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概要学习.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2638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学概要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透视学概要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视学概要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学概要学习.ppt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雅典学院拉斐尔第1页/共29页教学内容 透视学是绘画、设计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掌握透视学的知识是必备的基础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术语的运用,使学生掌握透视图绘制的步骤及方法,只有透彻的理解透视原理、掌握透视图技法,才能更好的把握空间,准确的表现人物及景物的结构、造型等。第2页/共29页教学目的(1 1)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构图方式;(2 2)掌握绘制的物体空间的尺寸,为绘制透视图的比例打下基础;(3 3)掌握特定环境的透视变化因素;(4 4)掌握几种透视图的制图方法。第3页/共29页第一单元 概述一、透视的定义二、透视三要素三、透视的名词术语四、透视

2、变化的规律第4页/共29页一、透视的定义 “透视”(PerspicerePerspicere)即“透而视之”。就是透过透明平面看前方的景物,使三维的景物投影到二维的透明平面上,形成立体的图像,这就是透视。第5页/共29页 作为“透明平面”的玻璃板,在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这里的画面不是我们实际作画的画纸或画布,而是我们借以研究透视图形的假想平面。“写生”,就是将假想中的透明画面上显现的图形,同样缩小放大在画纸上。第6页/共29页二、透视三要素 透视学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体的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的规律。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

3、的“画面”不可。因为透视图形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留下的轨迹。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相对于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第7页/共29页 构成透视图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是构成透视图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是物体物体、画面画面、视点(眼睛)视点(眼睛)在观察景物时,光线和图像是透过眼球晶状体中的瞳孔,并在观察景物时,光线和图像是透过眼球晶状体中的瞳孔,并由瞳孔折射而落到眼睛的视网膜上。此时图像是倒像,因为习由瞳孔折射而落到眼睛的视网膜上。此时图像是倒像,因为习惯和生理的视神经,传到大脑时是正立的。(图惯和生理的视神经,传到大脑时是正立的。(图1-11-1)视点(眼睛)视

4、点(眼睛)观察和写生时人的眼睛。观察和写生时人的眼睛。物体物体被观察的现实景和物。被观察的现实景和物。画面画面取景时假定的透明平面,起到取景框的作用。写生作取景时假定的透明平面,起到取景框的作用。写生作 图时,画面是不透明的画纸。图时,画面是不透明的画纸。第8页/共29页图1-1第9页/共29页三、透视的名词术语 1 1 视点: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2 2 足点: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也称驻点。3 3 画面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形必 备的条件。4.4.视角:眼睛所看上下左右范围的角度。写生时视角范围不超过6060,视距应不近于景物本身高度或宽度的1.51.5倍22倍

5、。(图1-21-2)5.5.视域:眼睛看出去的空间范围,形状像圆锥体(视锥)。正常视域 60 60角,取景和透视图都在6060视角之内,超出6060视角的透视图或 反常、变形。(图1-31-3)6.6.视圈线:视域圆锥曲面和画面的交接线,在画面上一般采 用6060视角 的视圈线。(图1-31-3)第10页/共29页图1-2第11页/共29页图1-3第12页/共29页7.7.主点:视中线和画面的交接点(用P P表示)。又称心点、主点、视心点 主点是视点的视向在画面上的反映,也是视点的高低和左右位 置在画面上的反映,是与画面呈90 90 垂直变现的灭点,每幅透 视图上必须要有一个主点。8.8.画面

6、上的基本三线:视中线、视平线、基线。在作透视图时缺一不可。(图1-4)(1 1)视中线: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连线,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2 2)视平线:过主点所作的水平线。不论平视、仰视、俯视,视平线 总是横贯取景框。(3 3)基 线:画幅与承载面(地面、桌面)的交界线,即取景框或 作透视图时画幅的底边。9.9.地平线:站在广阔的平地向前平视,看到远方天与地的交界线。假定地平线是 不动的,视平线随着视向移动而变化:平视时,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斜仰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上方;斜俯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下方,正俯、仰视时,地平线不在画幅上。(图1-5)1-5)第13页/共29页图1-4第14页/共29页图

