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卢.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5889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卢.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卢.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卢.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卢.pptx(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卢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卢第一节协调功能的评定第一节协调功能的评定协调协调协调协调(coordinationcoordination)是指人体产生平衡、准确、有控制是指人体产生平衡、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运动能力能力能力能力。正常的随意运动需要有若干肌肉的共同协作。正常的随意运动需要有若干肌肉的共同协作运动,当主动肌收缩时,必有拮抗肌松弛、固定肌的支持运动,当主动肌收缩时,必有拮抗肌松弛、固定肌的支持固定和协同肌的协同收缩,才能准确地完成一个动作,肌固定和协同肌的协同收缩,才能准确地完成一个动作,肌肉之间的这种肉之间的这种配合运动配合运动配合运动配合运动称为协调运动。称为协调运动。

2、第1页/共67页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其中小脑对协调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其中小脑对协调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当大脑皮层发出随意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当大脑皮层发出随意运动的命令时,小脑便产生了制动作用。当大运动的命令时,小脑便产生了制动作用。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为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协调功能障碍协调功能障碍第2页/共67页常见类型常见类型小脑共济失

3、调小脑共济失调小脑共济失调小脑共济失调 症状以四肢症状以四肢与躯干失调为主,受试者与躯干失调为主,受试者对运动的速度、距离、力对运动的速度、距离、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步态不时两脚分开较宽、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即蹒跚规则、稳定性差,即蹒跚步态。步态。第3页/共67页常见类型常见类型基底节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此类病变的受试者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此类病变的受试者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1 1)震颤)震颤)震颤)震颤 (2 2)舞蹈病)舞蹈病)舞蹈

4、病)舞蹈病 (3 3)手足徐动症)手足徐动症)手足徐动症)手足徐动症 (4 4)抽搐)抽搐)抽搐)抽搐 (5 5)肌张力障碍症)肌张力障碍症)肌张力障碍症)肌张力障碍症第4页/共67页常见类型常见类型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此类受试者不能辩别肢此类受试者不能辩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走时动作粗大,迈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走时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过高,跨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过高,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总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总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时易跌倒。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

5、时易跌倒。第5页/共67页常见表现常见表现协同不良协同不良协同不良协同不良 是在运动中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协是在运动中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协是在运动中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协是在运动中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的协同不佳而导致失去了对躯干、四肢和言语肌的正常控同不佳而导致失去了对躯干、四肢和言语肌的正常控同不佳而导致失去了对躯干、四肢和言语肌的正常控同不佳而导致失去了对躯干、四肢和言语肌的正常控制。制。制。制。辨距不良辨距不良辨距不良辨距不良 是由于小脑丧失将来自周围的运动信息和是由于小脑丧失将来自周围的运动信息和是由于小脑丧失将来自周围的运动信息和是由于小脑丧失将来自周围的运动信息和来

6、自大脑的运动命令相比较并发出修正信号的能力引来自大脑的运动命令相比较并发出修正信号的能力引来自大脑的运动命令相比较并发出修正信号的能力引来自大脑的运动命令相比较并发出修正信号的能力引起,由于难于判断运动的距离、速度、力量和范围,起,由于难于判断运动的距离、速度、力量和范围,起,由于难于判断运动的距离、速度、力量和范围,起,由于难于判断运动的距离、速度、力量和范围,结果不是越过靶就是达不到它。结果不是越过靶就是达不到它。结果不是越过靶就是达不到它。结果不是越过靶就是达不到它。第6页/共67页常见表现常见表现眼震眼震眼震眼震 多属小脑病变继发脑干损害,影响到前庭神经多属小脑病变继发脑干损害,影响到

7、前庭神经多属小脑病变继发脑干损害,影响到前庭神经多属小脑病变继发脑干损害,影响到前庭神经核所致。核所致。核所致。核所致。意向震颤意向震颤意向震颤意向震颤 中脑结合臂病变使主动肌和拮抗肌不能协中脑结合臂病变使主动肌和拮抗肌不能协中脑结合臂病变使主动肌和拮抗肌不能协中脑结合臂病变使主动肌和拮抗肌不能协调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手和手指的精细动作受累,调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手和手指的精细动作受累,调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手和手指的精细动作受累,调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手和手指的精细动作受累,在随意运动中当接近靶时颤动更明显。在随意运动中当接近靶时颤动更明显。在随意运动中当接近靶时颤动更明显。在随意运动中当接

