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13748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其次章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过程: 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mo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m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 单位是:mol/(L?s) 或 mol/(L?min) 或 mol/(L?h)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改变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例

2、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3mol的H2和N2,发生 N2 + 3H2 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N2 + 3H2 2NH3 起始量(mol): 1 3 0 2s末量(mol): 1-0.2 3-0.6 0.4 改变量(mol): 0.2 0.6 0.4 则 VN2=0.2/22=0.05 mol/(L?s) VH2=0.6/22=0.15 mol/(L?s) VNH3=0.4/22=0.1 mol/(L?s)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留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3、2.无论浓度的改变是增加还是削减,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即: VN2 :VH2 : VNH3 = 1 :3 :2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 CA :CB :CC :CD = nA :nB :nC :nD = a :b :c :d 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

4、来比较。例如: 可逆反应A(g)+ B(g) C(g)+ D(g) ,在四种不怜悯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B ) A. VA=0.15mol/L?min B. VB=0.6 mol/L?min C. VC=0.4 mol/L?min D.VD=0.01 mol/L?s 对化学反应速率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以mol/L为单位,时间单位通常可用s、min、h表示,因此反应速率的与常见单位一般为mol/(l?s)、mol/(l?mon)或mol/(l?h)。 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来表示,一般是以最简单测定的一种物质

5、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 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 对于反应 来说,则有 。 4、一般说在反应过程中都不是等速进行的,因此某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事实上是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化学反应的方向。 2.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3. 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学会推断平衡状态的建立

6、。 【基础学问梳理】 一、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的推断 1. 能量判据(H 2. 熵判据(S0):熵增有利于自发,同一物质熵值:S(固) S(液) S(气) 3. 复合判据(G = H - TS 0) 【思索】请填写下列表格(用自发反应,非自发反应,不肯定) S 0 S H 0 H 【例1】下列改变过程中,S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固) C.干冰的升华 D.碳酸钙分解为CaO和C02 【例2】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说明的是( )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 B.2N2O5(g) = 4NO2(g)+ O2(g) H=+56.7kJ/mol; C.(NH4

7、)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 D.2H2(g)+ O2(g)=2H2O(l) H=-571.6 kJ/mol。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在 条件下,既能向 又能向 方向进行的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概念: 。 特征: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记: 【例3】哈伯因独创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N2和3mol H2,在肯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肯定相

8、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例4】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 H2 + 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H2的同时生成了nmolHI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断裂 百分组成HI%=I2% 反应速率H2=I2=1/2HI时 温度和体积肯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变的状态 c(HI)c(H2)c(I2)=211 温度和体积肯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条件肯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温度和体积肯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温度和压强肯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思索在

9、上述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 N2O4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_。 3.速率与平衡的关系 正逆,平衡向_ 移动 正=逆,平衡_移动 正 【例5】在肯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 + 3H2 2NH3;H A.加催化剂,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发生改变,且改变倍数相等。 B.加压,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 C.降温,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 D.恒容下充入Ar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 三、化学平衡常数(K) 1.表达式:aA +bB c cC+dD K= 2. 意义:K的大小说明

10、反应进行的程度(限度),K越大反应越 3.影响:只与 有关, 【例6】)将1.00molSO2(g)和1.0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1000K达到平衡:2SO2(g) + O2(g) 2SO3(g),测得c(SO3)=0.925mol/L。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例7】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肯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H2(g)+I2(g) 2HI(g),H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改变状况如图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依据图1数据,反应起先至达

11、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上升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HI浓度的改变正确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 若加入I2,H2浓度的改变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改变状况。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一般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鲁科版)必修2其次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其次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性较强

12、。在讲解概念时,我采纳让学生依据定义推导出表达式和单位的方法,削减做题时出现不必要错误(例如单位换算的问题呢)。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不难,难的是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驾驭。 新课程提倡以“主动参加,乐于探究,沟通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突破这个难点的过程中,我采纳引导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并让他们依据结果找出实例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最终并通过学问的拓展,理清思路,使学生的学问体系更加完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的习得,而不仅仅是学问本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构建认知框架,提高学问的应用、迁移实力。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识的化学现象入手,贴近现实

13、生活。真正地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驾驭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对试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试验,进一步加强视察、分析、总结实力。培育他们思的严谨性。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提问,使学生建立自信,从试验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激发学生运用化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爱好和激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假设,验证及运用。 五、试验器材及技术媒体 多媒体 试管、烧杯、滴管、药匙、双氧水、mol/L盐酸溶液、二氧化锰、镁条、

