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绘画的发散思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绘画的发散思维.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绘画的发散思维【摘要】 培养学生思维 其价值在于培养儿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答案,是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有利于排陈出新,产生大量的奇思妙想,被认为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在儿童美术绘画中,应当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关键词】 思维 兴趣 发散思维绘画,是美术教学内容中的一种。在绘画教学中,老师科学地深挚和运用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从事绘画教学中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要想从绘画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
2、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从兴趣出发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条件。 1.1 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描绘 学生一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表现自己会画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以体验来获得感受。利用启发的教学方式,因利势导,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他们新的探究活动。例如:由于低年级对生活的感受性较小,我设计了手形的联想的游戏课性质的内容。学生随意合作。经过讨论、探究,利用他们最熟
3、悉的自身的活素材,通过做手影、变换手的姿势、角度进行联想,进行组合,变异等。经过启发式教学,学生有的用两只手组合成一只飞翔的小鸟、有的手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小鱼,上面还有眼睛组合的图案呢!这种建立在学生自主之上的合作方式使得课堂活跃,教学内容完成的更加趋于完善。 1.2 绘画内容要有趣味性 要给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安排课程内容。可融入一些歌曲、表演、谜语、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1.3 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把自己充分释放到学生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与其形成一种无形的互动关系,获得师生的共同发展。 2.重视发散思维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 发
4、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凡是大有作为的人除了在专业上有很高的造诣外,都表现出思路开阔,妙思泉涌,思维能迅速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一类内容相隔很远的对象。 许多画家正是凭借这种思维的灵活性,在美术史上创造了不少奇迹。如立体派大师毕加索,他的绘画风格多变。他的绘画集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于一身。如果没有毕加索,现代艺术将整个改观!他拥有着可以任意挥霍又取之不尽的天分,他只需灵感一动,便汹涌潮湃的通过臂腕,显现于画布。我想他一定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牡牛头像是利用一个废弃
5、的自行车座和车把组合而成,这种思维的变异与创新正是作者超出众人的本质。拥有了发散思维会使人很容易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一个问题,从而就有了创意。而想拥有发散思维就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想得多了,对一个问题就不会只有思维定势的结论。 3. 如何在绘画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 3.1 变通性 指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人,其思考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易受思维定势和功能围着的束缚,并且能提出不同风格的新观点。人脑进行思考活动时总是要受过去生活经验和已有思维方法的影响,某种
6、思考方法的经常利用。 3.2 独特性 表现为对事物超乎寻常的见解,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反映事物。独特形势发散思维的核心。因为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立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才能使发散性思维成为创造行为的关键部分。每一位画家的独特性在思维方式中是最突出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有着独特的表现欲望。例如:夏加尔是以梦幻为主题进行创作;凡高是以热烈的色彩,饱满的情绪,流动的笔触在营造画面;而德拉克罗瓦则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他们的独特气质与表现体裁大有不同,开辟了美术领域的先河。 3.3 流畅性 指创造能力强的人,心智活动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
7、较多观念,反应迅速而众多。 流畅性因素主要依赖于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柏莱因断言:一个天才胜过常人,因为它又一个丰富的图式,从创造力强的人如:作曲家、艺术家、作家、科学家等做的许多次心理研究表明,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等在创造活动中最重要。一个艺术家只有把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尽收眼底,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教师要尽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加强学科的整合效应,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在绘画中融入语文学科的甲骨文知识,利用这种用文字符号画画的方法,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我们通过对甲骨文的赏析、了解、对它的由来及发掘等一些类问题的探究,提高了审美情趣,然后由学生自行创造,利用画面的构图
8、,文字的疏密等构成知识来组合画面。有的学生用自创的文字写了一篇“甲骨文”后传,有的学生把甲骨文进行了大改编,组成了有情节的画面。例如:刘梅同学的汉字的演变画面由大小不一的象形文字构成,讲述的是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一对人马历经艰险,从河边的树林穿过,突然一个惊雷戏剧性的画面令人回味。这种画法使学生有极大的创作欲望,他们拥有了想象的自由空间,画面不但拥有丰富的情节,而且色彩艳而不俗,十分富有装饰味。要培养学生不断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给于学生最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多元的信息,丰富知识含量。课题的设置是关键,关系到能不能通过视觉直接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先导。
9、例如:有趣的脸一课,从学生熟悉的人的面部出发,通过已知的自身体验,进行变通,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把脸上的五官用其它事物或形式进行替换,然后在变化之上再进一步深化,进行二次添加。如人的头发可以变成“面条”,而“面条”经过添充又形成了一座座的小桥或是高速公路,上面行驶着汽车,飞艇,下面过往着渔家小船 3.3.1 利用肌理质感不同的材料激发发散思维 如一张奇特的脸一课时,一班学生只是利用有限的陶艺泥制作,效果一般;而二班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带来了彩纸、羽毛、小布块、各色彩绳等。他们为面具插上了羽毛,为它配置了五彩的装饰琏,利用粗布的纹理制作特殊的肌理效果通过加入各种材料创造出的作品,格外生动,富有灵
10、性。3.3.2 在教学效果表象上,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效果的表象即作业完成以后其社会价值的体现,表现“物以致用”的思想。例如:鞋这一课,通过学生课前的搜集和赏析,获得对鞋的感性认识后,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讲授制作方法,而是由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进行讨论。教师巧妙的把课本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与其相关的社会活动相结合,学生在课中不仅探究到了鞋的制作方法,学会合作,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物品它自身的价值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渐渐了解社会,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那些拥有思想灵动的人,他们才会真正的感受到思维自由驰骋的幸福!从已知的领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是多么的神奇!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他们灵感的产生,运用在他们的生活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态度、能力,而且对于他们全面的发展,都将是一种无形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