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第四单元 乘法 课题 乘 法 教学内容 1、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在发现有关 0 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乘法。3、连乘的运算。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目的 1、能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在购物、乘法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多样化,并能先择合适的计算方法。3、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参与运用乘法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4、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
2、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课时安排 共分 11 课时。1、购物 1 课时 2、去游乐场1 课时 3、乘火车 1 课时 4、05=?2 课时 5、买矿泉水 2 课时 6、实践活动 1 课时 7、练习五 2 课时 8、整理与复习(一)1 课时 2 第 一 课时 课题 购物 教学内容 课本 P34-36 页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列竖式计算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
3、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列竖式计算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的算理。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复习引入:口答:3002=205=233=4200=233=415=242=124=二、探索新知:1、巧设情境,提出问题并出示挂图:搬新校了,学校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忙购买一些新课桌椅和书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1)理解图意:学生认真观察图后,教师提出: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提出问题:教师先肯定学生提出的合理数学问题,并向学生提出:买 4 把椅子需要多少元?买 2 个书柜需要多少元?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1)解决第一个问
4、题:买 4 把椅子需要多少元?指名回答(或开火车进行)。提起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学生认真观察图 指名回答:能从图中看出:一个书柜 213 元,一张书桌 42 元,一把椅子 12 元。学生可能会提出:买一套桌椅共花多少元?买 3 张桌子要多少元?买 5 个书柜要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3 分钟 18分钟 3 全班交流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a、12121212=48 b、101010102222=48 c、1 2 d、124=48 1 2 1 2 1 2 4 1 2 4 8 4 8 e、104=40 24=8 408=48 以上每一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
5、当的鼓励和表扬。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第 4 种算法,指出这是用竖式计算乘法,也是今后学习笔算乘法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如下所示:1 2 4 先用 4 乘“12”中个位的 2 得 8,积的个位上写 8;4 8 再用 4 乘“12”中十位的 1 得 4,积的个位上写 4。强调: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书写位置要适当。(2)解决第二个问题:买 2 个书柜需要多少元?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做课本第 35 页“练一练”1、2、3、4 题。1、第 1 题。进行全班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2、第 2 题。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如果在练习中出现错误,
6、教师应及时地加以指导。3、第 3 题。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用了哪种方法,每种方法怎么算的。学生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问题,然后汇报交流。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学生板演,让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交流。先让学生独立看书上的图,在理解题意 16分钟 4 4、第 4 题。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用不同方法解答,教师应给予肯定。四、全课总结:1、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2、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的基础上列式计算,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先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答本题。再反馈交流。3 分钟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后记:5 第 二 课时 课题 去游乐场 教学内容 课本 P37-38 页 教学
7、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情境导入:你们去过游乐场吗?那里都有什么好玩的,你愿意介绍给大家听吗?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游乐场玩一玩。二、探索新知:1、提出数学问题。出示“去游乐场”挂图。(1)理解图意。先引导学生独立认
8、真观察情境图,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2)教师提出:16 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1)让学生思考:怎么列式?学生列出算式:164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指名回答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提出:花10 元,坐电动火车可以坐多少人?9 人玩蹦蹦 床 共 花 多 少元?学生思考。6(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直接口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让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全班交流算法,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竖式计算过程。根据板书教师再次强调书写格式;列竖式时 1 6 相同数位要对齐,“”的书写位置要正确。2 4 4 乘“1
9、6”个位上的 6得 24,向十位上进 2,6 4 在积的个位上写 4。4 乘“16”十位上的 1 是 4,加上进上来的 2,得 6(即 60),在积的十位上写 6。比较归纳。3、试练:用竖式计算 1263=小结归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练习。让学生做课本第 37 页“试一试”中的 1、2 题。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做课本第 38 页“练一练”中的 1、2、3、4 题。四、全课总结。说一说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算法。学生独立试一试怎样进行竖式计算。全班交流算法。先让学生独立计算,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
10、进行竖式计算的。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全班纠正。7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后记:第 三 课 时 课题 乘火车 教学内容 课本 P39-41 页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8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应用迁移、类比推理等方法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复习 1、口算。48+5=69+
11、7=54+9=64+6=97+8=44+9=2、竖式计算。163 156 1433 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乘火车”挂图。(1)理解图意。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2)选择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5 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1)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2)全班交流。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
