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陈情表学案陈情表导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 第一课时 【预习指导】 一、文体介绍:“表”,意义同“疏”,_。 二、李密和他的陈情表: 三、课文预习 1.给加粗字注音: 险衅()祚薄()茕茕孑立()床蓐()拔擢() 优渥()猥劣()陨首()希望()逋慢() 2.给下列句子断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课堂展示】 1、虚词 2、实词 3、古今异义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当堂训练】 1.一词多义理解 言A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国人莫敢言,道路以
2、目 C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E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F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G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H静言思之 志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齐谐者,志怪者也E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F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期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与老人期,后何也C良马期乎千里,不期骥骜D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E期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课堂测试】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险衅(xn)祚薄(zu)床蓐(r)茕茕孑立(qing) B、洗马(x)逋慢(b)拔擢(zhu)终鲜兄弟(xin) C、优渥(w)期
3、功(q)闵凶(mn)逮奉圣朝(di) D、伪朝(wi)矜悯(jn)郎署(sh)猥以微贱(wi)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察:考察。D.形影相吊吊:劝慰。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能独立。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 4.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
4、园的石凳上深思往事,突然发觉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惊慌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急,把这把七星刀始终保存到解放。 【课后作业】 (一)必做题 抄写、翻译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二)选做题 阅读下文,翻译划线句子。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
5、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 注:牸(z)牛:雌牛。 1.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
6、与,县司累政不能决。 2.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3.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其次课时 【预习指导】 分析归纳 1.本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 2.作者自己对朝廷恩遇抱着怎样的感情? 3.作者怎样奇妙推脱任职? 【课堂展示】 1.虚词 2实词 3古今异义: 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命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 4.词类活用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当堂训练 朝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7、少楼台烟雨中D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E朝辞白帝彩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F武丁朝诸侯有天下 后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天子之妃曰后C求太监后 D子路从而后E后遂无问津者F恐前后受其敌G后天下之乐而乐 辞A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命B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C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朝辞白帝彩云间 于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C不拘于时,学于余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限时检测】 1.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
8、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给,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未尝废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悯愚诚 A.相同,不同。B.相同,也相同。 C.不同,相同。D.不同,也不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9、。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课后作业】 (一)必做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_;_,_;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 4、愿陛下矜悯愚诚,_,_,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_。 (二)选做题 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写一个“亲情”片段,要求运用恰当的描写。 第三课时 【预习指
10、导】 第三段分析归纳 1.本段作者间接地阐释了自己的治国纲领,其内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第四段分析归纳 1.本段交代了全文写作目的,是什么? 2.作者简洁地表明白其理由是什么? 课堂展示 1.虚词 2实词 3古今异义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随堂练习】 1下列加粗虚词说明有误的一项() A.急于星火:像B.臣之进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2.下列所选成语中“是”的含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A.是可忍,孰不行忍B.唯命是从C.是非曲直D.实
11、事求是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未尝废离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悯愚诚 A.两个“废”字同,两个“矜”字不同B.两个“废”字同,两个“矜”字同 C.两个“废”字不同,两个“矜”字同D.两个“废”字不同,两“矜”字不同 4.下列加粗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至于成立B.则告知不许C.臣之辛苦D.实为狼狈 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限时检测】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xn)夙(s)遭闵凶门衰祚(zu)薄日薄(b)西山
12、 B.茕茕(qing)孑立床蓐(r)猥(wi)以微贱生当陨(yn)首 C.责臣逋(b)慢犹蒙矜(jn)育过蒙拨擢(zhu)宠命优渥(w) D.期(q)功强近终鲜(xin)兄弟除臣洗(x)马刘病日笃(d) 2.下列加粗字说明有误的一项() A.晚有儿息:子形影相吊:劝慰B.逮奉圣朝:等到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找寻除臣洗马:授与官职D.刘病日笃:病重不矜名节:自夸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借鉴) D.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13、。(薄:浅薄。息:子。)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夙夙遭闵凶夙兴以求,夜寐以思 B.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C.见慈父见背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薄田五十顷 5.下列各句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供给无主,B.但以刘日薄西山但愿长醉不愿醒 C.且臣少仕伪朝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课后作业】 (一)必做 【背诵课文】 (二)选做 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愤怒,
14、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请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第一种【教学目标】1、从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入手,理解他为什麽向晋武帝陈情,“乞愿终养”、“辞不赴命”。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驾驭一些成语和习用语。【教学设想】1、本文语言富于节奏和感情色调,应让学生熟读并疏通文字。2、了解这一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3、支配一教时。【教学过程】一、老师范读,学生散读。二、有关状况介绍。1、晋武帝为何要征召李密?2(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3年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了稳定民情,笼络人
15、心,对于西蜀的名人贤达,或征召他们到洛阳供职,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做官。晋武帝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2、李密为什麽要委婉陈情?2(李密在西晋建立前,曾在蜀国做官。作为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次被征召,四次拒绝,很简单使晋武帝产生疑忌,会以为李密怀念蜀汉,不满新朝。而这是一种违背圣命大逆不道的行为。在逼迫甚急的状况下,李密上表陈述情由,叙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说明不能应征出仕的缘由。)三、老师指导学习课文。1、点拨疑难字、词。鲜少废停止察举荐除拜授官职矜注意、崇尚擢提拔过过分盘桓徘徊2、概括每段大意,说说各段之间的联系。2(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受和家庭的逆境。开篇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6、”八个字概括幼年时期的不幸遭受,落笔非常凄楚。接着写“险衅”、“闵凶|的详细内容:“六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然后叙述家庭的孤独单薄,叔伯兄弟,远近亲属,一概没有,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段末点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暗含为了尽孝无法应诏之意。)(其次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给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第三段述祖孙更相为命的关系,说明自己并非欲全名节而辞不赴命。本段一起先就摆出圣朝的施政纲领:“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须要照看,理应留在
