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冀教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0855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冀教版).doc(9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6、早晨课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3反复朗读,品味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美点,品味语言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 具准 备教学难点领会本文语言的艺术美,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学 具准 备

2、板书设计典型习题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四、走进文本,品词析句同学们,每天早晨我们都要走出家门来上学,你留心观察过早晨的景色吗?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早晨,看看高尔基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晨景。揭示课题并板书:早晨1自读课文2小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易读错的字记录到纠错本上,并注上拼音,多读几遍。全班交流易读错的字音,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指名检查。3指名朗读,全班纠错。4理解词语:宫嫔 和煦 惺忪 惬意 一帧 醇厚 蚊

3、蚋 得天独厚1教师范读课文。.2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美好的景物?请你将它们圈画出来。(太阳、海浪、蜥蜴、花儿、蜜蜂、知更鸟、人们、蔷薇)3读读自己喜欢的描写美好景物的句子。提出中心话题: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美的画面?作者是怎样将这样美妙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请你细读课文,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相关语句的空白处。联系课文有关词句跟同学谈一谈,再体会着作者的情感读一读。(一)想一想,读了课文,你初步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教师导语染渲情境,调动学生的情趣扎扎实实扫除字词障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正确朗读课文,准确掌握字。培养学生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问题是思

4、维的起源。语文教学要用问题把课堂教学穿起来。问题必须有统领性,指向教学目标。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以读课文的语句。(二)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美的画面?(板书:美:自然美 生活美1太阳初升,带来光明天空突然闪出一丝阳光。夜的黑暗将悄悄地躲藏到山谷和石缝中去,躲藏到浓密的树叶里去,躲藏到沾满露水的乱草丛中去。山顶露出愉悦的笑容,仿佛在对夜的淡淡的阴影说:“别害怕,这是太阳!”(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太阳带来光明,黑暗渐渐退去“闪出、躲藏、愉悦”等词语感受到作者的欣喜的感情。)指导朗读(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作者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

5、的理解。)2海浪迎接太阳的壮观场面海浪高高地昂起雪白的脑袋,向太阳鞠躬,好像美丽的宫嫔在向国王朝拜,并且吟唱着:“欢迎你呀,世界的主宰!”和煦的太阳微微含笑:这些波浪整夜戏耍着,不停地翻滚。现在它们披头散发,身上绿色的衣裳皱皱巴巴,天鹅绒的长披纱也被搅得乱七八糟了。“早上好!”太阳升到海面上说,“早上好,美丽的浪花!不过你们玩够了,安静一下吧!要是你们继续这样高高地蹦跳,孩子们将不能在海水中洗澡!应该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得到各自的享受,不是吗?”(这一段描述了太阳升起后海面上的壮美景象。作者巧妙地用拟人化的描写,写出了新的一天由静到动的变化,烘托出太阳在新的一天诞生中的作用,为后文做了铺垫。表达

6、了作者对太阳的赞美之情。)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的和蔼慈祥。)3太阳带给万物的快乐、美好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领悟作者描写万物美好的生活。教师小结:课文中的早晨如此之美,不单单是客观景致的美,更是作者语言的非凡表现力(魅力)所带来的效果。(三)赏读语段,品评语言魅力。读一读文中你最欣赏的语句或语段,品一品它的语言特色。(先有感情地朗读欣赏的语段,再评评它的语言,再进行朗读。)(四)、体验情感1文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自然美、生活美两者相互映衬,使自然成为充满活力的自然,使人成为自然之人。作者赞美自然是神奇的,人类应与自

7、然和谐相处;告诉我们热爱生活,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2学习文章后,你得到了哪些收获?(设计意图:想到了什么是对文本的超越,驰骋的是人的精神,侧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五、作业(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通过练笔巩固写作方法,适当拓展阅读。)1小练笔:和老师、同学或父母一起享受清晨、黄昏、雨后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2阅读拓展:推荐阅读高尔基的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设计意图:怎么读这是情感的表达,语感的训练,生命的提升。)课题7、葵花之最课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防战士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热爱祖国、热爱生命

