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范文 日前,*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试点,以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全区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补短板、托底线,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要求得到满足,逐步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一、“救急难”试点工作初步成效 1、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区“救急难”工作实行区、镇(街道办)两级负责制。依托区、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由民政部门牵头,在原民政窗口上,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
2、窗口,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民政、教体、人社、住建、卫生、计生等部门除办理社会救助窗口转介救助外,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直接受理群众的急难救助申请。建立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实行市、区、镇(街道)、三级联网,做到救助信息三级共享,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免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 2023年对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体进行了临时救助,1-10月共为630人次,救助105.59万元。 2、设立“*市*区救急难备
3、用金”。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并吸收社会捐助资金,设立 “*市*区救急难备用金”,实行专账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用于救助我区在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家庭。今年以来我区共救助丁佳馨等11名患白血病、肾病的重病患者,各救助1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3、建立急难对象发现报告机制。村(居)民委员会是主动发现急难救助对象的责任主体。发挥辖区城乡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驻村(社区)干部、城乡社区服务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意外事故、家庭成员罹患重
4、病等特殊情况,主动帮助提出救助申请。在每一个部门、镇(街道办)、村(社区)确立1名专职信息员,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确保困难家庭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实现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4、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救急难”专项基金。通过社会捐赠、赞助方式,在民政部门设立“救急难”专项基金,拓宽急难救助资金筹集渠道,保证急难救助工作有效开展。发挥慈善协会等组织作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救助。我区爱心人士、干部职工等为患白血病、肾病等重病的儿童捐助50余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救急难”试点工作的困难和不
5、足 1、临时救助标准较低,发挥救急难效能有限。一些困难群众因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疾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临时救助标准较低,救助效果有限。比如,我区现行临时救助制度规定救助标准最高为3000元,但由于灾难发生的突然性和救助需求的高费用特点,使现行的临时性救助制度,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要彻底解决这类特殊人群的急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临时救助标准。 2、社会救助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落实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我区虽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但是联席会议运转还处于试行阶段,因此,仅凭一个部门唱独角戏,部门协调落实救急难实效低,救助资源整合欠缺,救急难
6、最大化发挥其效应方面还比较欠缺。 3、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薄弱。全区辖11个镇、街道办26万人。每个镇、街道办只有1-2名民政工作人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任务繁重,大多难以承担日益增多的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不足和任务量负荷过重的矛盾在*区较为突出,就民政局而言,低保入户调查人员也难以落实。因此,对急难对象的实际家庭收入情况的跟踪调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三、对策及建议 1、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一是要深刻理解救急难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社会救助机制创制。首先要明确救急难是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人员救助、住房、就业等8种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内开展工作
7、,“救急难”是机制创制,而不是政策创制;其次要明确“救急难”是社会救助范畴的“救急难”,立足于“托底线”,是对因遭遇各种急难情形致使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居民给予的困难救助和帮扶。二是健全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依据国家和省临时救助制度,抓紧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临时救助标准,突出“救急难”作用,进一步用制度规范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程序、救助资金等事项,避免救助工作的随意性,确保临时救助资金真正用到急难问题上,避免 “网底”编织不牢。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按照“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落实”的原则,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整体联动的联席会议机制
8、。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急难救助问题。明确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职责,形成统一领导下的各司其责、分工协作、运转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3、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政府为主的社会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并不意味着由政府包揽一切社会救助急难事务。帮扶困难群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引导得当,社会力量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一是要以慈善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为载体,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赞助和参与救急难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发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急难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
