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_劳动关系上机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_劳动关系上机考题库.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篇 劳动关系管理一、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1、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或团体间发生的关于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的纠纷。2、劳动争议的主体是不特定的,双方可能同时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也可能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3、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生产过程和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4、劳动争议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请再审。5、当时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6、对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不服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7、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可以
2、自由选择仲裁或诉讼。8、公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保证争议双方当事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9、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10、在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当事人能接受即可达成协议。1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调解时,可以超越审理时限的限制。12、发生劳动争议时,工会应当代表用人单位一方参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13、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政策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应当以法律法规为准。14、集体争议是指劳动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在五人以上,且具有共同理由。15、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不需要事先经过劳动争议调
3、解委员会的调解。16、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17、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职工代表担任。18、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用人单位工会,没有设立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由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协商决定。19、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调解协议达成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以检查和督促当事人执行。21、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的认输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且应有女职工代表参加。22、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独立行使调解
4、工作的的权利,依法调解劳动争议案件、不受任何个人用人单位和其他机关的干涉,但在业务上接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指导。23、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对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责任依法做出公正判决和裁决的活动。24、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依法成立的群众自治性组织。25、劳动争议仲裁具有强制性,当事人无权拒绝。26、对已经生效劳动仲裁裁决书,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27、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席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28、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应当在60 天内审结,特别复杂的案件,经批准可以延长30 日。29、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劳动
5、行政部门的日常劳动争议处理机构。30、仲裁庭应于开庭3 日前,将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和地点的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31、劳动争议仲裁第三人是指与劳动争议仲裁结果有关的单位,因此只能是用人单位,劳动者不能成为第三人。32、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口头或书面仲裁请求。33、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4、遵循回避原则的目的在于防止办案人员因与当事人或案件有某中关系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35、仲裁委员会在成立劳动争议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情况,但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回答。36、工伤也
6、称职业伤害,是指由于工作原因对职工造成的伤害。37、在非工作范围内发生的任何伤害都不可能被认定为工伤。38、工伤赔偿既人身伤害的赔偿,又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39、上海市工伤保险事实办法是2004 年1 月1 日颁布执行的。40、工伤保险是在发生工伤后,在经济上给受伤职工的一种补偿制度,是一种救济性的保险制度。41、工伤保险的缴纳比例为单位和个人各0.5%。42、工伤保险实行社会帐户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不计入个人帐户。43、工伤保险实行一次性补偿原则,作为对受伤职工的安慰。44、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事故的责任是否在职工一方,直接影响工伤保险待遇。45、工伤保险实行浮动费率,根据用人单位工伤
7、保险费使用、工伤事故发生率等情况确定。46、在工作时间了,在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的暴力等意外伤害可以认定为工伤。47、在上下班土中,遇到交通事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48、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36 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工伤处理。49、职工发生伤害事故,其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60 日内向所在区域的劳动行政部门出工伤认定申请。50、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窒息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51、劳动行政保障部门应自受理工伤认定之日起30日内做出认定决定。52、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工伤伤残
8、程度可以分为10级。5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认定工伤时,从业人员或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应由从业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承担举证责任。54、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如对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55、工伤人员初次和再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鉴定费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56、职工因工负伤停工医疗期最长不超过24 个月。57、经鉴定为2 级伤残的工伤人员,其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4 个月本人工资。58、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 级的,由用人单位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职工本人不需缴纳。59、职工因工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为6
9、个月的该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60、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6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从业人员因工死亡时48 个月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62、因机动车事故引起工伤,工伤人员在获得机动车事故民事赔偿后,应偿还工伤保险基金先期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63、工伤人员被鉴定为7 级伤残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合计为2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4、从业人员被借调期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借调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65、工伤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66、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一
