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试卷.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10 教 11 10091043 周兰 一、名词解释(30 分 每题 5 分)1 学科课程 答: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2 纵向组织 答:纵向组织即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3 隐性课程 答: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4 表现性目标 答: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
2、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5 国家课程开发 答:国家课程开发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程开发活动。6 个别学习 答:个别学习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是一个学生自主进行的问题解决学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加以指导。二、简答题(40 分 每题 10 分)1.简述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1)三维目标互相促进,有机统一。(2)“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3)三维目标具有中长期性。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答:(1)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
3、程内容的选择)和“什么方法最有价值”(教学方法的选择)均应以课程与教学目标作为重要依据。(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把课程组织为怎样的类型(学科课程抑或经验课程,分科课程抑或综合课程,必修课程抑或选修课程),把教学组织为怎样的形式(班级授课组织抑或个别教学组织),这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于课程与教学目标,因为口标反映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课程实施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创造性地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课程与教学目标必然是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4)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课程与教学评价即是用一种标准对课程与教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而课程与教学目标则是这种价值判断的基
4、本标准。3.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答:(1)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2)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3)有助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化。(4)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5)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4.简述课程实施的研究价值 答:(1)为了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2)为了理解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3)为了对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可能的决定因素作出解释。(4)为了不至于将课程实施与课程变革过程的其他方面相混淆。三、论述题(15 分)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它的优势与局限?答:(1)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
5、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是过程取向的。(2)生成性目标的优势:“生成性目标”取向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被内在地统一起来之后,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所强加的目标。学生有权利也能够决定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探究既存的知识。(3)生成性目标的局限:过于理想化,教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即使有许多教师受过
6、对话这方面的训练,有些人也不可能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即使许多教师把教学视为其生活的使命,他们也很难同时与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儿童展开对话。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他们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当做什么。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费神去发现像语法、代数、物理学等必要学科的适切性。四、材料分析题(15 分)1.阅读下同两材料,然后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材料 1 如下是小学数学科的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一年级:学习加、减法运算 二年级:学习乘、除法运算,并与前面所学联系起来 三年级:学习带括号的运算,并与前面所学联系起来 四年级:学习平方
7、、立方的运算,并与前面所学联系起来.材料 2 下面是一份课程计划: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 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 三年级:开始学习与职务有关的生态系统 四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的生态系统 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 六年级:学习物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 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 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 九年级:学习生物学 十年级:学习化学 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 (1)材料 1 体现的是什么课程?它的特点如何?答:材料 1 体现的是直线式课程,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不重复。材料中,数学科的学习内容在各个年级各不相同,而且也是按照由浅入
8、深、由易到难的学科逻辑顺序编制的。(2)材料 2 体现的是什么课程?它的提点如何?答:材料 2 体现的是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里的成熟性,是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材料中,生物学在一、二、三、四、五、九年级重复出现,物理学在六、八、十一年级重复呈现,化学则在七、十年级重复出现,正是体现了螺旋式课程的本质及特点。(3)两种课程关系怎样?答: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组织,各有其缺点。彼此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不同性质而学科而言,这两种组织的方式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与此同时,这两种课程组织方式有存在内在联系,彼此间具有互补性。螺旋式课程是由直线式课程发展而来的。在课程组织过程中,这两种和组织方式很难截然分开,常常交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