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金坛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金坛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惘然(wn)嗤笑(ch)阴晦(hu)发窘(jin)B恣睢(sn)胆怯(qi)褴褛(ln l)给予(j)C戳穿(chu)抽噎(y)栈桥(zhn)拮据(ji j)D诧异(ch)愕然()嬉闹(x)牡蛎(m l)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无旁鹜断张取义富丽堂皇彬彬有礼B大发雷霆自吹自擂疲惫不堪附庸风雅C丰功伟绩矫柔造作金戈铁马不可明状D絮絮叨叨扭捏作态形消骨立不知所错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做学问引经据典要取其精要,切不可断章取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B这句话撕碎了他虚伪的面具,诚实高贵的形象在
3、大家心中荡然无存。C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能否彻底智力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填写。(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2)汉文有道恩犹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3)一封朝奏九重天,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_,_”(杜甫月夜忆舍弟)借月流露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_,_”(王湾次北固山下)借“乡书”“大雁”传递着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5)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 “_,_”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6)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的句子是_,_。(7)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不应生气,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那就如孔子所说的:_,_,(8)“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这句话与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5、_,_;_,_”含义相似。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
6、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进亦忧:在朝廷做官B休祲降于天:不祥C天下缟素:穿白色的丧服D长跪而谢之:道歉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B休祲降于天/万钟于我何加焉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聂政之刺韩傀也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A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B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行为,为什么呢?C我曾经追随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
7、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行为,为什么呢?D我尝试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4下列对选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段的爱国主题鲜明。甲段“古仁人”忧国忧民之心常在;乙段唐雎终不辱国家使命。B选段的表达方式各异。甲段发议论抒政治情怀;乙段借语言描写塑人物形象。C选段皆运用对比。甲段将迁客骚人览物的悲与喜对比;乙段将秦王和唐雎形象对比。D选段句式各具特色。甲段“用对语诉情怀,世以为奇”;乙段运用排比,气势恢宏。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部潘裕民常常有人问我,该读什么样的书?我的回答是“经典”。因为经典原著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
8、典书籍所不能比拟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所谓“经典”,指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经过千百年来的千锤百炼、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强、最有价值的经典。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和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话,可以引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思考。苏格拉底曾说:“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好的生活。”没有经典,当然不会有好的生活。我认为读经典,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读”。所谓“读书”,不是说你今天去书店买两本书,明天从网上购回一包书,这不难办到;难以办到的是,你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要阅读经典著作。哲学家周国平说:“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和阅读时
9、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是阅读经典著作。日本有一位哲学家叫柳田谦十郎,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书也不容易,也同样值得庆贺。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如果不读经典,只读那些所谓“有用”的书,我们可能成为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机器,还有什么灵魂和境界可言?从一定意义上说,读经典是为了人格更加完善,包括精神的自我提升和灵魂的自我觉醒。在我看来,精神追求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变得强大。比如我们读哲学,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已
10、故著名学者俞吾金教授曾指出,“哲学赋予了人们一种Choice(选择)的眼光,使得你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现在在哪儿、明天可能去哪儿,这样才能生活得比较自在、比较自信,也更加乐观。其实,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要直接读大师的作品。叔本华说过一句话:“谁向往哲学,就必须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不朽的大师。”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师的原著是最可靠的。朱光潜先生说:“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11、这是因为,读书有着特殊的规律,必须经历一个吸收、转化、升华的过程。1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句能否删去?为什么?4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庆清朝慢踏青【宋】王观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注】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饾饤
12、(du d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
13、的行动,用词精巧。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请写一段话,介绍水浒传童年繁星春水中的任意一部著作,要求至少用到以下备选词语中的任意两个。【备选词语】大气磅礴清纯自然曲折跌宕百折不挠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情真意切行云流水_七、作文(共40分)从下边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题目:人生路上风景美作文(2)阅读下边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片善可嘉,朝闻甘于夕死”,这是唐代诗人骆宾壬对待听取别人善言的态度。现实生活中,别人的琐言片语,往往会给我们以教益或启迪。学会倾听,你会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你会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你会懂得朋友的善意提醒学会倾听,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会辩明方向,在生活的舞台上你将绽放如莲。请以“学会倾听”为话题作文。作文要求: 要有自由、有创意地,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