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题 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题 专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山(其二) 顾炎武秋山复秋水, 烈风吹山冈, 天狗下巫门, 可怜壮哉县, 归元贤大夫, 楚人固焚麋, 勾践栖山中, 叹息思古人,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题专练秋花红未已。 磷火来城市。白虹属军垒。 一旦生荆杞。断月豆良家子。 庶几歆旧祀。 国人能致死。存亡自今始。(注)本诗作于顺治二年(1645) o清军攻南明苏州等地,当地军 民奋起反抗,惨遭掠屠。天狗:不祥之星宿,主灾难。元、月豆(dou): 皆指头颈。据左传:吴军占领楚之麋城,楚人子期说:“国亡矣! 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 ”楚人遂焚麋城以战,吴师败绩。13 .下列对本诗
2、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秋山”两句:以景物烘托肃杀气氛,侧面写战争导致人间凄惨。B. “天狗”两句:灾星降临、异象出现,暗指苏州等地兵灾的降临。C. “楚人”两句:楚人固执地焚城,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D. “叹息”两句:从历史回到现实,鉴古知今,生死关头就在今日。14 .顾炎武此诗沉郁悲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条简析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答案】13. C17.“人间重晚晴”:人们珍重傍晚的晴好天气。明知晚晴的短暂,却不因此而伤感嗟叹,而是恰恰相反,因其美好而短暂,便更加珍视,是 一种现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无比美好,可惜已经接
3、近黄昏 了。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美好晚景即将消逝带来的惋惜怅惘。【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 “奠定了全诗孤独悲戚的感情基调”理解错误。“深居俯夹城” 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俯夹城”的“深居”即是览眺晚晴的立足 点,结合第二句“春去夏犹清”分析可知,此诗描绘了雨后晚晴明净清新 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欣慰喜悦的感受和明朗乐观的襟怀。故选Ao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越鸟巢千后,归飞体更轻”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古诗有“越鸟 巢南枝”之句,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越鸟”是眼前托身有 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A
4、.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一 “惊”一 “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B.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 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 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 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C.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大意是“黄鹤一去再也没 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 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 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D. “
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大意是“碧草映照石阶自 有一片春色,黄鹏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 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故选Bo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春日寄内苏辙春到燕山冰亦消,归修迎日喜嫖姚注。久行胡地生华发,初试东风脱敝貂。插髻小幡应正尔,点盘生菜为谁挑。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满条。注:嫖姚(pidoydo),劲疾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照应标题,既点出作者出使之地,又写出了边地春来冰融的 景象。B.作者久处胡地,因不适应边地恶劣气候而生华发,为下文抒情做 铺垫。C.颈联展
6、开想象,“插髻小幡”“点盘生菜”应是诗人家乡春日的 习俗。D.本诗既描写两地景色,又借景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 清晰。16.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 B16.借“春到”“冰消”场景表现春到胡地的喜悦。用“归修”“嫖姚”来衬托即将归家的兴奋。用“久行”“生华发”抒发久留胡地的感慨。想象家乡亲人举行春日活动,借用“东园雪”“青梅”等物象,抒 发对家乡的思念。【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 “因不适应边地恶劣气候而生华发”错误,根据本诗诗意,作者早 生华发的原因不全是胡地气候,还有思念家乡等。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7、成下列小题田家谣(节选) 陈造倏凉骤暖茧易蛾, 中妇辍闲事铅华, 饭熟何曾趁时吃, 小妇初嫁当少宽, 明年原得如今年, 小妇莫辞担上肩,田家谣(节选) 陈造倏凉骤暖茧易蛾, 中妇辍闲事铅华, 饭熟何曾趁时吃, 小妇初嫁当少宽, 明年原得如今年, 小妇莫辞担上肩,大妇络丝中妇织。 不比大妇能忧家。 辛苦仅得蚕事毕。令伴阿姑顽过日。 利贮二麦饶丝绕。 却放大妇当姑前。注络丝:缠丝。阿姑:丈夫的母亲。二麦:指大麦和小麦。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气忽凉忽暖,蚕蛹就已破茧成蛾,蚕事就进入了抽茧制丝的阶 段。B.大妇忙得不能及时吃饭,中妇却偷懒修饰打扮,这让公公有些不 满
