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望海潮柳永一、导入1.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2.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3.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4.婉约派多写个人遭遇或男女恋情,题材狭窄,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二、知人论世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q)卿,福建崇安人。至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
2、,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有乐章集。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l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作词,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皇帝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
3、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据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
4、,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n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写作背景:四、初读全词,疏通词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巘(yn):意为大山上之小山。五、再读诗词,分析内容1.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2.词人用了哪两
5、个词概括杭州的特点?3.上阙首句有何作用?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两个特点的?夸:形胜、繁华3.首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何特色?起笔便开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宏大。“东南”“三吴”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概括了杭州的两大特点:形胜、繁华统摄全篇,揭示主题。杭州: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还名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4.词人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杭州的形胜?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6、重湖叠巘清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城市风貌钱塘大潮西湖风光名句鉴赏: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1、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力刻画钱塘江雄伟壮丽之景。l比喻:云树,也可理解远远望去,沿堤的树林枝繁叶茂,浓密如云,也可理解成高耸入云。“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l霜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l天堑无涯:把钱塘江比作天堑,形容其波涛汹涌,不可逾越,无涯极言其无边无际(夸张)l拟人:怒涛:一“怒”字赋予人的形态,使人联想到须发俱张,横眉立目的狂暴之态,更形象生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LOREMIPSUMDOLORSITAMET2、用字精炼,生动传神若把“怒涛卷霜雪”“卷”改为“推”“溅”“激”“冲
7、”好不好,为什么?“卷”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其它字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卷起千堆雪重湖叠巘(y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l巘:yn,山。此处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l清嘉:美好。三秋: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三年。诗经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1.对仗工整,气势宏大。“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植荷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2.远近结合,层次分明。首先是远望湖山相连,再
8、是近观桂子飘香,然后又把视线拉到远景,画面富有层次美。3.意象典型,视、嗅结合。“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谢驿杭州)“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5、词人是怎样体现杭州的“繁华”的?l人烟阜盛: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极言人家数量之多。l商品精美:市列珠玑l生活富足:户盈罗绮“珠玑”形容商品精美,市场繁荣;罗绮即丝绸,家家户户穿罗着锦,生活富庶,一个“盈”一个“竞”字,说明家给人足。l6、下阕中,词人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安居乐业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9、,嬉嬉钓叟莲娃。l民:生活富足怡然自得l“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莲娃:白居易忆江南“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吴娃指吴地的女子,莲娃则是采莲的美女。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l千名骑兵跟随,高牙大旗簇拥,长官们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l官: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正因为百姓各自安居乐业,官吏才有闲情逸致享受歌舞和美景,从侧面歌颂了他们治理有方,才使当地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承平气象。l7.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感情?起什么作用?l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也表达了对好友孙何获得朝廷重用的祝愿
10、。以图画杭州美景来表达官员的留恋,侧面赞美了杭州。“美景”收束全诗。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明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点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分析望海潮中哪些
11、是“点”,哪些是“染”?l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l重湖叠巘清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点点染染诗歌小结l就内容而言:词人敏锐地捕捉到山川、城市的特点,充分地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以及人民安居乐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写作此词的目的是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所以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l就艺术特点而言: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同时,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