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32522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我国考试背景下数学课程的应试教学仍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老师只注意学问的传授,不注意学生实力的培育和思维的熬炼,培育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本文阐述了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提出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指导学生辨析错误问题等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实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新实力已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基本因素。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将成为我国

2、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增加综合国力的基础。学校是学问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学校中,数学课程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最能培育和熬炼学生思维的学科之一,通过学校教化中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考试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始终以老师为中心,以书本和大纲为依托,只注意学问的传授,不注意思维实力的培育,这种应试教化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尽管我国的教化改革正努力向着素养教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部分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着传统式的应试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采纳的是“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

3、方式,经常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里昏昏欲睡。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只会死记硬背,勤学苦练罢了。这样,学生的大脑成了学问的容器,被动的学习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特性的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虽然这样使我国学生在基础学问、基本技能、解答现成问题,以及勤奋刻苦精神方面比西方学生要强得多,但是在实践实力、创新实力、创新精神、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方面却远远不如西方学生,培育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美国认知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认为,教化的目标是造就批判性思维的头脑、敢于验证问题的头脑,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头脑;是培育有创建力、有发觉和独创

4、实力的人,而不是只懂得单纯地重复上几代人的工作的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限于驾驭前人积累起来的学问,更重要的是发展人的认知实力,擅长用旧的阅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要培育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的新世纪人才,就要求我们广阔老师转变教化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数学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将传授教材内容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将传授灌输、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一、正确相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数学学问结构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学生

5、在数学教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改变的条件,内因是事物改变的依据,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学生能够不断学习与发展,根本的缘由是学生求知欲和自身的数学水平之间的内部冲突,而不是学生之外的诸如教材、教学手段等外部条件。求知欲中包含着自觉、主动、主动和独立的学习特性,这种冲突驱使学生依据自身的数学水平和自身的须要有目的、有安排的来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以满意自己的须要,获得自身的发展。由于学生具有这种自主性、选择性和能动性,在不断的学习中,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也不断建构与优化,学生由不会学发展为会学,由完全依靠老师发展为部分依靠老师,最终发展为不依靠老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6、,老师的教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为动身点,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索、自觉实践,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学生问,让学生探讨,让学生讲,让学生练,让学生验证,帮助学生正确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同时也培育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所以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在数

7、学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问题意识是学生在相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怀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自问、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主动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须要和剧烈的内驱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爱好;才能主动调动自己的视察力、留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增加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擅长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化使广阔学生只会“学答”而不会“学问”,质疑的

8、精神比较差,学生墨守成规,缺乏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不擅长提出问题。为了培育学生深厚的问题意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详细的教学内容,创设肯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思索,师生共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二)、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奇妙地以“提问”代替解答,启发学生独立思索。给学生传授学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许很多多的老师都不厌其烦地、毫无保留地给学生讲授

9、学问,解答问题,不仅教会学生怎样做,甚至还给出标准答案。表面上学生驾驭了教学内容,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也感到非常满足,但这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而为什么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反映一听就明白,而一做就不会呢?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只是学问的被动接受者,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老师自己思维的结果,缺少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的主动参加和独立思索,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必立刻赐予解答,而是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问题反过来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思索并回答;然后老师再提问,学生再思索、

10、回答在一系列老师提问、学生思索后回答的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而且还经验了思索、理解、回答、再思索、再理解、再回答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驾驭了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实力,培育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三)、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探讨为手段,以全面驾驭和娴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建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实力的提高,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间接阅历达成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相互探讨

11、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在视察、探讨、沟通、揣测、分析、归纳和整理中去发觉问题、理解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去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应用数学学问,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维。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1)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阅历动身,依照教学内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引导学生提高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引导学生以原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自主地学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提问、检查刚好了解、驾驭学生的探究状况,针对重点难点和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引导学生通过深

12、层次的思索和相互沟通探讨得出探究的结论;(4)针对学生探究的结论适当做一些关键的点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评价。这样,学生不但主动参加了课堂教学活动,而且从中获得了学问,提高了实力,增加了学习的胜利感和自信念,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学问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逐步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也培育了学生自信、大胆、主动、合作的精神。(四)、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辨析错误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对问题的错误理解或错误会法是难免的,关键在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擅长抓住这些错误,指导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订正,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开以后不再重

13、犯以前的错误,而且有利于培育学生严密的、全面的、自我反省的思维实力和不怕失败的心理品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常常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数学问题的错误会法或利用教材中印刷错漏之处让学生辨析错误并订正,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学生养成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而是去伪存真、追求真理的治学看法。科学的发展史中,很多宏大的科学成果正是在“批判”旧理跄中诞生的。因此,通过指导学生对错误的辨析,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积累了解题阅历,而且使学生从中培育了探究问题的实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总而言之,老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创建性思维,敬重学生的特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