12、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能会提:5 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 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705=350 25=10 35010=360 7 2 1 5 3 6 0 学生小组讨论。9 (3)比较归纳。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示 164 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7 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40 页“练一练”中的 1、
13、2、3、4 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后记:10 第 四 课时 课题 05=?教学内容 课本 P42-43 页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的规律。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1、掌握“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的规律。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
14、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台探索新知。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复习:(口答)143=422=250=028=320=2828=175=215=二、探索新知:1、教学 05=?(1)创设情境引入。教师摆出 5 个盘子,每盘放 3 个苹果,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35 表示几个几相加?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 1 个苹果,继续提问:现在每盘有几个?5 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25 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开火车。学生列出算式:33
15、333=15,35=15 学生回答。学生列出算式:22222=10,25=10 学生回答。11 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 1 个苹果,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5 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15 表示几个几相加?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 1 个苹果,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5 盘一共有几个苹果?(0个后 1 个也没有)5 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提问 5 个 0 相加得多少?教师板书得数(即 00000=0)05表示什么意思?(5 个 0 相加是多少)应等于几?(等于 0)(2)推理归纳。根据 05=0 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通过刚才的口算,你发现
16、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0 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 0”的结论。(3)小结、深化。引导学生认识:0乘几和几乘0都得0,0 乘 0 也得 0,所以 0 和任何数相乘都是 0。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 P42“试一试”中 1、2 题。三、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4065 3506 5208 5554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列出算式:11111=5,15=5 学生回答。学生列出:00000 与 05两个算式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课本 P34“算一算”3道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口算结果。全班齐练。指名回答。12 作业布置 板
17、书设计 后记:第 五 课时 课题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 P42-43 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2、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3、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学重点 1、掌握“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的规律。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 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台探索新知。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13 一、复习导入:1、口答。70=08=
18、50=6+0=0+8=140=018=3+0=00=0+8=0-0=01=2、竖式计算。7058=2406=1084=4805=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导入:我们这节课进行一次夺红星比赛。你们想得到红星吗?每个积极发言,爱动脑筋的孩子都有机会得到红星。三、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做第 35 页“练一练”中的 1、2、3、4 题。1、第 1 题。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上、下两题,通过比较发现变化规律。2、第 2 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
19、自己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如果学生用第种做法,可提问学生:解答时为什么要乘 2?如果学生用第种做法,可提问学生:解答时为什么要乘 3?3、第 3 题。让学生先独立填空,然后再说一说判断 学生指名回答。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全班纠正。学生齐答:想。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独立解答。第(1)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算法:130+130=260(米);1302=260(米)第(2)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算法:130+130+130=390(米)1303=390(米)学生可能会出现以 14 大小的方法。学生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4、第 4 题
20、。这道题含有加、减、乘的混合练习,练习时先出示本题的情境图,然后让学生独立练习。做题前可提醒学生看清每道题的运算符号,并提出要求,看谁能又对又快地把题目做完,一般限定在 6 分钟内完成,反馈时强调算完后要认真检查。四、游戏。(编算乘法式题)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09的数字卡,要求学生按下列提示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从 09 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 4 张,编成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式题,(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再算出来,看谁在规定时间内编的题多,算得又对又快。五、拓展延伸:回家继续做“编、算乘法式题”的游戏。(但三位数可以是任意的三位数,不限定中间或末尾有 0。)下三种不同的思路:(1)先计
21、算出结果后,再比较大小,进行判断;(2)通过估算的方法进行判断;(3)通过观察进行判断。规定时间到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5 后记:第 六 课时 课题 买矿泉水 教学内容 课本 P44-45 页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3、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连乘试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22、合作学习,探索连乘试题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情境导入:新校的体育场已经开始启用了,学校准备召开一次运动会。运动场上老师已经给同学们准备了矿泉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探索新知:1、提出数学问题。出示“买矿泉水”挂图。理解图意,引导学生思考“大约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2、引导估算。16(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指名口答估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还有其他估算方法,