8、近靶时颤动更明显。失平衡失平衡失平衡失平衡 小脑、前庭、迷路损害均可引起。平衡反应小脑、前庭、迷路损害均可引起。平衡反应小脑、前庭、迷路损害均可引起。平衡反应小脑、前庭、迷路损害均可引起。平衡反应延迟、加剧或不恰当,影响坐、站和走路。延迟、加剧或不恰当,影响坐、站和走路。延迟、加剧或不恰当,影响坐、站和走路。延迟、加剧或不恰当,影响坐、站和走路。第7页/共67页协调评定的目的协调评定的目的 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评估肌肉或肌群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评估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帮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帮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起协调助了解协调障碍的程度、类型

9、及引起协调障碍的原因;为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障碍的原因;为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对训练疗效进行评估;协助研制供依据;对训练疗效进行评估;协助研制协调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协调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第8页/共67页协调功能分级协调功能分级I级:正常完成。级:正常完成。II级: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级: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和技巧稍有差异。但较正常速度和技巧稍有差异。III级: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级: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拙、明显不稳定。但动作慢、笨拙、明显不稳定。IV级:重度残损:仅能启动动级:重度残损:仅能启动动作,不能完成。作,不能完成。V级:不能完成活动。级

10、:不能完成活动。第9页/共67页协调评定的内容协调评定的内容 在协调功能评定时,应依次检测以下内容:1.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2.运动是否精确、直接、容易反向做。3.加快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4.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5.不看自己运动时是否影响运动的质量。6.受试者是否很快感到疲劳。第10页/共67页协调评定方法协调评定方法一、观察法一、观察法 1.协调功能正常的依据 2.观察受试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并通过与健康人比较,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协调功能障碍。第11页/共67页观察法协调功能正常的依据协调功能正常的依据 正常协调功能的人群应具有以下特征:运动方式正常协调功能的人群应具有以下特征

11、: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具有良好的平衡反应能力;当固定身体的某一部位时,具有的多样性;具有良好的平衡反应能力;当固定身体的某一部位时,具有能使身体的其它部位完成平滑、顺畅运动的能力;观察受试者在各种体能使身体的其它部位完成平滑、顺畅运动的能力;观察受试者在各种体位和姿势下的启动和停止动作是否准确、运动是否平滑、顺畅。有无震位和姿势下的启动和停止动作是否准确、运动是否平滑、顺畅。有无震颤。如让受试者从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或从俯卧位起身至侧坐位,然颤。如让受试者从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或从俯卧位起身至侧坐位,然后进展至四点跪位、双膝跪位、单膝跪位、立位等。后进展至四点跪位、双膝跪位、单膝跪位、立位等。观

12、察受试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观察受试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并通过与健康人比较,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并通过与健康人比较,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协调功能障碍。在协调功能障碍。第12页/共67页协调评定方法二、协调试验二、协调试验 协调试验分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协调试验两类。1.平衡性协调试验 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在直立位时的姿势、平衡以及静和动的成分。2.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位时静止和运动的成分。第13页/共67页平衡性协调试验平衡性协调试验平衡性协调试验平衡性协调试验 p225p225 1 1)双足站立(正常舒适位);)双足站立(正常舒适位);2 2)双足站立(两足并拢站立);)双足

13、站立(两足并拢站立);3 3)双足站立(一足在另一足前方);)双足站立(一足在另一足前方);4 4)单足站立;)单足站立;5 5)站立位,上肢交替地放在身旁、头上方或腰部;)站立位,上肢交替地放在身旁、头上方或腰部;6 6)在保护下,出其不意地让受试者失去平衡;)在保护下,出其不意地让受试者失去平衡;7 7)弯腰,返回直立位;)弯腰,返回直立位;8 8)身体侧弯;)身体侧弯;9 9)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尖之前;)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尖之前;10 10)侧方走和倒退走;)侧方走和倒退走;11 11)正步走;)正步走;12 12)变换速度走;)变换速度走;13 13)突然停止后再走;)突然停止

