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049597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9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经经 济济 学学 基基 础础 黄泽民黄泽民 编著编著 主讲:李飞星主讲:李飞星 1n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n n论语论语n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n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n博观约取,仕里夺尊n纵横驰骋,商海弄潮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创始人创始人 斯密,斯密,1776 1776 凯恩斯凯恩斯,1936,1936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个别企业,个别家庭,个别企业,个别家庭,个别市场个别市场 国民经济整体国民经济整体 研究前提研究前提 完全信息,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完全理性,市

2、场出清市场出清 资源未充分利用资源未充分利用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 价格理论价格理论 收入理论收入理论 3富裕中的贫困富裕中的贫困n n荷兰医生孟德维尔(B.Mondevill)于1712年出版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蜜蜂越奢侈,生活越富裕,蜜蜂过于节俭,蜂群越衰落。n n凯恩斯从这个寓言中得到启发,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将这个问题称为“节俭的悖论”(Paradox of Thrift)4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n n萨伊定律(萨伊法则):供给创造需求n n凯恩斯革命:需求创造供给5重要参考文献:重要参考文献:n n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n

3、nKeynes,John Maynard,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1936,London:n nMacmillann n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n n3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第第 10 章章经济学基础 第 3 编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 7n n本章内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名义名义GDPGDP与实际与实际GDPGDP物价指数物价指数目的要求初步解读国民经济了解国民收入核算掌握核算方法熟识常用经济指标经

4、济学基础 第 10 章8问题:问题:n n1、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是怎么形成的?其影响如何?n n2、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其影响如何?n n3、中国威胁论是如何影响世界的?9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n n经济总量n n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n n经济周期、经济增长n n就业与失业n n物价n n国际收支10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1.1.1.1.国民经济核算两大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两大体系国民经济

5、核算两大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两大体系(1 1 1 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是经互会组织根据会员国的实践物质产品平衡体系是经互会组织根据会员国的实践物质产品平衡体系是经互会组织根据会员国的实践物质产品平衡体系是经互会组织根据会员国的实践经验,制定的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经验,制定的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经验,制定的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经验,制定的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简称(简称(简称(简称MPSMPSMPSMPS)。)。)。)。(2 2 2 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

6、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1953 1953 1953 195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这套体系就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这套体系就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这套体系就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这套体系就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SNASNASNASNA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

7、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方法。方法。方法。11n n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更加科学:n n1)用价值代替产品,可以相互比较n n2)计算劳务的价值,不再只限于物质产品1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 n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具体来说,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13n n库兹涅茨在题为“国民收入”的一篇论文(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十一卷,1933)中认为,国民收入可以从三种不同角度下定义:1)指一个国家的人民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2)指一个国家的人民由于协作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所取得的

8、收入;3)指这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样的双重身份的居民从他们的收入中消费的商品和劳务。14n n因此,这种广泛意义的国民收入,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由于采用的资料来源和包含的内容的差别,采用了各有特定涵义的不同的指标来表示,每种指标衡量一种事物,最适宜于回答某一特定问题。它们主要是:n n(1)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n n(2)国民生产净值(NNP,Net National Product)15n n(3)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n n(4)国内生产净值(NDP,Net Domestic Pr

9、oduct)n n(5)有特定意义的(或称狭义的)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n n(6)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n n(7)可支配的个人收入(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16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2.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总量指标(1 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10、)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市场价值总和。市场价值总和。市场价值总和。GNP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2 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1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场价值总和。场价值总和。场价值总和。GDP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成果。成果。成果。1710.1 10.1 10

12、.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3 3 3 3)GNPGNPGNPGNP与与与与GDPGDPGDPGDP的换算关系的换算关系的换算关系的换算关系 GNP GNP GNP GNP与与与与GDPGDPGDPGDP的关系是,的关系是,的关系是,的关系是,GNPGNPGNPGNP等于等于等于等于GDPGDPGDPGDP加上国外要素净加上国外要素净加上国外要素净加上国外要素净收入。收入。收入。收入。所谓所谓所谓所谓“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

