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行业的经营管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火材料行业的经营管理.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耐火材料行业管理操作指引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一)行业定义(一)行业定义(一)行业定义耐火材料是指利用一些矿产品及其半成品,通过一定的原材料配比工艺,经过高温下的物理化学等性能的变化,开发出的现代工业使用的新型材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重工业和基础工业。耐火材料由于生产工艺不同、用途不同,种类繁多,大部分由两大部分组成:耐火砖、散装料。(二二二二)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经营方式经营方式耐火材料行业由于门槛低,市场需求量大,大部分采用工业加工的性质,购进原材料后,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形成产品,销向固定的用户。受金融危机和市场化运作的
2、特点,现在一些耐火材料企业开始采取订单销售的模式进行生产和销售。(三)工艺流程(三)工艺流程(三)工艺流程(三)工艺流程耐火材料由于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各不相同。以高炉陶瓷杯(耐火砖的一种)为例,介绍耐火材料的工艺流程。简单的讲,耐火材料(高炉陶瓷杯)的生产工艺可概括为六个步骤,即:原材料加工、配料及混碾、成型、干燥、烧成、磨砖与预砌。(四)行业特点(四)行业特点(四)行业特点(四)行业特点1.耐火材料是消耗性产品,使用周期短,更换周期快,针对性强,连续使用量大。2.基本原料来源广泛、廉价,通过加工可生产出各种形状、特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3.耐火材料适用对象主要为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以国有
3、企业为主,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4.耐火材料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以矿产品半成品为主,受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2和需求量的增加,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涨,而产品价格不涨反跌,造成耐火材料利润空间减少,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一些低端的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将被淘汰,耐火材料行业的产品将向高端化发展。二、行业纳税遵从风险(一)利用发票虚列成本。(一)利用发票虚列成本。(一)利用发票虚列成本。(一)利用发票虚列成本。耐火材料行业由于所需原材料大部分为矿产品,发票取得比较困难,容易存在原材料不开发票或虚开发票,造成材料成本核算不实。(二(二(二(二)利用关联方交易隐瞒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隐瞒收入
4、利用关联方交易隐瞒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隐瞒收入。耐火材料行业由于种类繁多,企业之间由于业务的需要,容易出现一些相互购买货物、不开发票、隐瞒收入的行为。(三(三(三(三)通过虚开运费发票的方式虚列成本通过虚开运费发票的方式虚列成本通过虚开运费发票的方式虚列成本通过虚开运费发票的方式虚列成本。耐火材料行业由于货物运输量大,容易造成企业虚开运输费用发票,抵扣增值税,虚列成本的问题。三、纳税评估方法(一)投入产出法(一)投入产出法(一)投入产出法(一)投入产出法1.1.原理描述原理描述投入产出分析法,就是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等的数量,按照确定的投入产出比(定额)测算出企业评估期
5、的产品产量,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2.2.评估模型评估模型(1)正向测算刚玉砖产量耗量(棕刚玉+铝矾土+碳化硅+苏州土)(1损失率 2%)红柱石砖产量耗量(红柱石+铝矾土+硅线石原砂+苏州土+氧化铝粉)(1损失率 7%)产成品数量=测算产品产量+期初库存产品量期末库存产品量账载产品销售数量(2)逆向测算产品数量=各原材料耗用量各产品原材料配比比例(3)差异值差异值=正向测算产成品数量逆向测算产成品数量3.3.标准值参考范围标准值参考范围(1)刚玉砖生产阶段原料配比比例:棕刚玉(%)铝矾土(%)苏州土(%)
6、碳化硅(%)35527810(2)红柱石砖生产阶段原料配比比例:红柱石(%)铝矾土(%)硅 线 石 原 砂(%)苏州土(%)氧化铝粉(%)224518510(3)原料损失率的行业指标经验值范围:刚玉砖原料损失率为 2%,红柱石砖原料损失率为 7%。4.4.数据获取途径数据获取途径(1)从供应部门的原材料采购明细表及生产部门和化验室的生料配比通知单 取得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品种,并将其与企业原材料明细账反映的各种原材料实际消耗的品种核对,以确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品种。(2)评估期各品种原材料量是指评估期内各种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重量,将企业原材料账记载购入各种原材料重量与原材料采购台账及库房部门入库、