14、后再走;14 14)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15 15)足跟或足尖着地走;)足跟或足尖着地走;16 16)站立位睁眼和闭眼;)站立位睁眼和闭眼;评分标准:评分标准:4 4分:能完成活动,分:能完成活动,3 3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少帮助;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少帮助;2 2分:能完成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大帮助;活动,需要较大帮助;1 1分:不能完成活动。分:不能完成活动。第14页/共67页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非平衡性协调试验非平衡性协调试验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p22p226 6评定方法评定方法评定方法评定方法 1 1)指鼻试验:)指鼻试验:2 2)指)指-他人指试验:他人指试验

15、:3 3)指指试验:)指指试验:4 4)指鼻和指)指鼻和指-他人指试验:他人指试验:5 5)对指试验:)对指试验:6 6)抓握试验:)抓握试验:7 7)前臂旋转试验:)前臂旋转试验:8 8)反跳试验:)反跳试验:9 9)轻叩手:)轻叩手:1010)轻叩足:)轻叩足:1111)指示准确:)指示准确:1212)交替地跟)交替地跟-膝、跟膝、跟-趾试验:趾试验:1313)趾)趾-他人指试验:他人指试验:1414)跟)跟-胫试验:胫试验:1515)绘圆或横)绘圆或横“8”8”字试验:字试验:1616)肢体保持试验:)肢体保持试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5 5分:正常;分:正常;4 4

16、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常稍差;3 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陷极明显,动作慢、笨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陷极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拙和不稳定;2 2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1 1分:不能活动。分:不能活动。第15页/共67页(三)(三)(三)(三)协调试验的选择协调试验的选择协调试验的选择协调试验的选择 可根据运动缺陷,选择相应的协调试验方法。可根据运动缺陷,选择相应的协调试验方法。可根据运动缺陷,选择相应的协调试验

17、方法。可根据运动缺陷,选择相应的协调试验方法。(四)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试验(四)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试验(四)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试验(四)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试验 适用于上肢协调功能障碍者。适用于上肢协调功能障碍者。适用于上肢协调功能障碍者。适用于上肢协调功能障碍者。(五)上下肢协调性试验(五)上下肢协调性试验(五)上下肢协调性试验(五)上下肢协调性试验(六)上田氏协调试验(六)上田氏协调试验(六)上田氏协调试验(六)上田氏协调试验 适用于躯干下肢协调功能障碍者。适用于躯干下肢协调功能障碍者。适用于躯干下肢协调功能障碍者。适用于躯干下肢协调功能障碍者。自学部分自学部分第16页/共67页上下

18、肢协调性试验 (一)记录一定时间内连续完成某一单纯动作的次数,或完成一定次数所需时间(一)记录一定时间内连续完成某一单纯动作的次数,或完成一定次数所需时间1.1.上肢上肢 A.A.按动计数器,计按动计数器,计3030秒内所按动的次数,或计按动秒内所按动的次数,或计按动2020次所需时间;次所需时间;B.1B.1分钟内能抓取盒中分钟内能抓取盒中玻璃球数或抓取玻璃球数或抓取1010个所需时间;个所需时间;C.1C.1分钟内在穿孔板上能竖起小棒或抓取分钟内在穿孔板上能竖起小棒或抓取1010个所需时间。个所需时间。2.2.下肢下肢 A.A.闭眼,足尖靠拢站立的时间;闭眼,足尖靠拢站立的时间;B.B.睁

19、眼,单足站立的时间睁眼,单足站立的时间 ;C.C.睁眼,步行睁眼,步行10m10m的时间(前的时间(前进、后退、横行);进、后退、横行);D.D.闭眼,步行闭眼,步行5m5m的时间(前进、后退、横行)。的时间(前进、后退、横行)。(二)观察进行复杂动作时的失误次数或完成动作的方法(二)观察进行复杂动作时的失误次数或完成动作的方法1.1.上肢上肢 A.A.在复杂的图形上用铅笔在其空隙中画线;在复杂的图形上用铅笔在其空隙中画线;B.B.反复做对受试者来说是复杂的动作,观察其反复做对受试者来说是复杂的动作,观察其正确度;正确度;C.C.高高叠起积木。高高叠起积木。2.2.下肢下肢 A.A.以以50-

