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炼字题专练之名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炼字题专练之名词.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歌鉴赏炼字题专练之名词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 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
2、春天的特有风情。二、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三、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朱敦儒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本词作于此时。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词“以物喻人”,借旅雁来写自己,是这
3、首词的最大特色。B次句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喻指如风雨骤来的战争。C下片第一句,承接上句“寒汀立”,写旅雁下到寒汀后,未获同类的同情,有鸥鹭难亲之苦。D失群的孤雁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如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2本词中的“旅雁”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创作背景,试分析词人通过“旅雁”的形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驿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眼前“草合离宫”与“孤云飘泊”之景,道出了国家
4、与个人的双重不幸,从而奠定了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息息相关的情感基调。B颔联中的“元无异”“半已非”形成强烈的对比,揭露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C颈联“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象征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此处化用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来抒发别情。D尾联中的“啼鹃”活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作者以蜀王暗喻自己魂将归去,表达了诗人此次北行以死殉国的决心,而不留恋身后之名。4这首诗与初中学习的过零丁洋主旨及表现手法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或意象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其十一)陶渊明我行未云远,回顾惨
5、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注】行:行役。元兴三年春,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鹍(kn):一种像鹤的鸟。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以叙事起笔,“惨风”一语双关,既写气候变化,也叹人生多艰。B“春燕”往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但在本诗中却带有一丝悲凉的意味。C迁徙途中的大雁居无定所,却一代代不辞辛劳回归北方,有自况之意。D本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行役在外的无限愁苦。6“鸟”是陶渊明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中的“离鹍”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这两个意象的
6、特征及蕴含情感的不同。(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绝句漫兴九首其五杜甫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注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本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夏之交,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诗第一句展现的境界幽深、神秘,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B张诗构思巧妙,正面写实景由近及远,然后用一个问句由实入虚,角度变换灵活。C张诗文笔简练、清丽自然,对桃花源记的意境运用得空灵自
7、然、蕴藉不觉。D杜诗标题中“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绝句”按每句字数,常见的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该诗为七言绝句。8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以上两诗中均有“桃花”意象,试分析二者的不同。(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裴迪书斋望月钱起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注】裴迪:钱起、王维的友人,几人多有诗作唱和。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的月赋,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们饮酒吟诗,兴致很高,为全诗奠定愉悦的情感基调。B颔联通过多个意象来表现
8、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C颈联用喜鹊飞起致震落秋叶和萤虫远飞消逝侧面写月的明亮。D尾联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10本诗中的“月”和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中的“月”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邓剡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邓剡: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
9、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蕴含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开篇直言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了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B上阕末尾,词人以叶喻人,表明他对邦国沦亡的悲哀之情,“千里”则概括从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C下阕“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一句,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D本词末尾今昔对比,表达了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和收复失地的决心。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12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
10、观塞【注】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写作本词时,词人身处宋金交战的前线荆州。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切入,描写了秋日晴空、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B上阕第三句“澹烟衰草有无中”既是边塞莽莽无垠景色的再现,也是词人内心思绪的投射。C下阕抒写了作为爱国志士的词人北望中原的无限感慨和“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悲凉心绪。D本词词意悲壮,气势雄健,意蕴丰厚,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体现出豪放派的词风。14这首词和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写到“浊酒”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
11、异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D【解析】D“如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错误。“衡阳雁去无留意”,意为“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该词句中的“雁”并非“失群孤雁”。2(1)旅雁的特点: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2)画面: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人们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前途渺茫,无所寄托;亲人失散,哭声不断。3C【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艺术特色,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C.“此处化用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来抒发别情”说法错误,选项中“化用”非“别情”,此句多指“历史变迁”。4概括:对国破家亡之痛及对个人命运之悲惨的感慨,且都运用了典故或成语来暗
12、喻自己以死殉国的雄心壮志,用典抒情。分析:如,“零丁洋”“汗青”;“芦花”“燕子”“杜鹃啼血”等。“尾联”句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异曲同工之妙。5C【解析】C.“一代代不辞辛劳”说法错误,“代谢”的意思是时节变换。6特征:“离鹍”指离散(或离乡)之鸟,特征是离散(或离乡);“羁鸟”即笼中之鸟,特征是被束缚。情感:本诗中诗人借历经夏暑与秋霜,在清池边鸣叫的离群(或离乡)鹍鸟,表达终日奔忙却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的愁苦;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借笼中之鸟留恋山林,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7B【解析】B.“正面写实景由近及远”错。实景描写是由远及近的方式。第一句
13、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第二句写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8张诗中的桃花:飘满桃花的溪水,幽静美丽,诗人为此陶醉,仿佛自己就身处在陶渊明诗中描绘的那个桃花林中,借此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杜诗中的桃花: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9A【解析】A“为全诗奠定愉悦的情感基调”错误。“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14、,饮酒吟诗的热烈场面随着月光的流泻,完全被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味所代替。“清光几处愁”,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全诗的感情基调并不愉悦。10“月满谢公楼”,以“月”,塑造意境。饮酒吟诗的热烈场面随着月光的流泻,完全被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味所代替。“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展示了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借“月”营造宁静悠远的氛围,是引人思考的载体。曹诗以月比人,“明明如月”以月的皎洁比喻贤人能士的高尚品德和非凡能力,抒发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态。11D【解析】D.“表达了邓剡对世
15、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和收复失地的决心”过度解析诗歌内容,末尾几句虽然写出了词人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但是并未表明收复失地的决心。12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13D【解析】D.“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错误。结合“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分析可知,该词抒发的是词人无法收复失地的悲痛之情。14相同点:都有感慨现实艰难,难以实现心中志向的悲愤。不同点:杜甫的登高中除了为国事担忧,还有个人“繁霜鬓”,年老体弱又多病,连痛快地借酒浇愁都成了难事的伤感。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家万里”“归无计”,点明了思乡之情;本词中由观塞而自然地想到沦陷的中原,还有对中原国土沦陷、陷入战火的悲痛。第 6 页 共 6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