17、祖母身边,以尽孝道。又贬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最终申述不能奉诏就职的原由。祖母病情严峻,生命垂危,“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这些都是实情,显得真实感人。)(第四段恳请晋武帝批准终养祖母的要求。本段换一个角度陈述理由:“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一“短”一“长”的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接着明确提出自己的恳求,最终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作结。)3、李密陈情的目的是什麽?作者抓住什麽来打动晋武帝?2(能够为祖母尽孝,拒绝征召,又能得到晋武帝的恩准和谅解,免去疑忌和杀身之祸。作者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用“孝道”打动晋武帝,使晋武帝不得不承认他擅长为自己
18、辩护,并宽容了他。)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2(A、排偶句的运用,有不少是为了通过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的内容,来强化情意的表现。)例:“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循私情,则告知不许。”通过内容的对立,将尽忠与尽孝的冲突强化,突出进退两难的境况。“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通过上下、左右、内外的相辅相成,突出了李密孤苦零丁、无依无靠的情景。“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通过时间“长”与“短”的比较,奇妙地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方法。“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通过“生”与“死”的对举,表明白肯定要报大恩的
19、决心。2(B.练达而概括的四字句连用,对制造情势、渲染气氛起了很大的作用。)例:“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如星火”一连六个四字句,三层排比,短语迫促,一挥而就,造成一个上责下催,透不过气来的紧急气氛。“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连四个四字句,借比方,用夸张,将祖母刘危在旦夕的情势形容殆尽。积累成语: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进退狼狈日薄西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气息奄奄更相为命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其次种【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
20、的语言艺术;3.接着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举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
21、言辞谢。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同日而语,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剧烈的感人力气。二、熟读背诵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比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示学生留意以下词句:1留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拨擢宠命优渥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更相为命2留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以:臣以险衅臣以供给无主猥以微贱臣具表以闻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3留意以下加点的实词:慈父见背二州伯牧所见明知形影相吊晚有儿息逮
22、奉圣朝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拜表以闻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乞终养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不胜之情臣之辛苦4留意以下句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州司临门,急于星火。2、简要疏通以上词句。3、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示学生留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其次段:感谢,恳切;第三段:真挚,恳切;第四段:忠诚,恳切,期盼。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5、熟读其次段。6、指导背诵第三段。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望!】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7、熟读第四段。8、解题:探讨: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
24、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是什么呢?提示:情:1状况(事实);2衷情(孝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9、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其次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背诵第三段导入。二、赏析构思艺术1、探讨: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遇到了什么困难?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冲突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冲突境地读出来。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第一段,请
25、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其次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其次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冲突,变被动为主动的。身世孤苦悲凉孝情祖母情深似海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揭示冲突分析冲突解决冲突先尽孝后尽忠沐清化蒙国恩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忠心圣朝恩重如山3、思索探讨: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
26、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干脆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4、思索: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干脆提出了终养祖母的恳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张口结舌?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27、。道理,实情也表明,最终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白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缘由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提示:李密在分析冲突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比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见上图5、朗读思索:李密最终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冲突的方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方法的?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冲突的方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终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6、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引导:出于情,归于理
28、,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凄惨遭受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别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情愿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怜悯。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请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解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终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气。三、赏析语言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气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
29、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愤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学生读书思索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状况)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
30、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精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惊慌气氛。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迫
31、而无可置疑。“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谢。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劝服力。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劝服力。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调,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怜悯;“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
32、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真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以狼狈比方进退犯难的情境,形象生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急于星火”用比方形容情势紧迫。3比方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供应了众多的惯用语,始终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33、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6、小结: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劝服力。3比方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4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四、作品评价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化相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1、探讨: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有意找寻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有意找寻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晰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
