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1关于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2021关于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2021关于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二学校2021关于加强“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 二、落实责任,注意实效 2 三、学习宣扬,驾驭政策 3 (一)明确作业管理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3 (二)保证学生睡眠足够,培育良好作息习惯 6 (三)严禁手机进课堂,做好家校沟通 6 (四)限制教辅种类,严格图书管理 7 (五)加强体育管理,增加学生体质 7 四、工作要求 8 学校2021关于加强“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实行教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化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负担,保证学生
2、享有足够睡眠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XXX 市教化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通知,通知对中小学作业管理提出了多方面明确要求。特此,本学校制定了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详细内容如下。 一、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 成 员: 全体中层领导、班主任 作业管理负责人: 班主任 读物管理负责人: 领导 1 人,成员:班主任 体质管理负责人: 班主任 手机管理负责人: 班主任 睡眠管理负责人: 班主任 二、落实责任,注意实效 “五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校长。要切实提高相识,细化管理措施,综合施策,重在执行,监督。
3、 1.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详细措施。 2.召开全校老师大会传达相关文件内容,做到人人知晓。并通过班主任群转发相关文件给学生家长。 3.“五项管理”工作,要做一次全面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刚好整改。将“五项管理”统筹考虑,综合施策,细化各项管理措施。 4.“五项管理”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学校要坚持常抓不懈。 三、学习宣扬,驾驭政策 首先要学习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做到学校领导、老师全员学习,学习全部文件内容。其次是向学生和家长做好宣扬,广而告之。通过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家长群、致家长一封信等不同形式主动教化引导。吃透文件精神。让人人都了解“五项
4、管理”规定的内容。 (一)明确作业管理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1、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区市各学校要遵循教化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安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学问、形成实力、培育习惯,帮助老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化质量。 2、合理调控作业总量。 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 生书面作业总量,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
5、庭作业,小学3至5 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90 分钟,中学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2 小时。完成书面作业主要靠校内时间,学校要合理支配学生自习课时间,严禁无故挪用、挤占;要指导小学生、初中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开因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当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足够睡眠。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限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3、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 要依据学习内容,根据教
6、学进度,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作业。要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做到分类、分层布置作业,既要设计面对全体学生的巩固性作业,也要设计具有选择性、差异性的选择作业,可探究分层布置作业,分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要主动探究作业的高效性,设计具有肯定思维梯度的探讨性、探究性和学科综合性的作业。提倡将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严禁老师在微信群、QQ 群等布置家庭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和惩处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让家长代为布置作业。4、规范作业批改。老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
7、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学校和老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实行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刚好反馈,特殊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激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5、强化作业分类指导。 老师要分类对学生加强学业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赐予指导,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养成良好 学习习惯,驾驭科学学习方法。要特殊关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础作业的学生,为他们顺当完成作业供应必要的帮助。老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学习时间,加强自我管理,主动
8、独立刚好完成作业,不敷衍、不抄袭。 6、严格实行无作业日制度 每周三为无书面家庭作业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熬炼、课外阅读、动手实践等有意义的活动。 7、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学校、老师对家进步行宣扬、指导,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化职责,督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答案,不额外给学生支配书面作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8、严格落实作业批阅责任 老师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阅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在作业上签字。 9、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组织老师仔细研读课标,钻研教材,探讨教法,课堂上努力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提
9、质增效。 10、对标依规,确保落实 制定作业布置、批阅、检查详细细则,并作为考核指标。学校将面对家长、学生、老师开展不定期地随访或问卷调查,了解老师作业布置和学生作业完成状况,发觉问题刚好反馈,刚好整改。 (二)保证学生睡眠足够,培育良好作息习惯 1、加强宣扬教化 通过班队会课、科学课加强学生关于睡眠方面的学问科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向家长宣扬睡眠对小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提示家长不盲目给孩子跟风报班、参与课外培训,避开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2、合理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 不额外布置课后作业。 3、培育良好作息习惯 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辰表,保
10、证中午半个小时以上的午休,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10 小时,建议每天 21:00 之前上床休息。 (三)严禁手机进课堂,做好家校沟通 1、加大宣扬力度 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板报、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的活动,引导每位同学从自身做起,坚决拒绝手机进入校内,并形成长效机制。 2、严禁手机进课堂 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为便利与家长联系,学生可以带电话手表。 3、严格手机管理 教育处将不定期抽查各班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相关状况,做到有监督、有落实。值周老师巡查中发觉学生持有、运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交于班主任统一保管。 4、做好家校合作 向家长宣扬小学关于执行“五项管理”规定,号
11、召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运用电子产品,削减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运用频次和时间。 (四)限制教辅种类,严格图书管理 1、限制教辅种类 坚持一科一辅的原则,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选用宁夏人民教化出版社教材学习之友,一二年级语文、数学不征订购买 教辅资料。禁止老师、家委会举荐或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其它种类的教辅资料。 2、严格图书管理 严格遵守图书室和班级图书增新剔旧和进室、进班审查制度,及 时补充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 3、强化督导落实 学校实行多种形式严查各班乱征订购买教辅资料和强制或举荐示意学生在特定地方购买图书状况,一经学校发觉将取消老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 (五)加强体育管理,增
12、加学生体质 1、上好体育常态课 组织体育老师进行新课标培训,通过录制嬉戏或协助练习的短视频,突破技能教授的重难点,让学生乐学、乐练,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指导学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定期给学生讲解爱眼护眼相关学问,引导学生多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跑步等运动,缓解用眼疲惫。 2、创新体育特色课 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花样跳绳等体育特色技能课,指导学生驾驭 1 至 2 项体育技能。 3、设计特性化体育作业 围绕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每周给学生布置肯定量的特性化体育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和训练量,学生依据自身素养选择完成当日训练任务。 4、组织丰富多
13、彩的体育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运动季、竞赛月开展足球、篮球、长跑、跳绳、广播操竞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 学生身体素养。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要求各县区教化局建立健全符合本区域实际的五项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的管理检查。二是强化督导问责,要求市、县区教化督导部门将五项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三是加强宣扬引导,发掘一 批五项管理方面的典型阅历做法,主动宣扬推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化观和作业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