10、方为工会组织,另一方为企业行政。67、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对等。68、我国现行集体合同规定是2004年1 月20 日颁布的。69、集体合同条款一般应包括:标准性条款、目标性条款和程序条款。70、我国集体合同规定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为15 年。71、集体合同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72、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时,应当有1/2以上职工代表出席。7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生效。74、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75、签订集体合同时,职工一方代表由本单位职工推荐产生。76、用人
11、单位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或书面委托其他代表担任。77、企业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78、职工一方协商带百哦旅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79、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5 日内,保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80、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 日。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模线空白处)1、劳动争议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派遣机构B公司法定代表人C用人单位D企业工会2、
12、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法律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生产过程中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B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是隶属关系C发生劳动争议应尽快裁决D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都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3、根据我国劳动立法的的规定,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争议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当事人可以申请( )调解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B人民法院C企业工会D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4、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 )A30 日B60 日C90 日D15 日5、仲裁调解书一经送达当时人且当事人不反悔,即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自当事人收到之日起( )内不向人民法院
13、起诉,即发生法律效力。A10 日B20 日C15 日D30 日6、劳动争议申诉的时效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内A60 日B30 日C6 个月D90 日7、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应当在( )日内审结,案情特别复杂,经报请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 )日A30 60B60 90C60 30D30 308、法定节假日安排实行综合工时制的劳动者上班,应支付不低于工资( )的工资报酬。A300%B200%C150%D、支付正常工资9、法定节假日安排职工加班,应支付不低于( )工资的工资报酬。A300%B200%C150%D、支付正常工资10、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
14、动争议案件应当遵循( )这一首要原则。A强制性B引导性C自愿性D公平性11、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应由( )担任A劳动者代表B工会代表C工会主席D企业代表12、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双方可以自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 )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A1 年B90 日C60 日D30 日13、劳动合同无效只能由( )确认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劳动行政主管部门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14、劳动关系以( )分离为核心. 劳动力所有权和支配权B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C劳动力使用权和支配权D劳动力所有权和管辖权15、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
15、解劳动争议应当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 )内调解完成。A15 日B30 日C60 日D90 日16、订立了2年期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了试用期3个月,则劳动合同的期限为( )。A24 个月B21 个月C27 个月D同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17、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工代表是由( )A工会指定B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推荐C当事人制定D企业推荐18、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和场所在劳动合同的( )条款中加以约束。A法定条款B约定条款C专项协议D补充协议19、以下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是( )A劳动者代表B企业代表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D工会代表2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
16、构是(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D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21、( )属于可以聘任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A专家、学者B律师C工会工作者D以上都可以22、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不服的,应当( )A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诉B向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C向人民法院起诉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3、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 )负责处理A企业所在地B、劳动者工资关系所在地C、劳动者所在地D、任意一方均可24、( )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应当包含的内容A当事人的姓名、职业B当事人的工作单位C企业的全称D
17、企业的营业执照2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 )内决定受理或不予受理。A3 日B5 日C7 日D10 日26、仲裁庭应于开庭的前( )前,将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A4 日B5 日C7 日D10 日27、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 )强制执行。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C人民法院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28、( )不属于仲裁员应当回避的情况A是当事人的近亲属B属于劳动争议有厉害关系C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D曾经审理过与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有关的劳动争议案件29、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包括( )
18、A必须是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书B、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C必须有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或故意拖延履行时间D以上均是30、比较完善的劳动立法和执法对于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具有( )的积极意义。A指导性B实践性C间接D、直接31、工伤保险条例的正式实施日期为( ). 2003 年4 月27日. 2004 年月日. 2003 年10 月日D2004 年5月1 日32、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城镇企业 个体工商户D家政服务员33、参加工伤保险由( )缴费 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职工缴费 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D各地自定34、工伤保险实行( )A 统