14、 .mol/L盐酸溶液 酒精灯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启发式教学、试验探究法 七、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出新知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 溶洞形成,原子弹爆炸的资料 引发学生思索:这些化学改变有何差异? 思索回答:化学反应有的快,有得慢 激发学生爱好 明确目标 自主预习 阅历小结 学习目标: 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2学习试验探讨的方法,能设计完成一些化学试验。 【讲解】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得 快慢的程度化学反应速率 (引出新学问)。 【板书】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削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讲解】

15、化学反应速率的简洁计算: 【学生小结】得出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的留意事项。 1听学生依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2自主研学,发觉问题 3听讲记录 4阅历总结 1确定学主题学习安排。 2引导学生自学 3引导学生总结 互动沟通 试验探究 提 出 假 设 【讲解】既然化学反应存在快 慢之分,那么,我希望钢铁的 锈蚀慢一点,金属的冶炼快一 点;我希望食品的腐败慢一点 。那么怎样使这些美妙 的愿望实现呢? 思索 回答:学会限制反应速率 引导学生思索 【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的因素是什么呢? 思索 【讲解】用以下四个现象引发学生思索: 1冬天烧蜂窝煤效果比煤块好 2通常我们把食物存储在冰

16、箱中 3易分解的化学物质通常保存在冷暗处 4生活中和化学试验中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 【试验设计】学生小组探讨设计试验 沟通探讨 提出假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展示设计方案并且评价 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老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试验验证 让学生进行试验探究(试验内 容见附录)。 引导,并对学生的操作规范做 补充。 分组就浓度,温度,表面积,催化剂进行试验,视察现象,探讨 试验出真知。变演示试验为验证明验。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通过试验,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高,反应

17、速率越大;催化剂能加大反应速率; 培育学生总结,分析的实力,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学以致用】设计问题当堂解决 以互动选题答题的方式增进学生参加 让学生体验胜利 归纳拓展 课堂小结 归纳 【归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浓度:是主要因素,浓度 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2)温度:上升温度,反应速 率增大:减低温度,速率减小。 (3)催化剂:加快/减缓反应 速率。 其他因素:反应物的状态,电磁波,溶剂的性质等。 理解并记录 梳理思路 小结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回顾 练习反馈 课后探讨 【练习】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一段时间后

18、,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45molL-1s-1,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A0.2sB1.0s C1.5sD2.0s 2、在某反应中,某一反应物B的初始浓度是2.0mol/L,经过2min后,B的浓度为1.6mol/L,则在这2min中,B的反应速率是多少mol/(Ls)? 3、消防队员救火时,开门都很当心,因为门一打开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这是为什么? 回答 在练习中巩固,使学问内化。 【课后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钢材产量的约1/3因腐蚀而损失。已知钢铁的腐蚀是一种缓慢氧化。请你调查探讨:人们为了减慢钢铁的腐蚀,实行了哪些措施?

19、 网上寻宝 查找资料 拓宽学生的学问面,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培育学生自主获得新学问的实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纳多媒体数字化引导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试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洁到困难的科学探究过程。 其主要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引导发觉、探究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探讨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内化、概括、完善体系实际应用。 本节课主要以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老师引导自主预习学生探讨、提出方案试验验证总结结论,构建学问框架当堂训练为主要环节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情景导入: (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溶

20、洞形成,原子弹爆炸的资料引发学生思索: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明确学习目标】展示目标 【自主预习】 填写学案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简洁计算: 【学生小结】得出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的留意事项。 :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明确课堂目标 (二)问题引导,构建学问 【设疑】物理课中所学的速率的共同特点 都有一个确定的起点(速率=0) ;都有一个和速率大小相匹配的时间单位; 都有说明体系某种改变的可计量的性质。 【引入】提出问题 (1)怎样推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 (2)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视察能否推断出一个反应详细比另一个反应快多少吗? 【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组探讨沟通,学生可借助相关

21、书籍和资料, 各个小组给出一套解决化学反应速率量化的方案。 【完善方案,搭建框架】 学生在上一环节的探讨沟通基本学会了如何量化化学反应速率, 不同小组可 能会实行不同的量进行量化, 因此本环节中首先对学生的方案做出中肯评价, 评 价其可行性,然后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方案即用物质量浓度改变进行量化的方案, 最终引导学生完成本堂课的学问框架。 【老师板书学问框架】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的浓度 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V = C/ t 3、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s) 或 mol/(Lmin) 或 mol/(Lh) 高二化学教案

22、: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二单元教案: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目标要求1.了解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了解熵和熵变的概念。3.初步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1.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很多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自发进行,而其逆反应无法自发进行。 2.自发反应:在肯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二、推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能量判据 自然界中的自发过程,都有由能量较高状态向能量较低状态转化的倾向;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

