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1).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2425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内除法(一)(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表内除法(一)(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内除法(一)(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内除法(一)(1).doc(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表内除法(一)单 元分析个人设计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一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结合用口诀求商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左增加:1、学生在结合生活实例理解除法含义时,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2、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的方

2、法。二单元目标要求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悉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探索用口决求商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起。

3、同左1、2、3.增加:1、平均分是除法的物化形式,让学生能认识到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是十分重要的。2、将乘、除法知识的整合与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用于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的掌握程度。三单元设计意图1、先让学生分6个桃,通过分和比较,知道什么是平均分。接着让学生试着把8个桃平均分,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分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分法可以不同,只要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在分一分的第四个例题里,要求学生把12枝铅笔平均分。学生之间分的过程、分的结果不尽相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让学生再次操作,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认识平均分。2、在学生认识除法之前先安

4、排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经历:知道平均分,初步接触平均分的分法;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知道怎样平均分;从而获得“平均分”的直接感受和体会,也为认识除法积累了感性经验。3、认识除法的例题教学都分成三步:设计具体场景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平均分活动或思考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这一抽象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初步认识除法。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练习里,也安排了生活场景和现实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然后写出算式,从而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并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同左,增加:练习采用题组的形式

5、。一是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联排,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二是进一步沟通平均分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通过平均分作为除法的物化形式,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交 往 互 动 式 教 学 设 计1课题认识平均分(一)教时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

6、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重点与难点1、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2、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教学过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口算本上的配套练习赛一赛开火车对答案。核心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说:“且

7、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子们很着急,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猴子的忙,好吗? (2)加深认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 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学生观察思考。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然后用圆片摆出自己的分法:学生判断。举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教师提问: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指名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 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教师指出:

8、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教师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然后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小组汇报:你是怎样平均分的?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教师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理由。教师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 1教学例2。 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很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

9、: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出示例题,摆出8个桃) 小朋友,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 2.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 提问: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地分,每次拿出几根小棒,能看出怎样的结果?每3根、每4根一份地分呢? 小朋友能分吗?自己动手分一分,每次分完后看分成几份,并且记录下来:每( )根一份,分成( )份。 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每(2)根一份,结果分成(6份);第二次每(3)根一份,结果分成(4份);第三次每(4)根一份,结果分成(3份)。你觉得这里平均分是怎样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 板书:每几个一

10、份地分结果是分成( )份 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怎样平均分。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这种分法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学生在图里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在( )里填一填,再和大家交流。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说一遍。同桌讨论一下。让学生说说题意。学生操作。学生一齐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指名交流: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回顾:请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教师指出:刚才平均分的分法是这样的: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4份。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渲

11、示分的过程,明确每份分了几根,结果是分成了几份,并板书。活动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2操作平均分。 要求按每2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要求按每3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明确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学生摆出6个圆片。学生操作,交流分法和结果,并结合演示学生操作,交流分法和结果,并结合演示 学生看图、读题。 填空。 指名交流分法和结果。逐题说说每几个一份,结果分成了几份有错的订正。提问:这里的平均分都是怎样分的?教师强调: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教师说明:刚才大家的分法,就是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结果知道分成了几份。提

12、问:请看图上,每人分3个,图里是怎样拿气球的?指名交流结果。 追问:这里把15个气球平均分,是怎样分的?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通过学习有哪些体会? 思考并交流指名交流小结:今天学习了平均分。通过小朋友摆学具,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还通过分桃、分学具,知道了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可以看分成了几份。同时,小朋友体会到,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是认识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好方法。板书设计分一分(一)“平均分”8里面有( )个( )12里面有( )个( )10里面有( )个( )( )里面有( )个( )交 往 互 动 式 教 学 设 计2

13、课题认识平均分(二)教时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内涵。 2使学生联系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重点与难点1、 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2、 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

14、程和结果。教学过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1操作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现在就来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 (1)请拿出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 2谈话揭题。 像上面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的平均分是知道每2根一份,要每次拿2根摆成一份,结果分成4份,这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那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小朋友要注意两种分法不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指名交流:8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结合交流演示按每2根一份地分,并画圈表示分法和结果。追问:这是平均分吗?这

