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体系规划20113671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城镇体系规划201136716.pdf(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草案)第一章 总贝U.1.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3.第一节发展方针战略3.第二节 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预测 8 第三章 城镇空间布局 1.0 第一节 城镇空间结构10 第二节 合肥经济圈1.1 第三节芜马经济圈12 第四节沿淮城市群12 第五节 沿江城市带13 第六节淮合芜宣城市带14 第四章次区域发展指引1.5 第一节皖北片区发展指引1.5 第二节 皖中片区发展指引 1.6 第三节沿江片区发展指引1.7 第四节 皖西片区发展指引 1.9 第五节 皖南片区发展指引 20 第五章城镇规模与功能22 第一节 城镇人口规模 22 第二节 城镇用地规
2、模 24 第三节城镇功能体系25 第四节合肥27 第五节芜湖28 第六节安庆29 第七节蚌埠30 第八节阜阳31 第九节马鞍山32 第十节铜陵33 第一节宣城33 第十二节六安34 第十三节池山I35 第十四节滁外I36 第十五节 淮南37 第十六节淮北38 第十七节宿外I39 第十八节亳外I39 第十九节黄山4.0 第六章乡村地区发展42 第二十节 总体思路42 第二一节 镇4.4 第二十二节 乡村46 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48 第一节原则、战略与目标48 第二节交通布局框架48 第三节综合交通网络规划.48 第八章 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 50 第一节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50 第二节水资源保护与
3、利用规划5 1 第三节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51 第四节旅游与人文资源发展利用51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2 第六节 彳氐碳发展与节能减排.52 第九章 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53 第一节区域供水设施53 第二节 区域能源基础设施.53 第三节 区域信息基础设施.53 第四节区域污水与环境卫生设施53 第五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体系54 第六节区域公共设施54 第十章 空间管制与区域协调55 第一节管制分区55 第二节管理分类55 第三节区域协调55 第一章 近期行动计戈U .57 第二章实施规划机制与措施59 第一节完善规划编制与实施.59 第二节 改革城乡管理体制.60 第三节政策建
4、议61 第三章 附则62 附录63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10)丁 2010年底已实施到期。为适应建 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打造 经济强省,文 化强省,生态强省”的目标要求,确立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具有安徽 特色的城镇体系,引导全省城乡空间高效、集约、和谐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编 制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 本规划”)。第2条编制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2010第3 号)(3)国务院关丁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
5、理的通知(国发 200213号)(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送审稿)(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6)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3条指导思想(1)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 崛起的新路子。(2)坚持“双轮驱动”。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 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 协调共进、互动发展,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
6、新路子。(3)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增强与东部地区的产 业联系,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4)立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全省空间统筹规划,全 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走出后发地区低碳 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5)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不断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第4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宣
7、城市、六安市、黄山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共16个地市。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第5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 20212030年,规划基期年为 2011年。第6条规划法律效力(1)本规划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2)本规划是统筹协调全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省人民政 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编制区域性城 镇体系规划、区域性专项规划、城市(县)的城乡规
8、划以及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相邻地区协调的重要依据。(3)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审批城乡规划和进行重点区域空间管制、区域 重大项目选址,应当遵守本规划。第二章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 第一节发展方针战略 第7条城镇化方针 以多种类型的城市发展为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提速提质发展;实施分区差 别化发展政策,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异地城镇化,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 移;努力走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民生优 先、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8条城镇化原则(1)产城融合。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