23、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 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 2.熵判据 (1)熵 用来度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值越大,混乱程度越大。符号为S。单位:J?mol-1?K-1。 (2)熵值大小的比较 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大小为S(g)S(l)S(s)。 (3)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改变,符号为S。 若发生改变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大,该过程的S0,反之,S (4)熵变与化学反应自发性关系 S0,反应自发进行;S 3.复合判据 体系能量降低(H0)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推断反应的自发性必需综合考虑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在恒温、恒压时: (1)当H0时,反应自发进行。 (2)当

24、H0,S (3)当H (4)当H0,S0时,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自发进行。 学问点一能量判据 1.试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全部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全部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D.焓变是确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惟一判据 答案C 解析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并不是全部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既然说“多数”,必定存在特例,所以只能说“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2.下列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说明的是() A.2N2O5(g)=4NO2(g)+O2(g

25、) H=+56.7 kJ?mol-1 B.(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1 C.2H2(g)+O2(g)=2H2O(l) H=-286 kJ?mol-1 D.CaCO3(s)=CaO(s)+CO2(g) H=+178.2 kJ?mol-1 答案C 解析从焓变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有由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化、使体系能量降低的趋势,表现为放热反应较易进行。 学问点二熵判据 3.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赐予了

26、能量 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答案A 解析(NH4)2CO3的分解为吸热反应,而吸热反应不易自发进行;依据焓变与熵变对化学反应的共同影响,该反应熵值肯定增大。 4.摩尔熵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在肯定条件下所具有的熵。试比较下列两组物质摩尔熵的大小依次。 (1)相同条件下的气态甲醇、乙醇、丙醇。 (2)气态苯、液态苯、固态苯。 答案(1)S(气态甲醇)S(液态苯)S(固态苯) 解析一般来讲,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相同时,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数目越多,其混乱度就越大,熵值也越大;对于同一种物质,S(g)S(l)S(s)。依据以上的规律可知,对于(

27、1),S(气态甲醇)S(液态苯)S(固态苯)。 学问点三复合判据 5.某反应:A=B+C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推断正确的是() A.H0、S C.H0 D.H0、S0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该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反应,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依据H和S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可推知:H0,S0。 6.下列反应中,常温常压下肯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KClO3(s)=2KCl(s)+3O2(g) H=-78.03 kJ?mol-1 S=+1 110 J?mol-1?K-1 B.CO(g)=C(s,石墨)+12O2(g) H=110.5 kJ?mol-1 S=

28、-89.36 J?mol-1?K-1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444.3 kJ?mol-1 S=-280.1 J?mol-1?K-1 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H=37.30 kJ?mol-1 S=+184.05 J?mol-1?K-1 答案B 练基础落实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肯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肯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自发反应在恰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

29、都能实现 答案C 解析放热反应经常是简单进行的过程,吸热反应有些也是自发的;自发反应的熵不肯定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推断过程的方向,是否能实现还要看详细的条件,能量判据和熵判据要综合考虑利用,不能简洁地单一运用。故选C。 2.下列对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 B.体系越有序,熵值越小;越混乱,熵值越大 C.与外界隔离的体系,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减小 D.25 、1.01105 Pa时,2N2O5(g)=4NO2(g)+O2(g)是熵增的反应 答案C 解析体系都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此过程为熵增过程,故C错误。 3.在图

30、中A、B两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互不作用的志向气体。若将中间活塞打开(如图所示),两种气体分子马上都分布在两个容器中。这是一个不伴随能量改变的自发过程。关于此过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为混乱程度小的向混乱程度大的方向改变的过程,即熵增大的过程 B.此过程为自发过程,而且没有热量的汲取或放出 C.此过程从有序到无序,混乱度增大 D.此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H=0,S0,由H-TS推知该过程能自发进行,气体扩散为熵增过程,而其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 4.已知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H-TS H-TS=0,反应达平衡状态; H-TS0,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

31、(其中H为焓变,S为熵变,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 设反应A(s)=D(g)+E(g)H-TS=(-4 500+11T)J?mol-1,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需() A.高于409 K B.低于136 K C.高于136 K而且低于409 K D.低于409 K 答案A 5.25 和1.01105 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 kJ/mol,自发进行的缘由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削减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答案D 练方法技巧 6.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H=-39

32、3.51 kJ?mol-1 C(金刚石)+O2(g)=CO2(g) H=-395.41 kJ?mol-1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B.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C.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答案B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1 mol石墨转化为1 mol金刚石需汲取1.9 kJ的热量,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放热反应,因此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点拨:那些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体系趋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