19、一费率B行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 协商费率D不变费率35、用人单位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应该( )A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B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改正C由企业主管部门批评改正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责令改正36、工伤事故中,如果职工也有责任,职工( )获得工伤补偿A能B不能C视职工承担责任程度而定D看企业是否愿意。37、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 )部门申请鉴定A. 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B.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C.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社保中心38、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由用人单位负担工伤职工的( )A. 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
20、定的工伤待遇等费用B. 工资福利费用C生活费用D赔偿费39、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多少工作日内如何告知申请人补正材料 ( )A.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B.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C. 15个工作日内可多次电话告知D. 30 个工作日内可多次电话告知40、工伤保险条例第33 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 级伤残的,享受的待遇不包括( )A一次性伤残补助金B按月支付伤残津贴C由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D由用人单位缴纳养老保险三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2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1、( )属于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A和解B调解C仲
21、裁D诉讼2、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包括( )A调解原则B合法原则C及时、公正原则D仲裁前置原则3、下列( )是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原则A依据事实和法律及时、公正处理原则B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C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原则D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权利原则4、( )有权处理劳动争议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劳动行政保障部门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人民法院5、( ) 属于劳动争议A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B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C因借用单位物品未及时归还发生的争议D因开除、除名、辞退发生的争议6、( )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A职工代表B工会代表C劳动行政机关代表D企业代表7、下列关于劳动
22、争议调解委员会构成表述错误的是( )A职工代表由工会推荐产生B工会代表由工会委员会指定C调解委员会组成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与行政协商确定D企业代表不得超过调解委员会成员总额的2/38、( )属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职责A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无法决定是否受理的调解申请,决定是否受理B决定调解委员会成员的回避情况C召开调解委员会,依法主持调解D指派调解员调解简单劳动争议9以下关于劳动争议调解协议描述正确的是( )A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B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委员会有权要求其强制履行C调解协议具有法律强制性D当事人一方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时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
23、请仲裁10、劳动争议仲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先行调解原则B少数服从多数原则C自愿非强制原则D及时原则11( )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A劳动者代表B企业代表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D工会代表12、以下关于劳动争议时效描述正确的是( )A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 个月内B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 天内C、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 天内D、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6 个月内13、( )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B人民法院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14、我国工伤保险的原则包括( )A社会统筹原则B一次性补偿和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C单位缴费与个人缴费相结合原则D无过错责任
24、原则15、( )属于劳动者作为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权利A请求、放弃和变更仲裁的权利B要求仲裁机构予以调解或裁决的权利C、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人员回避的权利D有要求仲裁庭延期开庭的权利16 、( )属于工伤保险特征A工伤保险具有法定性B工伤保险具有救济性C工伤保险具有社会性D工伤保险具有商业性17、以下对于无过错责任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A补偿不追究过失B无论事故责任是否在职工本人C用人单位不直接赔偿D工伤基金支付相关补偿18、我国工伤保险的范围包括( )A家政服务人员B民办企业C外商投资企业D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19、( )属于工伤A在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B患职业病C因工外出期间
25、由于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D在上下班土中遇到交通事故受到的伤害20、( )属于视同工伤A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B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36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C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D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缺德革命伤残军人证的21、( )不认定为工伤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B醉酒导致死亡的C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操作的D自杀或自残的22、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有权提出申请A工伤职工B工伤职工直系亲属C工会组织D工伤职工朋友2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递交的材料包括( )A工伤认定申请表B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26、C职业病诊断证明书D医疗诊断证明24、( )伤残属于不属于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等级A1 级B3 级C5 级D7 级25、因工死亡的范围包括( )A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B职业中毒直接死亡C工伤职工医疗期内死亡D因工伤残14 级享受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26、以下对于被鉴定为14 级伤残职工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是( )A一级伤残为28 个月的本人工资B一级伤残为24 个月的本人工资C三级别伤残为20个月本人工资D四级伤残为18 个月的本人工资27、( )属于因工死亡待遇A丧葬补助金B供养亲属抚恤金C一次性工亡补助金D家属慰问金28、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 )A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同B合同的内容不同C订立合同的目的不同D两者的效力不同29、集体合同的特征包括( )A当事人的特定性B是一种集体性质的劳动协议C双方义务具有对等性D是要式法律合同30、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 )A标准性条款B目标性条款C参考性条款D程序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