15、里的平均分是按什么来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教师指出:这里的平均分是按每2根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板书: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几份核心过程活动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引导:这里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分几个。现在请大家先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再拿出2根小棒横着摆代表2个小朋友。 追问:摆2根小棒表示什么意思? 2、明晰分法。 提问:刚才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按2份平均分) 说明: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要平均分成2份所以先摆小棒或画圈确定分2份,再按2份平均分。 小朋友按2份平均分的分

16、法有一些不同,有的每份先分1个,有的每份先分2个再把剩下的这样分完;也有的每份一次分4个,刚好分完。过程不同,但都是按2份分,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引导:想一想,每次摆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把每份个数分得一样多呢? 3、回顾小结。 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分法,把8个桃按几份平均分的?我们是怎样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说明:今天把8个桃平均分是这样分的:按指定的2份平均分,分完后看到每份分得4个。 启发: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分法,和前面学的“按每几个一份地分”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说明:今天学习的平均分,先确定好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得几个;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是先确定好每几个一份,按每几个

17、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8个桃,按照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来分把桃分完,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几个,在书上( )里填一填。 跟老师一起分一分指名交流:把8个桃按几个小朋友平均分的? 接下来你是怎样务的? 提问: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演示、操作,统一方法:刚才小朋友的分法,都是按2份分,做到了每份同样多。现在请小朋友再跟老师一起分一分:8个桃要按2份平均分,先确定分的份数是2份;为了保证每份分得同样多,可以这样分:每份先分1个,接着每份再分1个现在正好分完。 提问:8个桃按2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活动二、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提问:12根

18、小棒,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要确定好几份来分,能看出怎样的结果?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小朋友能分吗?请小朋友先想好每次分成几份,再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看每份几根,并且记录下来:平均分成( )份,每份( )根。 2、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平均分另一种分法。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今天是先看清要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看每份几个。学生说说题意。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教师画圈或横线表示份数),明确各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根,并板书。教师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按2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6根);第二次

19、按3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4根);第三次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3根)。你觉得这里平均分都是按什么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板书: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 )个 让学生一齐说一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活动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结:这里的平均分,都是先看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能知道每份几个。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1) 组织操作。(2) 你准备按几份平均分?先想一想,再选一个平均分的份数,用圆片分一分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组织交流深化分法。 说明:刚才小朋友用今天的分法平均分,分

20、得真好!都是:走看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4)观察拓展。小朋友,如果换个方法看,用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想1整分成3份的,可以看成是按每几个一份分的。结果是平均分成3份? 指出:小朋友,我们从同个分的结果里,呵以看出分法虽然不同,但也是有联系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小朋友先想想,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就能更加清楚不同分法各是怎样分的。学生看懂分的方法,说说要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每份先分1个,接着怎样分;再连线分一分,分完为止,然后填一填。学生解题意。学生明确题意后,先看着图在脑子里分一分,想想每只松鼠分得几个,再连一连、分一分、填一填,看自己想的结果

21、对不对一 学生组织操作。分一分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指名交流连线结果,逐题说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每份几个。 提问:这里平均分先看什么,都是按什么分的?提问:分胡萝卜给几只小兔,要求按几份平均分? 提醒学生可以连一连,也可以用学具表示8根胡萝卜分一分再把分得的结果说一说、填一填。提问:这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个?指名交流:能平均分成几份?(板书:平均分成3份、5份、15份)根据学生交流分法,教师演示分法:先确定平均分几份。分一分。分完后让学生说说5个O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教招手势表示每5个一份地分,并指分成3份的结果,初步体验不同分法活动四、完成“动手做” 1用8个小正方形

22、拼长方形。 请小朋友拿出8个小正方形,你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说明:用几个几是8想乘法口诀或算式,再把8个平均分,就能想到怎样拼。比如,二四得八,或者2X4=8,就想到按2排平均分,一排可以摆4个;也可以想到按每4个摆一排,可以摆成2排。 2用12个、l8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用12个、18个能拼成长方形吗? 3拼正方形。 提问:用这样的小正方形拼正方形的话,你最少用凡个就能拼成正方形? 同桌商量怎样拼,动手做一做,看看你有几种拼法。选一种个数,用你的方法想一想、拼一拼,再和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拼正方形。交流拼法,教师演示两种拼法:拼成一排的,拼成两排的。(注意引导学生明白

