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想象学习.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38412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86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与想象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思维与想象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与想象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与想象学习.pptx(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思维一、思维1、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内部规律性的间接间接的和概括概括的反映。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一定的事物作媒介来认识事物。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反映。*思维是脑的机能,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受社会实践活动水平制约,与其他心理现象联系密切。*思维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合理思维往往导致不恰当的认知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态度体验。持续时间过长,易出现心理问题。日晕有风、月晕有雨把汽车、轮船、飞机等归纳为“交通工具”第1页/共86页思维和感知觉的区别思维和感知觉的区别第2页/共86页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第3页

2、/共86页2、思维的品质 深刻性: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含思维的广度、深度、难度。灵活性:思维的灵活程度。“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独创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批判性:独立发现和批判精神 敏捷性:思维活动的速度,即智力的敏锐性(求职困难怎么办?)第4页/共86页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第5页/共86页3、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过程(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分解出来,而分别加以考虑的过程。综合: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或把事物的特征方面结合起来。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第6页/共86页例:用例

3、:用6根火柴摆出根火柴摆出4个等边三角形个等边三角形第7页/共86页(二)比较与分类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异同点的思维过程。比较是建立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的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同时性和继时性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有实用性分类和本质性分类两种。比较与分类是思维的重要的认知加工方法,也是思维的重要环节第8页/共86页第9页/共86页(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概括:是指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初级的、经验的概括高级形式的科学的概括抽象

4、与概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第10页/共86页(四)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通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否正确。系统化:是指在人脑中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区,使之建立一定的联系的过程。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提高学习效率。第11页/共86页4、思维的种类、思维的种类1.依据凭借物的不同: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依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时遵循的逻辑规则:

5、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第12页/共86页动作思维动作思维n定义:依靠定义:依靠动作动作进行的思维。进行的思维。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如请一个如请一个2 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没有任何“想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拿”。他伸长胳臂、踮。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

6、这样依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靠动作进行的。第13页/共86页第14页/共86页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n定义:依靠事物的定义: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进行的思维。n4 4岁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具体形象象计算。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第15页/共86页抽象思维l抽象思维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经验型者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

7、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理论型者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惟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维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从思维的发展来看,经历着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第16页/共86页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辐合(求同)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发散(求异)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缺

8、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第17页/共86页请尽可能多的写出砖的用途请说出一个可以让老师心甘情愿准你请假的理由第18页/共86页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直觉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例如,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浴缸。分析思维:严格按照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结论。第19页/共86页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运用已有知识和现成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叫做常规思维。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过的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对

9、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创造思维。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工程师研制出一种新仪器,都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它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第20页/共86页思考:一辆小汽车冲出马路撞到了大树上,请问原因是什么?第21页/共86页1、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程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音义统一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成人赖以进行的思维工具。语言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是一种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紧密的联系。言语的分类:外部言语有发音

10、器官发出的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有隐蔽性、片段性、压缩性特点。语言获得理论 强化理论(斯金纳)语言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获得的,其反射建立在由环境引起的、声音和声音连接的选择性强化的基础上。模仿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儿童学习的语言,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生成转换语法理论(乔姆斯基)人体有一个“语言获得装置”,它能把后天的语言经验转化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二、思维与言语二、思维与言语第22页/共86页2、语言与思维 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和必然结果。人类先有思维,然后才创造文字和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1、语言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之一。动作是思维的表现工具之一。思维的内容和方式是通过语言具体表现出来的。语言的发展推动思维的发展 前言语活动的发音阶段口语的理解与表达 言语的早期发展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词语组合成句阶段语言表达能力的 口语进一步发展阶段思维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思维影响语言的表达 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第23页/共86页三、想象三、想象1 1、定义:、定义:想象想象是对头脑是对头脑中中已有的表象已有的表象进进行加工改造,重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组合成为新形新形象象的过程。的过程。第24页/共86页v第一,头脑中要有相当数量的第一,头脑中要有相当数量的表象表象作

12、为作为加工材料。加工材料。v第二,要有第二,要有运用思维运用思维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能力工改造的能力。想象产生需要两个条件想象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件:件:第25页/共86页想象的特点:想象的特点:形象性:形象性:想象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而不是词或符号。新颖性:新颖性: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结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第26页/共86页想象与表象的关系:区别:(1)表象:是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想象:是对头脑中表象进行