20、100cm50-100cm距离立起瓶子,令绕瓶子步行,计算被碰倒的瓶数;距离立起瓶子,令绕瓶子步行,计算被碰倒的瓶数;B.B.在宽为在宽为20cm20cm的步行的步行线内,睁眼步行,计算足出线的次数。线内,睁眼步行,计算足出线的次数。第17页/共67页 协调试验的选择协调试验的选择协调试验的选择协调试验的选择不同运动缺陷时的协调试验方法不同运动缺陷时的协调试验方法运动缺陷运动缺陷评定方法评定方法运动缺陷运动缺陷评定方法评定方法.轮替运动障碍轮替运动障碍指鼻试验指鼻试验V.V.静止震颤静止震颤在静止时观察受试者在静止时观察受试者交替指鼻和指指试验交替指鼻和指指试验在活动时观察受试者,活动时缺陷减

21、轻或消失在活动时观察受试者,活动时缺陷减轻或消失前臂旋转试验前臂旋转试验.姿势性震姿势性震颤颤观察正常的站立姿势观察正常的站立姿势膝关节屈伸试验膝关节屈伸试验.运动徐缓运动徐缓走路中观察手的摆动走路中观察手的摆动变速走变速走变换速度和方向行走变换速度和方向行走.辨距不良辨距不良指示准确指示准确突然停止后再走突然停止后再走绘圆或横绘圆或横8 8字试验字试验观察受试者功能活动观察受试者功能活动跟膝胫试验跟膝胫试验.姿势紊乱姿势紊乱上、下肢固定或保持在某一位置上、下肢固定或保持在某一位置走标记物走标记物在坐或站位上出其不意地使之脱离平衡在坐或站位上出其不意地使之脱离平衡.动作分解动作分解指鼻试验指鼻

22、试验改改变变站站姿姿(双双足足正正常常站站位位变变换换为为一一足足在在另另一一足足前前方)方)指指-他人指试验他人指试验单足站单足站交替地跟交替地跟-膝、跟膝、跟-趾试验趾试验.步态紊乱步态紊乱直线走直线走趾趾-他人指试验他人指试验侧方走、倒退走侧方走、倒退走IV.IV.意向震颤意向震颤在功能活动中观察,接近靶时缺陷加重在功能活动中观察,接近靶时缺陷加重正步走正步走交替指鼻和指指试验交替指鼻和指指试验变速走变速走对指试验对指试验环形走环形走指指-他人指试验他人指试验趾趾-他人指试验他人指试验第18页/共67页 第二节第二节 平衡功能的评定平衡功能的评定 平衡平衡(balance,equilib

23、rium)是动作的基本保证,要使活动中的身体保持平稳、准确,就必须有良好的平衡与协调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关系密切,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活动。第19页/共67页一概述一概述人体平衡(balance,equilibrium)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所依靠的接触面。人体站立时的支撑面为两足及两足之间的面积。支撑面大,稳定性好,容易维持平衡。第20页/共67页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人体站立时身体所处位置与地球引力及周围环境人

24、体站立时身体所处位置与地球引力及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躯体感觉、前庭觉的传入而被感知的关系通过视觉、躯体感觉、前庭觉的传入而被感知 中枢整合:感觉信息在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感觉信息在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并形成运动的方案运动控制: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第21页/共67页感觉输入感觉输入(视觉

25、系统、躯体感觉、前庭系统)(视觉系统、躯体感觉、前庭系统)(视觉系统、躯体感觉、前庭系统)(视觉系统、躯体感觉、前庭系统)视觉系统:视觉系统: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时,视觉系统通过颈部肌到干扰或破坏时,视觉系统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部保持向上直立位和保持水肉收缩使头部保持向上直立位和保持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直立位,从而获得新的平衡。立位,从而获得新的平衡。适当的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信息对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和反馈的作用第22页/共67页感觉输入感觉输入躯体感觉躯体感觉:平衡的躯体感觉包括皮肤感觉

26、(触、平衡的躯体感觉包括皮肤感觉(触、压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的过程中,压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的过程中,与支撑面相接触的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与支撑面相接触的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体重的分布情况和身体质心的位置;分布于肌递有关体重的分布情况和身体质心的位置;分布于肌肉、关节及肌腱等处的本体感受器(螺旋状感觉神经肉、关节及肌腱等处的本体感受器(螺旋状感觉神经末梢)收集随支撑面变化的信息,经深感觉传导通路末梢)收集随支撑面变化的信息,经深感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撑面上时,足底皮向上传递。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撑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