9、专业服务。 4、完善急难对象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共享机制。在民政部门建立的信息核对中心的基础上,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为主动发现急难对象和准确判断急难情形提供依据。加强与卫生计生、教育、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以及慈善组织的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掌握专项救助和慈善救助开展情况,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资源、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有效对接。 5、充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急难救助工作的重心在基层,能否为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众解决急难问题,基层是关键。一是要强化基层社会救助力量。配齐、配强、配好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做到机构
10、、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使救急难工作有地方开展、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有设备作后盾;二是要按照“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要求,加强工作配合,注重工作联动,努力形成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强大合力。 推荐第2篇:民政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关于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意见 2023年4月19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带领部分委员对我县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部分乡镇敬老院建设及管理情况,走访了部分低保户享受低保政策情况,进一步了解了我县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民政部门的全面汇报,与会委员进行了认真讨论。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县民政
11、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明确工作思路,完善服务职能,使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社会救助资金募集还要多元化发展,社会救助资金的总量有待进一步扩大;三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措并举,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宣传。要充分认识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救助工作宣传。要借助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好这项工作,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突出抓
12、好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宣传,让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营造良好社会救助氛围。 (二)协调配合,多途径筹集社会救助资金。要确保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和补助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的总量会越来越大。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要继续完善经常性社会捐赠体系,建立公众捐 1 赠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新时期的社会救助工作,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三)加强建设,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救助工作装备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及时、准确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动态信息,真正实现资源共
13、享、流程统 一、救助规范、数据一致,有效增强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整合资源,不断增强救助工作力量。要解决救助工作分散、重复、遗漏、迟缓等问题,增强救助力量,形成社会救助“无缝隙”覆盖,必须协调整合好各方面社会救助资源,充分发挥民政、教育、劳动、卫生、司法等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救助部门全参与、救助内容全覆盖、救助信息全共享,充分发挥各方面救助力量的合力,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到实处。 (五)争先进位,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救助队伍建设。要加强基层救助队伍的培训学习,吸取外地先进的工作经验,适当采取一些奖励政策,促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争先进位年”活动的意见要
14、求,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做到争先进、进位次、转作风、塑形象,使基层社会救助队伍不断壮大。 推荐第3篇: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一、城乡低保制度执行与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支柱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安全网”。规范最低保障制度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可以将有限资金集中救助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低保制度在促进社会认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保障权利实现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也导致了救助以外的效果,在满足基本需求以外的外延不断扩大,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纳入实施范围,潜在问题逐渐凸显。
15、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福利依赖”的形成与低保配套的多种优惠政策加起来比不少行业工资还实惠的多,享受低保吸引力也就越大导致处于低保边缘的人千方百计得到低保待遇,吃政府“皇粮”,可以不要钱,但要低保证;二是降低就业欲望,就业积极性下降,由追求工资收入,转为追求福利待遇,威胁用人单位不许招其就业,甚至出现就业工资与低保救助倒挂,也要看重低保;三是造成新的不公,低保户与低收入家庭之间仅不到三百元差距,但随着低保待遇含金量增加,使之成为反差,由此造成居民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直接威胁社会稳定。 实施难点 1、利益分配和协调问题 利益分配是低保制度实施的难点,其一低保涉及每个居民的切身