13、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3)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联系: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第27页/共86页2 2、想象的种类、想象的种类想象想象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梦、幻觉梦、幻觉)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幻想第28页/共86页无意想象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v梦是无意想象。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梦是无意想象。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v在梦中,

14、有时见到已故的亲人、昔日的在梦中,有时见到已故的亲人、昔日的朋友,经历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情朋友,经历一些希奇古怪的事情 v幻觉是一种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不随幻觉是一种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不随意想象。意想象。第29页/共86页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有意想象v画家画画画家画画v作家创造小说。作家创造小说。v建筑师设计楼房建筑师设计楼房 有预定目的、自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觉进行的想象第30页/共86页再造想象再造想象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

15、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老舍草原 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第31页/共86页v再造想象的条件:v一是要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v二是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v三是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

16、的详细程度。第32页/共86页创造想象的形象一般是以前没有的创造想象的形象一般是以前没有的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按照自己的创见,务,按照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思新形象的独立地构思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首创过程。其特点是首创性、新颖性、独立性。性、新颖性、独立性。如:工程师设计新产品如:工程师设计新产品第33页/共86页v形成条件:有急切的创造欲望和动机 有广阔的知识和表象储备 积极的思维活动 原型启发第34页/共86页第35页/共86页(3)幻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积极的幻想(理想):

17、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的可能性。消极的幻想(空想):它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的可能,它是以意愿代替实际行动的消极空想。第36页/共86页第37页/共86页3、想象的形成方式、想象的形成方式综合:把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第38页/共86页夸张:及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第39页/共86页拟人化:把人类的特性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第40页/共86页典型性: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此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第41页/共86页4、想象的作用、想象的作用想象与实践的关系:想象在实践中产生和

18、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想像可以引起和导致人的实践活动。想像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想像的内容和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有满足需要的替代作用。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丰富和深化作用。第42页/共86页四、概念与推理四、概念与推理1、概念1.1定义:是对同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一种抽象概括。(以词的形式表现词是什么意思)概念的内涵:指其本质特征,即词的思想内容。概念的外延:属于该概念的所有事物注意:内涵增加,外延随之减少请说出“学生”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请增加“学生”这个概念的

19、内涵,并说出增加后的外延。第43页/共86页1.2概念的分类:a.合取概念(多属性定义)析取概念(多属性但不联合)关系概念(有特定联系的多属性)b.具体概念(指认属性)和抽象概念(本质属性)c.日常概念(日常积累)和科学概念(科学论证)d.自然概念(自然形成)和人工概念(人工制造)第44页/共86页第45页/共86页1.3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属性。概念的形成的两种途径:日常生活的交际、模仿活动,在感性概括的基础上掌握日常概念;通过专门的学习、教学训练,在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概念。概念形成过程是人们发现概念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第46页/共86页

20、p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掌握词的意义)特定客体阶段“具体实例”水平:“皇帝皇帝就是沙皇”、“水海洋里的水”、“骄傲就是自己夸自己,说自己比别人好”具体特征阶段“直观特征”水平:“灯玻璃做的亮的”、“野兽在森林里会伤害人的”、“祖国美丽的地方”这两个阶段学生在概括能力上属于“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小学低年级多属于这个阶段功用阶段“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水平:“皇帝封建社会里欺压人民的人”、“祖国一个自己国家领土”、“水能喝的”、“灯能照亮的”、“骄傲学习好了不能骄傲”这一阶段学生在概括能力上属于“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既有事物外部特征,也有部分内部特征。小学中年级儿童多属于这个阶段。以上3个阶段

21、可能会出现“泛化”现象逻辑定义阶段“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水平:“皇帝剥削阶级的头子”、“野兽四只脚行走的野生动物”、“水是会流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属于“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主要出现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第47页/共86页p成人的概念形成过程共同因素说(C.赫尔)概念的形成是将一类事物的共同因素抽象出来并对它做出相同的反应。共同中介说(C.E.奥斯古德)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一些其中“共同中介反应”的因素把事物和词联系起来。假设考验说(J.布鲁纳)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利用现在得到的和已储存的有关信息主动的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第48页/共86页1.4概念形成的影

22、响因素过去的经验变式的提供词语的运用定义的准确第49页/共86页1.5概念教学例子定义例子的方法正确下定义区分本质特征与特异特征丰富感性经验正确地使用变式及反例适当进行直观教学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思考:请讲解概念“手机”。第50页/共86页2、判断2.1定义: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以句的形式表现,词与词的关系)肯定判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判断:“蝴蝶不是鸟”。2.2本质:判断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表明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请判断:“我们是14级中文教育x班”是表明哪些概念的关系。2.3意义:思维要借助判断进行,思维的结果也是以判断的形