34、的,而是充溢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引导: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冲突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2、探讨: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恳求?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爱好。读
35、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第三种A.课时支配:共3课时。B.教学目标:1.基础学问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化,达到乞终养的目的,精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2.思想教化目标:苦情、亲情、忠情-真实情感的展示。3.实力培育目标:指导学生体会其用词的精练精确和生动形象。C.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化,达到乞终养的目的。D.教学难点:动笔的勤奋。E.教学方法:反复诵读
36、的新授课。F.教具运用:相关课件PowerPoint格式。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作者简介:二、诵读提示:1留意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诵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层次,做到有表情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留意体会文中抒发的感情。2本文多四字句(五至七字句,可以看作加统领字的四字句),读来简单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但在以四字句为主的同时,又杂以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构成了句式的错综改变,使文章脉络流走,音韵和谐。诵读时要加以体会,读出文章的节奏感。3留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柞薄、茕茕孑立、床蓐、猥以微贱、非臣陨首
37、、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三、整体感知:理解本文,首先要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缘由,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宛转地表明心愿,围围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谢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
38、哀衷情。1第一段指导要点(l)前一层从纵的方面写本人从诞生利成立的历史、兼用总提分承的方式。夙遭闵凶一句是总提以下依次写父、母、祖母,最终说到本人。与父死母嫁是为了说明祖母躬亲抚养的缘由,写本人多疾病是为了说明抚养之不易,都是为下文臣戈祖母尤以至今日这句话张本。零丁孤苦是关键语下面有多处与之相照应。(2)后一层从横的方面叙述家庭人丁衰微的状况。义中反复强调的是一个无(鲜)字;至于儿息,则虽有而晚,又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极写其孤寂凄的心消使人读而生悲。在这种状况下身边有一个疾病缠身的老祖母怎能离家远行呢?不言而喻,如此层叙述的目的就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八个字上。这一层是为下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一
39、句张本。未曾废离也是关键语。下文供给无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乞终养待都是跟它相照应。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闽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然后讲解并描述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段内容,是陈情不仕的唯一事实依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愤怒峻责化为怜悯怜悯。2其次段指导要点(l)前一层叙朝廷召之殷是按时间依次记叙的故有前r后寻等字眼。征召的级别也越来越高:先郡,次州最终是朝廷。这一层的叙述非常得体:1.开头称颂朝廷的清明教化。2.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
40、的科目,不是官职,用辞不赶命;郎中。洗马是官职,用辞不就职。3.表达了感恩心情。本层是为下层作铺垫的,又为第三段中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一句张本。(2)后一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先写朝廷、地方的催运。后后写自己的苦衷情词悲侧动人心扉。刘病日笃承上文风婴疾病,又为下文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一句张本。其次部分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给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境况。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谢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冲突,给下文留下悬念。3第三段指导要点(1)本段须作一气读但文势有三转:首先转入以孝治大下的大理说自己应当得到怜悯;其次
41、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谅解;最终转入正意暗写孝宇说明这是辞职的唯一理由。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伏推且但。(2)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望作结表达了至为恳切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3)孤苦一同承首段又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张本。不能废远承前段,又为下段愿艺终养一句张本。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了自己的从政经验和人生看法,并再强调自己的特殊境况,进一步打消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针对上文留下的孝顺祖母和回报国恩之间的两难选择,这段首句即言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言外之意则孝养祖母虽为徇私情,却也不仅合情亦合理合法,并为下
42、文乞终养给出了理论依据。随后说自己出仕蜀是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武帝疑虑。再以祖母病笃,说明自己的确不能远离出仕。4第四段指导要点(1)本段亦须作一气读:先以愿乞终养点明这篇表文的主旨后以听臣徽志恳求皇帝恩准语意直贯而下。(2)贯穿全段的是尽节报养二语。开头说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结尾说刘卒保余年之后,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说得入情入理。(3)末句臣不胜以闻是当时表文结束时运用的套语。第四部分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恳切地说明自己的状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
43、结草的忠心。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最终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出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须要指出的是,作者情愿尽节于皇帝,是出于感恩图报的心情,不能跟报效国家相提并论。四、鉴赏要点探讨:1.融情于事。剧烈的感情色调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谢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溢情感的笔调来写的。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
44、,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非常自然真实,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其次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该文在语言上还非常精练精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五、课后练习解题指导:一题。设计此题目的,是为了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背诵时,最好结合诵读提示,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本题。二题。设计此题目的,意在使学生在诵读中,留意本文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抒情特点。古文观止的评语,点出本文抒情真实自然(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
45、境况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心情,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侧动人的效果。三题。设计此题目的,意在使学生留意文中重要的字词,正确理解其含义。参考答案如下:1臣以险衅,夙遭阅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3门衰柞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4寻蒙国思,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5岂敢盘桓,有所希望。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望:这里指非分的愿望。6听臣徽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评。卒:终。四题、设计此题,意在提示学生留意本课中至今还在运用的成语,以积
46、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口簿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五题、这是一道开放题。意在让学生探讨一下对孝的看法。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提倡以求治天下的伦理观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我们应有醒悟的相识。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长辈又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道德至今仍未过时。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陈情表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xi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功强(qing)近之亲,内无应门伍尺之僮(tng)。茕茕(qing)孑(ji)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n)马。猥w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