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真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真题 单选题 1、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B都有 DNA 复制 C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D都有染色单体分开 答案:A 解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 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 DNA 的复制,B 正确;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出现,C 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
3、 正确。故选 A。2 2、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摩尔根 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 C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材料是果蝇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A 解析:1)、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萨顿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 错误;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观察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正确;C
4、、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正确;D、摩尔根及其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绘出了果蝇多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 正确。故选 A。3、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定律发生在甲、乙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丙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 3 D甲、乙、丙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
5、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见该动物为雌性动物;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无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为有丝分裂,A 错误;B、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 错误;C、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的来源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C 错误;D、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故甲、乙、丙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D 正确。故选 D。4、下图 1 和图 2 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3 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 DNA
6、数目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图 2 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B若图 2 细胞来自图 1 细胞,则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 C图 3 中 BC 的原因是 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膜向内凹陷缢裂 D图 l、图 2 分别处于图 3 中的 DE 段和 FG 段 答案:B 4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 1 所示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图 2 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图 3 中,BC 段表示分裂间期 DNA 复制,DNA 数量增加,染色体数量不变,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下降;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DNA
7、 数量不变,染色体与核 DNA数目比上升。A、图 1 中有 4 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图 2 中有 2 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图 1、2 所示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组数目也不同,A 错误;B、已知图 1 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若图 2 来自图 1 细胞,可知图 2 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到的细胞质较多,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B 正确;C、图 3 中,BC 的原因是 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着丝粒断裂,C 错误;D、图 1、2 均位于图 3 的 CE 段,D 错误;故选 B。5、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对遗传因子的
8、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基础的 C原核生物性状的遗传也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合子形成过程中 答案:A 解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5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9、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若两对遗传因子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的,B 错误;C、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D、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 错误。故选 A。6、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二倍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
10、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f 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答案:C 解析: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丙图中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数值,应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其中 d 组可表6 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e 组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f 组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A、赤道板只是一个空间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胞结构,不会出现在细胞分
11、裂过程中,A 错误;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某阶段,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而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B 错误;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则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 正确;D、四分体是减数分裂的特有现象,若图丙表示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f 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出现联会现象,则 f 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D 错误。故选 C。7、山柳菊为异花传粉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易从根系上再生出新植株。孟德尔最初曾使用山柳菊研究遗传不理想,后改用豌豆终获成功,可见实验材料的选择
12、对实验成功与否非常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的是()A山柳菊植株不能闭花传粉,无法保证显性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B山柳菊能够进行无性繁殖,会对子代表现型的统计造成干扰 C摩尔根以果蝇的染色体与基因类比,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玉米常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杂交时无须去雄 答案:C 解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婉豆的花大,易于操作。7 (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萨顿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
13、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山柳菊与豌豆不同,其不能闭花传粉,因此显性个体存在杂合个体,因此无法保证显性个体一定为纯合子,A 正确;B、山柳菊能够进行无性繁殖,导致亲代和子代的性状一致,从而对子代表现型的统计有干扰,B 正确;C、萨顿以蝗虫的染色体与基因类比,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错误;D、玉米是单性花,杂交时无须去雄,所以玉米常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杂交时无须去雄,D 正确。故选 C。8、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芦花性状为显
14、性性状,基因 B 对 b 完全显性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芦花雄鸟与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雄鸟均为非芦花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杂交,子代出现了非芦花,即出8 现性状分离,则亲代表现的性状芦花为显性性状,且子代非芦花的都是雌鸟,即性状分离比在子代雌雄中不同,可见该基因在 Z 染色体上(鸟类的性别为 ZW 型性别决定方式)A、根据试题分析,该种控制鸟类的毛色遗传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A 正确;B、根据试题的分析,芦花为显性性状,且子代芦花雄鸟基因型 ZBZb,因此基因 B 对 b 完全显性,B 正确;C、非芦花雄鸟基因型(ZbZb)和芦花雌鸟基因型(ZBW)杂交,其子代雌鸟基因型为 ZbW 均为非芦花,C 正确;D、芦花雄鸟基因型为 ZBZB或 ZBZb,若若芦花雄鸟基因型为 ZBZB和非芦花雌鸟 ZbW 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 ZBW,均为芦花;若芦花雄鸟基因型为 ZBZb和非芦花雌鸟 ZbW 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 ZBW,ZbW,既有非芦花,也有芦花,D 错误。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