27、、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肤的触、压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当足底皮肤和下肢本体感觉输入完全消失时,人体失当足底皮肤和下肢本体感觉输入完全消失时,人体失去感受支撑面情况的能力,姿势的稳定性立刻受到严去感受支撑面情况的能力,姿势的稳定性立刻受到严重影响,此时,闭目站立时身体倾斜、摇晃,甚至摔重影响,此时,闭目站立时身体倾斜、摇晃,甚至摔倒倒。第23页/共67页前庭系统前庭系统:包括:包括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感知感知人体角加速度运人体角加速度运动和椭圆囊、球囊(耳石器)感知的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动和椭圆囊、球囊(耳石器)感知的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直线

28、重力加速有关的直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经第四对脑神经,经第四对脑神经进脑干。头部的旋转刺激了前庭系统中两个感受器。其一为进脑干。头部的旋转刺激了前庭系统中两个感受器。其一为半规管内的壶腹嵴(运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在三维半规管内的壶腹嵴(运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角加(减)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刺激。在躯体感空间中的运动角加(减)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刺激。在躯体感觉和视觉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前庭冲动在控制人体质心位置觉和视觉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前庭冲动在控制人体质心位置上的作用很小。上的作用很小。当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当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当躯体感觉和视觉

29、信息当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 输入均不存在(被阻断)输入均不存在(被阻断)输入均不存在(被阻断)输入均不存在(被阻断)或输入不准确而发生冲或输入不准确而发生冲或输入不准确而发生冲或输入不准确而发生冲 突时,前庭系统的感觉突时,前庭系统的感觉突时,前庭系统的感觉突时,前庭系统的感觉 输入在维持人体平衡方输入在维持人体平衡方输入在维持人体平衡方输入在维持人体平衡方 面就变得非常重要。面就变得非常重要。面就变得非常重要。面就变得非常重要。第24页/共67页中枢整合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纵三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等)多级平衡觉束、脑

30、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整合加工整合加工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并形成运动的方案方案方案方案。当体。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为了判断人体质心的准确位置和支位或姿势变化时,为了判断人体质心的准确位置和支撑面情况,中枢神经系统将三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撑面情况,中枢神经系统将三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迅速判断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何种感觉迅速判断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冲突的,从中选择出提供准确定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冲突的,从中选择出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入。位信息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入。

31、第25页/共67页运动控制运动控制运动控制运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及跨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及跨步调节机制步调节机制。第26页/共67页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踝调节机制踝调节机制: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较大较大较大的支的支撑面上,受到一个撑面上,受到一个较小较小较小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力)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力)时,身体质心以踝关节为

32、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时,身体质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似钟摆运动钟摆运动钟摆运动钟摆运动),以调整质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以调整质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lady gaga 的鞋第27页/共67页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髋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正常人站立在:正常人站立在较小较小较小较小的支撑面上(小于双的支撑面上(小于双足面积),受到一个足面积),受到一个较大较大较大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降低,身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身体质心重新回到双足范围内,人体通过髋关节的使身体质心重新回到双足范围内

33、,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体质心和保持平衡。屈伸活动来调整身体质心和保持平衡。第28页/共67页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跨步调节机制跨步调节机制:当外力干扰:当外力干扰过大过大过大过大,使身体的摇动进一,使身体的摇动进一步增加,质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步增加,质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平衡的变化时,人体启动跨步调节机制,自动地向用平衡的变化时,人体启动跨步调节机制,自动地向用力方向快速跨出或跳跃一步,来重新建立身体质心支力方向快速跨出或跳跃一步,来重新建立身体质心支撑点,使身体重新确定能实现稳定站立的支撑面,避撑点,使身体重新确定能实现稳定站立的支撑面,避免摔倒。免

34、摔倒。第29页/共67页二、平衡反应及其表现方式二、平衡反应及其表现方式二、平衡反应及其表现方式二、平衡反应及其表现方式(一)(一)平衡反应平衡反应 是指平衡状态改变时,人体恢复原有平是指平衡状态改变时,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和和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反应。反应时间是指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可见运动的时间;运动时间是指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可见运动的时间;运动时间是指从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建立新平衡的时间。时间是指从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建立新平衡的时间。平衡反应使人体不论卧位、坐位、站立位均能保持稳平衡反应使人体不论卧位、坐位、站