9、进新型工业 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 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2)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布局,发 挥我省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形成与长三角全面对接、辐射中西 部的空间开发新格局。坚持城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城乡统 筹发展为导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局面。(3)分类指导。尊重南北地域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资源和经济发 展等方面的差异性,坚持皖北、皖中、沿江、皖南和皖西的分区发展,实施分类 指导,形成不同区域城镇化各具特色、多元统筹、竞相发展的局面。(4)生态宜居。大
10、力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做好做足山 水文章,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乡土地配置,加快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5)彰显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 资源,注重文化创新,塑造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城镇风貌,打造城镇徽 风皖韵魅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第9条城镇化发展战略 全省实施集聚发展、统筹发展、分区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1)集聚发展 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引导经济、人口的相对集中布局,交通、资源、能源和 生态环境的集约化发展。1)坚持全省城镇空间的集聚。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引导全省生活、生产和消费
11、空间分别向相应的经济圈、城市群、城镇发展轴带、都市区与城市组群、增长极 等空间集聚,促进产城融合,保障区域生态空间,形成省域范围内有疏有密的 集 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2)保证城乡建设用地的集聚。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城镇用地 的集中布局,提高用地利用效率,推动乡村用地的统筹安排,在保证城乡用地总 量平衡的基础上,探索独立工矿用地的集中布局与机制,促进城乡用地资源的统 筹集聚。3)促进全省城镇人口的集聚。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提高公共服务等级,提 升就业岗位,有序的吸引城镇化人口向中心城、县城集中,适度吸引省内异地城 镇化人口在皖中、皖江片区的集聚。4)推进
12、交通、基础设施的集约建设。以省域交通、基础设施廊道为依托,促进 区域*通、基础设施廊道的集中布局,避免对城镇空间的过度切割和浪费。5)引导资源、能源的集约发展。促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保护,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提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效率,推进全省低碳发展。6)实现生态环境的集约发展。在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以水土资源承载 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促进生态保护地区的城镇集中、适度有序开发和特色发 展。(2)统筹发展 安徽省新一轮的 攵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下的城镇发展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1)统筹区域发展。对外发挥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形成
13、与长三 角全面对接、辐射中西部的空间开放格局。内部加快皖江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进 程,促进皖北的实力提升,推进皖西、皖南的生态化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在各 分区特色充分彰显、互利互补的基础实现全省的区域协调。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 乡村地区的辐射,以城带乡、整合资源,促进社会公平。3)统筹人口与经济布局。减少全省南北地区之间人口与经济错位,通过加速产 业转移和省内异地城镇化方针,加快皖中、沿江地区等经济发展地区的人口集聚,促进皖南、皖北的分级适度集中,鼓励皖西地区等经济落后山区人口的适度外 迁。4)统筹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合肥、芜马两大经济圈建设,优化
14、提升沿江、淮合 芜宣城市带,培育阜阳、蚌埠、黄山、安庆四大增长极,鼓励铜池、宿淮城市组 群共建,推进滁州、亳州两大都市区建设,形成内部网络化,对外开放,全力对 接长三角的的城镇空间格局。(3)分区发展 充分尊重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充分遵循各片区特点和发展 规律,实现全省分区差别化城镇化路径。1)空间集聚形态的分区差别化。皖中片区以经济圈为带动,实现全区空间的中 心集聚发展;沿江片区以经济圈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和都市区共同带动空间集 聚形态;皖北片区以增长极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都市区和县 2)产业发展类型的分区差别引导。皖中、沿江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15、展,逐步扩展生产*业、休闲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皖北片区以 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产业为主导,并强化农业的基础依托;皖南片区以国际化 旅游和休闲产业为主导;皖西片区以红色和生态旅游为主导。3)文化的分区特色发展。皖北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强化淮河流域各城市在中原 地区的地位和启西功能;皖中、沿江地区以长江文化为主导,强化其与长江下游 各城市如南京等地的交流与对接,促进沿江发展的一体化进程;皖西以红色文化 为主导,突出革命老区山区生态旅游等发展;皖南以新安江文化为主导,突出徽 文化特色,强化其在民居、城镇肌理、乡村等方面的特有徽派要素,加强与浙西 等地的联系,增强其文化影响和辐射力。第10条总体目标 以工