7、出库报表进行比对,以数量多的为准。(3)从技术部门采集不同产品制成各原材料的平均配比比率。(4)从企业财务账中采集各品种的产品销量、期初、期末库存及销售单价。5.5.疑点判断疑点判断(1)若测算产品耗用差异值大于零,则企业可能存在原料核算不准确,销售原材料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隐瞒产品销售收入等问题。(2)若测算产品耗用差异值小于零且差异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原料核算不准确的情况。(3)将企业财务原材料账购入各种原材料重量与企业原材料入库台账比对,如财务数据小于原材料入库台账数据,可能存在购入原材料不入账问题。(4)查询企业产品原材料配比台账,取得原材料的配比平均比例。计算各原材料进场质量比例,查看
8、是否与原材料配比通知单平均比例相符,分析与财务数据是否相一致,如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进场原材料量,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5)查询企业财务销售账各品种数量,与产品出库台账及出厂通知单进行比对,如不符,则存在隐瞒销售收入或虚开发票的可能。6.6.应用要点应用要点(1)应用本方法的重点在于核实各种原材料真实投入量,可结合能耗测算及第三方信息判断原料投入的真实性。(2)在原材料投入量真实的情况下,经过评估模型的测算,可推算出评估期产品产量,将评估测算的产品产量与企业账载的产品产量核对,并将评估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与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核对,找出问题环节。(3)注意测算分析和实地核查相结合。对测算分析的
9、结果,必须深入调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库存明细账目、辅助材料等多方印证、分析。(4)本方法适用于产品结构单一,核算正规、生产工艺符合正规标准的耐火材料行业。(二)计件工资分析法(二)计件工资分析法(二)计件工资分析法(二)计件工资分析法1.1.原理描述原理描述计件工资分析法是指在生产单位产成品工资定额确定的前提下,按照纳税人一定时期的计件工资总额,分析、测算该时期内的产品产量,并与纳税人核算信息对比,分析是否存在涉税问题的一种评估方法。42.2.评估模型评估模型测算产品产量=生产人员工资总额单位产品工资定额(每吨 637.8 元)3.3.标准值参考范围标准值参考范围单位产品工资定额每人每吨 63
10、7.8 元4.4.数据获取途径数据获取途径(1)企业申报表、账簿、凭证、车间生产记录。(2)企业生产部门提供的生产成本测算表。(3)同行业标准数据。5.5.疑点判断疑点判断通过查阅企业核算数据、评估人员实地调查等方式,确定纳税人发放的计件工资总额和生产单位产品的计件工资标准,测算评估期产量,与企业账载产量相核对,寻找二者的差异。若高于企业账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不入账,隐瞒产品销售收入的问题;如测算产量小于账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外购产品销售的问题。6.6.应用要点应用要点(1)要考虑企业的生产单位产品计件工资定额标准的变动情况。(2)参考当地同行业或规模、效益相近企业的生产单位产品计件工
11、资标准,便于税企双方工资标准的共同认可。(3)工资总额的所属期要与生产产品的所属期一致。(4)采用计件办法计算工人工资,适用于单位产品工资标准相对稳定,工资或工时记录完整的企业。(三)电耗分析评估法(三)电耗分析评估法(三)电耗分析评估法(三)电耗分析评估法1.1.原理描述原理描述电耗分析法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内耗用电量,利用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测算耐材产品产量,与纳税人账载产品产量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其中耗电数据可从第三方电力部门取得,相对较为客观。2.2.评估模型评估模型(1)生产耗用电量测算生产用电量=总耗用电量(1-非生产用电比例)或=(各生产环节耗用电量)(2)产品产量测算测算产品产量=
12、生产用电量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每吨为 400 度)测算产品产量=生产用电金额单位产品电耗成本率(每吨为 8%)3.3.标准值参考范围标准值参考范围项目每吨电耗指标值每吨电耗成本率刚玉砖360-430 度/吨7-9%红柱石砖360-430 度/吨7-9%4.4.数据获取途径数据获取途径(1)各生产环节装有分电表的,直接从供电部门取得各生产环节表示用电量相加,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2)各生产环节没有分电表的,可从当地供电部门取得评估期总耗电量,再乘以生产用耗电量约占全部耗电量比(耐材行业用电量一般以生产用电为主,非生产用电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55.5.疑点判断疑点判断评