23、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3、引导精算。教师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做课本第 45 页“试一试”中的 1、2 题。1、第 1 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板书,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2、第 2 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估算,并要求学生解释估算的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估算方法:把24听看成25听,2523=150(元),所以 150
24、 元就够了;把24听看成20听,2032=120(元),所以要比 120 元多;一箱饮料大约 70元,两箱饮料大约 140元;一箱饮料超过 60元,两箱饮料超过 100元,但不到 200 元;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243=72(元),722=144(元)2432=722=144(元)3(224)=348 =144(元)3(242)=348=144(元)242=48(元),483=144(元)学生可能还有其他解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17 程。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用了估算和精算两种方法解决连乘问题,(板书课题:连乘)。在现实生活
25、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后记:第七 课时 课题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 P45-46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3、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18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复习引入:1、用竖式计算。755 2244 3075 4206 2、用递等式计算。1857 12584 10345 22035 二
26、、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37 页“练一练”第 1、2、3、4、5 题。1、第 1 题。集体订正时,教师指名说一说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应注意的问题。2、第 2 题。出示本题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从中获取信息,独立思考寻求适当的方法解决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其中第(1)、(2)两道题以指名板演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第(3)题时可以用讨论的方法进行交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3、第 3 题。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验判断方法多样化。学生先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先让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这四道乘法计算题,指名三位学生板演。教
27、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解决问题(3)的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先求 413=123,123 120,所以能打完。想每分钟打 40 字,3 分钟打 120 字,所以能打完。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可能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判断:先计算出两个题目的答案,然后比较出结果;计算两个算式的前几步,发现规律,从而比较出结果;不计算,通过对两个算式的 19 4、第 4 题。本题是加、减、乘、除混合练习,练习前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并注意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时要认真,要细心检查。5、第 5 题。出示本题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在理解题意后先独立解决问题,再进行全班
28、交流。四、全课总结:对本节练习课的练习情况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强调注意事项。提问:这节课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吗?观察,比较得出结果。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算完后进行全班集体订正,对典型错误,可让学生抄在黑板上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进行纠正。指名回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后记:20 第 八课时 课题 实践活动(“1 千克黄豆有多少粒?”教学内容 课本 P47 页 教学目的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2、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4、感受数学在日常
29、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教具准备 每组同学准备:1 千克左右黄豆、一架天平、一个杯子。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导入:教师出示 1 千克左右的一堆黄豆,然后提问:你想知道这堆黄豆有多少粒吗?板书课题:实践活动:黄豆有多少粒?提出问题:1 千克左右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你是怎样猜的?二、操作、实验推理: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黄豆、天平、杯子等学具,独立操作、实验、推理,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各组同学的交流情况,并及时指导。三、组织全班交流,展示猜想方法的多样化:1、小组汇报。每一组先选一名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猜
30、想结果,并简要说一说是怎样猜想的,然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21 后同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生对每组的汇报进行讨论,交流不同的意见,做出恰当的评价,并给予鼓励。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探究:把这堆黄豆分成(大约)相等的若干份,先数出 1 份有几粒,再算出这几份共有多少粒;先用手抓 1 把,数一数 1 把约有几粒,用同样方法继续抓,看看一共抓了几把,再算出这几把共有多少粒;用杯子量的方法:用杯子装满后,数一数一杯有多少粒,再看看一共能装多少杯,再算出这几杯共有多少粒;用天平秤称的方法:先数出 100 粒放在天平秤上称,称出 100 粒约有几克,再把剩下的黄豆按第一次称的克数继
31、续称完,看看一共称了几次,算出共有几克。学生还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探究:先数 50 或 100 粒堆成一堆,再将整堆黄豆分成这样的一小堆、一小堆的办法;用硬纸条做一个方框,把黄豆平摊在框内,数一数一框有几粒,再一框一框数的办法;类似“沙漏计时”的办法。2、小结。以上几种估算方法能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勤动脑,勤动手,又善于与同学交流,乐于向同学学习,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学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作业布置 22 板书设计 后记:第 九 课时 课题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 P48-49
32、(第 1 题第 5 题)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4、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根据规律进行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形式美。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复习导入:1、口算。323 580 6008 1302 242 085 70 2101 30003 205 1320 2224 2、导入。