16、利益,其二救助标准低,达不到保障最低生活的目的,提供名目繁多的救助太高,不工作与工作又相差无几,就会养懒汉,不利于发挥个人潜能。已经获得低保待遇的,除非自己退保,否则很难取消低保待遇。 2、调查取证问题 1)“合法”创造条件获取低保待遇,如提供医疗诊断,真假难辨。 2)隐性就业不申报或者瞒报。 3)人为失业,有劳动能力、没病却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找到工作 或有适合工作不干等(规正人员有意透露身份使之应聘失败) 4)隐瞒工作收入,让单位开无收入证明或低收入证明。 3、特殊人权退保问题 “归正”人员,由于暂时无工作让其享受低保待遇,然而当他们就业或者发生隐性就业,要取消低保待遇时,他们便软磨硬泡甚至威
17、胁社区,明知不再符合低保条件,但如果没有做通工作还要继续给予保留,否则他就破罐破摔,这也是居民最反感的。 二、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实施效果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专项救助均可按照正常程序依法救助。 三、从实际工作经验来分析低保制度、专项救助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关系,怎样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基于低保制度的科学规范管理,低保内涵越来越丰富,从保障基本生存权到除保障基本生活外,还有医疗、教育、住房等优惠。各种单项救助和慰问措施同时集于低保家庭,促使部分有就业能力的形成“福利依赖”。 四、各级社会救助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基本状况,工作重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意见和建议。 (
18、一) 社区帮贫扶助工作涉及到社区福利委员会、社区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共建协调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均为两委一站人员。 (二) 帮贫扶助工作需要进一步专业化,救助同时需要进一 步激发低保家庭的发展需求,有效把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三) 1、对不同年龄段实行分类救助,如就业年龄段、非就 业年龄段等; 2、对救助对象分类救助,如病重、残疾、无业等; 3、对救助项目分类,如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 五、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主要核查手段,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实行规范化管理信息网络化、社会政策配套,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科学设定低保金。 六、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
19、作开展和落实的有关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区依托居民救助评议小组,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多渠道调查核实,经评议小组综合评议,审核后在社区公示栏公示,如无异议,认定为低收入家庭,并建立台账,填写基本情况表,由于家庭收入未进行网络化、居委会无权到金融机构核查家庭存款情况、有价证券等存在的问题。 七、工作存在的其他问题和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享受低保待遇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与受教育程度成正 相关关系,从就业状况来说,失业致贫越来越多多,因病残致贫却很少。 2、对制度的认识,审核过程虽然对有就业能力的而不就业的低 保人员的心理形成压力,但力度不够,导致其仍不愿意退保,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
20、到此类问题,多数表示无奈。社区居民对接受救助的人员也有很多意见,认为多数是不劳而获,被救助的人员应该是收入断绝或接近断绝而无力改变的人员。 鉴于以上情况,对于低保家庭,建议探索实行“反救助”制度,即:曾享受过低保救助的家庭,待孩子长大,工作收入 稳定后,以代扣代缴形式,向救助部门缴纳捐助款。此项制度的实施,可以使救助形成符合传统道义的良性循环,正可谓“你帮助我,我帮助他”,有效抑制“骗保”、“福利依赖”现象发生,实现低保的动态管理,同时又可减少利益分配不公。 居委会2023年3月25日 推荐第4篇: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完善核对机制 施行“阳光救助” -某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县辖
21、3乡3镇4街道,168个行政村,8个城镇社区,总人口11.35万。2023年底,在册低保3098户4650人,支出低保金1332.8013万元;医疗救助1009人次249.6万元;临时求救助849人次34万元;享受住房救助家庭389户,其中货币补助187户,实物配租202户。 一、工作情况 某某是国家第二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单位。我县积极落实“四个1要求”,2023年11月,率先在全市建立25个部门组成的收入核对工作机制,建成社保、工商、住房办、车管及8大银行参与核对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镇(街道)核对数据网上传输、核对和反馈网络,并进行正常运行。截止至2023年6月底,353个廉租房
22、申请家庭参加了经济状况核对,经审核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33户,占核对总数的37.67%;153个医疗救助申请家庭进行了经济核对,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71户,占申请总数的46.41%;211个申请家庭进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核对,不符合的29户,占核对总数的13.74%;2023年7月,县就业处要求对申请就业救助的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正在核对的有1个家庭。核对工作体现了“法治民政”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各项救助工作更趋公平、公正、合理,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二、主要做法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
23、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增强社会救助针对性、准确性,发挥救助资源最大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班子,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并作为一项实现公平公正救助、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为切实加强对居民家庭经济状 况核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民政、住建、国土、劳动、地税、国税、人民银行等25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抓、民政实施、
24、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编制,组建专职机构。县政府在民政局设立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中心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民政局,确定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落实编制1名,并已到位到岗,专门负责全县各类专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核对和信息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今年7月,我局又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了2名大学见习生,从事核对工作。各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联络员,具体负责救助申报、条件审核、标准认定等相关工作的对接和服务,整合资源、形成全力,确保核对工作顺利推进。落实平台建设资金70余万元,将核对中心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核