13、估期测算耐材产品产量与企业账载产品产量进行比对,如测算产量大于账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生产产品不入账,隐瞒产品销售收入的问题。如测算产量小于账载产量,企业可能存在外购产品销售的问题。6.6.应用要点应用要点(1)评估期单位产品电耗指标值是指每生产一吨耐火砖从原材料进入生产厂区开始,到耐火砖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所消耗的电量。电耗成本率是指每生产一吨耐火砖所用耗电量占该产品吨成本的比例。(2)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原材料烘干的,该批次电耗标准值增加 50 度/吨;自然风干的电耗标准值不变。四、印证案例该案例以原材料耗用率、生产用工人工资、电能耗用量为切入点,采用投入产出法、计件工资法、电耗分析法,发现该公司
14、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的问题。(一)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基本情况xxx 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企业性质为有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 80 万元,职工人数 50 人,主要生产耐火材料制品,高炉陶瓷杯等产品,企业所得税在地税缴纳。(二)数据采集(二)数据采集1.该公司 2007 年 16 月份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及其异常情况如下表:指标名称指标值指标比率指标预警值原材料损耗8%2%生产人员单位产品工资830 元/吨637.8 元/吨电耗指标值310 度/吨4-6%350-430 度/吨销售收入19412667.56销售成本17792012.21销售成本率91.65%80%
15、营业费用479922.84营业费用率2.47%8%管理费用1082017.85管理费用率5.57%5%财务费用225690.17利润总额-291108.30销售利润率-1.5%3%缴纳所得税12000所得税贡献率0.05%1%6缴纳印花税0印花税负担率0%0.03%(三)审核分析(三)审核分析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对比,发现企业主要存在以下疑点问题:疑点一:原材料损耗过高,怀疑企业有虚增原材料用量,多列成本或者有原材料估价入账和虚假入账的行为。疑点二:销售成本率明显高于行业指标,怀疑企业有隐瞒销售收入、虚列成本或多转成本的可能。疑点三:营业费用成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指标,需向企业查明原因。疑点四:管理
16、费用率也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怀疑有虚列、多列费用的可能。疑点五: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负数,与本年耐火材料行业销售形势整体良好的氛围明显不符,且利润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存在疑点。疑点六:生产人员单位产品工资过高,怀疑有少计收入,产量不实的可能。疑点七:电耗指标值偏低,有外购产品销售的疑点。(四)约谈举证(四)约谈举证就以上发现的疑点问题,评估人员对公司财务人员进行了约谈。该公司财务人员对疑点问题作出如下解释:1.关于企业原材料损耗和销售成本率过高的原因,公司财务负责人解释为受矿产品资源供应形势日趋紧张的影响,特别是主要原材料铝矿石的价格持续上涨,并且高品位的产量较少,价格偏高,主要能源材料
17、煤炭的价格也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有时进不来高品位的,只好以次充好,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形成残次品,从而造成企业成本过高。2.关于公司销售费用偏低的问题,公司财务人员解释为,由于公司资金紧张,部分货物运输费用未向承运人结清,承运人未向企业开具发票,不能及时入账,导致销售费用明显偏低。3.对管理费用偏高的原因,公司财务人员没有作出明确解释。4.对于该公司出现亏损的原因,财务人员解释为由于购货方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产品采购,导致同行业之间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公司利润明显下滑,对于一些合作关系紧密的购货单位,为了保持良好的供货渠道,有些产品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造成今年上半年企业的销售虽然增长
18、很快,但依然亏损的局面。5.对于生产人员单位产品工资过高的问题,财务人员解释为由于用工紧张,加上为了留住一些有一定生产技术的人,只好实行加薪,造成工资成本偏高。6.对于电耗指标值偏低的问题,财务人员解释为通过技术革新和节能减排,能耗有所降低。7.对于印花税未申报的问题,财务人员解释主要是因为企业现在资金紧张,同时认为印花税可以在年底一次性申报缴纳就可以了。对少申报缴纳印花税的行为,企业愿意按规定进行补缴税款。8.对于土地使用税未足额缴纳的问题,财务人员承认是由于对土地面积的计算不准确造成的,愿意补缴税款。(五)调查核实(五)调查核实由于部分疑点问题无法排除,评估人员实地查看了该公司的生产制造工
19、艺流7程及会计账薄、凭证等会计资料,重点对企业成本核算的情况进行了核实:1.经查看产品成本账户,评估人员发现该公司的制造费用高达 1847246.26元,占同期产品销售成本 17792012.21 元的 10.38%,明显偏高。随后查看了生产账户明细和凭证,该账户中记载了企业购买使用了数量金额较大的圆钢、不锈钢,带钢,角钢等材料。经对公司生产人员询问得知,公司购买的带钢、角钢等钢铁材料主要用于捆扎、包装耐火砖使用,属于企业的正常材料消耗。使用的圆钢、不锈钢等材料用于制作压制耐火砖的钢制模具。经逐笔汇总,1-6 月份该企业共消耗使用用于制作模具的钢材料 396668.67 元,这些材料企业均按照
