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调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调研.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质量调研(完卷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文言文(35 分)(一)默写(16 分)1.万籁此都寂,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3.夜久语声绝,_。(杜甫石壕吏)4.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典故抒发诗人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诗句是:“_,_。”(二)阅读诗词,完成第 6 题(4 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
2、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是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但愿”表达的情感是_。(4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710 题(15 分)【甲】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乙】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
3、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都,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玩,故所至民便之。或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选自宋史)【注释】阱:为防御或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润身:修身养性。便:安逸、安适。7.【甲】【乙】中的“醉翁”是指_(朝代)的_(人名)。(2 分)8.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 分)(1)晚更号:_ (2)未尝及文章: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1
4、0.【甲】文中侧重“醉翁”_的为官理念:【乙】文中侧重“醉翁”“_”的为官理念。(3 分)二、现代文(35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5 分)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古典诗词从文献与书本中走上荧屏,以生动新颖的方式走向大众,最近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便是其中代表。古人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重要载体,是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口。如何做好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让古典诗词与时代同行,对赓续文化根脉有重要意义。激发古典诗词的生命力在于挖掘常读常新的文化内涵以及真切动人的情感体验,利用
5、这份共情可以有效助推古诗词传播。“中国诗词大会”选取“少年”“出发”等节目主题词,搭建出一个个思接千载、沟通古今的通道,让古典诗词的美学内涵走进当代人的审美世界。诗词节目中选取作品的题材非常广泛,自然山川、田国边塞、爱情婚烟、思亲怀乡、家国情怀都流露着抒情主体真实丰厚的胸襟和性情。诗人们真诚地拥抱生活,坚韧面对多舛的命运,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再加上康震、郦波、蒙曼等专家学者的解读,使我们这些听者得到一种生生不已的力量。“中国诗词大会”邀请的非遗传承人、空军飞行员、缉毒警察、搜救犬训导员等时代传诵者,用自已的故事诠释古人的诗意、诠释古典诗词的力量。由贵州支教老师梁俊改编的清朝诗人袁枚的苔,以对原
6、作的点化改写为主。袁枚的若本是一首咏物诗,经贵州山区的孩子们翻新流唱后,阐发出新的价值,成为对平凡而卓越的生命的祝福。“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新作给予山区孩子对抗卑微的勇气,深化了原作的内涵,感动了亿万国人。借助传诵者的风采,增强古典诗词的感染力,助推了古诗词的时代传播。当前,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元的展示路径、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互联网时代,这种传播成为身边常事。随着微信被大众广泛使用,很多致力于古诗词创作、传播、研究的微信公众号也不断涌现。吟诵、赏析、推介诗歌,开展诗歌创作培训,力求打造高品质的古诗词微信公众号,让人们在繁忙 xun
7、 xio 的生活之余,感受文字的魅力,探寻诗意生活。在古典诗词传播与立体沉浸影像互动等视听技术的结合方面,期待看到更多节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具新意的探索,让古典诗词走入更多人的视野。文化传承必须注重与时俱进,如何在充分挖掘古典诗词生命力、感染力的基础上,用好传媒技术,准确生动地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在传播实践中持续探讨的话题。希望有更多优质的内容、精彩的创意、活化的手段被应用到文化记忆赓续传播之中,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删改)1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xun xio()12.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4 分)13.根据第段,完成下列填空。(9