13、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指本国公民投在国外,指本国公民投在国外,指本国公民投在国外,指本国公民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劳务的收入。劳务的收入。劳务的收入。GNPGNPGNPGNPGDPGDPGDPGDP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18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14、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4 4)GNPGNP与与与与GDPGDP的区别的区别的区别的区别 在核算对象上,在核算对象上,在核算对象上,在核算对象上,GNPGNP按国民原则,按国民原则,按国民原则,按国民原则,GDPGDP是按国土原是按国土原是按国土原是按国土原则;在经济属性上,则;在经济属性上,则;在经济属性上,则;在经济属性上,GNPGNP是个收入概念,是个收入概念,是个收入概念,是个收入概念,GDPGDP是个生是个生是个生是个生产概念,换句话说,前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后产概念,换句话说,前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后产概念,换句话说,前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15、后产概念,换句话说,前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后者则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者则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者则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者则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

16、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反之亦然。值;反之亦然。值;反之亦然。值;反之亦然。19问题:问题:n n1、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人的劳务收入要如何计入GNP、GDP中?20答案:答案:n n这个美国人的劳务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作为正项)、但不计入美国的GDP中;同时计入日本的GDP、GNP(作为减项)中21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7、的类别3.3.理解理解理解理解GDPGDP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第一,第一,第一,第一,“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首先,首先,首先,首先,GDP GDP 是一是一是一是一个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个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个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个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当年的,上年过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当年的,上年过

18、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当年的,上年过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当年的,上年过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GDPGDP中来。中来。中来。中来。第二,第二,第二,第二,“一个国家之内一个国家之内一个国家之内一个国家之内”;GDPGDP是按照国土原则来是按照国土原则来是按照国土原则来是按照国土原则来统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统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统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统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权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权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权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

19、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权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住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住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住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住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第三,第三,第三,第三,“生产的生产的生产的生产的”;GDP GDP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以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以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以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以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来的总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来的总量指标能更准

20、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来的总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来的总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22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第四,第四,第四,第四,“产品与劳务产品与劳务产品与劳务产品与劳务”;不仅包含人们通常生产性;不仅包含人们通常生产性;不仅包含人们通常生产性;不仅包含人们通常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也包含教师、医生、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也包含教师、医生、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21、也包含教师、医生、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也包含教师、医生、公务员、部队官兵等提供的服务。公务员、部队官兵等提供的服务。公务员、部队官兵等提供的服务。公务员、部队官兵等提供的服务。第五,第五,第五,第五,“最终的最终的最终的最终的”;也就是计算当年新增的部分,;也就是计算当年新增的部分,;也就是计算当年新增的部分,;也就是计算当年新增的部分,要把中间产品的价值去掉,以避免重复计算。要把中间产品的价值去掉,以避免重复计算。要把中间产品的价值去掉,以避免重复计算。要把中间产品的价值去掉,以避免重复计算。第六,第六,第六,第六,“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也就是说,;也就是说,;也就

22、是说,;也就是说,GDPGDP是一个价值是一个价值是一个价值是一个价值指标,产品和劳务的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指标,产品和劳务的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指标,产品和劳务的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指标,产品和劳务的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第七,第七,第七,第七,“所有的所有的所有的所有的”;这些产品和劳务,只要是当年;这些产品和劳务,只要是当年;这些产品和劳务,只要是当年;这些产品和劳务,只要是当年为交换目的而新生产出来的,无论其是否经过市场交易,为交换目的而新生产出来的,无论其是否经过市场交易,为交换目的而新生产出来的,无论其是否经过市场交易,为交换目的而新生产出来的,无论其是否经过市场交易,都要计算。都要