8、、顽强、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2、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体会所表达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重点弄明白为什么一棵友爱有效地向日葵却牵动着边防战士的心。教 具准 备教学难点弄明白为什么一棵友爱有效地向日葵却牵动着边防战士的心。学 具准 备学生课前就了解相关的知识。板书设计典型习题“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引入课题二、学习生字词三、初学课文四、作业巍巍昆仑,在青藏高原西北部,主体山脊平均海拔六千米。这里冰崖

9、壁立,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多变。这里不仅地形险恶,气候也十分恶劣。每年五月到九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候,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季;九月中旬以后到第二年的四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五十摄氏度,最大风速可达每秒五米以上,意念有八十到一百天大风,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长。迄今为止,昆仑山还人迹罕至,但是兵站的战士却长年驻守在这里。这篇课文的作者毕淑敏就曾在这里当兵十一年,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她生活的地方去看一看吧。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画出不理解的新词。2、教学生字:茸盎萌蕾兆凄3、利用形近字记住生字。4、认识二类字:烙骤飓5、交流不理解的新词:萌发

10、毛茸茸迢迢凄清花蕾先兆生机盎然沁出飓风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昆仑山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写葵花子在在她们的精心呵护下,终于冲破生命的极限成长起来了;第三部分写葵花终于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熟读课文守卫在昆仑山的解放军女战士,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亲手种活了一棵向日葵。虽然它是那样小,而且最终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但是在战士们心中,它是最高的。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复习引入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腰肢萌发毛茸茸山路迢迢一往情深凄清花蕾先兆关山重

11、重生机盎然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昆仑山自然环境恶劣的词句。2、交流。抓住“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而“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人为地称为“春天”。直到“五一”,那里冰封的道路才渐渐开通。我们眼前俨然看到了冰雪漫天、人迹罕至的苍凉景象。4、面对着孩子们寄来的精心挑选的葵花种子,她们已给孩子们写好信说葵花无法在这里存活,为什么却迟迟没有发出呢?(暗含着这些女兵非常希望葵花子能在这里安家,就像她们一样。)1、过渡: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没有遏止住边防战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她们明知道昆仑山常年积雪、寸草不生,不能长葵花,却还是怀着对绿色的渴望,种下了葵花子。

12、2、“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那么葵花子是否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没有成活呢?葵花子出人意料“居然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内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大起来”。葵花的幼苗在她们的眼里,就像一个个娇弱白嫩、活泼顽皮的婴儿那样天真可爱,它们给边防战士带来了无限希望,给昆仑山带来了勃勃生机。3、接着写了昆仑山并没有像认可我们那样认可葵花,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3、找出描写驻军战士生活艰苦的词句。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四、学习第三部分只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一颗。这唯一的葵花更成了她们的“珍爱

13、”、她们的“宝贝”,她们每天都趴着石头围墙看葵花。虽然葵花在内地只是一种极普通的植物,但在守卫着昆仑山高原的边防战士看来,却似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生灵那样惹人牵挂和怜爱。4、而那棵葵花,在这雪域高原,没有向严寒屈服,也没有向狂风低头,更没有忘记其对太阳的挚爱的本性,“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叶子”。它不正是敬爱的边防战士的象征吗?为了祖国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安宁,他们抛开个人的安逸生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这荒芜人烟的高原深山,守卫着祖国的千里防线,他们默默承受着恶劣环境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5、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也不畏缩、不动摇,永远勇往直前、乐观向上。在他们的心中,祖国的安