16、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的两大重要驱动 力,将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旅游 休闲目的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东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区域,兼有 出口和内需两大作用的产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率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承接沿海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第11条城乡发展目标 全省城乡发展实行动态发展目标:(1)近期: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1%。城镇空间发展依托现状,实施重点培育,初步形成以经济圈和城市群带动的城乡发展格局。全省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发
17、展水平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增强,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断突 显。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逐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 快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皖江皖中地区率先实现吸引人口回流。(2)中期: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8%。形成以经济圈、城镇组群 和发展轴带动的城乡发展格局。全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与发展效 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显著提高,战略性新 义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外流人口稳步回流,全面建设成为高水平小康社会。皖江、皖中等发展条件较好 的地区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普遍
18、加速增长。(3)远期: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发 展轴圈联动和带动作用突显,中心突出。全省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服务经济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突显。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实质性增长。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节 能减排成效显著,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了促进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健康发展,规划建立全省城乡发展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共五大类32项,包括:经济发展(6项)、人口与城镇化(4项)、社会 文化(5项)、人民生活(8项)、生态建设(9项)等。
19、见表2-1:表2-1:全省城乡发展目标体系 类别 指标 现状值 目标值备注 2010 2015 2020 2030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2359.3 23600 36300 71500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2.08 3.74 5.41 9.79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849.4 23734 36000 71000预期性 财政收入(亿元)2063.8 3800 5800 11400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151.5 9600 16400 35000预期性 R&D经费占GDP比重(%)1.43 2 2.5 3预期性 人口与城镇化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20、5950.1 6300 6700 7300预期性 流出人口规模(万人)912 800 700 500预期性 城镇化水平(%)43%51%58%70%预期性 城镇人口规模(万人)2559.1 3200 3900 5100预期性 社会文化 城镇调查失业率(%)6 5 5万 11 100-120 长丰县 双墩镇、肥东县撮镇镇,芜湖县方村镇,天长市秦栏镇,来安县汉河镇,叶集发 展改革试验区,宁国市港口镇,郎溪县十字镇,桐城市新渡镇、当涂县博望镇、无为县高沟镇。5万 22 150-200 长丰县 双墩镇、肥东县撮镇镇,月厅西县三河镇,芜湖县方村镇,天长市秦栏镇,来安县 汉河镇,毛集发展改革试验区,叶集发
21、展改革试验区,宁国市港口镇,广德县新 杭镇,郎溪县十字镇,桐城市新渡镇,东至县大渡口镇,滩溪县临涣镇、当涂县 博望镇、无为县高沟镇。宿松县复兴镇、东至县大渡口镇、宵阳县木镇镇、亳州 市古井镇、宿州市符离镇 5 万 480 200-300 全省合计 5100 第二节城镇用地规模 第60条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总量预测 规划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4023平方公里,独立工矿用地总量为 190 平方公里,乡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9403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5248平方公里,独立工矿用地总量为 360 平方公里,乡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8892平方公里。表5-3:2020、2030年
22、规划用地规模(单位:平方公里)2030 年 备注:*3550 平方公里为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所规划的城镇工矿用地规 模 第60条2020年分城市用地规模指引 根据用地总量控制原则,将全省地级市分为三类城市实施建设用地补给,如 下表:表5-4:202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补足(平方公里)独立 工矿用地补给门槛控制(平方公里)安徽省 3550 473 190 合肥市 491.19根据各城市规划人口,以人均100平方米为标准补足 一类 芜湖市 292.66 一类 马鞍山市 220.3 一类 淮南市 222.22
