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doc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当爱护青蛙。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相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愉快、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3、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详细;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终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让学生相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难点:懂得应爱护青蛙,并能向他人
2、宣扬爱护青蛙的道理。教具打算:课前引导学生视察蝌蚪的生长改变。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出示课件,相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渐渐地变成了青蛙。因为小蝌蚪没有望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1、小挚友,我们已经视察过小蝌蚪的生长改变,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2、揭题:小蝌蚪找妈妈。学习“蝌、
3、蚪”,怎么记住它?3、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二、图文比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听录音,思索: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2、听完后汇报。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视察课文插图)学习生字“鲤”,怎么记?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视察课文插图4)3、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索: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3、探
4、讨:、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脑-胸袋-裳甩-用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4、朗读指导。你喜爱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爱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五、作业指导。课后第四题:回答问题。-小蝌蚪游来游去。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先自由说,再指名说。五、巩固练习。1、指导书写:重点“脑、袋、甩”。2、完成课后作业4。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披、短、蹲、碧、肚、鼓”6个生字,理解词意。2、了解青蛙的
5、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卡片抽读词语。2、齐读课文第一段。二、学习其次段。1、自由读并思索: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些句子依次可以调吗?2、探讨,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改变?B、小蝌蚪望见了谁?重点理解“迎”指名表演C、小蝌蚪怎么说?D、“谁”怎么回答?3、指导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4、小结学法。先找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最终有感情地读读。三、探讨学习第三段。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分组探讨学习第三段。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3、指名分角色朗读。理解为什么用“追”,“赶忙追”说
6、明什么?四、学习四、五段。1、默读思索: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学习蹲、鼓等生字。、找一找写青蛙颜色的词。学习“碧、肚”等生字。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朗读这段话。、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自由说,指名说)3、这时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改变?(尾巴变短了,不见了。)学习“短”。给“短”找个反义词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5、朗读
7、四、五段。五、巩固练习。1、指导书写。2、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终两段。3、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懂得应爱护青蛙。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卡片认读生字。2、完成课作第2题。-二、朗读全文。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指导背诵4、5段。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2、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自己背一背。(蹲着、披着、露着、鼓着)自由背、指名背3、根据“形态上的改变,望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依次背第4段。4、按“形态上的改变,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依次背第5段。5、把4、5段连起来背。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
8、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自己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所以我们应当爱护它,并向爸爸妈妈和邻居宣扬爱护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虫,多达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六、完成课作上的其余作业。板书:13、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青蛙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细致视察、虚心求教的习惯,培育酷爱自然、视察动物的爱好,具有酷爱生命的情操。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别”;理解16个新词的
9、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发觉、孤独、的确”的近义词。3、能仿按例句,依据规定的内容,用“原来怪不得”写一句话。4、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5、能有条例地写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懂“不合群”,并能了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区分。2、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调、觉、难、别”的读音,驾驭16个词语。二、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1、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他们把比较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如: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不合群的小蝌蚪?(二)带着问题读课文1、学生自己读课文。2、指名读感爱好的小节,并订正读音。(调、别、仍、难、觉)(三)默
10、读课文,依据课文内容题问题。1、默读2、同学间沟通3、集体沟通(四)抓主要问题。1、请学生选择哪些问题是比较重要的。2、再请学生选择一个次要的问题,带着两个问题到书中找寻答案。(五)探讨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从形体上看,独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小蝌蚪略微大一点;从颜色上看,独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却是黑色的。(指导朗读时,留意读出不同点)请学生讲一讲两类蝌蚪的不同。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小蝌蚪不合群的?1)我发觉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似乎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理解:闹别扭换个词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那种可怜的样子。2)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和“孤零零
11、”的意思差不多的词语是什么?(朗读时,强调“又”和“单独”)3)可是,过了一会儿,他照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然地游来游去。朗读时强调“自个儿”。说说“悠然”的意思或做做样子。4)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那么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词,你想怎么评价小作者?(体会汉语的丰富性,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5)作者写得那么好,我们怎样把它读好呢?(齐读1、2两段)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结队的小蝌蚪是不一样的。老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仅能提出自己的怀疑,还能自己解决问题。其次课时一、教学目标1、流畅地朗读课文,学会细致分析缘由,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缘由。2、能为
12、青蛙妈妈写一则寻人启示。3、能用“原来怪不得”说写一句话。4、明白生活中有很多科学学问,懂得要学会生活中的科学学问,须要做到细致视察,仔细思索,并虚心求教。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读词语合群孤零零成群结队闹别扭孤独不料队伍单独淘气照旧悠然略微莫非疑问蛤蟆怪不得2、你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吗?(二)探讨,解决上节课中的另外两个问题。1、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但是,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和我们都一样,虽然有了这样的发觉,却不知道缘由。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问吗?这个问句还可以怎么问?2、假如我们平常遇到不懂的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呢?(如:查百科全书,
13、上网查询,问老师)-3、书上的小挚友采纳了问老师的方法。他们是怎么问的呢?怎样才能让老师很快地听明白?那么,我们在问的时候,就要求讲清晰,用一句话说明白,不罗嗦。谁会问?(先请学生说,在不能说清的状况下,出示两个句式。)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7 (一)学问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实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