14、宁、人民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他们的心永远向着祖国。1、葵花是不是这样长大了呢?我们继续往下学习。2、“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这句话中的“寒凝一切”点出了昆仑山风雪的严酷,“毫无先兆”和“骤然降临”写这风雪来势迅猛。战士们“跌跌撞撞”地“扑”向魂系梦牵的葵花,因为葵花已成为她们的“伙伴”,她们的“战友”。虽然石围墙已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但“向日葵却毅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它生命已去,精神不毁,在最后一刻,还向人们献出了自己的美丽,“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虽然花盘很小,却具有那样的稀世之美葵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五、总

15、结六、作业花“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黄色的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棵永不泯灭的星”。在边防战士心中,它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渐渐地葵花被凝固成了“一方柱形的冰晶”,它成了昆仑山上的一座冰雕、一座玉碑。3、这棵葵花虽小,但它所处的海拔是最高的。它那不屈不挠、热爱生活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战士们。它是边防战士勇敢顽强、心系祖国、乐观向上精神的化身。1、“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文章借葵花来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们为祖国、为人民,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面貌。1、完成同步2、了解边防战士们

16、的动人事迹课题8、三人行课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读课文,熟知课文故事梗概。了解“三人”的关系,了解三人行进的艰难,感受他们相互扶持,互相帮助的感人场景。能概括的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入长征途中这一特定环境,在品读文章中收到感动。把握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开展课外拓展阅读,丰富长征文化背景下学生知识结构。感受三人互相关心,舍己为人和永不放弃的人性光辉;感受三人互相鼓励,相互扶持的革命团队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三人”的关系,了解三人行进的艰难,感受他们相互扶持,互相帮助的感人场景。教 具准 备教学难点了解“三人”的关系

17、,了解三人行进的艰难,感受他们相互扶持,互相帮助的感人场景。学 具准 备学生课前就了解相关的知识。板书设计典型习题同学们把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导入新课二、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人物关系。三、感悟人物品质出示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录像或图片组,学生看完后回答问题。同学们所看到的画面都是什么特定时期,那些人发生的事情?通过课下搜集资料讲一讲你所了解的长征过草地时红军的生活情况。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三个人物在互相救助的过程中的关系,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本问题也可留作课前预习内容,课上小组讨

18、论片刻即出示小组讨论结果。全篇课文分23个自然段,第一部分(一至四自然段):身为指导员的王吉文在身负重伤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背通讯员小周艰难地行进。第二部分(五至十九自然段):途中遇到垂死的黄元庆,王吉文忍着伤口的剧痛艰难的轮换背小周和黄元庆行进,终于疲惫不堪晕死过去。第三部分(二十至二十三自然段):小周和黄元庆两人匍匐前行,并吃力地拖着晕倒的王吉文继续向前行进。三个身负重伤的战士一同行进在这茫茫的沼泽地上,伤口还淌着鲜血,饿了就抓把身边杂草野菜充饥,几天没饱饱地吃过一顿热饭,但是他们却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没有彼此放弃,互相关心着,鼓励着继续前行。同学们在才一次回到这个故事中,回到这三位红军战士

19、的身边,找出在他们之间让你最感动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体会处境的艰难下彼此的关心与扶持第二、三自然段:“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再休息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几天来,他一直用这种办法给自己打起”,“支撑不住了头开始发晕,腿也软绵绵,脖子伤口”王吉文故意把声音提高为了不让小周那双溃烂的脚落到泥水里,他把小周的身体用力往上托了托。”第五、七、八、九、十自然段:“小周喊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四、整体回文五、阅读拓展了声王吉文连忙凑近,亲切的问道王吉文安慰他说”。面对两人的关心,黄元庆却认为自己不行了,便委托王吉文把枪支上缴,并把自己的绑腿送给小周,“深情地”劝慰小