8、分)(1)第-段围绕“_”展开论述,首先第段阐述了_,接着第段论述了激发古典诗词时代魅力的策略。(4 分)(2)段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是_。(5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8 题(20 分)艾草,香如故肖朵朵每当院子里那丛野生的迎春花爆出第一朵灿黄的小花时,我就知道,采艾叶的时节到了。在那个几乎没有零食的童年,当我的上下牙齿终于可以沉溺在柔软、香甜的艾草米果中,那些柔软中丝丝缕缕牵扯出的艾叶会在我的口腔里跳舞,让我因冬天阴寒而凝滞的血液开始温暖地奔腾起来。妈妈说过:“艾草米果是养胃的。”阳春三月,妈妈带着我们三姐妹走五里路去城郊采艾叶。【甲】直到现在,闭上眼晴,我仍能想起城郊那马尾松林拂
9、过的松香,那时天上有一两只飞鸟掠过。我们把细嫩的艾草叶尖掐下以备做米果,绿色汁液染上我们的指尖。一路上,懂中医的妈妈轻声念叨着:“艾,在尔雅里叫冰台、艾嵩,在名医别录里叫医草,在中药大辞典里叫艾蓬、香艾”这些富有草木气息的名字美得如此纯净,就像此时天空里大朵大朵的绵软白云。艾的气息萦绕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夜晚,我把双脚浸入艾草水中,让热气沿着穴位一路上扬。我在氤氲的热气中,走进艾草编织的大千世界。诗经中记载:“(1)_”道出古人对艾的炽热依恋;屈原在离骚里说:“(2)_”讲述古人将艾缠绕于腰际,甚至比高洁的幽兰还惹人亲近;孟子更是直接宣扬艾叶的治病疗效:“(3)_”妈妈的这些叙述,总像轻灵的夏夜
10、萤火虫一样在我的脑子里飞舞。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经常帮我悬灸,点燃的艾灸,升起一束笔直的青烟,慢慢弥散,燃烧艾条的热气暖暖地渗透进皮肤。我也这样为我的孩子做艾灸。生命的轮回和传承如此微妙,竟然是这不起眼的艾草,教会了我外婆熏禳毒气、教会了我母亲强身健体、教会了我祛病延年。不知道,我的儿子以后会不会喜欢艾,他生命中还会不会有艾相伴,但我一定会告诉他,艾是这片厚重土地上平淡而执着的存在。沈姐的语文课堂。而他或许还会记得,年少时艾灸的热气像羽毛划过身体,淡淡的,暖暖的,犹如母爱。一如我边帮他艾灸边念着自己写的小诗:“在袅袅的艾烟中,你睡着了,你不知道,我坐在你身旁守候你的梦话”那年春天,我们开车回
11、到故乡,回到故乡那片我小时候采艾叶的马尾松林。我们下了车,雨下得又轻又软,墨绿的群山全被雨水濡湿成深青色,青草簌簌地拱动着生长,一层一层绒毛般的艾草已经布满山野。雨过天晴时,我带儿子去那里采艾叶。【乙】笔直的松树树干直指天宇,山风吹拂,鸟语啁啾,如雾如岚的水汽依旧弥漫在林中,阳光透射而过,碎金点点,营造出那个我曾那么热悉的世界。光阴流转,一户户人家已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四方,好在,我们的根还扎在这故乡的土地上。而那一片片绿茸茸的艾草,总是在那里目送我们、等待我们云过高天,正引领我们从天的一头走向遥远的另一头。而我们脚下的艾草,静默不动,香如故。(有删政)14.在第段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诗句:(
12、1)_;(2)_;(3)_;(3 分)A.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B.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C.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15.文中第段中写到:“艾的气息萦绕在我成长的岁月里。”请概括印证这句话的具体事件:(6 分)(1)_(2)_(3)_ 16.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4 分)17.对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A.甲、乙两处是对同一处地方的环境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那片松林的喜爱之情。B.甲、乙两处均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但乙处的情感更为丰富。C.甲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乙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D.甲处是回忆中的故乡,是虚写:乙处是回到故乡后看到的景象,是
13、实写。18.说说文章结尾段的含义。(4 分)三、综合运用(20 分)根据要求,完成第 1923 题(20 分)所在的班级将结合这一学期的必读书目文青诗选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9.筹备小组准备设计一些活动,有班刊专栏征稿、诗歌朗诵比赛等,请你也来出出主意,再补充两项活动:_。(4 分)20.班刊准备发表一篇介绍艾青诗选的文章,细心的编辑发现文中有一处错误的说法:()(3 分)A.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中心意象是士地和太阳,主题则是爱国主义。B.艾青的诗歌创作中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C.艾青的诗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
