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内容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形式,因而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朗读 兴趣 理解 审美 桥梁 写作俗话说:“功夫靠练,文章靠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自己会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练读,进而能绘声绘色地表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基础上达到模仿、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事实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
2、环,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广泛作用。下面,我就自己于教学实践中运用表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取得的作用,谈几点想法。一、朗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更主要地是要靠教师去调动,去激发。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的当堂范读,学生的单人朗读、齐声朗读、分角色朗读均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l、教师范读,其作用一是起讲解和感染作用,二是起示范作用。好的范读本身就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教师的范读一要标准,二要生动。范读在教学生的起始、中间和结束都可运用,时机不同作用也不同。范读可是全篇的,
3、也可以是局部的,具有形式的变化。这样,很容易吸引学生,使他们不自觉地就把注意力倾注到文章中去,也能增强学生要求朗读的欲望。2、学生单人朗读,它有利于检查了解学生认读、理解,鉴赏的水平如何,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方式也不只一样,可以一人通读全文,也可以按段几个人轮流或连接朗读。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朗读活动中去,浓厚他们的学习兴趣。3.学生齐声朗读也是早有的朗读方式,它一是能调动全班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朗读的机会;二是可以形成热烈气氛,造成声势,使个人感受更深;三是全班协调一致,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责任感。4、分角色朗读,是剧本和人物多、对话多的课文适用的方法。其好
4、处是,朗读者的任务单一,有利于表达出特定人物的特征,可以避免一人读头绪纷繁,顾此失彼的缺陷,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生动性、趣味性,调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二、朗读能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清人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仍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遍,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朗读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运用朗读来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因此在朗读中,要注意做到:(一)运用停顿、重读、语调和节奏速度等朗读技巧加深理解
5、课文,培养阅读能力。我在朗读教学中,注意抓住停顿、重读、语调和节奏速度这三个方面,我觉得它是衡量对句子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三项标准。停顿,首先要求读准标点符号,而在标点符号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句中的停顿,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句法分析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样,和停顿相适应、相配合。句子中哪些词语重读,也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作基础。而如何重读,作为一种技巧,要比停顿更难掌握。至于语调,汉语有“降抑、昂上、平直、弯曲”四大类型。 (二)如果能抓住以上三项,那么肯定会使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两方面都有所提高。如在孔乙己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重读“站着”、“长衫
6、”和“唯一”这三个词,学生就能感觉到孔乙己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协调,对这个独特形象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比如,课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在朗读时就注意到了在“大约”之后安排了两个较明显的停顿。以表达第一人称“我”无从知道孔乙己确切消息的犹豫和怅惘的语气:将“的确”处理成重读,以短促却不失悲哀的话气表达出来,朗读全文,注意朗读技巧,孔乙己这个被旧社会吞噬却从来无人过问的悲惨结尾,就会更加引起人们的沉思和同情,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这样的朗读,实际上就同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了。(三)用朗读辅助讲解。适时地运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恰如其分的朗读来辅助(甚
7、至代替)讲解,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也是一种好途径。以朗读来辅助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弄清重点、难点,深刻地理解句意,理解课文。如我在教故乡一文时,讲解开头写“我”的心情部分,就以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朗读这一句:“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启发学生在区别哪一种读法正确的过程中,理解“我”的“悲凉”心情:(1)“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里“啊”的语调平缓而下降,重音落在“这不是”上,全句语调平直,表达了暗自庆幸故乡可喜变化的语气。(2)“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啊”语调短促上升,重点落在“时时记得上,全句节奏紧凑,一气呵成,表示故乡未变,久别重逢,又喜又惊。
8、 (3)“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这里“啊”字的语调短促下降骤上。重音分别落在“不是”和“时时记得”上,全句语调略微昂上升起,语气肯定,肯定故乡已变,但出乎意料,变得不如过去,心里又希望不要如此变化,从而表达了惊、疑、悲、凉的复杂感情。结果学生肯定了第三种读法,不仅理解和掌握了这一句的重点所在,而且理解了“我”的悲凉之情。由于真正理解了,因此事隔半年之后,学生对这段内容仍记忆犹新用朗读辅助讲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易于意会,又难以表述清楚的内容,如故乡中“我”与闰土见面一段,在一个班级中我曾作过讲解剖析,效果不佳,自己也不满意,尤其对闰土所说:“老爷.”一句,越分析越玄。此后我总结了