23、42的两种拼法位置不同,但却是完全一样的图形) 启发:请看拼成的图想一想,怎样很快想到能拼成2排每排4个?(引导用二四得八或24=8想)交流拼法,教师展示给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拓展延伸总结提升这节课的“平均分”你学到了什么?能说说今天平均分的方法是按什么平均分,结果是什么吗?和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方法不同在哪里呢? 你是通过什么活动学会平均分的方法的?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今天仍然学习平均分。小朋友还是通过动手操作分桃、分学具,学会了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看清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得到每份几个。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是学习数学的好帮手,小朋友要学会用学具学数学。板书设计分一分

24、(一)“平均分”()()交 往 互 动 式 教 学 设 计3课题认识平均分(三)教时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 “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能区分平均分的不同分法,能根据平均分的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表达等活动,比较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加深认识平均分的不同过程和结果,感受不同分法的内在联系,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了解现实情境中具有数学现象和数学内容,体会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与区别;培养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重点与难点1、比较、认识平均分不同分法

25、的特点。 2、 根据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分法。教学过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1.谈话引入。回忆前两节课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什么知识? 分得怎样的结果才是平均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平均分。(板书课题)2.操作激活。 I出示8根小棒。 要求:把它们每2根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根? 3小结归纳。 说明:一种是按每几根一份地分,看分成几份;另一种是按几份平均分,看每份几根。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 “平均分”。思考后举手发言。学生用小棒按要永操作平均分,同时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操作丽种

26、分法。指名回答。交流:刚才各是怎样分的? 请小朋友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核心过程活动一、动手操作,比较分法 1教学例4。 引导:老师这里有12支铅笔,你能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把12支铅笔平均分吗? 请小朋友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想想可以怎样平均分,再分一分。分的时候看明白你是怎样分的。 2初次尝试。 3再次尝试。 引导:12支铅笔平均分,你还可以怎样分,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份慧分,结果是分成几份”,也可以是“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有几个”,餐看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每份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板书:

27、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分法: 每几个一份地分按几份平均分 结果: 可以分成几份 每份有几个学生操作。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先自己用小棒分一分再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并互相说说你摆出的结果还可以用哪种分法得到。结合学生黑板上出现的实际分法进行教学: 如出现: (1)交流:这是平均分吗?你能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吗? 小朋友听明白他是怎样分的了吗?那来说说他怎样分的。 (2)提问:有没有分好后与他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却是不同分法的呢? 那你怎样分的?你来用不同的分法说说怎样得出这个相同结果的。 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后一令小朋友又是怎样分的? (3)比较:现在平均分摆出的结果一样,

28、但他俩的分法不同在哪里呢?大家先同桌交流一下,再把不同的分法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明确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一种是把12支铅笔,每3支一份地分,结果分成了4份;另一种是把12支铅笔,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3支。 (4)小结:小朋友现在看到,虽然平均分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却不一样:一种是“每3支一份地分”,看出可以分成4份;一种是“按4份平均分”,看出每份3支。不管哪种分法,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支数相同,因此都是“平均分”。指名交流:你分的结果是什么?能说出哪两种分法都能得到这个结果吗? 讨论: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你能有序地说说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平均分的结果吗? 小组汇报

29、,将不同的分法分别依次呈现在黑板上: 分成了12份;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份2支,分成了6份;平均分成6份,每份2支。每份3吏,分成了4份;平均分成4份每份3支。每份4支,分成了3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4支 启发: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小朋友看看有几个苹果呢,想想怎样分的,把结果填在( )里。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

30、按要求独立完成操作、填空。学生看图,把两小题自己读一读,互相说说每题要求按怎样的分法分,然后看图填空。学生看8个菠萝平均分的图,想想可以用哪些分法分得这样的结果,再填空。学生把结果填在( )里。学生根据图上意思独立思考,完成填空。学生比较:比一比这三小题不同在哪里,再说给大家听一听:每小题是怎样看图、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每次怎样分的根据交流演示分法和结果。 提问:这里两种分法摆的圆片结果一样吗?分法有什么区别? 说明:这里平均分摆出的相同结果,可以用两种分法得到:一种可以每2个一份地分,另一种可以按5份平均分。指名交流结果。 提问:看图说说,按哪丽种分法来平均分的,结