20、一次性摊销的办法列入了企业制造费用。经了解,成品钢材的价格在 4000 元/吨左右,废旧钢材的价格也达到了 2000 元/吨以上。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采取一次性摊销的方法不符合企业的经营实际,对这些材料的使用应按照五五摊销的方法进行制造费用的核算,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对这些废旧材料的管理。据此,应调增企业上半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198334.34 元。2.针对原材料消耗比例过高的问题,在核对原材料账户时,评估人员发现该公司购买的部分原材料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而是采取估价入账的方法列入原材料,合计金额达 3645153 元。对此,财务人员解释,因为部分原材料的货款未足额付给供货
21、单位,供货单位也未按照规定将发票开具给企业,企业就采取了这种估价入账的方式进行了账务处理。经了解,这种情况在企业中确实存在,但其违反了税法规定,同时造成企业不能准确核算其成本,影响了当期税款的申报缴纳。对此公司法人也表示今后将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对购买的原材料及时要求供货方提供发票,完善企业的成本核算。在核实中还发现,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未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不同种类的原材料设立三栏式数量金额明细账,成本核算比较混乱,无法进行正确的产品成本核算。3.针对其生产人员单位产品工资过高的问题,评估人员通过实地询问生产一线的工人,其财务人员反映的情况并不存在,工资水平和其它耐材行业一致。经过查看其账本和凭证
22、,发现该公司在 3 月份和另一个耐材企业 B 在往来账上挂有一笔收入 867482 元,经过对 B 企业的调查核实和对其财务人员的讯问,该企业财务人员在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3 月份 B 企业为了一些业务,向其购买了一部分产品,发票由 B 企业统一向对方开具,该企业认为没有开具发票,不用计销售,就计在往来账上,形成隐瞒销售收入的情况。4.对于电耗指标值偏低的问题,经过实地调查,企业并没有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经过对其账本的查看,该企业 5 月份也是为了其业务的需要,外购了一部分其他企业的产品,发票由其统一开具,造成产量增大,电耗偏低,属于正常。5.在对管理费用账户的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在 2007
23、年 1 月份将部分属于 06年度的费用列入 07 年,影响了当期的会计核算。其中有 2006 年上交村委会的土地租金和管理费 60600 元,缴纳 2006 年的工会经费 2000 元,缴纳 2006 年度印花税 6717.57 元。同时发现企业在管理费用中列支滞纳金 2842.83 元,报销私人车辆保险等费用 22209.58 元,手机费 33981.57 元,以上合计 143508.65 元,应按照税法规定予以纳税调整。调整后,企业管理费用为 938509.20 元,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 4.83%,略低于 5%的行业平均水平。6.在查看账薄时发现,该公司 2007 年发生有出口业务,企业
24、按照规定抵免了当期部分应纳增值税,共抵免增值税 424039.88 元,但这部分被抵免的增值税未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 号文件的规定申报缴纳8城建税和教育附加 21201.99 元和 12721.20 元,财务人员解释为对这个政策不了解。7.对于该公司发生的运输费用未及时索取发票入账的问题,该公司法人承诺将尽快筹措资金,结清运费欠款,让承运人开具货运发票,及时入账。8.在对财务费用账户的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发生了向私人贴息承兑汇票的情况,共列支贴息款 60654 元,按照规定,该部分个人贴息应代扣代缴个
25、人所得税12130.8 元,该公司未按照规定扣缴。9.针对该公司成本核算较为混乱,不能准确核算企业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状况,根据同行业的利润水平,主管税务机关调高了该公司的应税所得率,对此,企业表示接受。据此,该公司上半年应补充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180185.41元。(六)评估处理(六)评估处理针对以上评估结果,该公司表示愿意配合税务机关调整会计记账方法、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改正错误。并按照税法规定补缴了企业所得税 180185.41 元、个人所得税 12310.80 元、印花税 5283.80 元、土地使用税1706.71 元、城建税 21201.99 元、教育附加 12721.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