23、式表现。第51页/共86页3、推理3.1定义:是人脑从已知判断出发推导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句与句的关系)3.2构成 前提:已知判断必须真实、必须与结论有必然联系。结论:新判断。第52页/共86页3.3类型 归纳推理:从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推理过程。例:金属能导电金是金属金能 导电银是金属银能 导电铜是金属铜能 导电铁是金属铁能 导电铝是金属铝能 导电第53页/共86页u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从某类事物的所有个体对象概括出一般结论。不完全归纳推理从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概括出这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由于归纳推理是由个别事物的命题(前提)推导出该类事物的普遍现象

24、(结论),及结论大于前提,所以前提与结论不是必然关系,而是或然关系。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第54页/共86页演绎推理:从一般知识、原理中推出个别事物的结论。例:金属能导电金是金属金能 导电银是金属银能 导电铜是金属铜能 导电铁是金属铁能 导电铝是金属铝能 导电第55页/共86页由于演绎推理是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形式构成,即从两个客观的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而推断出新判断的形式。演绎推理中的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否则,其推理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演绎推理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推理。两种推理的区别:a、推理形式不一样 b、推理结果的真实性不一样。归纳推理的前提

25、即使,但结果可能是错误的;演绎推理的结论只要前提正确,结论必定正确第56页/共86页五、问题解决五、问题解决1、问题1.1什么是问题:指现有知识经验难以直接解决或应对的事物或情境。问题空间:由问题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认知操作的中间状态,即问题空间。1.2所有的问题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以及由此形成的问题的三种状态)现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是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是关于构成结论的描述;障碍即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不是直接的,必须间接地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由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认知操作的中间状态,即问题空间。例:韩信分油(

26、3斤葫芦7斤罐10斤油篓分两半)第57页/共86页2、问题解决 2.1问题解决: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认知操作而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说,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2.2问题解决的思维特点:1.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指向性思维目的指向性。2.必须有一系列的运算程序操作性序列。3.必有认知成分的参与认知操作性。第58页/共86页2.3 问题解决的阶段:a、发现(提出)问题:具有创造思维积极性;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b、分析问题:抓

27、住核心,找出关键,缩小范围,明确问题类别。c、提出假设:对问题的结论和解决方式的推测、假定以及设想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d、验证假设: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是否正确,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实际操作和思维。这四个步骤是一个可反复、可细化的过程。第59页/共86页2.4 问题解决的策略:a、算法式策略: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所得到的答案都能找到答案;缺点是有些问题解题规则不易找到,有的问题解决过于费时b、启发式策略:依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范围内进行较少探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猜题)。手段目的分析法 逆向推理法 爬山法 计划法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不会去寻求最佳的

28、途径找到最满意的答案西蒙满意原则第60页/共86页2.5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2)定势3)功能固着4)知觉的特点5)动机强度和情绪状态6)原型启发7)个性差异8)无关信息干扰第61页/共86页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问题情景是指人们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情景是指人们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景或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的客观情景或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题条件。题条件。在问题超过了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或隐蔽不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情景。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第62页/共86页例如,给被试分别呈现图中的例如,给被试分别呈现图中

29、的A A图图或或B B图,来求正方形的面积。图,来求正方形的面积。呈现呈现A A图比呈现图比呈现B B图,被试解决问题图,被试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一些。的难度要大一些。第63页/共86页请用最快的时间解答:请用最快的时间解答:王大爷去赶集,用1000元买了一头牛,接着转手2000元卖出,然后用3000元买一匹马,转手4000元卖掉。问今天王大爷赚了多少钱?A.赔了1000元B.不赔不赚C.赚了1000元D.赚了2000元E.赚了3000元第64页/共86页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2、定势、定势卢钦斯定势实验实验问题问题三种容器的容量三种容器

30、的容量要量出的水量要量出的水量习惯解决办法习惯解决办法备注备注ABCD1211273100214163259931843105494262152059431623493207153931882876325D=B-A-2CD=B-A-2CD=B-A-2CD=B-A-2CD=B-A-2CD=B-A-2CD=B-A-2CD=B-A-2CD=A-CD=A+CD=A-C第65页/共86页在陆钦斯(W.Luchins,1942)的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出一定量的水,用数字进行计算。结果:1.实验组在解18题时,大多数人用B-A-2C的方法进行计算,称间接法。2.控制组在解7,8题时,全部采