31、果怎样?交流结果。 提问:这两种分法不同在哪里?交流填写结果。 提问:分物体要得到平均分的结果,可以怎样分,你能总结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个数相同的情境,可以看成有几个儿,一共多少个,也可以从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来看: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或者按几份平均分,每份有几个。引导:你从图上看到兔有几个几只,鸡有几个几只? 兔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同桌先说一说。 交流:你看出兔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追问:每幅图都可以看成几种分法?哪两种分法?指出:这两种小动物都是几个几是多少的情境,用平均分来看,都可以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了几份;也都可以看成按几份平均分,每份有几个

32、。拓展延伸总结提升小朋友反思一下学习过程,今天学习了平均分的什么内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体会?板书设计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分法: 每几个一份地分按几份平均分 结果: 可以分成几份 每份有几个交 往 互 动 式 教 学 设 计4课题认识除法教时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填写除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 2使学生在联系平均分的情境认识除法的活动中,体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式子的过程,理

33、解除法算式表示的平均分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除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对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培养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与难点1、认识除法含义。 2、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口算本上的配套练习赛一赛开火车对答案。核心过程活动一、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写除法算式。 1教学例5。 (1)出示例5情境和问题。 讲述: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公园里玩,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读题,告诉大家:你从题里知道了什么? (2)引导思考、解决。6

34、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可以怎样想呢?你能得出要坐几辆车吗? (3)引入除法。 说明:刚才的问题,是把6人按每2人一份地平均分,结果得到坐3辆车。(指板书的数)这样把6人按每2人一份平均分,结果是3份,可以用除法计算,写成算式“6除以2等于3”。(在数中间板书除号和等号)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 3回顾小结。 回顾: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是把6个小朋友、12个苹果怎样分的? 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小结:像刚才两道题这样,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 可以用除法计算。仔细观察和读题,告诉大家:你从题里知道了什么?先独立想一想,有困难可以用圆片摆一摆

35、、分一分,得出要坐几辆车,把( )填好;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做法、想法,结果是要坐几辆车。学生读一读、看一看。几名学生说一说,明白:把12个苹果每3个份地分,看分成几份。学生填写、交流,集体订正集体读一渎算教师提问:一共几个小朋友?(板书:6)每几人坐一辆车?(板书:2)要算出什么结果?交流:哪位小朋友用圆片摆的?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要坐几辆车?(根据交流教师用圆片演示,得出要坐3辆车) 这是把6个小朋友怎样分的? 有没有不摆圆片自己想的?来说说你怎样想的。 你们听明白了他说的有6人,每2人坐一辆,要坐3辆车是怎样想的吗?谁来说说看? 追问:他的想法实际上是把6个小朋友按什么分的,结果得到什么?

36、引导归纳:有的小朋友摆圆片分,有的小朋友看图直接想用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6人怎样分的,结果要坐几辆车?(板书:3) 追问:根据什么写出“62=3”这道除法算式的? 说明:这样的算式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除法算式。(板书课题:认识除法) 说明:这个符号叫除号。(在“”下面板书:除号)除号可以这样写:先写中间一小横,然后上面写一点,下面写一点。(让学生跟教师书空写除号) 教学算式“62=3”的读法,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提问:要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应该把12个苹果怎样分,得到结果是什么?提问:按照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式。追问:想一想,为什么算式可以写成“123=4”

37、?这个算式里的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活动二、按几份平均分写除法算式。 1教学例6。 (1)出示例6情境和问题。 讲述:星期天小朋友们去植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读题,想想从题里 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 (2)引导思考、解决。把6个小朋友按3组平均分,每组几人呢? (3)引入除法。 说明:这里的问题,也要平均分。这是把6人按3组平均分,结果得到每组2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把6人平均分成3组,结果是每组2人,(指板书的数)就写成“6除以3等于2”。(在数中间板书除号和等号) 2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 3回顾小结。 回顾: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6个小朋友、8支铅笔都是怎样分的?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小结:通过这里两道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学生举手提问。学生看图自己想一想,或用 圆片分一分,得出每组几人,填在( )里;再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