8、。C.小妇刚刚过门,年龄尚小,不好让她辛苦,只是让她陪着婆婆嬉戏。D.这首民谣以公公的口吻叙述了儿媳应对蚕事的事情,读来非常亲切。16 .这首民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15. B16.歌颂了田家的劳动生活。赞美了纯朴和美的家风。为田家 丰收高兴,祝愿田家年年丰收。【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8. “偷懒”错误,原文是“辍闲”,是忙里偷闲的意思,不是在偷懒。故选Bo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本诗先集中笔墨写农家三妇。在蚕已作茧、蚕事正忙之时,大妇绕丝, 中妇织帛。中妇年轻,忙里偷闲,不时还要用胭脂打扮一番,比不上大妇 操劳顾家,忙得连吃饭都
9、不能及时,一直辛苦到蚕事结束。小妇刚刚过门, 不好就让她辛苦,只是陪着阿婆玩笑度日。写出了田家的勤劳和劳动的热 情,赞叹之意已包融在字里行间;这田家辛劳而又和美的情景,是通过家 中三位媳妇各自不同的神态举止表现出来的,赞美了纯朴和美的家风。第三层写对明年继续得到好收成的祝愿,“剩贮二麦饶丝绵”,农家 希望辛苦劳动能结出果实。作者在这首古诗里反映了风调雨顺年景农民一 家的辛勤劳动生活,也写出了劳动之家纯朴和美的家风,以及获得丰收的 喜悦和愿望。作者的赞美田家之情是以质朴真切而又饶有情趣的笔触表现 出来的。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
10、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释】诗人在游览了成都名胜锦江之后向成都东北行绵谷(今四 川广元县)时援笔吟成此绵州,蜀中城市名,在成都与绵谷中间15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是寄给昔游锦江时认识的友人蔡氏兄弟的。在首联,诗人直接 道出曾一年两度游览锦江之事,从字里行间可体味到这是很愉快的经历。B.领联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锦江之美蕴含诗人浓厚的感情色彩。 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 云C联运用移情的手法来实写眼前山水相送的画面,达到了物我交融之 境,似乎山
11、水等都有了主观情感,主动涌入诗人的梦境之中。D.尾联上句交代了本诗写作缘由,下句则以景作结,诗人用乔木高耸、 淡烟迷茫的画面来寄写自己的情思,具有情韵悠长、余味无限之妙。16 .这首诗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15. C(山水相送的画面是作者的回忆和梦中所现,属于虚笔, 并非实写眼前之景。)16.昔日游览之乐。两个“值”字足见昔日在锦江春秋两度同赏胜 景时的惬意快乐,对美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离愁别恨之苦。借助山 水挽留,移情于景,间接传达了诗人的不忍离去;怀念(思念)友人之 深情。全诗暗含蔡氏兄弟与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尤其颔联以好云遮楼绕 己喻示友人殷勤挽留,尾联写
12、诗人回首眺望也暗示蔡氏兄弟的友情时时萦 绕诗人心头。(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答“对锦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亦可酌情给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注敷文韵 辛弃疾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 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 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注赵晋臣,名不迂,官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词人都在 铅山赋闲。清风峡在铅山(今属江西)。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A. “问谁占清风旧筑? ”问中有答,自然地交代出了两人当前的处 境。B. “云来鸟去,润红山绿”写出了清风峡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特 点。C. “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 人。D.这首词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将唱和与自抒情怀结合给人耳目一新之 感。16 .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答案】15. C16.对友人的品格与才华的赞美。对知音难觅的珍惜。对朝廷 用人的忧愤。【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C. “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人”错误。“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迎来送往这些俗事完全没必要。故选C。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古
14、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思想感情的正确步骤:首先要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看有 无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关的注释及自己对诗人是否了解,其次要清楚整首诗 歌的大意,再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思,最后联系全诗以及注释内容,结合 提问,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本词中“此时与词人都在铅山赋 闲”注释,答题时就要考虑词人的这一写作背景。“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先歌颂赵晋臣冰清玉洁,乃是 对上片的概括。再由颂扬人格而赞美文采,进而用典,把赵晋臣推崇到无 以复加的地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说古 今的人物众多,但就如夔者一而足矣。人,像秋天的鸿雁,今天落到这里, 明天
15、飞向那里,住无定所。我和你都是一样。诗人慨叹朋友像鸿雁难以寻 觅,感叹知音难觅。“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由感慨人事归到留连诗酒。以 “阳春曲”收尾,紧承“陪歌”,指赵晋臣的原唱,自然也带出自己的和 章。词人笔下闲居深峡古洞、徒然消磨壮志的赵晋臣,在很大程度上是他 自己的投影。两人都不得重用,抒发诗人对朝廷用人的忧愤。14 . (1)赞颂江南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抗清的决心。以“秋花红未 已” “归元”“断月豆”表现江南人民的意志与抗争;(2)表现对敌人侵略暴虐的憎恨之情。诗人将清军比为“磷火”、“天 狗”、“白虹”,表现鲜明的憎恨;(3)坚信自今开始,君民同心,不懈奋斗,终会有胜利的一天。诗中
