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励理论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激励理论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应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08年第 10期 (总第 91期) 论激励理论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康 娜 陈 然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摘 要激励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着直接的推动 作用。对学习动机有重要影响力的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归因理论和强化理论等,各激励理 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关 键 词 学 习 动 机 激 励 理 论 心 理 学 应 用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661(2008)10-000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学习辅
2、 助工 具被运 用到现代教育活动中,以求获得更好的学习效 果, 而学生的学习 动机的培养却在渐渐被忽视。实际上, 学习动机 才是获得良好 f习效果的源泉,学习动机应当得 到老师、学生和家长及社 会的深刻重视 。从教育心理学的 理论上来说,学习动机是用来说明学 生发动和维持 某种学 习活动以达到某一目标的各种因素的中介 变量。 学习动 机是学习过程的关键要素,动机概念位于教育事业的核 i+b 地位。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动机对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是 非常必要的 ,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进步的能动状态中。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增强离不开教师的激励。激 励对于人的行
3、为起着激发、 推动、加强的作用,自 20世纪 2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研究和总结出有关激励 的各种理论,以推动人们行为的发生。具有代表性的激励 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归因理论和强化理 论等。激励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 于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激 励理论对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促使学生愿意参与 到学习任务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是美国 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他赞成人类的动机是 为了满足需要这个观点。马斯洛认为,
4、人类价值体系中存 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一类是沿着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 弱本能或冲动,可称为低级的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 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可称为高级需要。据此,人类的 需要可划分为 5类,从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 需要。前三类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后两类需要属于 高层次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 够影响人的动机,更高一级的需要产生于前一级 需要得到 满足后。 需要层次理论对于了解学生 g各种需要从而激发学 习动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 是低层次需要的满足 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直接影响。教育实践证明
5、,学 生如果处于饥饿、不安全、得不到爱、缺乏自信心的状态, 显然是无法把精力用于学习的 ,即此时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因此要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先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 对此 ,教育 工作者应当设置好课堂时间,这对于学生 满足生理需要很重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温饱问题,对于 贫困家庭的学生应当给予物 质上的 帮助。对学校中可能 会威胁到学生安全 _的因素要保持警惕,使学生的生理和 心理都得到保护,满足学生对于安全感的需要。建立互帮 互助小组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使班 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从而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 只有满足了这些较低层次的需要,学生才可能在学习过程 中不受干
6、扰,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 二、自我效能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理论 (Self-efficacy)是由班杜拉于 1977年提 出的。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 能力的推测和 判断。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善某 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 ;反之,就是低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进行某种 活动时的水平。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是以学生对成功的预 期为中介的。总体说来,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往往 认为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并达到预期价值,他们会具有 很强的学习动机 ;而一个低自我效能
7、感的学生却相信他自 碎 名 为 论 坛 2008年第 10期 (总第 91期) 己无法完成任务,从而缺乏学习动机。可见,要增强学生 的学习动机,必须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对此,教师在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时,应当提出明确 的要求与期望,任务应当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应 该是学生在投入合理的时间后可以达到的 ,从而增强学生 的自我效能感。为了让学生接受学习目标,心理学家认为, 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或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目标, 教师应使学生确信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为了使学生达到 目标,教师应将长期或整体的目标尽量分解为更小的更具 体化的目标,这样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 对学习任务完成