23、二类 蚌埠市 170.07 二类 安庆市 317.03 二类 滁州市 241.06 二类 阜阳市 248.84 三类 宣城市 191.03 二类 铜陵市 100.68 二类 池州市 115.96 二类 淮北市 151.83 三类 K 安巾 266.15 三类 宿州市 235.22 三类 黄山市 119.15 三类 亳州市 166.6 三类 2020 年 城镇建设用地 其中:补足建设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 4023(3550*)473 190 5248 360 农村建设点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9403 8892 13616 14500 资料来源:参考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4、,其中,原巢湖市城镇工矿用 地规模指标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分配到合肥、芜湖和马鞍山 第61条独立工矿用地政策指引 独立工矿用地采用“总量控制,分类指引”的原则。2020年全省总量控制为190 平方公里,2030年总量控制在360平方公里。全省地级城市共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城市为独立工矿用地重点保证地区,但投资与产出门槛最高;二类城市为为 独立工矿用地次重点保证地区,投资与产出门槛较高;三类城市为一般地区,但 独立工矿用地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投资和产出门槛(见表 7-7)。表5-5:独立工矿用地规划分类标准 分类 城市 投入产出规模门槛 一类城市 合肥、芜湖、马鞍山 主要分类原则:1、全省发展核心城市,
25、2、有国家级工业园或集中区,3、工业 用地效益高(10)投入产出规模门槛:1、投资强度300万元/亩,2、产出强度600万元/亩 二类城市 蚌埠、池州、淮南、安庆、铜陵、宣城、滁州 主要分类原则:1、位丁主要发展圈轴或增长级城市,2、相对发达的工业和工 业效益(4.5),3、位丁皖江示范区 投入产出规模门槛:1、投资强度200万元/亩,2、产出强度400万元/亩 三类城市 淮北、亳州、宿州、黄山、六安、阜阳 主要分类原则:1、位丁皖北片区,2、非工业主导型、工业转型城市,3、现 状工业发展效益不高(4.5)投入产出规模门槛:1、投资强度150万元/亩,2、产出强度300万元/亩 第三节城镇功能
26、体系 第62条 区域性特大城市 融入长三角分工体系,实施国家战略,提升全省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城市,逐 步培育成长三角西翼的中心城市。分为两类,一类是合肥。二类是芜湖。第63条 区域性中心城市 省域内部具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承担区域生产服务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和 区域统筹协调等职能的中心城市。包括蚌埠、阜阳、黄山、安庆。第64条地区性中心城市 各地市的中心城市,是各地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中心。包括马鞍山、铜陵、宣城、六安、池州、滁州、淮南、淮北、宿州、亳州。第65条特别政策区 特别政策区主要是指江北集中区和江南集中区,是安徽省为国家实现中部崛 起战略的重要产业承接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27、移的先行先试区,是安徽改 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先导区。第66条 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 县域中心城市是县(县级市)域层面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分为 两类。一类共47个,重点打造人口规模20-50万的现代化、职能综合的中等城 市。二类共14个,重点建设人口规模20万以下的配套设施完善和富有特色的宜 居小城市。表5-6:规划全省城镇功能体系 类型 城镇数 城镇名称 区域性特大城市 一类 1 合肥市 二类 1 芜湖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4 安庆巾、蚌埠巾、阜阳巾、黄山市 地区性中心城市-10 K 安巾、池州巾、铜陵巾、马鞍山巾 宣城市、滁州市、淮南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特别政策区-2 江北集
28、中区、江南集中区 县域中心城市 一类 47 巢湖巾、界百巾、天长市、明光巾、桐城市、宁国市、肥东、肥西、滩溪、涡阳、颍上、利辛、蒙城、太和、阜南、舒城、芜湖县、质山、庐江、无为、萧县、凤阳、定远、全椒、来安、霍邱、灵 璧、怀远、广德、凤台、和县、泗县、繁昌、南陵、固镇、临泉、寿县、怀宁、当涂、金寨、五河、根阳、望江、潜山、宿松、歙县、泾县、二类 14 太湖、长丰、东至、宵阳、岳西、含山、霍山、休宁、郎溪、绩溪、祁门、石台、旌德、夥县 第四节合肥 第67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全省的中心城市,皖中片区和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淮合芜湖宣城市带的 核心节点城市,长三角西翼的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魁
29、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第68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 1000-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78-80%。到2020年合肥市城市人口 424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约 360万人,肥东、肥西县城市人口 64万人);2030年合肥市城市人口 630万人(其中中心 城区城市人口 550万人,肥东、肥西县城市人口 8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为合肥市区、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人口总量稳步增 长地区为长丰县、庐江县。第69条 交通设施建设(略)第70条 生态发展指引
30、(略)第71条 区域协调(略)第72条 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县级巢湖市应重点处理好与合肥市区的功能关系,积极承担合肥区域性特大 城市建设中更多功能,成为连接合芜马宁竟合互动的桥头堡和泛长三角有特色的 旅游目的地,加强巢湖生态保护,加强与芜马宁的通道对接,明确设施布局。肥东县应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合肥市区的功能一体化关系,加强与县级巢湖市的通 道对接,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形成合肥主 城区的东南向辐射通道。肥西县应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合肥市区的功能一体化关系,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 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南部加强与庐江县的区域融合发展,形成合 肥主城区的南向辐