25、对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办事。 (三)规范程序,出台核定政策。民政部门对近几年来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和全面总结,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义乌、富阳等先行先试地区考察学习。在调查研究、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又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专题协调和修改完善,2023年11月,经县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同意,出台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实施方案和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试行),明确了低收入认定原则、范围、内容、程序、法律责任及部门职责等,确保核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科学运作,建设核对平台。2023年11月,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杭州思锐公司开发的核对信息平台,12月正式
26、启用“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核对中心与民政、社保、就业、公安、房管、公积金、工商等部门网络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2023年,又对平台批量导出导入功能进行升级。在当事人自愿、个人授权、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在核对系统上即可完成对申请人的各项收入、财产信息比对和汇总,并形成认定结果,充分体现了“数字民政”高效便捷的优势。 三、存在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核对范围与对象不明确。因各专项救助管理部门执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力度不一,哪些专项救助申请家庭要进行经济核对,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浙江省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办法只提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收
27、入和财产核对。对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家庭是否纳入核对范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二)核对保障措施不足。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各项救助申请都要进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核对工作存在量大、面广、人少的局面。我们某某县给核对中心的编制就1名,核对工作经费与低保工作经费合并安排,人员匮乏,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到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核对部门协作不强。一些部门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内部管理等规定,限制了核对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核对信息的区域性影响了核对结果的完整性、科学性;有的单位对核对工作不重视,以临时用工人员应付了事;有的联合部门认为核对工作是新增加的工作量,人员没有相应增加,又没有报酬,具体操作人
28、员有抵触情绪,协调比较困难,及时性得不到保证。 四、探索构建六大机制,确保高效运转。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县探索构建六大机制,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一)分类核对机制。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只有与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才能显现核对工作实际成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明确核算和评估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的具体办法,并对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提出具体要求。”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活动方案对有效遏制“错保”的具体措
29、施中指出,以建立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平台为核心,改进经济状况核查手段。在城市低保审核审批中,加强核对机制的运用,通过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手段;在农村低保审核审批中,进一步明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内容和方法,坚决纠正和杜绝不经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纳入低保的做法,有效减少和 遏制“错保”发生。所以,建议对申请低保救助、住房救助核对家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将不共同生活,但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赡(抚、扶)养家庭或人员纳入核对范围。通过对赡养、抚养、扶养家庭或人员的收入、财产核对,计算赡(抚、扶)养能力和水平,计入申请家庭的收入,保证核对结果的完
30、整性、准确性;对申请医疗救助,只核对两代以内赡养、抚养、扶养关系人;对申请就业救助家庭只核对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状况。 (二)收入核算机制。一是明确收入计算标准。城镇居民按出具的相关证明计算收入;不能提供证明的,按当地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农村务工人员,根据工作单位相关证明计算实际收入;不能提供的,按当地农民上年度人均收入计算。二是明确劳动力年龄范围。男18-60周岁,女18-55周岁。三是明确特殊家庭收入核算。因病家庭。患有20种重大疾病的,患病治疗期间,凭“特殊病种证”或“医学证明”,患者及陪护人不计算收入;残疾人家庭。1.未成家独立生活的精神、智力残疾成年人、有瘫痪在床病人,不
31、计算其本人及照看人的收入;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中的精神、智力残疾成年人,有残疾证(医学证明)的可以单独施保。2.无业残疾人。重度无业残疾人不计算收入;其他持证残疾人按50%计算。3.就业残疾人。按实际收入计算。怀孕、哺乳期妇女。妇女在怀孕、哺乳、照顾2周岁以下婴儿期不计算收入。回归矫正人员。按50%计算。 (三)财产核定机制。明确申请社会救助家庭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或除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外的非生产性设施、物品,按变现后计算,人均值为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倍以下。同时明确实际生活水平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有饲养宠物、购买古玩字画和股票及其他投资行为的家庭,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拥有生活用私家