14、数,行数整齐划一,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D.艾青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藻饰,也较少生硬的欧化句子,其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21.班级要开展诗歌朗诵比赛,需要设计一张评价量表,下列不适合作为评价内容的一项是(),请再补充一项恰当的评价内容_。(4 分)A.朗诵形式 B.资金投入 C.仪态动作 D.感情把握22.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两首更适合入选?()(3 分)A.鱼化石北方 B.鱼化石刈草的孩子 C.刈草的孩子我爱这土地 D.北方我爱这土地23.读现代 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品味诗歌的语言 把握
15、诗歌的意象 体味诗歌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理性美请就 艾青诗选中你喜欢的诗歌(一首或多首),选择以上注意点中的 12 点写一段读书方法介绍。(100 字左右)(6 分)四、写作(60 分)24.有位作家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请以“我记住的日子”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参考答案 1.但余钟磬音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如闻泣幽咽 4.阡陌交通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抑郁、悲伤、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2 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
16、情怀。(2 分)7.宋代 欧阳修(2 分 一空一分,写错不给分)8.(1)更换、改变(2 分)(2)到(2 分)9.(1)这时树林逐渐阴暗起来,鸟儿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开了鸟儿在欢唱。(3 分)(重点词:阴翳、去)(2)(他)一共治理过几个郡,没有杰出的成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简易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百姓都很安逸。(3 分)(重点词:数、简、治、故)10.乐民之乐,与民同乐(2 分)为政宽简(1 分)11.喧嚣(2 分)12.由古典诗词以生动新颖的方式从文献与书本中走向大众的社会现象谈起,引出本文的话题“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 分)13.(1)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
17、魅力 做好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的重要意义(4 分)(2)第 3 段论述了激发古典诗词的生命力在于挖掘常读常新的文化内涵以及真切动人的情感体验,利用这份共情可以有效助推古诗词传播;第 4 段论述了借助传诵者的风采,增强古典诗词的感染力,助推了古诗词的时代传播;第 5 段论述了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元的展示路径、更广阔的传播空间。这三段是由生命力的激发到感染力的增强再到广泛推介,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层进关系。与 6 段“如何在充分挖掘古典诗词生命力、感染力的基础上,用好传媒技术”呼应。(5 分)14.(1)C;(2)A;(3)B(3 分)15.(1)阳
18、春三月,妈妈带我们采艾叶准备做米果,给我们念叨“艾”的美丽名称。(2 分)(2)夜晚,我把双脚浸入艾草水中,在妈妈的讲述中,走进艾草编织的大千世界(2 分)(3)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经常帮我悬灸。(2 分)1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在那个几乎没有零食的童年,艾草米果柔软香甜的口感带给我美好、温暖的感受。引出下文在我成长过程中与“艾”有关的故事。(4 分)17.C(3 分)18.生命中有很多东西已经逝去,童年已经消逝,我们也已远离故乡,但是我们的根还扎在故乡的土地上,我们对艾草的喜爱和赞美不变。脚下的艾草中既有我们对亲人、对故乡、对童年的怀恋,也有我们对生命的轮回和传承的感慨
19、。(4 分)19.示例:诗歌主题鉴赏 诗歌创作评比(4分)20.C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3 分)21.B 语音语速(4 分)22.D(3 分)23.示例 1:我们在读诗歌时可以关注诗歌的表现形式,以艾青诗选中的太阳的话为例,诗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又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示例 2:。我们在读诗歌时可以把握诗歌的意象。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比如在向太阳这首诗歌中,诗人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6 分。要点:选择 1-2 个注意点举例介绍读诗方法语言流畅,字数 10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