9、教训,反复地琢磨了闰土的心情,揣摩其词调、语气、速度、节奏、在另一个班级教学时,朗读了这一段,对“老爷.”这两个字:我用降抑调。胆怯而略喜的语气,一张口马上吐字,稍微下半拍的速度,然后轻声地完整地吐出两个字,刚吐完又蓦地收口,双唇嗫嚅,欲言又罢,略停两拍。这样,从我的朗读中,学生们都受到了感染,领会了闰土辛酸、痛苦的心情,也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感情。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都是很好的,无论是语言还是构思立意或篇章结构,均是非常优秀的。对这些美好语言材料的诵读,本身就是一种引发情绪愉快的心理活动,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如:朱自清的春一文
10、把春天的到来描述得传情逼真,朗读时饱含激情朗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部分时语气要轻快、舒畅、有节奏,象唱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日本池田太作在青春寄语中说:“读书不光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和读音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去塑造人生。”那么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中,不仅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也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美。文章的作者通过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
11、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朗读是从审美心理角度出发,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使学生获得求知和情感上的满足和喜悦,从而激发内心的情感,达到“动心忍性的目的。如荷塘月色朗读时学生就感受到在欣赏一幅画、一首诗、一首优美的曲子,其语言的绘画美、韵律美,在朗读中给学生以无穷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文章要多听、多模仿。读的过程中口齿要清楚、语音要标准,要富含感情。根据课文内容有的轻松愉快犹如轻舟泛波;有的雄浑低沉犹如醒狮怒吼;有的苍劲悲凉犹如一曲悲歌;有的慷慨激昂犹如惊涛拍岸;有的曲折委婉犹如古琴低诉;欢快时又犹如轻风
12、掠柳.就在这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悲悲喜喜、议议叙叙之中痛快淋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主题;体现出了朗读的巨大作用,净化了学生的灵魂,感受到了审美的愉悦。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特别是那些琅琅上口,遣词造句乃至修辞结构都特别讲究,情操崇高,意义深远的精品,朗读甚至背诵起来那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它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且对于今后的写作、发言、都会有所帮助,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朗读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之闻的一座桥梁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说:“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原有一段距离一两个互不相连的神经系统由声波作了桥梁。”
13、英国文学家肖伯纳也曾说过:“书写的艺术,哪怕要文法上修饰得多么好,在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说明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把作家的文学作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地步,朗读文章还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遣词用语,使学生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使谈和读联结起来。这对我们大力推广普通话和标准用语,纠正方言和在作文中正确使用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日常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而我们往往从学生的朗读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是可以较准确地看出他们的语文水平的。朗读能把书面语言不自觉地转化成学生的口头语言,规
14、范口头语言;反过来,口头语言即学生说的水平高,能力强,又能不断提高其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它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的一座桥梁。五、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目标之一。而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朗读是良策,对一篇文章的反复诵读,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而且能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写作时就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例如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就让学生对开头三段和结尾两段反复朗读,并达到会背诵的程度,这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它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使首尾照应,前后相
15、连,文章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而且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我让学生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人时,他们大都能仿照此文写法写出了很多优美的文章,且情感真挚,表达淋漓;在文章的结构上也懂得了前呼后应,首尾相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对鲁提辖言行举止的描写,精彩地刻画了他富有正义感,能爱人,能憎人,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鲜明个性。我便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其中精彩片断进而要求达到能背诵的程度。结果,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章中“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再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身边的人物进行观察,通过言、行、举、止方面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结果学生们写出了“不服输的球迷”、“快嘴阿丽”、“易怒的老爸”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地突出了鲜明的人物个性,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运用朗读这一方法,就会把学生带入作者营造的优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想象、思考、乃至创造,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朗读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