32、车、船舶的家庭不得享受低保待遇。 (四)购买服务机制。一方面,核对中心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社会用工和购买社会服务,以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专项救助部门要求经济核对确认救助对象时,依照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暂行评估标准的通知标准,向核对中心支付一定的核对服务费用。 (五)培训教育机制。为提高各级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制订培训计划,在系统功能完善、业务内容拓展时,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部门联络员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和核对系统的操作培训,各乡镇(街道)也对辖区村干部、社区干部、民政联络员和居民群众进行业务指导和政策宣传。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一方面减少了审
33、核认定工作中的失误,提高认定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在群众中的认知和认可,便于群众监督。 (六)部门协调机制。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契机,落实部门责任,加强部门配合,保证核对结果的科学性、及时性、完整性。一是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低保考核制度,联合部门选择固定的稳定的人员从事核对工作;把核对工作作为低保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对乡镇(街道)、部门的年度考核。二是建立初审制。对申请救助家庭由驻村干部、村(居)保障员进行入户调查,了解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实际生活水平等情况,初步确定各类救助家庭建议名单,再进入核对程序。通过初审,一方面宣传了相关救助政策
34、法规,另一方面,减少了乡镇(街道)、核对联合部门、核对中心的工作压力。三是增强协调能力。对车管、银行、社保等信息管理权限较高的联合部门,建议市局给予统一协调,营造良好的协作氛围;突破核对部门信息的地域性、行业间的壁垒限制,保证核对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 推荐第5篇: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的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为全县的救助对象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对扶贫济困、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近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好地保障*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由县人武部汇同县民政局一道对全县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救助现状 (一)各项救助制度那
35、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进一步完善。一是成立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民政、教育、财政、劳动保障、卫生、农林水、城建、环保、国土、司法、工商、税务、规划、宣传等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团体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逐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基本建成了以城乡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和乡镇、村(居)委会为依托的管理平台,形成了齐抓共菅,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县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县农村低保实施方案、*县农村低保实施细则、农村低保核查办法、农村低保指导人数分配表、农村低保核查表等,有效地保障了*县社会救助工作的施行。 (二)救援能力进一
36、步增强。全县制定出台了*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规范细化了报灾查灾救灾、灾情评估、应急保障、安置转移、生活保障、灾后重建等工作,建立了排险防灾、转移安置、查灾核灾、资金筹措、物资动员、灾后重建等六大机制,先后对清江水布垭库区景阳段、花坪乡黄木垭滑坡险情等进行了成功救助,确保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医疗”。 (三)救助范围逐步增大。*县先后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慈善捐赠办法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执行情况良好,社会救助效果明显:农村低保对象9135户18673人,其中孤儿219户234人,占全县农业
37、人口的4%,月人均补助47元,较好地保障了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今年州民政局给*县增加农村低保对象指标8763人,从7月1日起农村低保对象将达到27200人,保障比例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9%;城市低保对象4229户7405人;农村五保老人1361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177人,分散供养五保对象184人);40%救济对象53人;城镇定救对象28人;一般救济对象11人;其他救济对象5人。 (四)慈善捐赠氛围浓厚。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全县人民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县慈善协会共接受捐款355.9万元、大米150斤、衣物3150件、消毒药品一件。*县还将仅有的113顶帐篷在最短的时间内连夜
38、送往武汉,由省民政厅统一送到四川灾区。2月28日,全县在船儿岛广场举行了“抗冰雪、送温暖”捐赠活动,共接收捐赠款68万元。今年5月12日,*县又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和5.12赈灾彩票义卖活动,共募集资金12万元。 (五)监督机制逐步完善。*县在农村低保的上运作,提倡“对有钱的事实行无权操作”,扩大群众的参与面,把决策权交给群众,重点抓住评议和公开、公示环节,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启动的公平和纳入对象的准确。通过多种方式将民政工作职能、服务承诺、监督电话、有关政策、收费标准等公布于众,让群众心中有数、监督有据。全县低保工作按照“开好三个会,搞好三公开,实行三统一,确保三到位”的方法把
39、这项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即:开好“三个会”:开好村委会成员会,讲解低保程序。开好村民代表会,宣传低保政策。开好享受低保对象的会,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搞好“三公开”:首先由村民代表推选,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再上报到乡(镇)、县民政局审批后返回到该村的村务公开栏上公示。最后到*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开。实行“三统一”:全县统一时间,统 一标准,统一操作程序,确保这项工作不走样。确保“三到位”:入户调查到位,操作程序到位,资金发放到位。通过以上“四个三”达到了四个严禁。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暗箱操作;严禁拿低保送人情;严禁不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在办公室抠老壳,想报谁就报谁。在资金管理上,坚持按“
