大【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在光滑没有摩擦的轨道上,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相等,位置高,重力势能大,动能小A.根据机械能守恒,小球最终能滚到c 点,故 A错误;B.根据机械能守恒,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故 B错误;C.c 点与 o 点,高度相等,重力势能相等,因为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所以动能也相等,则速度相等,故 C正
29、确;D.a 到 b 过程中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 D错误选 C点睛:考查了机械守恒及机械能转化的过程,重点是理解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机械的总量不变,即机械能守恒15.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答案】D【解析】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在液面以下时,浮力不变,当有一部分开始露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开始变小,故 A 错;乒乓球离开水面后就不再受浮力,继续上升是由于惯性,故 B 错;乒乓球上
30、浮过程中,在液面以下时,水面的高度不变,压强不变,当有一部分开始露出水面时,水面开始下降,压强开始变小,故 C 错;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故 D 正确;应选D16.将塑料球和木球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3/8,如图甲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塑料球沉底,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1/2,这时塑料球受到池底对它的支持力为F,如图乙所示若已知塑料球和木球的体积之比是1:8,则()A.木球的重力为2F B.塑料球所受的浮力为2F C.绳子剪断前后,两物体所受的总浮力相差2F D.塑料球的密度为2.0 103千克/米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31、(1)塑料球和木球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分别列出等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推导出木球和塑料球的重力和浮力;(2)把细线剪断后,根据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可知木球排开水的体积,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球的密度,再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出细线剪断前木球、塑料球的重力之和与浮力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塑料球的密度解:(1)把细线剪断前,木球和塑料球漂浮,木球受力为:G木,向下的 F拉、F木浮1;则 G木+F拉=F木浮1,而 F木浮1=水g(1)V木=水gV木,则 G木+F拉=水gV木细线剪断后,木球受力为:G木,F木浮2;则 G木=F木浮2,而 F木浮2
32、=水g(1)V木=水gV木,则 G木=水gV木式 式得:F拉=F木浮1F木浮2=水gV木把细线剪断前,塑料球受力为:G塑料,F拉、F塑料浮;则 G塑料=F拉+F塑料浮把细线剪后前,塑料球受力为:G塑料,支持力为F、F塑料浮;G塑料=F+F塑料浮式 式得:F拉=F由 式可知:水gV木=F,则 水gV木=8F则根据 和式得:G木=水gV木=8F=4F,故选项 A 错误;因为 V塑料:V木=1:8,所以 F塑料浮=水gV塑料=水g V木=8F=F,故选项 B 错误;(2)把细线剪断后,木球排开水的体积V排=V木V木=V木,F浮木=水gV排=m木g,即 水g V木=木V木g,解得:木=水,把细线剪断前
33、,木球和塑料球漂浮,则F浮前=水gV排=(m木+m塑料)g,即 水g(V木+V塑料)=(木V木+塑料V塑料)g,因为 V塑料:V木=1:8,所以 水(8V塑料+V塑料)=(水 8V塑料+塑料V塑料),整理可得:塑料=2水=2 1 103kg/m3=2 103kg/m3故选项D 正确;绳子剪断前后,两物体所受的总浮力之差为:F浮前F浮后=(G木+G塑料)(G木+F塑料浮)=G塑料F塑料浮=F;故选项C 错误;故选 D二、填空题17.小明在大润发乘坐手扶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他的动能 _,机械能 _(增大、减小、不变)【答案】(1).不变(2).增大【解析】动能由质量和速度决定,所以乘坐手扶电梯匀
34、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和速度都不变,他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由质量和高度决定,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则机械能增大答案:(1).不变(2).增大点睛:重点是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当质量不变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18.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后,小明同学将一质量为150g、体积为180cm3橡胶块,用手将其浸没在水槽的水中(水未溢出),松手后橡胶块将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其静止后,橡胶块所受的浮力为 _N;与未放入橡胶块时相比,水槽底部受到的压强将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答案】(
35、1).上浮(2).1.5 N(3).增大【解析】橡胶块重为:0.15kg 10N/kg1.5NGmg体积为 180cm3橡胶块,用手将其浸没在水槽的水中,浮力为:3363=1.0 10 kg/m10N/kg180 10 m1.8NFgV浮排所以GF浮,物体上浮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橡胶块所受的浮力为:1.5N与未放入橡胶块时相比,水面升高,所以水的深度增加,根据P gh,深度增加,水槽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变大答案:(1).上浮(2).1.5N(3).增大19.如图,将小球从A 点竖直向上抛出,C 点是小球运动的最高点,小球脱手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小球具有_;小球最终会掉下来,是因
36、为 _;若小球在C 点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_(不计空气阻力).【答案】(1).惯性(2).受到重力作用(3).静止【解析】小球脱手后能向上运动是由于小球具有惯性(动能),故小球离开手后能继续运动,整个过程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球最终会掉下来,在最高点C 点时,运动的速度为零,若重力突然消失,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小球将保持静止 20.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 FB,则 pA _ pB,FA_FB(选填“”、“”或“”)【答案】(1).【解析】如图倒放时,瓶
37、口部分变细,所以水的深度大,根据P gh,深度大,压强大,所以ABpp;压力为垂直作用在表面上的力,如图 A,瓶下半部分,粗细均匀,所以水的重力全部作用在底面上,即压力等于水的重;如图 B,倒放时,瓶盖面积小,水的重力部分作用在瓶盖上,即以瓶盖为底面的圆柱体的水的重为瓶盖受到的压力,所以ABFF答案:(1).点睛:判断压力时,重点理解倒放时,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因为有一部分水的重作用于变形的瓶壁,所以压力小重力21.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绕转盘中心O 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A 点施加一个大小为20N 的水平力FA,想让转盘转动,对
38、面的乙在距O 点 40cm 处的 B 点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 _(选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_N 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它力对转动的影响)【答案】(1).F2(2).25N【解析】试题分析:把圆盘等效成杠杆,则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则其中一个力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另一个力则使杠杆逆时针转动,所以甲在 A 点施加一个力FA使转盘转动,乙在距 O 点 40 cm 处的 B 点同进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F2的方向最省力,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得FA OA=F2 OB,带人数据可得
39、F2=25N 故答案为F2 25【考点定位】杠杆的平衡三、作图题22.如图,杯子静置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杯子对斜面的压力和杯子重力的示意图;【答案】【解析】杯子重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图中 O 点,方向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杯子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点睛:重点是重力和压力的画法,关键是明白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而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且方向为垂直于斜面向下23.在下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_【答案】【解析】【详解】从支点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动力臂L1;F1使开瓶起子沿逆时针转动,阻力是