31、射通道,西部应关注小庙镇与官亭镇发展,成为合肥与六安一 体化发展的战略节点。长丰县应加强与淮南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衔接,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 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南部地区融入合肥市区发展,北部应在水湖镇、朱巷 镇一带规划建设北部卫星城。庐江县应加强与肥西县相邻区域的融合发展,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明确县域集 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成为合肥与安庆、铜陵一体化发 展的战略节点。第五节芜湖 第73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全省次中心城市,芜马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淮合芜宣城市带和沿江城市带交 汇的核心节点城市,长三角西翼的中心城市。皖江开发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发展 的龙头地区,全国重要的
32、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第74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芜湖市域总人口 510-530万人,城镇化水平81-83%。到2020年芜湖市城市人口 21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约 195万人,芜湖县城市人口 23万人);2030年芜湖市城市人口 31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 市人口 280万人,芜湖县城市人口 3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为芜湖市区和芜湖县;人口稳步增长地区为繁昌县、南陵 县、无为县。第75条交通设施建设(略)第76条生态发展指引(略)第77条区域协调(略)第78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芜
33、湖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沿 边交通廊道控制,加强与中心城区、以及高淳、宣城的衔接,加强江南水乡资源 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繁昌县应处理好中心城市与芜湖市区的功能关系,加强通道对接与衔接,明 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县境西北部山体保 护,强化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与上游铜陵以及下游芜湖市区协调沿江取 水口、排污口布点。南陵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境 内文物保护和西南部山脉生态保护,协调与宣城的设施布局和廊道控制。无为县应处理好中心城市与芜湖市区、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功能关系,加强跨 江通道对
34、接与衔接,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沿江岸线和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与上游下游协调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布 点。第六节安庆 第79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沿江城市带重要节点城市,皖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第80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安庆市域总人口 620-640万人,城镇化水平68-70%。到2020年安庆市城市人口 140万人;2030年安庆市城市人口 18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安庆市区、桐城市、根阳县;人
35、口稳步增长地区为怀宁县、望江县、宿松县、潜山县;人口适度减少的地区为岳西县、太湖县。第81条交通设施建设(略)第82条生态发展指引(略)第83条区域协调(略)第84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县级桐城市应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划定各类保护区范围,积极融入合肥经济 圈,加强通道建设,密切省内协调,同时应密切与安庆市区、潜山的协调发展,促进合肥与安庆互动发展。根阳县应重点关注与安庆中心城区的功能关系,密切资源共享与设施布局要 求,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关注浮山风景名 胜区以及沿江区域空间保护与管制要求,加强与铜陵、池州的跨江联动发展。望江县应加强长江岸线、湖泊生态的保护与
36、利用,明确各类保护区范围,加 强与江西的协调,划定交通等廊道的保护范围。县松县应加强长江岸线、湖泊生态以及北部山岳的保护与利用,以小孤山、白崖寨为品牌,密切与太湖等互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湖北、江西等相 邻地区的通道建设。怀宁县应重点关注与安庆中心城区的功能关系,密切资源共享与设施布局要 求,加强通道对接。潜山县应以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统筹区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统一 保护与开发,明确各类保护区,密切与桐城、太湖、岳西的互动,带动市域西北 区域的整体发展。太湖县应以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为品牌,明确各类保护区,加强旅游通道与基 础设施建设,密切与潜山、岳西、宿松、望江的互动。岳西县应以生态
37、资源优势和司空山风景名胜区为品牌,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 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旅游通道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与潜 山、太湖的互动,保障区域生态本底资源。第七节蚌埠 第85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皖北片区和沿淮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淮合芜宣城市 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皖东北的核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省乃至全国重 要的光伏、生物、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内河 航运枢纽城市。第86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蚌埠市域总人口 490-510万人,城镇化水平63-65%。到2020年蚌埠市城市人口 19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