31、用了简便的计算方式:A-C或A+C,称为直接法。这说明实验组在做6,7,8题时,受到了前面定势的影响。只有19%的人不受影响,而采用了直接法。第66页/共86页思考:有一位既聋双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么样做?第67页/共86页3、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

32、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体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第68页/共86页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问题问题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第69页/共86页问题答案第70页/共86页4、知觉的特点一般来说,知觉情境越简单、越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被感知,问题就越容易解决;知觉情境较复杂、隐匿,问题就不容易解决。第71页/共86页九点连线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第72页/共86页答案:容易受到知觉情境(正方形)的限制,只有突破情境的束缚,在方形外面想办法,才能解决

33、问题。第73页/共86页5、动机与情绪(1)动机与问题解决 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心理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人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水平,反而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第74页/共86页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第75页/共86页(2)情绪与问题解决情绪与问题解决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

34、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学生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如学生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有时甚至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如果学生能以积极的有时甚至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如果学生能以积极的情绪迎接考试,就将有利于思考,找到思路,使问题得以解情绪迎接考试,就将有利于思考,找到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决。第76页/共86页6、原型启发(1)内涵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动物、声乐等等都可以成为原型,并可能对问题解决产生启发作用,这就是原型启发。例如,鲁班从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

35、;瓦特从例如,鲁班从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瓦特从壶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等等。飞机的发明。壶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等等。飞机的发明。(2)作用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相似之处,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原型启发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很大作用。第77页/共86页7、个性差异人的人格心理特点对创造性思维的进程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谨慎,细致,顽强,坚韧,创新,自信的心理品质比畏缩,怯懦,自卑,自负等的心理品质的人更容易解决问题。第78页/共86页8、无关信息干扰看一下下面两个问题:A.小王家兄弟五个,都未婚,他们每个

36、人都有一个姐妹,如果把王妈妈也算在内,试问他们家有几个女人?B.某城市有15%的人不把电话号码放人电话簿上,如果你从该城市的电话簿上随机抽取200个号码,问其中有多少人是不把电话号码放入号码簿上的?第79页/共86页 答案:这是两个很简单的问题。但你是否都能很快地得出了答案?在A题中,答案是两个女人,兄弟的数目是无关信息,但它却使多数人费了许多思考。在B题中,人们倾向于注意15%和200个人数,而实际上这两个数字都是无关信息,因为所有200个人都取自电话簿,答案应该是0。研究发现人们经常错误地假定:问题中的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题中都有用。因此,总是想办法去利用这些信息。第80页/共86页六、

37、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六、创造性思维与教学1、创造性思维1.1定义:指以新颖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泛指在学习、认识和工作实践中富有新意的思维。狭义的创造性思维,专指发明创造、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1.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a、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b、以发散式思维为主,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相结合是其基本图式c、以直觉思维为主,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相结合d、创造想象的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e、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f、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

38、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第81页/共86页1.3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华莱士的四阶段论)准备阶段:活动前的知识积累、信息收集及技能准备要求是有广博的知识技能。酝酿阶段:等待结果出现。一种无意识思考状态。豁朗阶段: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形象产生阶段灵感迸发状态。验证阶段:对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形象予以评价、检验、修正,使其完善。第82页/共86页1.4富有创造性的学生的十个特征作文作文想象力丰富;想象力丰富;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心智活动积极;心智活动积极;触类旁通;触类旁通;干事情热心,坚忍不拔;干事情热心,坚忍不拔;以新奇的方式提出卓越的见识;以新奇的方

39、式提出卓越的见识;独立性高,富有主见;独立性高,富有主见;自信、有理想、有抱负;自信、有理想、有抱负;兴趣广泛而专一;兴趣广泛而专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第83页/共86页2、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a、创设环境b、培养创造性人格c、培养多种思维形式: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d、采取多种训练策略头脑风暴(群体对某问题自由思考,提出各自方案)、吉尔福特的训练方法(拓宽问题、分解问题、不断疑问、快速联想、延长努力、列举属性、远距离联系、尝试灵感)e、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托兰斯曾就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创造性思维向教师提出五点建议:v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v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v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v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v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第84页/共86页谢谢观赏!第85页/共8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6页/共8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