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 描述眼球和耳的构造及各主要组成局部的功能。(2) 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3) 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 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5) 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过程与方法】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尝 试观看瞳孔大小变化的状况并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自觉保护视力,留意用眼卫生,坚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2) 有自觉关爱盲人、聋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重点:(1) 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2) 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3) 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难点:(1)
2、眼球的构造和视觉的形成。(2) 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3) 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教学流程:情景导入: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响?学生答复:跑回家、找地方躲起来等。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推断的?第 1 页 共 5 页学生答复: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生活阅历等。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响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学生答复:眼睛、耳朵、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展调整,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
3、境的感知。合作探究,呈现沟通:一: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器官1. 刚刚我们对“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感知有什么器官参与? 学生分析答复:眼睛、耳朵、大脑等。2. 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还有哪些感觉和器官参与?请举例说明。可参考教材 P78 第一段,进展分析学生分析答复:嗅觉、味觉、热觉、触觉、痛觉等,鼻子、舌、皮肤等器官。教师小结:是的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大脑对各种信息进展分析我们才产生了各种感觉。而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视觉的形成固然离不开眼睛,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呢? 二:眼球的构造1. 观看教材 P7
4、9 人眼球构造示意图。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构造?学生答复: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底片2. 请同学们利用一分钟的时间生疏眼球的构造,然后通过眼球模型,分析眼球的构造,并说出每一局部构造的功能。学生生疏眼球构造,教师出示眼球模型,学生讲解。教师强调:板图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白眼球和黑眼珠黑眼球指的是哪两局部?师生共同分析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虹膜内所含色素不同就消灭了蓝眼、褐眼等。三:视觉的形成过程第 2 页 共 5 页1. 请大家依据眼球的构造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学生分组争辩整理,各组呈现分析结果,进展呈现讲解,其他组进展
5、补充。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教师强调: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玻璃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2. 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教材 P80 图 4-48 解决这一疑难。教师讲解: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3. 有一个人眼睛失明白,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缘由吗?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依据视觉的形成过程。4. 观看教材图 4-49 猫的瞳孔大小的调整,你能觉察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你设计一个试验来探究一下。学生答复:猫的瞳孔在暗处比在亮处大。
6、推想人也会这么变化。然后设计试验方案:拉上窗帘,过一会再拉开;用手电筒照耀同学的眼睛,观看瞳孔变化;先观看一位同学的瞳孔大小,然后用手捂住眼睛,过一会松手,观看瞳孔变化;观看同学从教室内走到教室外时瞳孔的变化。选择几样在教室内能完成的当堂探究。四:近视的成因及预防1. 大家看一看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戴眼镜?他们戴的都是什么眼镜? 学生统计并做出推断:近视镜。那么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 P8081 内容,结合图 4-50,分析近视的成因。学生分析,表达沟通。教师强调:晶状体调整紧急引发的近视眼叫假性近视,假设这时留意保护视力,消退使晶状体过度紧急的因素,做一些按摩放松自己,视力可以好转
7、和恢复到正常。但假设进一步进展到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就是说晶状体和视网膜中间的距离加长,这时无论你怎么调整自己的晶状体,远处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都只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我们在视网膜上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性近视。对于近视我们有什么矫正的方法吗? 学生:戴眼镜。教师:戴什么样的眼镜呢?哪位同学情愿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学生:中间薄,四周厚。教师: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 然后再经过角膜、瞳孔等构造,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物像。2. 请几位近视眼的同学谈一谈近视心得,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教师指出大局部同学的近视都是由于过度用眼,长时间近距离
8、看书,不留意用眼卫生造成的,开头阶段都是假性近视,进展适当的矫正应当是能恢复正常视力的。3. 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结合教材图 4-51 总结预防近视的方法。学生熟记“三要”、“四不看”,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力量拓展:分析老年人远视的视网膜成像特点和构造病变,并提出矫正方法。五:耳的构造1. 听觉的形成离不开耳,你知道你的耳有哪些构造吗?经常有小孩子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说话,结果造成别人听觉受损,你知道是什么缘由吗?2. 认真观看教材 P84 图 4-52,生疏耳的各局部构造和功能。课上可以承受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指出图中或挂图中的各局部名称,并描述其功能。六:听觉的形成1. 依据耳的构造图分析:外
9、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学生分组整理并表达沟通,小组间相互补充。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2. 阅读教材总结听觉形成的过程。 外界声波收集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放大声波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第 4 页 共 5 页3.我们从外界听到的声音都是和谐动听的吗?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七:保护耳和听力思考争辩:1、假设近距离看燃放烟花爆竹,你预备怎样保护听力? 为什么这样做?2、洗澡时要尽量避开污水进入外耳道,这是为什么?3、得了咽炎不准时治疗会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4、“耳屎”是外耳道的分泌物,它是脏东西吗?你是怎样处理耳屎的?5、寻常大家常用耳机听音乐,耳时机对听力造成损害
10、吗? 学生结合生活阅历归纳保护耳和听力的措施。课堂小结: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和舌等感觉器官。此外,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这些感觉功能使你全面、准确、快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准时作出推断和反响。学生活动:体验双目失明和双耳失聪的苦痛。用黑布罩住一志愿者的眼睛,用棉球塞住另一志愿者的耳朵,让他们在教室里行走和做某件事情。让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激发珍惜生命的情感,同时培育学生乐于帮助残疾人的情感。阅读教材 P86“科学技术社会”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一文,了解角膜移植技术,进一步增加学生关爱盲人的情感。整合提升:本节课你学到了有关耳和听觉哪些方面的学问?让学生谈谈收获。师生共同完成学问梳理,教师强调重点难点,以情感教育为主,进一步增加学生宠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