38、约 165万人,怀远县城市人口 30万人);2030年蚌埠市城市人口 26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 市人口 220万人,怀远县城市人口 4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为蚌埠市区、怀远县;人口稳步增长地区为怀远县、固镇 县、五河县。第87条交通设施建设(略)第88条生态发展指引(略)第89条区域协调(略)第90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怀远县城和凤阳县城为副中 心的城镇密集区,沫河口、马城(孝仪)、曹老集等卫星城镇是蚌埠城镇密集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怀远县应重点关注与蚌埠中心城区的功能互补关系,充分利用荆山、涂山和 淮河 两山一河”以及接近中心城区的优势,明
39、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发展休闲旅游业。根据主体功能区发展要求,发展成为带 动周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固镇县应重点关注与周边地区泗县、五河、灵璧的功能关系,发挥区域性集 散功能,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五河县应重点关注湖泊生态以及风景资源保护,加强通道建设与功能衔接,强化 区域性旅游休闲功能。第八节阜阳 第91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皖北片区和沿淮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皖西北中心 城市。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新兴能源和煤电产业基地、农副 产品加工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第92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
40、引 规划2030年阜阳市域总人口 750-770万人,城镇化水平53-55%。到2020年阜阳市城市人口 140万人;2030年阜阳市城市人口 16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阜阳市区;人口适度增长地区为界首市、颍上县;人口适 度减少地区为阜南县、临泉县、太和县。第93条 交通设施建设(略)第94条 生态发展指引(略)第95条 区域协调(略)第96条 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县级界首市应重点关注皖豫边界的区位优势,加强通道建设和功能培育,择 优发展边境贸易与市场建设。太和县应重点关注与阜阳市区的功能关系,加强协调,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 和产业的优化重组。临泉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
41、人口、经济集聚,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利用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特产品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和 农副广品资源开发。阜南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皖 豫边界生态保护与资源共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淮河第一闸一一王家坝闸 的知名度,保护沿淮独特的农业、湿地、森林生态景观,加强生态建设。颍上县应以八里河、迪沟风景名胜区、小张洼为品牌,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 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旅游通道与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煤炭资源 开发与区域生态保护。第九节马鞍山 第97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芜马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沿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全省先进制造集 聚区,长三角
42、经济圈重要的新型工业和山水园林城市。全省承东启西的先导区。第98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马鞍山市域总人口 320-340万人,城镇化水平76-78%。到2020年马鞍山市城市人口 15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约120万人,当涂县城市人口 30万人);2030年马鞍山市城市人口 186万人(其中中心城区 城市人口 150万人,当涂县城市人口 36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为马鞍山市区、当涂县;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地区为含山县、和县。第99条交通设施建设(略)第100条生态发展指引(略)第101条区域协调(略)第102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当涂县应全面对接中心城区、加强
43、通道建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功能分工 协调、生态共建共保,以空间管制分区与各分区的空间资源利用要求为依据,引 导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全面推进马鞍山全市的整体协同发展。全面对接南京,深化马芜同城化战略,并加强与沿江城市带城市及省内其他重要城市的发展联 动。含山县应重点处理好与县级巢湖市的功能关系,成为合马联动发展的重点区 域,加强通道建设,廊道管制,划定各类保护区。和县应处理好中心城市与马鞍山市区、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功能关系,加强跨 江通道建设和廊道控制,强化沿江岸线资源和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与上下游 协调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布点,加强港口等重要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关注与南京 的通道对接。第十节铜陵
44、 第103条 功能与职能定位 沿江城市带重要节点城市,铜池城镇组群的核心城市。打造世界铜都和国家 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创新、绿色、幸福的现代化滨江工业城市。第104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铜陵市域总人口 120-130万人,城镇化水平83-85%。到2020年铜陵市城市人口 80万人(含铜陵县);2030年铜陵市城市人口 100 万人(含铜陵县)。人口快速增长地区铜陵市区和铜陵县。第105条交通设施建设(略)第106条生态发展指引(略)第107条区域协调(略)第108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统筹安排、合理调配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破除体制障碍,打破 行政区