33、做功或释放热量),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判据。但是自动进行的自发反应不肯定都是由高能状态到低能状态的过程,例如,硝酸铵溶于水。因而只运用能量判据来确定改变过程的方向是片面的。对详细反应需应用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综合进行分析,即凡是能够使体系能量降低、熵增大的方向就是化学反应简单进行的方向。 7.汽车尾气(含烃类、CO、NO与SO2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NO与CO反应生成可参加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其反应原理是:2NO(g)+2CO(g)=N2(g)+2CO2(g),在298 K、100 kPa下,H=-113 kJ?mol-1,S=-145 J?mo

34、l-1?K-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须要高温柔催化剂条件 C.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柔催化剂条件只是加快反应的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这两种气体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留意以下两点: (1)利用G=H-TS推断反应的方向。 (2)留意反应发生的条件。 答案B 解析因为2NO(g)+2CO(g)=N2(g)+2CO2(g),298 K时,H=-113 kJ/mol,S=-145 J?mol-1?K-1,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是熵减的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常温时G=

35、H-TS=-113 kJ?mol-1-298 K(-14510-3 kJ?mol-1?K-1)=-69.79 kJ?mol-1 练综合拓展 8.某化学科研小组探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变更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B(g) cC(g)表示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表示平衡转化率,表示体积分数): 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象反应中,若p1p2,则此正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也是一个气体分子数_(填“削减”或“增大”)的反应,由此推断,此反应自发进行,必需满意的条件是_。 (2)在图象反应中,T1_T2(填“”、“ (

36、3)在图象反应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答案(1)放热削减低温(2)放热(3)能自发进行 解析本题涉及图象的分析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学问点。反应中恒压下温度上升,(A)减小,即上升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p2知恒定温度时压强越大,(A)越大,即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此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削减的反应(a+bc),即为熵减反应,ST2;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越小,即上升温度平衡 向左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T2,恒压下温度越高(A)越小,说明上升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 9.已知,一个可逆反应,若正反应为自发过程,则其逆反应为非自

37、发过程,反之,亦然。 (1)已知2CO(g) CO2(g)+C(s),T=980 K时H-T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 K时,估计H-TS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当体系温度高于980 K时,估计H-TS_0。 (2)电子工业中清洗硅片上的SiO2(s)的反应为 SiO2(s)+4HF(g)=SiF4(g)+2H2O(g) H(298.15 K)=-94.0 kJ?mol-1 S(298.15 K)=-75.8 J?mol-1?K-1,设H和S不随温度而改变,则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是_。 答案(1)小于大于(2)小于1 240 K 解析(1)C(s)+CO2(g)?2CO

38、(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H0,则2CO(g)?CO2(g)+C(s)为放热反应,H980 K时,H-TS0。 (2)由题给信息,要使反应能自发进行,须有H-TS 即-94.0 kJ?mol-1-T(-75.8 J?mol-1?K-1)10-3 kJ?J-1 T 10.在298 K时,下列反应的H依次为: C2H5OH(l)+3O2(g)=2CO2(g)+3H2O(l) H1=-1 366.8 kJ?mol-1 C(石墨)+O2(g)=CO2(g)H2=-393.5 kJ?mol-1 H2(g)+1/2O2(g)=H2O(l)H3=-285.8 kJ?mol-1 乙醇(C2H5OH)、氢气、石墨

39、和氧气的熵值分别为: 161.0 J?mol-1K-1、130.6 J?mol-1K-1、5.74 J?mol-1K-1、205.3 J?mol-1K-1,则298 K时,由单质生成1 mol乙醇的H、S及H-TS分别为多少? 答案-277.6 kJ?mol-1-344.93 J?mol?L-1?K-1-174.8 kJ?mol-1 解析H=2H2+3H3-H1 =2(-393.5 kJ?mol-1)+3(-285.8 kJ?mol-1)-(-1 366.8 kJ?mol-1)=-277.6 kJ?mol-1 S=161.0 J?mol-1K-1 -3130.6 J?mol-1K-1 -25.

40、74 J?mol-1K-1 -1/2205.3 J?mol-1K-1 =-344.93 J/(mol?K) G=H-TS =-277.6 kJ?mol-1-298 K(-344.9310-3 kJ?mol-1?K-1)=-174.8 kJ?mol-1 第2课时化学平衡状态 目标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2.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一、可逆反应 1.概念 在肯定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如:N2+3H2 2NH3。 2.特点 (1)同一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同时存在。 (2)反应不能进行究竟,反应物不能实现完全转化。 (3)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同存于同一反应体系。 (4)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仍在进行,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