35、立位均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或姿势,是一种定的状态或姿势,是一种自主反应自主反应,受大脑皮层控制,属,受大脑皮层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人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意识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人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提高或改善平衡能力,例如体操、技巧等项目的训练,以提高或改善平衡能力,例如体操、技巧等项目运动员、舞蹈、杂技演员的平衡能力就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运动员、舞蹈、杂技演员的平衡能力就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当某种原因导致人体平衡能力受损时,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当某种原因导致人体平衡能力受损时,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平衡训练,可以使平衡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平衡训练,可以使平衡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第

36、30页/共67页(二)特殊平衡反应(二)特殊平衡反应1 1、保护性伸展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倒。肢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倒。第31页/共67页(二)特殊平衡反应(二)特殊平衡反应2 2、跨步及跳跃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

37、新平衡的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过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跨步调节机制)避免受到伤害。(跨步调节机制)第32页/共67页(三)(三)平衡反应的形成规律平衡反应的形成规律平衡反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出生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7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9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12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第33页/共67页(四)(四)平衡反应的平衡反应的表现方式表现方式(了解)(了解)第一种方式第一种方式 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

38、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的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的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第二种方式第二种方式 体位同上体位同上,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倾斜倾斜或质心或质心移位移位时,出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侧肢体向外伸展,时,出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侧肢体向外伸展,对侧肢体保护性伸展。对侧肢体保护性伸展。第三种方式第三种方式 体位同上,体位同上,从前向后推从前向后推受试者,先后出现足受试者,先后出现足趾背屈、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平抬,最后头、肩向趾背屈、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平抬,最后头、肩向前倾斜。前倾斜。第四种方式第四种方式 体位同上,体位同上,从

39、后向前推从后向前推受试者,先后出现足受试者,先后出现足趾屈曲、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趾屈曲、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肩后伸、头后仰。肩后伸、头后仰。第34页/共67页三、平衡评定的目的、分级与适三、平衡评定的目的、分级与适应症应症 平衡评定是评定受试者感受、控制或调节平衡的能力。(一)评定目的(一)评定目的 1.明确有无平衡障碍。2.了解平衡障碍的程度、类型。3.协助了解引起平衡障碍的原因。4.协助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5.评估治疗效果。6.研制平衡障碍评定与训练的新设备。第35页/共67页(二)平衡功能分级(二)平衡功能分级(二)平衡功能分级(二)平衡功

40、能分级I级:能正确地完成活动;II级:能完成活动,仅需要较小的帮助来维持平衡;III级:能完成活动,但需要较大的帮助来维持平衡;IV级:不能完成活动 根据平衡活动的完成情况,可将平衡功能分为4级第36页/共67页适应证适应证凡具有平衡功能障碍或下降的对象都有必要进行平衡功凡具有平衡功能障碍或下降的对象都有必要进行平衡功凡具有平衡功能障碍或下降的对象都有必要进行平衡功凡具有平衡功能障碍或下降的对象都有必要进行平衡功能的评定。能的评定。能的评定。能的评定。(任何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疾患都有必要评任何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疾患都有必要评定平衡功能。)定平衡功能。)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外伤、

41、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性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耳鼻喉科疾患耳鼻喉科疾患 各种眩晕症。各种眩晕症。骨关节疾患与损伤骨关节疾患与损伤 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置换、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置换、影响姿势与姿势控制的颈部与背部损伤以及各种运动损伤、影响姿势与姿势控制的颈部与背部损伤以及各种运动损伤、肌肉疾患及周围神经损伤受试者等。肌肉疾患及周围神经损伤受试者等。对平衡功能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如运动员、飞行员及宇航员对平衡功能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如运动员、飞行员及宇航员和平衡功能自然下降的老年人也

42、需要进行平衡功能的评定。和平衡功能自然下降的老年人也需要进行平衡功能的评定。第37页/共67页四、评定内容四、评定内容静止状态静止状态静止状态静止状态 在不同体位时均能保持平衡,睁、闭眼时能维持姿势稳定,在不同体位时均能保持平衡,睁、闭眼时能维持姿势稳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必要的姿势调整反应。在一定时间内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必要的姿势调整反应。运动状态运动状态运动状态运动状态 能精确地完成运动,并能完成不同速度的运动(包括加速度能精确地完成运动,并能完成不同速度的运动(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运动后能回到初始位置,或保持新的体位平衡。如在不同和减速度),运动后能回到初始位置,或保持新的体位

