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溶解度 教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溶解度 教案(二).doc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溶解度 教案(二) 第一篇:溶解度 教案(二) 溶解度 教案 三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分和联系。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育学生设计简洁试验步骤的实力。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化。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试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运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试验,在确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硝酸钾和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如今请
2、大家考虑:如何使确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具体地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在确定条件下未溶解的硝酸钾和硝酸铵接着溶解?大家先进行探讨,然后,我们来设计试验的具体步骤。师:如今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看法。生甲:可以实行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请你具体地说明操作步骤。生甲:向硝酸钾和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视察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假如不溶解,再加入少量水,接着振荡试管,直到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为止。师: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试一试。除了增加溶剂之外,还可以实行什么方法?生丙: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试一试。给试管里的饱和溶液加热,视察试管里剩余的固
3、体是否溶解。假如溶解,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师:应当怎样操作?生丙: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视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假如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师:很好。下面按大家提出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可以对两种饱和溶液中,一种加入少量的水,另一种进行加热。试验中,留意滴加液体和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方法。如今,先检查仪器、药品,然后起先试验。师:停止试验操作。同学们视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生乙:向盛有硝酸铵饱和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剩余的固体又接着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生丁:我们是向硝酸钾饱和溶
4、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也可以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运用加热的方法,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生戊: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应当说是“加热还是“上升温度?生戊:是上升温度,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对。加热是操作方法,上升温度是加热的结果。上升温度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给硝酸铵饱和溶液加热,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生辛:和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现象相同。说明上升温度也能使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好。大家的试验结
5、论是一样的。试验说明,增加溶剂或上升温度,可以使确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假如把加入到上面饱和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或者使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又会出现什么现象?生己:又会变成饱和溶液。师:这是结论。你根据什么现象得出这个结论?生己:试管中又会有固体物质析出。师:对。也就是说,假如将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削减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因此,只有指明在“确定温度和“确定量的溶剂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精确的含义。试验证明,各种固体物质,例如硝酸钾、硝酸铵、食盐等,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
6、下,到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各种固体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的实力各不相同。假如我们要用精确的数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的实力,必需规定哪些条件呢?生甲:要指出是哪种溶剂,还要规定在确定量的溶剂中。生壬:要在确定的温度下。师: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生丙:还必需使溶液到达饱和。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科学上就是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实力的大小。溶解度是这样规定的:“在确定的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假如不指明是哪种溶剂,通常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查阅用试验的方法测出的硝
7、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师:大家查一下,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多少?生:31.6。师:用什么单位表示?生:用“克表示。师: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生甲: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师:他回答得是否精确?生丙:应当说:在20时,100g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硝酸钾能溶解31.6g师:正确。溶液的状态只能用“饱和或“不饱和来描述,而不能用溶解溶质的“多少来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确定温度、“100克溶剂、“到达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行。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推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20时,1
8、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到达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到达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师:今日,我们通过试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精确地表示物质溶解实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分,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实力,是物质的一种
9、物理性质。通常运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依据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实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确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确定的联系。溶解度在确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课后,请大家完成作业之后,思索下面的问题。 其次篇:溶解度 教案(二)-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分和联系。 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
10、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育学生设计简洁试验步骤的实力。 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化。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试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运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试验,在确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硝酸钾和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如今请大家考虑:如何使确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具体地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在确定条件下未溶解的硝酸钾和硝酸铵接着溶解?大家先进行探讨,然后,我们来设计试验的
11、具体步骤。 师:如今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甲:可以实行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请你具体地说明操作步骤。 生甲:向硝酸钾和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视察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假如不溶解,再加入少量水,接着振荡试管,直到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为止。师: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试一试。除了增加溶剂之外,还可以实行什么方法? 生丙: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试一试。给试管里的饱和溶液加热,视察试管里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假如溶解,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师:应当怎样操作? 生丙: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视察试管里的固
12、体是否溶解。假如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 师:很好。下面按大家提出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可以对两种饱和溶液中,一种加入少量的水,另一种进行加热。试验中,留意滴加液体和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方法。如今,先检查仪器、药品,然后起先试验。 师:停止试验操作。同学们视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乙:向盛有硝酸铵饱和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剩余的固体又接着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生丁:我们是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也可以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运用加热的方法,有什么现象,
13、说明什么问题? 生戊: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应当说是“加热还是“上升温度? 生戊:是上升温度,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师:对。加热是操作方法,上升温度是加热的结果。上升温度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给硝酸铵饱和溶液加热,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辛:和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现象相同。说明上升温度也能使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好。大家的试验结论是一样的。试验说明,增加溶剂或上升温度,可以使确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假如把加入到上面饱和溶液中的水分蒸发