14、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改变,培育学生的视察、思维实力和想象、表达实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实力。(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挚友,教化学生要爱护青蛙。 (三)留意体现创新和实践实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视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改变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也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15、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找寻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改变。 4通过老师引导学习其次段,驾驭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依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推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化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非常急迫,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支配: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协作教学进行小组探讨来
16、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相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依次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驾驭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爱护青蛙的教化。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视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
17、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相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视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解并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视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其次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改变? 用视察其次幅图的方法自己视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老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相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诞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 2在相识
18、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留意仔细听,读后师生争论,予以评价,留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n,不要错读成q0n。 捕:读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索: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留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
19、群:指很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常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愉快”、“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比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最好通过视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摇摆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愉快,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兴奋。逍遥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好玩、兴奋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愉快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其次课时 (一)图文比照,读讲其次段。 1出示其次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
20、什么改变?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接着视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悟“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其次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比照,
21、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终小组探讨,沟通看法。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其次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缘由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常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化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迫的心情,要读出乌龟亲善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探讨: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
22、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兴奋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逐,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信任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索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化,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爱护青蛙的教化)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变短了,成
23、了。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嘴巴,一对大眼睛,披着,露着。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洁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绿衣裳、洁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依次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留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
24、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4课,也是本册书的最终一课,它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是一篇好玩的童话故事,它以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
25、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当爱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相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愉快、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详细,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终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爱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相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
26、在不同阶段的形态改变。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相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也许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干脆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特别好玩的故事,好玩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状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根据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须要大家帮忙的?
27、(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假如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状况,集体订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根据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洁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也许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根据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其次课时 要点:相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改变。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
28、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改变。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改变。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爱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相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沟通,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
29、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终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