45、划,统筹安排空间资源,建议铜陵县撤县改区,以利丁空间资源统筹。铜陵县应全面对接中心城区、加强通道建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功能分工 协调、生态共建共保,以空间管制分区与各分区的空间资源利用要求为依据,引 导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全面推进铜陵全市的整体协同发展。促进铜池一体化,加强九华山、九华湖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合作,共同促进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第十一节宣城 第109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芜马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淮合芜宣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全省承东启西的重 要先导区。面向长三角的机械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工基地和 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成为苏浙皖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第110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
46、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宣城市域总人口 320-340万人,城镇化水平68-70%。到2020年宣城市城市人口 65万人;2030年宣城市城市人口 8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为宣城市区,广德县、朗溪县和宁国市;人口稳步增长地区为 泾县、绩溪县;人口适度控制地区为旌德县。第111条 交通设施建设(略)第112条 生态发展指引(略)第113条区域协调(略)第114条 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县级宁国市应保护山地资源,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 济集聚,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程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拓边境贸 易与合作,密切港口、汪溪与宣城市区的联动发展。广德县应加强
47、与杭州、南京、芜湖经济中心联系,加强通道建设与廊道控制,以 太极洞国家级风景区以及芦湖竹海为品牌,划定各类保护区。郎溪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加强毗邻区 域通道建设,密切城镇走廊区域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泾县应以宣纸之乡”为品牌,划定各类保护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宣 城市区的通道建设以及与整个徽州地区的旅游通道以及旅游设施建设。绩溪县应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品牌,划定各类保护区,密切与整个徽州地区 以及皖南山区的通道建设、品牌建设。旌德县应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密切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和资源开发,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划定各类保护区。第十二节六安 第115
48、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合肥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全省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 目的地,大别山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连接合肥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纽 带。第116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六安市域总人口 540-560万人,城镇化水平64-66%。到2020年六安市城市人口 80万人;2030年六安市城市人口 12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区为六安市区和舒城县;人口适度增长地区为霍邱县、寿县;人 口减少地区为金寨县、霍山县。第117条 交通设施建设(略)第118条 生态发展指引(略)第119条区域协调(略)第120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引 寿县应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
49、城为品牌,划定各类保护区,促进寿春一正阳关集聚 区建设,密切与淮南的通道建设和文化旅游协作。霍邱县应积极促进霍邱城关镇 一霍邱钢城集聚区建设,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 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关注矿产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的关 系处理。叶集改革试验区应以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为动力,密切与河南的通道建设和基础 设施建设,促进金寨-叶集-姚李集聚区建设。金寨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加强区域水源保护地建设,引导人 口、经济集聚,加强旅游通道和设施建设,保护大别山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成 为旅游休闲基地。霍山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与生态保护区域,加强区域水源保护地建设,促进衡 山一佛子
50、岭一与儿街集聚区建设,加强旅游设施与通道建设。舒城县应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加强通道建设和功能衔接,促进城关镇一万佛湖 一杭埠集聚区建设,密切与三河、同大关系,加强万佛湖、万佛山水资源保护以 及旅游资源保护。第十三节池州 第121条功能与职能定位 沿江城市带重要节点城市,铜池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全省重要的新材料、新型 化工基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铜池一体化,共同构建沿江城市带中部中心 城市。第122条 城镇化发展与人口发展空间指引 规划2030年池州市域总人口 150-170万人,城镇化水平68-70%。到2020年池州市城市人口 30万人;2030年池州市城市人口 60万人。人口快速增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