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8011040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虎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虎知道将不胜荣幸。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

2、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 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

3、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

4、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长 宽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

5、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 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 长 宽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人教版 篇二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

6、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

7、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 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

8、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_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

9、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 长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 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

10、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 = 长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 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

11、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

12、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具体事例,介绍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初步知道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3、“约数和倍数”部分的调整。 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

13、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的调整。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部分的调整。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

14、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习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6、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

15、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 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

16、验事件发 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4、在解决问题

17、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5、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

18、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

19、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

20、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虎知道 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

21、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

22、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 拓展应用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布置33页8、9题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3、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体的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aa= a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两书之和的奇偶性。 2、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难点 重点:在探究知道两书之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突破方法:猜想、探究、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突破方法:举例验证中掌握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

24、然性。 教学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点评激思 活动一:激趣导入 1、复习概念,引入图示。 (1)说说什么样的数是奇数和偶数? (2)偶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为?奇数呢? 2、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一个什么图形?奇数呢? 【设计意图:】: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为学习新知做组准备。 活动二:游戏导入 1、游戏规则:一个同学转,指针指到那个数,就加上这个数的本身。和是奇数有大奖,和是偶数没有奖 2、学生尝试玩游戏 3、提问思考:为什么没有人得大奖? 【设计意图:】: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两数之和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互评对话 活动一

25、:探索验证 1、明确探究的问题:刚才的游戏,一个数加上它本身只有两种情况,偶数+偶数,奇数+奇数。要全面研究,还有什么情况? 偶数+奇数 2、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探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可以用举例的方法得出结论,也可以用小正方形拼一拼、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个结论。可以独立完成,或者同坐合作。注意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讨论。 (1)用举例的方法验证。 (2)用小正方形拼摆的方法验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想办法,寻找规律,经历过程,从而能找到两数之和的规律。 活动二:归纳结论 1、教师板书结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2、举例验证规律 3、用今天学的规律解释前面的游戏

26、。 活动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填空: 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10个偶数想家的和是(),10个奇数相加的和是() 2、小明爸爸、妈妈今年的岁数和是奇数,几年后小明爸爸、妈妈岁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让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得以巩固,内化所学的知识,掌握两数之和的规律,能灵活运用 三、梳理总结,赏评延展 活动一: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出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吗?这些规律我们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活动二:作业 练习四的3、5、7题 【设计意图:】:安排以上几个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从练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