16、以 勾践得到典故和直抒胸臆表达要坚持战斗和必胜的信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错误,句意为楚人坚持焚烧麋城, 打赢了仗,死者还可以期望享受以前规模的祭祀。此处作者强调要和敌人 血战到底。故选C。1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秋花红未己” 一句,写那一望无际的殷红的秋花,岂不是抗清军民 的鲜血所染!赞颂江南人民的斗争意志;“秋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写苏州 失陷事。秋风萧杀,鬼火入城,给人带来灾祸。天狗星落在苏州城的巫门 上,凶险的兵象一一白色的虹连缀着一座又一座军营。敌人杀气腾腾,苏 州横遭蹂蹒。诗人将清军比
17、作“磷火”、“天狗”、“白虹”,表现对敌 人鲜明的憎恨之情;“归元贤大夫,断月豆良家子”二句写当时南明的官吏军民视死如归, 以身殉国。赞扬江南人民抗清的决心;“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用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表明只 要有坚定的信念,君民同心,不懈奋斗,终会有胜利的一天。“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再次强调存亡继绝,自今开始,大有 希望,应当踏踏实实地干下去。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幕,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16 .下列对
18、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把裴迪在蜀州咏梅和何逊在扬州咏梅相比,是对裴迪雅兴和诗才的称许。B.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撩 人乡愁,故杜甫说“幸不折来”。C.前两联就着一个“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一个 “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D.诗人从遥想裴迪逢早梅时的心事转到对裴诗的称赞,再过渡到自己 的感受,全诗脉络顺畅自然。16.明代王世贞评此诗“古今咏梅第一”,但此诗重点不在咏物而在 抒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5. D (D. “诗人从遥想裴迪逢早梅时的心事转到对裴诗 的称赞
19、”错误,诗人在首联中赞美裴诗,后在领联中“对雪遥相忆”,即 遥想裴迪逢早梅时的心事。)16 .首联把裴迪和自己推崇服膺的何逊相比,表达了对裴迪及其咏 早梅诗的赞美之情。颔联写裴迪送客逢春看到梅花想到自己,实际也写 了自己对裴迪的思念之情、对故人相忆的感谢之情。从颈联“伤岁暮” 和尾联“朝夕催人自白头”,可以看出年华流逝、怀才不遇的失意之愁。 颈联“乱乡愁”表达了漂泊蜀地的思乡之愁。全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 描写,委婉透露出忧国忧民、伤时感事的愁绪。(任答三点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 归。但将酩酊酬佳节
20、,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 沾衣。【注】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 间。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 生短暂而流泪。17 .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 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一一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 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 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D.尾联用典,
21、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 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18 .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概括。(6 分)【答案】15 . B (B注意结合三句、四句,表现的是诗人趁着重阳节 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16 .节日登临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暗含人世的忧苦。世间生活难逢可 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 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 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 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
22、哀凄凄,落泪伤心。(每点2分,答 出三点给满分)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 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 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远游杜甫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尘沙连越焉,风雨暗荆蛮。雁矫衔芦内,猿啼失木间。弊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注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越崔,古郡名,治 所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入侵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 地。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弊裘苏季子,原指苏秦游说秦王未果、 敝裘而
