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金坛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金坛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教诲(hu)瞥见(pi)深恶痛疾(w)B妯娌(zhu)佃农(din)粲然一笑(cn)C黝黑(yu)炽热(zh)藏污纳垢(gu)D长髯(rn)猝然(ch)摧枯拉朽(xi)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笨拙题纲甘败下风铤而走险B粗旷吞噬怨天尤人谈笑风生C伎俩玷污虎视眈眈仗义执言D颠覆针砭前扑后继惟妙惟肖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B王稼祥从间接的渠道了解到朱仲丽的家世、学识修养、道德操守后,对朱仲丽的好感已
3、经潜滋暗长了。C现在,日月光华,坦荡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被压在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D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衡一号”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
4、)_,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3)黄鹤楼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_,_。(4)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用游动的视觉描写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饱含喜悦开朗心情的诗句是“_,_”。(5)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5、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节选自郁离子)【注】鄙:郊野之外。为盖:制作雨具。秸槔:打水的工具。赢:有余利。斯:就、便。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_(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_(3)则还
6、为盖焉还:_(4)鲜用盖者鲜: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B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C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D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旱斯具舟,热斯具裘。4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1)甲文的主要观点:(2)乙文的主要观点:(3)共同特点: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最后一堂语文课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像火锅筵席上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
7、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们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适可想而知。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手里轻捻的那本语文书,也许纯是用来对付教导主任的。他要讲的课文以及知识点
8、,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就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我们于是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
9、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中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救火车一般匆忙而焦急。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来一趟。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九月的阳光,在他身
10、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模样。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个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但那又是一个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
11、,没有一天止息。(作者:曾颖,选自小说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平时的课:最后一课:2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1)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2)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勿忙而焦急。3如果对第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1)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2)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4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5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
12、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卖炭翁(节选)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属于七言律诗,卖炭翁属新乐府诗。B钱塘湖春行的颔联借“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动人。C卖炭翁(节选)
13、运用外貌、心理、动作等描写,塑造了一个生活贫困、处境艰难劳动艰辛的老人形象。D钱塘湖春行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卖炭翁则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简要赏析这两首诗的画线句在修辞及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结合语境,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在杏花春雨的江南,玲珑俊秀的阁楼,保持着自然的和谐;_,_;_,_,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