33、学生开火车进行。23 这节课我们将上有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练习课,通过练习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同时我们还要进行夺红星比赛,大家努力吧!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9页的第1题第5 题。1、第 1 题。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发现问题,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练习情况,发现典型的错误要及时纠正。2、第 2 题。全班交流时教师强调:计算时要认真,要细心检查。3、第 3 题。出示本题的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让小组派代表发言,说明解题思路和过程。4、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改正错题。全班
34、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用估算的方法检查乘法计算的过程。5、第 5 题。这是一个“发现规律”的问题,练习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探索隐藏着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时,指名口答,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数,进一步验证所写的算式是否正确。三、全课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学生可能用多种方法解答。指名说一说。先让学生观察,再指名回答。指名说一说。24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后记:第 十 课时 课题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 P49-52(练习五第 6 题第 12 题)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
35、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2、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根据规律进行推理的能力。3、渗透函数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4、体验数学的形式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25 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完成练习五中的第 6 题第 12 题。二、指导练习:1、第 6 题。学生理解题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全班交流。2、第 7 题。全班交流时,指名板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选择合适自己的算法,教师鼓励某些学生较简单的做法,如:算 45025=45010=45
36、00 等。3、第 8 题。全班交流时,指名口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第 9 题。学生可能会用以下两种方法:(1)用直接计算的方法。(既算出每道题的积,再发现规律)(2)根据题目的特征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如:299=2002=198)在学生计算出得数后,还可以让学生推想:699、799、899、999、6999、7999、8999、9999 的结果。(指名口述,说明推想方法。)5、第 10 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6、第 11 题。全班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发现:两个因数的和不变,那么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因数的积要大。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
37、式,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7、第 12 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再出示学生在平时练习中出现典型的计算错误的例子让学生去改正。学生独立计算。学生独立计算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在小组内交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了什么?”,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26 三、全课总结:归纳本节课练习内容,小结练习情况,指出注意问题。这节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指名回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后记:第 十一 课时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27 教学内容 课本 P5354 页 教学目的 1、能自
38、己整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地评价。3、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4、进一步认识物体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掌握质量单位之间关系。5、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整理四个单元所学好的知识。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备注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将上一节“整理与复习(一)”课,对我们前四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二、整理与复习:1、回忆知识点。提问:前四个单元,你都学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出示板书
39、,如下所示:一、乘除法 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二、观察物体 学会认从正、侧、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会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学会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重量 三、千克、克、吨 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学会简单的换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四、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连乘 指名回答。28 教师指出:我们还学习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讨论疑难点。提问:通过这四个单元的学习,你认为哪些问题是学习上的
40、难点?指名口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3、体会成长的快乐。提问:通过这四个单元的学习,你取得哪些进步?学生只要能简单地说出自己在某方面取得的进步,教师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三、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做:“练一练”中的 1、2、3、4 题。1、第 1 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和题中相应的数用线连接起来,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口述答案。2、第 2 题。让学生口述自己家中的一个物品并估计出它有多重,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口述的同学是否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第 4 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书,进行全班交流。4、第 3 题。第(1)、(2)、(3)这三个问题先由学生独立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指名板书,并让板书学生说明列式理由。第(4)个问题要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多提一些有实际意义,或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在课内解决的,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内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的,教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整理复习的方法 指名回答。指 名 口 答进 行 全 班交流。学 生 独 立计算。学生口述。学 生 独 立计算。指名回答。作业布置 29 板书设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