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网.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18917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网.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网 目的 探究适合高校生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化模式及途径,为有效预防和限制艾滋病在高校的流行供应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某高校选修和未选修健康教化课新生各900人为试验组和比照组,比较干预前后高校新生艾滋病相关学问、看法及行为状况。结果 试验组AIDS相关学问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1.7%提高到干预后1个月、8个月的95.0%和95.5%,干预前、后及与比照组(80.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正向看法率从干预前52.2%提高到干预后1个月、8个月的66.4%和67.7%,干预前、后及与比照组(57.7%)相比,差异均有统

2、计学意义(P值均0.01);正向行为率从干预前70.0%提高到干预后1个月、8个月的80.0%和80.2%,干预前、后及与比照组(71.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高校艾滋病防治应以大一新生为重点,强调性行为、性道德教化,专题授课、播放VCD、图片展等健康教化模式值得推广。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综合预防;学问;健康教化;学生 R 512.91 G 479 A 1000-9817(2008)10-0916-03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青壮年,我国79%的HIV感染者年龄为2040岁1。据报道,高校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

3、人群。笔者选取某高校大一新生为探讨对象,以健康教化和健康促进相结合来探究适合高校生人群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化模式及途径,以有效预防和限制艾滋病在高校的流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纳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2005级选修健康教化课大一新生900名作为试验组, 其中男生745名,女生155名;干预8个月后选取同级未选修健康教化课的新生900名作为比照组,其中男生711名,女生189名。 1.2 方法 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AIDS传播途径及预防学问、对待AIDS/HIV感染者的看法、自身行为等。调查员由校医院任课老师担当,任课老师受过广州市健康教化所主办的预防艾滋病学问师资培训。

4、由调查员发放及回收问卷,首先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即干预前调查,采纳不记名方式答卷,要求探讨对象独立完成,答题完毕当场收回。1周后进行干预,以开展专题授课、播放VCD、图片展为教化方式。针对选修新生,专题授课主要采纳青年学生健康教化教材,其中性病艾滋病防治学问分2次4个课时讲授,并播放警惕艾滋病VCD 30 min。选取艾滋病防治学问图片58幅,在学生宿舍区进行为期7 d的宣教展出,要求全体新生到场观看并签到。干预1个月、8个月后运用同一问卷分别对试验组和比照组进行调查,比较其艾滋病相关学问、看法及行为状况。 1.3 统计分析 采纳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5、 结果 2.1 艾滋病相关学问 新生AIDS相关学问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1.7%提高到干预后1个月、8个月的95.0%和95.5%,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比照组(80.6%)同期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试验组干预后8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52,P0.05)。见表1。 2.2 多元线性回来分析 以分数值为应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和家庭居住地为自变量,作多元直线回来,性别(t-3.521,P0.000)、父亲文化程度(t25.412, P0.000)与家庭居住地(t-2.683, P0.007)纳入方程

6、,所做方程有意义(F131.278,P0.000)。最终的线性方程为Y4.724-0.029 X1-0.551 X21.512 X3。其中家庭居住地影响较大,城市学生知晓率较农村学生高。 2.3 艾滋病相关看法 学生对AIDSHIV感染者看法正向率从干预前的52.2%提高到干预后1个月、8个月的66.4%和67.7%,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比照组(57.7%)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试验组干预后8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艾滋病相关行为 高校生正向行为率从干预前的70.0%提高到干预后1个月、8个

7、月的80.0%和80.2%,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比照组(71.5%)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后8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探讨 艾滋病防治已超出公共卫生范畴,是一项困难的社会系统工程,健康教化仍为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有效途径。健康教化组织管理是健康教化安排、实施和评价的保证因素2,通过组织可获得支持和帮助,同时提高探讨对象的依从性。在干预活动中,健康教化信息的传播和探讨对象对信息的获得是项目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探讨以开展专题授课、播放VCD、图片展为教化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宣教效果,干预后新生

8、AIDS相关学问知晓率高于广州市高校生 (84.3%)3和一般人群 (63.3%)4,已达到国家遏制与防治AIDS行动安排规定目标(一般人群75%)。表明以广州市健康教化所高校医院任课老师高校生为组织培训形式,以开展专题授课、播放VCD、图片展为干预手段,是一种操作性较强而成本又低的切实可行健康教化模式。据报道,高校生艾滋病相关学问比较贫乏,感染艾滋病危急行为普遍存在5-7。从健康教化干预效果评价来看,本组学生每个问题的答对率在干预后都高于干预前。新生对AIDS主要传播途径学问驾驭较好,但对于AIDS非传播途径学问回答的正确率较低,这与聂少萍等8报道结果基本一样,表明部分学生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可

9、传播AIDS,这势必加剧对感染AIDS的恐惊,从而产生对AIDSHIV感染者及其家属有意的疏远、否定和卑视,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生存环境。调查结果亦显示,高校生感染艾滋病的危急行为依旧存在,自我爱护意识和防病技能令人担忧,这也是今后高校健康教化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多元回来分析结果说明,性别、父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与知晓率有相关关系,其中家庭居住地影响较大,城市学生知晓率高于农村,这与城乡经济差别和农村中学相关学问宣教不足或缺乏有关。聂少萍等8调查结果亦表明,城市学生通过中学教化和父母教化获得的防艾学问高于农村。 对艾滋病人过于严厉甚至卑视会产生负效应,是一种社会性危急因素9。高校新生存在对

10、艾滋病的拒绝现象,干预前后存在艾滋病感染危急行为和对高校生同居现象认可的学生比例仍较大,表明学生的性观念已经有了开放的趋势,性观念淡薄,性道德脆弱;同时也说明行为干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程。因此,在广泛开展预防限制艾滋病宣扬教化的基础上,特殊要加强对卫生防范意识差、存在艾滋病感染危急行为学生尤其是女生、农村学生的健康教化,强调性行为、性道德教化,而且要长期不懈地反复进行。 4 参考文献 1 何景琳,谢蕾.青少年与艾滋病预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介绍.中国健康教化,2000,16(11):648-649. 2 段信美.国外高校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化探讨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1,22

11、(4):375-376. 3 欧阳炳惠,曾立新,何秀芳,等广州市大中学生艾滋病学问看法调查中国健康教化,2002,18(12):777-778 4 何群,杨放,林鹏,等城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学问、看法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华南预防医学,2003,29(5):17-19 5 段玉林,孔庆平,徐颖.昌平区高校生性病艾滋病学问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19-320. 6 MASWANYA ES,MLJI K,HORINGUCHIL,et al. Knowledge,risd perception of AIDS and reported sexual behavior amon

12、g stud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colleges in Tanzania.Health Educ Rpr,1999,14(2):185-196. 7 DARLENE LR, STEPHEN AM,RICHARD GM.Changes in university student AIDS-related knowledge,attiudes and behaviours,1988 and 1992.Can J Public Health,1993,84(4):275-278. 8 聂少萍,沈彬广州高校高校生艾滋病学问、看法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5,31(6):5-8. 9 范珊荣,李勇.社区流淌人群艾滋病学问及健康教化效果评估.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230-231. (收稿日期:2008-05-04;修回日期:2008-06-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