23、计算。都要计算。都要计算。23最终产品最终产品n n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n n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24n n 例:棉 纱 布 衣n n 价值:20 40 60 80 n n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商品的总价值是80元,而不是20+40+60+80=200元25n n判断一个产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的判断一个产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的依据是这个产品的价值是否继续转移。依据是这个产品的价值是否继续转移。26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24、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中间产品与增加值中间产品与增加值中间产品与增加值中间产品与增加值 的区别:的区别:的区别:的区别:27问题讨论:问题讨论:n n设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为100,而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为95,没有销售出去的5怎样反映到GDP中来?28答案:答案:n n没有销售出去的5表现为企业存货的增加,存货增加是投资(I)中的一部分,相当于自己购买自己的产品,只不过这种投资可能是非意愿的。29关于机器设备等耐用生产资料的计算问题:关于机器设备等耐用生产资料的计算问题:关于机器设备等耐用生产资料的计算问题:关于机器设备等耐用生产

25、资料的计算问题:n n设:设:20002000年生产一台机器,价值为年生产一台机器,价值为100100万元,使用万元,使用期限为期限为10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费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费1010万万元。元。n n问题问题1 1:这台机器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这台机器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n n问题问题2 2:在:在20002000年年20102010年年1010个年度的个年度的GDPGDP中是否中是否要计入这台机器的折旧费?要计入这台机器的折旧费?n n问题问题3 3:怎样解决机器价值的重复计算问题?:怎样解决机器价值的重复计算问题?n n问题问题4 4:GDPGDP与与

26、NDPNDP哪一个概念在使用中更为广泛哪一个概念在使用中更为广泛?30n n问题问题1 1:这台机器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这台机器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n n 分析:分析:这台机器的价值还需转移到其他产品中这台机器的价值还需转移到其他产品中去不宜看作最终产品。应当看作中间产品。去不宜看作最终产品。应当看作中间产品。这这台机器的价值是在本年度生产的应当计入本年度台机器的价值是在本年度生产的应当计入本年度的的GDPGDP,不宜随折旧计入以后年度的,不宜随折旧计入以后年度的GDPGDP,故应,故应看作最终产品,不宜看作中间产品。看作最终产品,不宜看作中间产品。为了解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这一矛盾

27、,产品价值是否转移以年度为界。产品价值是否转移以年度为界。产品价值是否转移以年度为界。产品价值是否转移以年度为界。在本在本年度价值不转移在本年度即为最终产品,在以后年度价值不转移在本年度即为最终产品,在以后年度转移,在以后年度即为中间产品。年度转移,在以后年度即为中间产品。n n答案:在本年度看作最终产品,在以后年度看作答案:在本年度看作最终产品,在以后年度看作中间产品。中间产品。31n n问题2:在2000年2010年10个年度的GDP中是否要计入这台机器的折旧费?n n答案:要。这台机器的价值已计入2000年度的GDP之中,如果在以后10个年度的GDP再计入这台机器的折旧费,就会造成重复计

28、算。本不应如此。但折旧是各年度最终产品价值中的一个项目,若剔除这一个项目,最终产品的价值就得不到完全反映。32n n问题3:怎样解决机器价值的重复计算问题?n n在GDP之外,再定义一个新概念,国内生产净值(NDP)n n NDP=GDP折旧n n问题4:GDP与NDP哪一个概念在使用中更为广泛?n nGDP。具有客观性。33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4.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

29、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 (1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国内生产总值(简称国内生产总值(简称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GDP),如前所述。是指一),如前所述。是指一),如前所述。是指一),如前所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的市

30、场价值总和。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N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新增加的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新增加的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新增加的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I),是指,是指,是指,是指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索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索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索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索(劳劳劳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动力、土地、资本

31、、企业家才能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的收入之和,也就是的收入之和,也就是的收入之和,也就是的收入之和,也就是工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之和。工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之和。工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之和。工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之和。34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PI),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是指个人

32、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个人收入的项目个人收入的项目个人收入的项目个人收入的项目(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社会保险金,再加上那些不是来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社会保险金,再加上那些不是来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社会保险金,再加上那些不是来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社会保险金,再加上那些不是来

33、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如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等如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等如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等如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等)就是个人收入。就是个人收入。就是个人收入。就是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DI),是指,是指,是指,是指个国家的所有个人个国家的所有个人个国家的所有个人个国家的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从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从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从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就成为个人可

34、以自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就成为个人可以自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就成为个人可以自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就成为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由支配的收入。由支配的收入。由支配的收入。35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n n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生活必须品的支出n n对需求富有弹性的产品而言,关注的是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36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2 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国民收入