8、与否的反馈和评价也有利于增强学习动 机,一定要注意强调进步的反馈比强调差距的反馈更具积 极性。 三、归因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心 理学家海德。它试图发现人们如何知觉他们行为的理由, 并研究他们的信念如何影响后来的行为。该理论认为,一 个 人将他的成功 与失败归因于什么样的因素和任务,会影 响他对将 来成功的期望 ,并由此影响动机。人们往往将成 功和失败归因于四 个因素 :能力 、努力、运气好坏和任务难 易。 归因理论强调,理解学生的归因是认识 学生动 机的 % 键。学生在解释取得的成绩时,经常提 及自己的努力、能 力、任务或
9、者运气,这些因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行为将产 生不同的动机效果。 .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 归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 的心理状况与行为间的因果关系 。一 般说来,归因对学习 动机的影响,可以从稳定性(稳定一不稳定)和控制性(内 部一外部 )这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稳定性这一维度与个体对今后成功或失败的预期紧 密相关。如果学生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能 力或任务,那么他下次遇到类似的任务后将做出同样成功 或失败的估计。当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获得成功时,教 师 应当引导学生归因于其能力素质,哪怕这时候的归因是不 准确的,但却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激
10、发 其学习动机将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如果他将结果归因于 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运气等,以后遇到类似任务时,预 期结果将有所改变,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归因的重点放 到是否努力上,要使学生相信 ,以后遇到类似的任务,只要 经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 而控制这一维度则与个体今后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 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这种可控制的内部因素,他就 会信心倍增,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如果他将成功归因 于像运气这类不 可控制的外部因素,那么他就会产生侥幸 心理 ,希望以后仍然能碰到好运气,而不愿付出更多努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归因集中于可控的内部因素上 ,强调努 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
11、,避免学生 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或侥幸心理。 四、强化理论在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者的代表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 ( Reinforcement Theory)。 他认为有机体的操作性行为是通过强 化而形成的,强化对行为起着动机作用,合理的控制强化 就能达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的目的。斯金纳按照强化的 性质把强化分为了正强化和负强化,并提出了强化物的概 念。在正强化中 ,所采用的强化物通常是各种形式的奖励; 在负性强化中,强化物是使消极的后果不出现。 在教育活动中,强化决定了学习的进行和学习的效果。 而强化物不仅作为特殊的反馈信息,控制着学生对自己学 习效果的认识和评价;也是重要的鼓励因素,直接调
12、动着 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们就会 有学习的动机;假若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往往会缺 乏学习动机。 每一名教师都是一名强化的操作者,以此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塑造良好行为。因此,教师必须在教 学活动中 正确、恰当、适时地使用强化。一般可使用的强化物有赞 扬、奖品、提供学生喜欢的活动、取消学生不喜欢的活动、 批评、惩罚等。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强化的程度与频率 , 只有适度和适时的强化才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增强 作用。一般而言 ,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惩罚更具强化作用, 更能激 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多使用表扬与奖励;在 对学生进行奖励或表扬时,应将表扬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良
13、性行为上,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某 项任务并努力完成,强调努力与收获的关系。在使用批评 这一强化方式时,在对学生进行批评 之后,要告诉学生该 如何去做,在学生有了新的好表现时,马上就给予正强化 , 可以产生更好的增强学习动机的效果。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要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激励理 论,激励理论应当广泛地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激发和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实现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效果, 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 考文献 1 苏东水 .管理心理学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4. 2 汪凤炎,燕良较 .教育心理学新编 M.广州:暨南大学 出版社, 2006. 4朱宝荣
14、 .应用心理学教程 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6. 3 新加坡 陈允城等著,何洁译等 .教育心理学:实践者 研究者之路 (亚洲版 )M.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贺蕾蕾 ) 6 多阅读书,每周读一本好书,视频、音频文字 结合,缩其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起 做好的读书干旮 = 爱学术是全 0*大的学术交流和文献资源分辛 干合 ,专注于为热爱学术和科研的用户提供一个 文献资源分辛和获取 *新资讯的平台 (5000万免 费资 *0 相关推荐: 论激励理论在培养学牛学习动机中的应用 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激励与培养 谈 “ 动机和激励 ” 与英语教学 关于激发高职高专学牛学习动机的研究 激励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大学教师应如何培养和激励学牛的学习动机 浅谈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牛学习的兴趣 . 培养学牛正确学习动机的方法 激励三法 激励一一揋高学牛数学学习能力的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