23、归的事,这里指人奔波劳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开篇先写江水后写高山,由近而远,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旅 途中所见壮阔之景。B.诗的颔联将眼前的气象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诗人对当时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C.诗的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此时的情境。D.诗的尾联写苏秦奔波劳碌狼狈返乡的故事,实指自己飘零无依, 离国无家可归的现状。(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14. (1)A “由高到低”错。诗的首联,由低到高,写水写山, 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2)动静结合。诗开篇,
24、写山写水,眼前江面阔大起来,岸边高大 的房屋倒映在江中,“浮”字给人一种动态感,远处陡峭的山云雾缭绕, “出”字写出云的气势,此处写景,动静结合,实为诗人羁旅途中之所见。虚实结合。颔联“风雨”亦实亦虚,即指现实的风雨,又暗喻动荡不安 的局势,表达诗人对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时局尚不安稳的忧虑。化用 典故。诗人借季子敝裘的典故,抒写了漂泊(羁旅)之苦。(视听结合、 双关等手法亦可)(3)“尘沙”“风雨”喻指战事、动荡的局势,表达诗人对动荡时 局、战乱社会的忧虑;诗人借季子敝裘的典故与独猿失木的现象,抒写 了漂泊(羁旅)之苦;借雁衔芦草而飞的现象,流露出前途迷茫之悲和 思乡之痛。【解析】参考译文广阔
25、的江面上浮现高高的楼阁,云朵聚在陡峭壁立的高山上。越禽、 荆蛮之地,沙尘飞扬,风雨交加,犹如当下动荡不安的时局。大雁衔芦自 卫奋力飞翔,猿猴失去栖息地哀鸣不已,犹如悲苦的百姓。苏秦游说未果, 敝裘而归,而我亦是奔波劳碌、无家可依。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试题。送李问政河北简兵张说斗酒贻朋爱,踌胴出御沟。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密亲仕燕冀,连年迩寇辘。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注)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卒。牡、龙:皆指马。燕冀: 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唐末,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 梁后唐后晋 后汉和后周)。后晋时河溯被石敬蟾割让给契丹。雕: 即“仇”。幽州:时为契丹都城。
26、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不仅以“送”字点明诗的题材,还点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 去之地、所做之事。B.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以“斗酒”相赠别,以“踌眼”见心理,两 者形成了对比,感染力较强。C.颔联运用了虚写的手法,以朋友别时与归来时乘坐车驾的不同来 凸显情感,构思很巧妙。D.尾联“因君阅河朔”一句既照应了诗题,同时也点明了诗人情感 进一步延伸的原因。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B15.惜别之情。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朋友时的宴请场景,表达了惜 别之情。对朋友取得功业的美好期盼。诗中“更想八龙游”是写朋友归来之 时,乘坐八匹神马的
27、车驾,从而表达对取得功业的期盼。担忧之情。朋友去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心中难免有些担心。对外族入侵,占据疆土的愤恨和国土沦丧的痛心。诗中“连年迩寇 豌写连年受到外族的侵略,从而表达疆土被侵的愤恨。眼见河朔一带都 成了外族土地,谈论起来流泪不停,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痛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8. “两者形成了对比”错。这里没有运用对比的手法,而是将两者进 行对照,突出离别的不舍。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思想感情的能力。惜别之情。首联“斗酒贻朋爱,踌胴出御沟”描绘送别场景,以“斗 酒”相赠别,以“踌蹦”见心理,既描写了践行场面,又描写了送别情景, 两相对照,感染力较强
28、,表现了朋友离开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对朋友取得功业的美好期盼。颔联中“更想八龙游”想象朋友归来 之时的盛大情景,表达对朋友仕途之路的美好祝福和期盼。希望朋友到时 能乘坐八匹神马的车驾,可谓衣锦还乡。担忧之情。颈联“密亲仕燕冀,连年迩寇蹄”中“密亲”指朋友, “燕冀”交代朋友所去之地濒临敌营非常危险,关心朋友的生命安危。愤恨悲痛。对外族入侵致使国土沦丧愤恨占据疆土的外敌。“连年” 写入侵的频率和次数之高;尾联“垂泪语幽州”,幽州指河朔一带,而今 都被入侵的外地侵占,“垂泪语”,意思是流着泪说话,诗人忧国忧民对 国土沦丧的痛苦。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2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注:晚晴:傍晚天空放晴。诗人此时寓居于桂林,夏季多雨少晴。 夹城:城门外的瓮城。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表明观赏的立足点,着一 “深”字,可见诗人的居所位置幽 僻、环境清静,奠定了全诗孤独悲戚的感情基调。B.第二句进一步表明时令特点一一春天虽然已经过去,炎热的盛夏 却还没有到来,眼下正是气候清和宜人的时节。C.第三句中,诗人发现连生长在幽僻处的小草也沐浴了晚晴的余晖, 并且进一步想象这是天公对它的怜爱。D.颈联中,诗人凭高远眺,视界广远,那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流注在 小窗上,带来一片光明,在写景中表现出明朗的心境。16 .尾联中,诗人借飞鸟的姿态,表现了自己的精神状态。下列诗句 中,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17.李商隐在登乐游原中也描摹了傍晚的阳光,但其中蕴含的思 想情感与本诗不尽相同,请比较“人间重晚晴”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两组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不同。【答案】15. A1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