35、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根据上述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根据上述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根据上述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根据上述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NDP)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I)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

36、值)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工资间接税工资间接税工资间接税工资利息地租正常利润利息地租正常利润利息地租正常利润利息地租正常利润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PI)国民收入一公司所得税一公司)国民收入一公司所得税一公司)国民收入一公司所得税一公司)国民收入一公司所得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金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金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金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金 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企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企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企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37、)(PDI)个人收入一个人所交纳个人收入一个人所交纳个人收入一个人所交纳个人收入一个人所交纳的税收(所得税)的税收(所得税)的税收(所得税)的税收(所得税)37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1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0-110-1所示:所示:所示:所示:38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

38、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型中设置三个价值流量测量点,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型中设置三个价值流量测量点,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型中设置三个价值流量测量点,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型中设置三个价值流量测量点,如图如图如图如图10-210-2所示,形成了三种基本核算方法。所示,形成了三种基本核算方法。所示,形成了三种基本核算方法。所示,形成了三种基本核算方法。39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

39、章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1.支出法支出法支出法支出法 支出法,又称为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最终产支出法,又称为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最终产支出法,又称为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最终产支出法,又称为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最终产品法。品法。品法。品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消费者所购买的

40、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总总总总,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的市场价值总和。的市场价值总和。的市场价值总和。GDP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GDPGDPC CI IG G(X-M)(X-M)40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

41、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2 2 收入法收入法收入法收入法 收入法,又称要素所得法、要素收入法,要素成本收入法,又称要素所得法、要素收入法,要素成本收入法,又称要素所得法、要素收入法,要素成本收入法,又称要素所得法、要素收入法,要素成本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

42、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GDPGDP要素收

43、入间接税要素收入间接税要素收入间接税要素收入间接税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41n n间接税:不由生产者承担而由消费者承担的税收,如销售税、流转税n n津贴:就指政府津贴,弥补企业生产的损失,相当于负税,即减少企业税收,不要交税,所以要从间接税中减去。4210.1 10.1 10.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第第第第 10 10 章章章章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方法3.3.生产法生产法生产法生产法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

44、的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

45、各生产部门要把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政、家

46、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GDPGDP 部门增加值部门增加值部门增加值部门增加值43n n美国的GDP内容见下表:n n美国2002年GDP(单位10亿美元)n n资料来源:商业现状调查,美国商业部经济分析局,2004年1月44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10480.810480.8消费消费7385.37385.3耐用品耐用品911.3911.3非耐用品非耐用品2086.02086.0服务服务4388.04388.0投资投资1589.21589.2固定投资固定投资1583.91583.9非住房投资非住房投资1082.21082.2

47、住房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503.7503.7私人存货变动私人存货变动5.35.3净出口净出口-426.3-426.3出口出口1006.81006.8进口进口1433.11433.1政府消费政府消费1932.51932.5联邦政府联邦政府679.5679.5非国防支出非国防支出438.3438.3国防支出国防支出241.2241.2州及地方政府州及地方政府1253.11253.145国民收入的核算问题国民收入的核算问题n n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n n1)政府转移支付n n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n n3)购买普通股票n n4)购买一块地产46答案:答案:n n1)政府转移支付是否要

48、计入GDP?n n答:不要。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残疾人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才给以救济47n n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是否要计入GDP?n n答:不要,因为生产出来时已经计入过。n n3)购买普通股票是否要计入GDP?n n答:不要。因为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48n n4)购买一块地产n n答:

49、不要,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49n n2、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出售给B、C和消费者;其中B购买A的产出200美元,C购买A的产出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出售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出售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A购买3000美元,其余出售给消费者。n n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2)计算GDP为多少?n n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50答案:答案:n n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美元)n n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

50、300(美元)n n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美元)n n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美元)51n n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500+3000=6300(美元),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出售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n n即GDP为6300美元n n3)国民收入为6300-500=5800(美元)52n n3、已知某国某季度的国民收入统计数字如下:工资100亿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利息1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利润29亿元,政府购买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n n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