40、瓶盖对开瓶起子的力,阻碍了杠杆的转动,所以阻力F2的方向竖直向下示意图如下:【点睛】力臂的画法,关键是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找到支点和力的作用线,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四、问答题24.取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保持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一段时间后,将铁皮罐罐口盖紧,然后往铁皮罐上浇冷水,铁皮罐塌陷了,如图所示请你分析铁皮罐塌陷的原因【答案】详见解析【解析】【详解】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将空气赶出铁皮罐;铁皮罐罐口盖紧往铁皮罐上浇冷水时,罐内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铁皮罐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瘪了五、实验、探究题25.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如甲、乙、丙所示;(1)甲、
41、乙、丙实验中,根据 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结论是 _;(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p丁.(选填“”“”或“=”)【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4).【解析】【详解】(1)1 甲乙丙三图中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把物体放在海面上,故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
42、2 比较甲乙实验可知甲乙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故可得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3)3 由实验乙丙可以看出乙丙的压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丙的受力面积大,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故生活中的实例有书包的背带宽大为了减小压强.(4)4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因为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故压强相同,所以p丙=p丁.26.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 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 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 _;
43、(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 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从 U 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 U 形管内加适量水(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_有关【答案】(1).液体内部有压强(2).B(3).密度(4).液体的深度【解析】(1)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 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即在液体中时有着与用手按压时一样的效果,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2)如果使用前U 型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拆除软管重新安装的方法可以进行调节,而不应该加水或倒出水的方式解决,因为那样做很难保证两侧的液面等高
44、,而拆下软管后,根据连通器的原理,两侧的液面自会相平故选B(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在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等时压强不等,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答案:(1).液体内部有压强(2).B(3).密度(4).液体的深度点睛:重点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除了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外,压强计的使用也要注意,本题中使用前 U 形管有高度差,应拆下软管重装,如果使用中液面没有高度差,说明漏气27.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
45、d)、(e)所示:(1)图(c)所示,是小华在使用 _测量石块的 _;(2)若图中四个测量值1234FFFF、满足关系式 _,该原理将得到验证;(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A.图(a)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答案】(1).重力(2).F2F3=F4F1(3).A【解析】(1)图(c)所示,在空气中测量,所以是在测量石块的重力(2)根据称重法测量浮力,浮力为:23FFF浮,排开液体的重为:41GFF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所以关系式为:2341FFFF(3)如图图(a)中溢杯内未盛满水则排到小桶的水不
46、等于G排,所以影响测量结果;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因为最后用41FF得出排开水的重,即桶内的水被减去,不会影响结果;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时,G排和 F浮同时减小,但 G排和 F浮仍相等,所以不影响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故选 A答案:(1).重力(2).2341FFFF(3).A 点睛:重点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牢记实验步骤,特别注意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实验中溢水杯必须装满水,否则小桶中水的重不是排开水的重;也必须先测量出空桶的重,如果如果将水倒掉再测量会增大误差28.关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的左端高于右端,则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选填“左
47、”或“右”)移动,直到杠杆水平平衡;(2)杠杆平衡后,若在图甲中的B 位置挂2 个钩码,则应在A 位置挂 _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乙所示,在 B 位置仍挂2 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 位置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此时将弹簧测力计改为向右上方斜拉,要使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拉力F 的大小将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左(2).4(3).变大【解析】(1)实验前,若杠杆不平衡应向高的一端的移动平衡螺母,所以杠杆左端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右侧:第4 格挂 2 个钩码,所以应在左侧
48、第2 格,挂 4 个钩码;(3)改为向右上方斜拉时,动力臂会减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所以要使杠杆仍然平衡,拉力应变大答案:(1).左(2).4(3).变大29.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2)当卡片静止时,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 _(填“能”或“不能”)平衡,该步骤是为了探究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_(4)该实验在选
49、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答案】(1).相等(2).不能(3).不在同一直线上(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5).忽略卡片重力的影响【解析】(1)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2)保持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不变,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由于此时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松手后不能平衡;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是为了验证两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3)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必须在同一物体上;(4)由于小卡片
50、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选用轻质小卡片目的是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0.如图 A 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 _如图 B 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 _中墨水扩散的快,这说明_【答案】(1).小于(2).分子间有间隙(3).热水(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析】【详解】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