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07831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背诵课文。思维与审美:1.理解归去来兮辞表达的感情。2.了解陶渊明的基本思想和陶渊明这个典型形象的意义。教学重点 1.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背诵课文。2.理解归去来兮辞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创设情景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 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 80 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 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

2、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 62 岁。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 20 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陶渊明 41 岁时(405 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 85 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自此陶渊明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贫病,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逝去,终年六十三岁。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

3、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二、探索生趣 阅读指导:速读课文,请用序号(1,2)标出序的层次,用序号(一、二)标出归去来兮辞的层次,请用“”标出关键句或主旨句,请用着重号标出关键词语,请在相关的文字旁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如对内容、主旨、语言、表现手法等的看法等,请结合学习目标、课后练习,将不能解决和有不同见解的问题逐一列举出来:在阅读程中,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惆怅(chng)轻飏(yng)熹微(x)棹孤舟(zho)出岫(xi)眄庭柯(min)日遑遑(hung)流憩(q)盈樽(zn)课堂探索:探究序的内容:结合注释,理解序的大意。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探究归去来兮辞的结构:方法指导:

4、精读课文,并与同学商讨,根据文体特征、文中表现思路的语句或词语,探讨本文的结构,体会其妙处,并从整体上理解课文:1.划分段落,归结段意:第一段:归心似箭。原因:田园将芜(托词),心为形役、惆怅而独悲。醒悟:第二段:归家途中。欣喜心情:小舟轻飏,和风吹衣 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家中景状,有松、有菊、有幼、有室、有酒、有樽,差足自慰。第三段:自得其乐。天伦之乐。(饮酒自遣,室中之乐)田园之乐。(涉园观景,留连忘返)归来之乐。(A.重申辞官之志.B.与故人与游人交往.C.出游方式.D.出游所见)第四段:综述情志。向往田园(不慕名利,超凡脱俗)乐天知命(不趋炎附势,又无力回天,听天由命)2.

5、本文的结构有何妙处?结构严谨而周密。归去来兮辞的写作事出有因,不能不交待,但用辞赋说明事情的原委,结构会臃肿不堪。作者用散文体的序说明本文写作的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情况,而用韵文辞赋全力抒情,使二者各得其所,两全其美。辞赋的段落安排也十分巧妙。第一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照应序文,形象地表达他对“今是昨非”的深刻认识。二、三段为本文中心,借物抒情。山川花木,触处皆春;饮酒赋诗,其乐无穷。结尾一段综述情志。全文首尾贯通,中心突出,松菊节操,田园情趣,得到充分的展现。3.完成课后第三题: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文:我认识到过去所

6、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却还来得及弥补。我确实已走入迷途但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表达效果:作者在此处化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句,这是作者沉痛的自白、决绝的宣言。“今是而昨非”,前后对比,鲜明有力,“迷途其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又溢于言表。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译文:船在水中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只恨晨光朦胧,天还不亮。表达效果:前两句对仗工整,语句精练,抑扬顿挫,颇有韵味,且语言有很强的表现力,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在回家途中愉悦畅快的心情表现得真切动人。后

7、两句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急切之情。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译文: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这简陋狭小之地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虽有门却经常关闭着,每天到园子里散步,兴味无穷,已成为了一种乐趣。表达效果:“审容膝之易安”之句是用了韩诗外传中的一则典故。北郭先生辞楚王聘,其妻表示支持:“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后以“容膝”言所居之狭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其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后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

8、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译文:云气自然而然从山洞飘浮而出,倦飞的鸟儿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渐渐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还手抚着孤松,流连徘徊不愿离去。表达效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是陶渊明诗文中的名句,一方面描写景物自然妥帖,毫无雕琢之痕又极具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又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出去做官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作者的开脱之辞,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辞官归田则是因为“倦飞”,是因为自己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又能将这种复杂的感情不露形迹地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宋代叶梦得曾对这两句大加赞誉:“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避暑录话卷上)而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则是因为作者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三、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对本课应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3.思考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