14、掉,或者使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己:又会变成饱和溶液。 师:这是结论。你根据什么现象得出这个结论? 生己:试管中又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师:对。也就是说,假如将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削减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因此,只有指明在“确定温度和“确定量的溶剂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精确的含义。 试验证明,各种固体物质,例如硝酸钾、硝酸铵、食盐等,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下,到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各种固体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的实力各不相同。假如我们要用精确的数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
15、种溶剂里溶解的实力,必需规定哪些条件呢? 生甲:要指出是哪种溶剂,还要规定在确定量的溶剂中。生壬:要在确定的温度下。师: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生丙:还必需使溶液到达饱和。 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科学上就是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实力的大小。溶解度是这样规定的:“在确定的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假如不指明是哪种溶剂,通常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查阅用试验的方法测出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师:大家查一下,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多少? 生:31.6。 师:用什么单位表示? 生:
16、用“克表示。 师: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 生甲: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师:他回答得是否精确? 生丙:应当说:在20时,100g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硝酸钾能溶解31.6g 师:正确。溶液的状态只能用“饱和或“不饱和来描述,而不能用溶解溶质的“多少来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确定温度、“100克溶剂、“到达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行。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推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
17、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到达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到达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师:今日,我们通过试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精确地表示物质溶解实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分,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实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运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依据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实
18、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确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确定的联系。溶解度在确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课后,请大家完成作业之后,思索下面的问题。 怎样测定室温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第三篇: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
19、学生驾驭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实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确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转变的趋势。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转变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3物
20、质的溶解度受温度转变影响的大小;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老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当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到达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当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分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
21、区分。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需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学问,在教学中要关心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实力的大小。这种实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管其缘由或影响物质溶解实力的因素有多么困难,都可以简洁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简洁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简洁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依据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
22、们溶解性的差异。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探讨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管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到达饱和、确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简洁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
23、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困难,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驾驭,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第四篇:溶解度教案举荐8篇 写写帮会员为你细心整理了8篇溶解度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关心,盼望你能宠爱! 篇一:初三化学溶解度教案 学问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
24、、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驾驭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实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确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转变的趋势。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转变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
25、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转变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老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当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到达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当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
26、现的特点。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分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分。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需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学问,在教学中要关心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实力的大小。这种实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管其缘由或影响物质溶解实力的因素有多么困难,都可以简洁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简洁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简洁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依据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
27、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异。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探讨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管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
28、如到达饱和、确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简洁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困难,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驾驭,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特殊熟识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
29、简洁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阅历动身,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动身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关心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留意试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支配了若干试验,可以有老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支配学生亲自动手做。 3.留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细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篇二:初三化学溶解度教案 复习目标要求: 1、溶解度的
30、概念的理解 2、有关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分 学问要点梳理: 溶解度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实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 在确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假如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不里的溶解度.例如,NaCl在20的溶解度为36g;表示的意义就是: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时溶液到达饱和状态。或者
31、说,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2)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的四个要点: “在确定温度下:因为每种物质的溶解度在确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值,或者说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转变而转变.所以给出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需标明温度。 “在100克溶剂里:溶解度的概念中,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克.“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确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的最大值.“所溶解的克数:说明溶解度的单位是“克.(3)溶解性粗略地、定性地表示物质的溶解实力.而溶解度精确地、定量地衡量溶解性的大小.如20时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见下表(S表示溶解度) 溶解度 S10g 10gS1g 1gS