20、周好好活下去继续革命。第十二至十七自然段:“王吉文心里一阵酸楚突然想出了办法。他兴冲冲地抓起小样瓷碗果断地说我以指导员的身份命令你走他背起黄元庆对小周说你在这里等着,我一会儿回来接你!便大步向前走去把黄元庆放下来,然后走一段回头路,在背上小周继续赶上去。一趟,两趟,三趟脚下的泥水也好像更软了,眼年前的景物渐渐变成两个,身子晃荡得厉害胸前的伤口却剧痛起来,痛得他忍不住叫了一声黄元庆看见了,立刻惊叫指导员,放我下来!王吉文觉得眼前一阵昏黑”第二十至二十三自然段:“王吉文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着,身子缓缓地移动黄元庆和小周并排匍匐在草地上,正吃力地拖着往前爬”正是三人彼此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原本感到有

21、些悲痛的场景却显得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让人振奋,让人热血激荡。所以伤痛都融化在三人的温情中,只看到天蓝得那么炫目,白云轻轻掠过,大雁们也从头顶轻轻滑过。同学们把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现在再说起长征,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十分久远了。当年十万红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两年零五天的长征途中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像三人行这样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翻到历史的那一页,来读一读更多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吧!推荐阅读:草地夜行、旗手的责任、飞夺泸定桥、大雪山、金色的鱼钩、一袋干粮课题9、寓言两则课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

22、生字组成的词语。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教学重点理解课文,领悟寓意教 具准 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领悟寓意学 具准 备板书设计典型习题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导入解题二、初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三、精读寓言四、明理五、课外延伸今天我们来学习揠苗助长,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理解“揠”)1、快速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于课题对应的一句话。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1、这是怎样一个种田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勤劳,性子急)2、读了这些词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读句子,谈想法

23、。(随机讲解 1、理解“悯”“茫茫然”“病”,指导有感情朗读。2、想象一下,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他会说什么呢?3、你觉得这个人怎样?)3、齐读课文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学问家孟子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孟子只用了短短41个字,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寓言充满了智慧,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启发。从远古时代起,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我国的古代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伟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写的拉封丹寓言等等(展示书籍),有兴趣的,课后可以多找一些来读。板书:揠苗助长盼禾苗长、违反规律、拔高禾苗、弄巧成拙、禾苗枯死课题9、寓言两则课

24、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2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3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5讲这两则寓言故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教 具准 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学 具准 备板书设计典型习题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二、学习刻舟求剑我们生活中常

25、常会发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如自己手里拿着笤帚却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停电了,心想既然玩不成电脑就看电视吧等等。今天,我们来读两个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板书:刻舟求剑)1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2教师范读,让学生对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3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停顿分隔符号“/”。4学生按照分隔符号再次朗读寓言。5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6对照译文说说你如何理解下列字的意思:涉、自、坠、遽、契、止、求、行、若此、惑。7共同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8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的理解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9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然后讲给同桌听。1

26、0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用文言文中的话说或者是用自己的话说都行。)11有语气的指导朗读练习。12朗读后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13拓展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不同,因为学生不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读法上需要纠正的地方不多。如朗读这课中的“遽契其舟”时,其中的“遽”和“契”是两个词,朗读时要当作两个词语来读。课题10、还有人活首吗?课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救生

27、人员一心排险救人的急切心情以及遇险人员奋力自救的不屈精神,从而感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人间真情以及那种不可折服的民族精神。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教 具准 备教学难点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学 具准 备板书设计典型习题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1、课外阅读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2、搜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录象资料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引入课题二、学习生字

28、新词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四、感知课文内容五、作业1976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对每一个唐山人来说,这都是一场特大灾难。值得庆幸的是,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出了医疗队和解放军战士赶往灾区,抢救生命财产,妥善安排受伤人员,与灾区人民一起重建家园。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3、学习生字:泰瓷墟揪赔4、利用形近字来记忆生字,重点是“泰、瓷、墟”三个字,还要注意同音字的区分。5、解决词语意思:似曾相识、天国福音、魂飞魄散、赔罪、两世为人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交流:课文记叙了唐山大地震中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小故事