30、布置:课堂作业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依次: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爱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化意义:要爱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
31、就推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犯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简单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驾驭状况很好。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留意到四肢的改变,没有留意到颜色、花纹的改变,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诞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改变。经过这样的教学信任学生对这一相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究竟,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精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
32、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改变。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学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学案 教材 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学问童话,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生动的讲解并描述了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化学生遇事要坚持不懈,主动探究。 设计 理念 本文根据事情的发展依次来写,共有四小节。第一小节介绍了小蝌蚪的外形。第24小节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在这过程中先是遇到了鲤鱼,然后通过鲤鱼的介绍它们又错把乌龟当作是自己的妈妈,最终在乌龟妈妈的帮助下它们最终找到自己的妈妈青蛙了,找妈妈的过程也就是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 目标 1、相识“故、迎、阿、姨、追、顶、披、鼓”等八个生字。 2、了解蝌蚪
33、与青蛙的特点,相识蝌蚪与青蛙。 3、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外形特点;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改变。 难点:体会文中用词的精确性。 教学 打算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授课 时数 1课时 教学 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修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孩子们,今日我带你们一起去相识一群新挚友,看看它们是谁呀?(出示:小蝌蚪图片) 板书:小蝌蚪 2、谁来叫一叫它?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板书:妈妈) 3、因为小蝌蚪不相识自己的妈妈,所以它们就确定贴出寻人启事,请同学们和它们一起去找妈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4、补
34、充课题,读课题。 1、学生回答:小蝌蚪 3分钟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请小挚友把书轻轻地翻到151页,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老师范读,学生听故事。思索:小蝌蚪向谁打听了他们的妈妈在哪里? 2、小挚友们都预习过了,看看这些字词,你相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3、字词我们相识了,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肯定能够读得更流利了。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1、学生读文,并标出自然段。 2、学生认读生字 3、学生自由读文。 7分钟 三、学习第一段,了解蝌蚪的样子。 1、谈话:同学们喜爱蝌蚪吗?小蝌蚪可爱吗?你们见过或养过小蝌蚪吗?可以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35、文中的第一段就描写了小蝌蚪的样子,我们赶快来读读第一段吧, 2、学生自由读第一段。 3、谁来介绍一下蝌蚪的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愉快的游来游去。)(多叫几个同学说说。)(出示小蝌蚪图片和板书文字。) 4、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你们知道吗?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描写小蝌蚪的句子读读。 2、指名回答。 5分钟 四、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一)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其次至三段段,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读完找出答案。 小蝌蚪向打听,知道 自己的妈妈-,-,于是,他们把当做了妈妈。 2、指名学生回答上面问题,并问:小蝌蚪怎么会把乌
36、龟当成妈妈呢?(鲤鱼妈妈说他们的妈妈又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就是四条腿,宽嘴巴。) (二)指导学生分段来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1、遇到鲤鱼部分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留意体会“迎”的意思。鲤鱼妈妈是怎么说的?(相机出示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分角色朗读,师生协作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2、遇到乌龟部分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留意体会“追”的意思。“迎”和“追”有什么区分?乌龟是怎么说的?(出示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齐读第三段。 分角色朗读,师生协作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3、再读23段,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改变,指名说说,老师出示图片。 4
37、、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读第四段,说说小蝌蚪又有什么改变?用横线划出小蝌蚪望见了什么? (2)再齐读句子。 (3)小蝌蚪看到了青蛙又会说什么?读读第五段。在指名读读。(体会小蝌蚪的兴奋心情。) (4)听了妈妈的话,小蝌蚪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说后再齐读,读出喜悦的心情。) 1、学生看图回答。 2、学生齐读碑上的字,把乡亲们对领袖怀念、敬重、爱戴、表达出来。 21分钟分钟 四、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变短了,成了一只- (2)青蛙-条腿,-嘴巴,一对-眼睛,披着-衣裳,露着-肚皮。 指名回答。 2分钟 板书 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38、大脑袋四条腿宽嘴巴 黑灰色身子大眼睛绿衣裳 长尾巴白肚皮会捉虫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八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想猜吗? “河边有个歌颂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外套,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 你知道青蛙的孩子叫什么吗?(蝌蚪) 谁见过蝌蚪?情愿给大家讲讲它长得什么样吗?(贴出青蛙与蝌蚪图片,板书课题) 爱好和已有的生活阅历是最好的老师。所学学问越贴近学和生活,越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1、这是一篇不注音课文,遇到不相识的字你想怎么办? (学生各自沟通自己的方法。激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相识生字。有的可以揣测读,有的可以问同学、
39、老师,有的可以做记号,等老师读时仔细听。) 2、学生试读,老师巡察指导。 3、老师范读。 4、再次读文,自查朗读状况。 5、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识字状况。 A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B谁情愿当小老师你相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6、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记。老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追(或迎):谁情愿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7、指导写字(略)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方法,自主探究、相识生字
40、,这也是引导学生驾驭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 三、读感悟,体会小蝌蚪的改变。 1、引导学生视察图画,说一说你喜爱哪一幅图?并把与图相对应的课文内容,读一读(张手让学生自己选择)。 2、全班汇报。(学生喜爱哪一自然段就汇报哪一自然段,不必接依次来。)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 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剧烈,给他们创建表演的机会,他们会很快进入情境,体验到朗读的乐趣。 第四自然段,也可采纳此种方法进行朗读。 其次、三、五、自然段,结构相像,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的关切、爱惜、组织 学生会角色的朗读中来,然后选代表分、角色朗读。 3、戴上头饰表
41、演读。 4、填空练习,体会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四、总结全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寻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图文结合,相宜儿童阅读。课文中生字不注音,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励他们用多种方法学会生字。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自己的方法,老师应当信任他们的识字实力。做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识,有肯定的生活阅历,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殊是分角色朗读更能受他们的欢迎。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老师予以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调动学生朗读主动性,采纳学生喜爱的方式朗读。 教学目标: 1、相识“灰、迎”等8个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改变。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