40、村组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分配民政经费,对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优抚等民政经费实行了银行“一卡通”发放,有效地杜绝了社会救助资金被截留、挪用、贪占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县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城乡低保对象、部分优抚对象对社会救助的期望值过高,认为救助金额过低,对社会救助过分的依赖,“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农民素质较低,对农村低保金有不拿白不拿的思想。主要表现在:(1)没有儿子,女儿已出嫁,或者虽有儿 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41、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子,但父子多年分家立户,儿子不履行瞻养义务,申请享受低保;(2)重病住院,花去了一大笔医药费,很容易博得村民代表的同情,而获得低保。(3)残疾人、老年人认为自己有残疾或年岁已大理应享受低保。(4)人为剥离家庭中的残疾人、老年人等无收入的贫困人口,单独立户,骗取低保。 (二)农村居民收入难界定。农村居民除未享受五保待遇、无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劳动能力且生活特别困难的鳏寡孤独对象,家庭主要成员痴呆傻残、无劳动能力且子女未成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以外,其他农民的家庭收入难以准确界定,特别是隐性收入,是困扰农村低保救助,阻碍公平
42、、公正的一个难点。民政部门面对数量庞大的个人申报农村低保,在开调查核实工作时遇到难度极大,可能导致家庭收入难以界定准确。 (三)低保工作机构、人员与经费严重不适应工作需要。目前,农村困难居民多,工作难度大,县乡两级几乎没有低保工作专职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由于民政部门编制人员少,县乡两级都只能靠兼职人员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大部分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民政的也只有2个工作人员。随着各项救助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重心不断下移,运行机制不断规范,乡镇一级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但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从事民政工作的机构挂靠到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减少,与所承担的工作量成反比,直接影响到各项
43、救助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三、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完善救助体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还会不断出现。完善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关注和救助弱势群体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把加强此项工作作为建设“和谐*”的重要方面来认真抓好抓实。要建立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救助工作领导体系,将关注和救助困难弱势群体的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增强刚性约束。民政部门是城乡社会救助的主管部门,承担管理、综合、协
44、调的职能。劳动保障、财政、卫生、扶贫、教育、国土资源、农业、司法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要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扶贫济困网络。 (二)整合资源,完善救助机制。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财政投入,强化监督,确保地方救助配套资金到位。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的自然增长机制,每年社会救助资金的增长幅度应略高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要挖掘社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以经常性救助为基础,临时配套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福利彩票事业筹集社会救助资金,变
45、单一投入为多元化投入。 (三)部门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构筑救助工作新平台,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医疗、教育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低保家庭中因大病、重残、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实行应保尽保。进一步做好分类施保工作,建立贫困预警机制,提高低保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确保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民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等救助能够就近、及时到位。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农村低保,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对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而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家庭,实施定期定量的常年救助;
46、对有劳动能力,但因病、因残、因灾、因自然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农村家庭,实施临时救济。完善城乡医疗救助,积极实施就业、法律援助,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四)扶贫抚智,变“输血”为“造血”。在社会救助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发展、扶持和兴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救助机构,为弱势群体的救助提供有效保障。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新的社会捐助方式,发展慈善事业。要以社区为依托,积极推进救助工作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整活社区资源,扶持家政服务等壮大基层服务机构,拓展救助服务功能,扩大救助服务项目。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社会救助工作志愿者,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完善救助对象在生产和经营中的优惠扶持政策,对有条件的救助对象要从文化教育、劳动技能、生产发展、经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造血功能,增强自我解困能力,使他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美女学院的禁书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理工大风流往事 我的老婆是杀手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推荐第6篇:社会救助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