43、平衡。如在不同体位下伸手取物。体位下伸手取物。动态支撑面动态支撑面动态支撑面动态支撑面 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保持平衡。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保持平衡。姿势反射姿势反射姿势反射姿势反射 当身体处在不同体位时,由于受到外力(推力或拉力)作用当身体处在不同体位时,由于受到外力(推力或拉力)作用而发生移动,人体建立新平衡的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而发生移动,人体建立新平衡的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第38页/共67页评定指标评定指标稳定性 指维持身体姿势在最小的摆动范围,摆动范围越小,稳定性越好。对称性 指身体的质量平均分布,在站立位,身体质量平均分布在两下肢,坐位下平均分布在两臀。动态稳定性 指维持身体在运动中

44、的稳定性。第39页/共67页五、平衡种类静态平衡静态平衡 又称又称一级平衡一级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和站位时平衡。自我动态平衡自我动态平衡 又称又称二级平衡二级平衡,指在无外力作用下,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他人动态平衡他人动态平衡 又称又称三级平衡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

45、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时,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第40页/共67页平衡评定方法观察法量表法平衡仪测试法第41页/共67页观察法1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睁、闭眼站立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睁、闭眼站立(即(即RombcrgsRombcrgs征),双足靠拢站,足跟对足尖站,单足交替站等。征),双足靠拢站,足跟对足尖站,单足交替站等。2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在运

46、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足跟着地走、足尖着地走、直线走、走标记物。条件下行走,包括足跟着地走、足尖着地走、直线走、走标记物。3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第42页/共67页量表法属于主观评定后的记录方法。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结果量化,评分简单,应用方便。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有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Berg平衡量表测试、MAS平衡测试和Semans平衡障碍分级等。第43页/共67页平衡仪测试法平衡测试系统是近来发展起来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这类仪器采用高精度的压力传

47、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整个系统由受力平台、显示器、电子计算机、专用软件构成。通过系统控制和分离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来评定躯体感受、视觉、前庭系统对于平衡及姿势控制的作用与影响,其结果以数据及图的形式显示。第44页/共67页六、六、临床常用平衡评定方临床常用平衡评定方法法(了解)(了解)(了解)(了解)p234p234第45页/共67页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瑞典医生Fugl-Meyer等人在Brunnstrom评定基础下发展而来,常用于测试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偏瘫受试者。第46页/共67页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由瑞典学者Birgitta Lindmark在 Fugl-Meyer方

48、法上修订而成,1998年发表,方法更为适用。第47页/共67页Berg平衡量表(BBS)由Katherine Berg于1989年首先报道,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项目,测试一般可在20分钟内完成。第48页/共67页Berg平衡量表评定指南测评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项目和(或)给予受试者以指导。如果某个项目测试双侧测评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项目和(或)给予受试者以指导。如果某个项目测试双侧或测试或测试1 1次不成功需要再次测试,则记分时记录此项目的最低得分。次不成功需要再次测试,则记分时记录此项目的最低得分。大多数项目中,受试者在

49、要求的位置上需保持一定时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大多数项目中,受试者在要求的位置上需保持一定时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或需要监护,或需要外界支持或测评者的帮助,则按照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分数。受试或需要监护,或需要外界支持或测评者的帮助,则按照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分数。受试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持平衡。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持平衡。测评工具:秒表或带有秒针的手表测评工具:秒表或带有秒针的手表1 1块、直尺或带有块、直尺或带有5 5、1212、25cm25cm刻度的测量尺刻度的测量尺1 1把。测把。测试所需的椅子要高度适中。在进行第试所需的椅子要高度适中。在进行第12

50、12项任务时要用到一个台阶或一只高度与台阶相当项任务时要用到一个台阶或一只高度与台阶相当的小凳子。的小凳子。第49页/共67页MAS平衡功能评测由澳大利亚学者Carr和Shepherd提出的运动检测方法,总评分48分。其中有关平衡功能测定有12分,常与其它运动功能的评定一起进行。第50页/共67页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适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和小儿脑瘫受试者适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和小儿脑瘫受试者 第51页/共67页日本东京大学康复部的平衡评定第52页/共67页脊髓损伤受试者的平衡测试 第53页/共67页静态平衡仪测试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利用计算机测量技术,将人体质心的微小移动的距离、沿水平平面内X、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