29、,表现了遇难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赞扬了抢险人员为了抢救他人生命,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2、交流:第一部分(14)写作者于1998年夏天在电影院观看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时深受感动的场面,一句“还有人活着吗?”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自然引起下文。第二部分(59)作者生动地给我们讲述了1976年大地震时三个遇难者死里逃生、被人救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永不放弃,不断争取,就有生的希望;人间自有真情在。1、完成生字2、熟读课文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复习引入课文二

30、、感知课文三、学习四、感悟真情五、灾难再现课文六、作业废墟陶瓷泰山揪住赔罪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情感。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知文字所负载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语气、表情等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1、紧扣重点,读中有所感悟。2、感悟“还有人活着吗?”这句话在当时对救生人员和遇险人员都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由老师进行小结。“还有人活着吗?”对救生人员来说,体现了他们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要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对遇险人员来说,则意味着生还的希望、被救的可能。3、谈一谈,课文中的哪些事情感动了你?“我的泪,为人类高贵的精神而抛洒。”

31、这“高贵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4、总结写法(文章以救生员的问话“还有人活着吗?”为作文题目,贯穿课文全过程,使文章形散神聚,中心突出。这篇课文,作者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生动传神的言辞,描绘了在灾难和不幸面前,人们对生的留恋、对生的渴望。唐山人是不幸的,唐山人又是幸运的,因为在这场灾难中,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浓浓深情,感受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可亲可敬的解放军战士。真可谓“苍天无情,人有情”。观看唐山大地震的录象资料,感受地震时的场景,激起学生对战士的敬仰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1、完成同步2、写一读后感(一方面指的是面对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灾难,要有一种不气馁、不服输、不放弃

32、的精神,另一方面指的是救生员高度负责、决不留下一点儿遗憾、视他人生命如自己生命的崇高思想。课题12、济南的冬天课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课时教学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教 具准 备教学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学 具准 备课前学生查阅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板书设计典型习题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教 学 环

33、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 导人新课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出示问题组)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

34、济南”?明确(bcd略)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研读赏析研读第25小节:(四人小组讨论)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35、四人小组讨论)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明确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研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问题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明确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

36、修辞。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讨论明确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体验反思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拓展延伸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

37、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布置作业写作练习: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比较阅读: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板书:济 南北平(有大风) 无风声伦敦(有浓雾) 响 晴 “宝地” 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热带(日光毒) 温 晴阳光朗照下的山 暖和安适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娇美秀气城外远山 小水墨画水 绿 暖 清亮课题13、祥子买车课型新授共需课时数( )第(

38、)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小说这种文体。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里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3)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里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教 具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里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学 具准 备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板书设计典型习题教学反思引用课外资源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一、引入二、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三、品味语言,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师: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先生生动的笔触,一起浏览了济南冬天的美丽的风景,这节课就

39、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淳朴、不怕吃苦的洋车夫祥子师:课前安排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祥子生活的背景资料,谁来同大家分享师:在这样军阀混战,天灾肆行的年代,祥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了诚实,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买衣服属于自己的车,他的愿望实现了他的愿望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祥子买车1、检查预习(1)小组读课文要求:小组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读的时候,尽量不要读错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一次读不顺,或者有读错字的,做上极好,也可以注上音,然后吧读错的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都写到校正奔上,多读几遍再往下进行。(2)小组纠正字音,随机抽查(3)全班纠正字音,随机抽查2、通读全文小组随机找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快速浏览文

40、章,想一想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未呢中那些地方感受到的,将它画出来,记录在空白处,体会这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1、自读自悟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1)农民的淳朴品质A他的性格和德行上都还保持这那中有乡土生活所培养起的一切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默,而又有生气。B他对外表的要求也体现农民的质朴让学生了解祥子生活的背景,为学生理解祥子的性格及其命运做好铺垫本问篇幅较长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会给学生带来一定阅读上的困难。让学生反复阅读,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调 整 策 略四、回顾全文,体味语言他不慎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连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C他的职业理想是有一辆自己的车车是像属于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