32、0.0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不溶) (4)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温度 在溶质和溶剂确定的状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受温度转变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篇三:初三化学溶解度教案 一.学问教学点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3.气体溶解度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曲线 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
33、度在概念上的不同。3.疑点:溶解度与确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间的关系。4.解决方法: (1)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可以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 (2)通过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3)通过例题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可以更清楚地使学生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那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呢? :一.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实力。:根据生活实践探讨: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
34、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探讨并设计试验:如何通过试验比较不同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 :启发引导学生:在相同温度下,将氯化钠、硝酸钾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溶剂中,视察哪一种可以溶解更多一点。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 (1)在确定温度下(相同) (2)在确定量溶剂里(相同) :熬炼学生利用试验解决问题的实力,进而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作铺垫。:二.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介绍固体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在确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所 溶解的质量。 :以下表达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20时,
35、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3)20时,在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克。(4)1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探讨以上说法是否正确,并认真归纳。:2.理解溶解度应留意四个因素:(1)条件确定温度下。 (2)标准:100克溶剂中。 (3)状态:饱和状态。 (4)单位:克。 :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可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牢固力。:“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探讨回答: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20时,食盐在100克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三.溶
36、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讲解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实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种溶解实力既取决与溶质本性,有取决与它与溶剂之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依据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中溶剂中所能溶剂外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区分。 :关心学生理解在溶解度概念,为什么要强调“在确定温度下和“在100克溶剂中。 :阅读教材P135,找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和不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20时:溶解度大于10克 易溶物质 溶解度大于1克 可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1克 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克 不(难)溶物质
37、:四.溶解曲度线 :饱和溶液与温度和溶剂量有关,在描述固体溶解度时,溶剂量已经确定(100克),所以固体物质溶解度只随温度的转变而转变。如表7-1。 :根据表7-1中的数据,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作图。:通过绘图,熬炼学生的作图实力,且有利于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所包含的意义的驾驭。 :1.溶解度曲线: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 篇四:初中化学溶解度教案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试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育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试验简图动手试
38、验视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试验条件的变更,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进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转变,和逐步培育由具体到一般相识事物过程的实力,并培育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试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境,问题导入 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秀丽;
39、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识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确定量的水中呢? 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阅历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小组探讨,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试验简图。 投影方案,沟通共享。 动手试验,视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水
40、中。 二、误导结论,延长探究。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老师有意漏读“确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测。 增补方案,试验觉察画出试验简图。 视察记录,感悟要素“确定量。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确定量飞入片中。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 留意沟通合作,驾驭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根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 通过追究老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试验,使学生关注、重视“确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老师“引的作用 三、生疏物质,引发探究。 KNO3为试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的水中? 如法炮制,小
41、组探究。 全班展示,投影结论。 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水中。 将熟识物质转向生疏物质,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觉察的实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话锋一转,激发探究 温度变更,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接着溶解? 加热搅拌,试验觉察,杯底未见KNO3固体。 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下再加5 g KNO3,能否再溶? 试验觉察,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 四、回来原温,静观其变。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确定温度飞入片中。确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确定量的水中。 跳出束缚,另起炉灶,激起学生更高的探究热忱。阅读理解,形成概念 在确定温度下,向确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
42、溶质不能接着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接着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在活动与探究得出结论上作文章,为轻松写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做了很好过渡。增补结论,领悟涵义 室温,5 g NaCl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 +5 g NaCl 室温,10 g NaCl在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 +5 mL水 室温,10 g NaCl在25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室温,5 g KNO3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 +5 g KNO3 室温,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 上升温度 上升温度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
43、到不饱和溶液 分析归纳,课件演示 饱和溶液二要素:“确定温度下“确定量的溶剂。 提炼升华,促进类化,构建体系。深化探究,激活思维 室温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溶液到达饱和,上升温度,杯底KNO3固体接着溶解,且又溶解了5 g KNO3;冷却到室温,20 mL水溶解KNO3的质量不超过10 g,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 视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感悟,请生上台投影KNO3晶体 五、探究觉察,联想顿悟。 视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 视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 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 六、学以致用,趣味延长
44、。 练习:教材P40,习题1、5、6。 家庭小试验:制取明矾晶体P40。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培育学生求异思维,提升学生质疑实力。 点评 本节课以了解“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确定温度、确定量溶剂“两个要素大胆取舍,进行了有特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老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供应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另外老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产生顿悟,设计奇异。老师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动画、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延展了“涵义结晶现象,很好演绎了“组织者“参与者“首席的角色。 篇五: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觉察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