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石狮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福建省石狮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远远的街(ji)灯明了B那隔着河的牛郎(lng)织女C定然在天街闲游(xinyu)D我想那缥缈(piomio)的空中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巍峨沉默寡言头晕目炫B纯悴逾越源源不断记忆尤新C流淌呻吟麻木不仁犹豫不决D禁固派遣稀稀拉拉精益求精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
3、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B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强欲登高去,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正是江南好风景,
4、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狼一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目的的句子是: _。狼一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_。狼一文中发表议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家无井而出溉汲汲:从井里取水B及其家穿井及:等到C闻之于宋君闻:听说D丁氏对曰对:回答2下列句中加点
5、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得一人之使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非得一人于井中也C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D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译:得到一个人来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活人。B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听到像这样的传闻,不就像没有听到一样。C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译:有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就去传播说:“丁家挖井挖到一个人”。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译:全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切不可轻
6、信传闻,盲目随从。B穿井得一人出现讹传的原因,是丁氏对事情的表述不清楚,使听者误会了其意思;另外“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这也是一个原因。C穿井得一人中,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这是事情的真相,但在传播过程中就变成了“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D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它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
7、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
8、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
9、,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对标题“秋天的怀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B标题“秋天的怀念”是全文的线索。C标题中的“秋天”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D标题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
10、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2下列对本文画横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当时内心的痛苦和绝望。B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景物描写,写树叶飘落的样子,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C文章第段画线句是一句叙述性的语句,没有必要独立成段,可以直接放在第段段末,不影响全文的情感表达。D文章第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北海的各色菊花。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都要活得坚忍,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3对文章末句“好好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好活”虽是朴素至极的话,却寄予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B“好
11、好活”一词是反语,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埋怨。C第一次“好好活”是母亲见我轻生,近乎本能的呐喊。是母亲在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D第二次“好好活”是母亲离世后,“我”和妹妹领悟到母亲未说完的话的深意:是母亲满怀的牵挂和揪心,也是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希望他们珍爱生命,勇敢活下去。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六、语言表达(共1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七、作文(共40分)作文小练笔请你根据学习诫子书的感悟,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写写你内心的真实感受,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