7、1-5第15页/共29页9.9.视距:视点P P(眼睛)到主点S S(画幅)之间的距离。观看同样的物 体,视距近、视角大;视距远,视角小。10.10.视高:眼睛到地面的距离,在画幅上时视平线到基线的距离。11.11.物距:视点到物体之间的距离。同大的物体,离眼睛近的大,离眼 睛远的小。12.12.基面:承载物体的平面,如地面、桌面。基面与画面互相垂直,当 人站在地面平视看景时,基面即地面。13.13.距点:在画面上以主点为圆心,视距长为半径作圆线,在此圆线上 的任何一点,都可称为距点。常用到的是在视平线上 的距点,用X X表示。它是与画面呈45 45 角的变线的灭点。(图1-1-6 6)第16

8、页/共29页图1-6第17页/共29页四、透视变化的规律(一)透视变化的特点1.近大远小与消失近大远小是透视的主要现象。两个相同体积的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同,离我们近的显得大,离我们远的显得小。(图1-7)现实中相互平行的直线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但是,在视觉透视现象中,这些平行的直线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渐渐的收敛、靠拢;在我们眼睛看来极长的平行直线,当我们看不到它们的时候会相交于一点。从透视图中还可以看到垂直线的透视变化:原来高度相等的物体,在透视中会变得不等高,越远越缩短;原来间距相等的景物,在视觉透视中会变得不相等。第18页/共29页图1-7第19页/共29页2.视觉与透视现象的关系人们的眼睛和

9、被视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是透视变形的条件。相对位置改变,则透视变形改变。(图1-8)“真实的形状”存在于宽度、有深度、高度的空间中,它们本身的形状和空间是始终保持一致性和不变性的。真实物体中的平行线始终是平行线,相同大小的物体无论它们距离我们远还是近实际上它们的形状大小始终是一致的。恒常性:客观物体在其本身运动或是当我们观察者运动时,它们在我们知觉中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第20页/共29页图1-8第21页/共29页图1-33.3.形状变化 人眼观看物体时,由于观察者位置的高低、左右等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图形也就不会相同。如一个方形在平面图看,四条边都相等,当它只有一条边与画面平行时,它的形状就

10、发生的变化。(图1-9)第22页/共29页4.4.疏密变化 物体的表面质地或同类物体的重复,众多的成分构成一种视觉表面纹理与重复构成的透视。距离越远,物体质地或同类物体重复构成越细越密,数量上也似乎随着距离的加大而增多;相反,距离越近,质地与重复构成越疏越松,数量上也逐渐减少。(图1-101-10)第23页/共29页5.5.重叠 人眼能够通过物体的互相重叠、遮挡来判断物体前后关系,因此在画面上一个物体的部分遮挡住另一个物体,那么未被遮挡的物体是完整的,被感觉的近些;收到遮挡的物体是不完整的,被感觉的远些。(图1-1-1111)第24页/共29页图1-111-11第25页/共29页(二)原线、变

11、线与灭点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为原线,映现在画面上的透视方向保持原来状态(垂直、水平、倾斜),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不消失。2.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为变线,映现在画面上的透视方向发生变化,其远端会消失于画面某一个点,相互平行的变线,则向画面上同一个点汇聚消失。3.灭点变线在画面上消失的点叫灭点,平视透视时,变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与画面呈90 的变线向心点消失;与画面呈45的变线向距点消失;与画面呈090的变线向余点消失。倾斜透视时,会出现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的变线,其灭点是天点或者地点。(图1-6)第26页/共29页(三)灭点定理任何线段的灭点,都是从视点引一条实际上与这一线段平行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这是因为两条与画面成角的变线,一定向画面上同一个点汇聚消失。如画面呈90的变线的灭点是主点,在眼睛引一条与之平行的线,那么这条视线也应该消失于主点。又如与画面呈45的变线的灭点是距点,那么在眼睛引一条与之平行的线,这条视线也应消失于距点。(图1-6)第27页/共29页图1-6第28页/共2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9页/共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