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职场人生》如何做职业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N《职场人生》如何做职业规划.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MSN职场人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2 作者:日期: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 12 月 31 日 MSN职场人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职场人生是 MSN 中文网倾力打造的职场类视频访谈节目,我们会邀请各行各业的重量级嘉宾,畅谈职场领域的热门话题。“用他们的经验,成就你的人生”是我们的口号,MSN职场人生致力于成为分享职场经验与智慧的平台,希望它可以为你的职场成功之路提供一点帮助.本期话题“职业规划,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在上路之前千万要先看清方向.如果你还处于职业的迷茫期,希望我们这期的节目可以帮助到你.我们特意为大家请来一位职业规划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嘉宾简介
2、 谢伟,北京仁能达教育研发总监,CCEP(生涯素质拓展计划)培训师,北师大心理学毕业,持续关注于职业生涯规划、职场适应与职业转换等课题研究与应用实践.通过培训、访谈、讲座等形式对上百所高校、几十万大学生、上千名职场人士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培训指导。坚信:生活是你采取行动或者不采取行动的结果!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 MSN 职场人生,我是主持人老可.聊职场,谈人生,用他们的经验成就你的人生.本期话题职业规划,我们都知道“南辕北辙”的故事,如果一开始的时候方向错误,那么可能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在职场上也同样如此,如果你正处于职场的迷茫期,希望我们今天的节目可以帮助到你。我们特意邀请到一
3、位职业规划专家,他就是北京仁能达教育的研发总监谢伟先生,为大家答疑解惑。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职业规划”。那么,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从一个网友的置疑开始,这位网友觉得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感觉都是纸上谈兵,并不是给你指点一下就可以飞黄腾达的,你怎么看?谢伟:首先,是否每个人都可以飞黄腾达?这个需要置疑;第二,职业规划是什么?大家认为是什么?如果大家认为职业规划就是算命,指指点点,就可以预测到你未来的样子,给你点化破解一下。如果认为职业规划是这样的话,那就大错特错。可能大家都以为职业规划是这样,但是似乎又不太相信这样就可以让人飞黄腾达.所以,就感觉职业规划就比较虚一点,在这里给你画一个大饼,但是大饼到底属
4、于不属于你、能不能得到,没有人给你保障!其实我想说,真正的职业规划并不是保证你飞黄腾达,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个好的职业师给你做了职业规划,让你以后在面临选择和困惑的时候,让你知道怎么思考.说不定你思考到某种状态就会发现,“我需要找人交流一下,找专业人士探讨一下。从此以后你知道你有多少解决方案,所以我觉得职业规划的价值就在此。让人清楚的知道定位点在哪里,接下来自己该到哪里,该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哪些人给你指点?这才是真正的职业规划。#主持人: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大概分为几个步骤和流程?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 谢伟:我经常跟人交流,“职业规划”说的很直白一点,叫做“种豆得豆,种瓜
5、得瓜。第一步,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豆还是瓜。“职业规划”的学名叫做“自我了解”;第二步,要去种。种在哪儿?这就是自己面临的现实生活环境。第三步,接下来开始浇水、施肥。通过一步步的行动,有可能种下来之后,条件不吻合,种子完蛋了,可能你必须重新种下另一颗种子.具体做到位标准话的流程是:第一,要认识到重要;第二,了解自己;第三,了解自己面临的机会和困境;第四,行动。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第一点,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其次重要就是规划完之后行动,中间这两块可能只是一个过程。但是真正社会上一谈职业规划,其实更多的谈中间的两块。我感觉这是一个问题,但是真正职业规划回归本质的时候,就应该在第一与第四块。#主
6、持人:给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一个人很迷茫的走进办公室做规划,你是怎么做的?谢伟:一个老师,大家想想,当老师应该很好吧,尤其是现在就业难的状况下,这个老师在学校里已经待了几年了,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他很努力,很负责,经常加班加点,但是总困惑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和同学聚会的时候,发现别人都如何如何,而自己还这么努力,感觉很不是滋味。有一次做交流的过程中去探索,前面他已经在重要的认识层已经搞定了,我就问他,“你期望获得什么?在目前这么忙碌的工作中你感觉你享受的那一刻是什么?”让他列出来,当他把这些点都列出来的时候,他发现原来自己目前做的很多事情虽然是在外围看来是加班加点,但是他自己的确有
7、快乐。接着我就问他,“如果你换了一个工作,可能不是那么累,挣了很多钱,但是你做的事情不是很喜欢,你更愿意做哪一个?当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发现现在的状况有积极发现点的,回去之后就交流了一下,他说现在感觉挺好的。这个例子就是心态的转变问题。比如我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我在大学的时候也有过梦想,比如做什么 CEO 等、拥有很多钱,但是经过持续的在职业规划领域思考,我首先告诉大家我学心理学跟职业规划还是有距离的,离开大学之后开始做职业规划,顺便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我发现自己喜欢的是做一个东西,是一个有价值的事情,不用很大,一点点就可以了,我慢慢的给自己定位:我是可以做研发的,我可以研究出理论,把理论演
8、化成帮助别人、指导别人的体系.和我交流的很多人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过程,自己一步步地澄清,让自己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天命是什么,就像孔子说的“五十知天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通过职业规划,可以让你提前一点知道天命空间,这是有理论的。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理论的问题,可能这个理论很深奥,给网友做一个简略的介绍,让网友没有职业咨询师的陪伴,回去之后自己也可以分析,让大家知道自己应该往哪方面走。#谢伟:每个职业咨询师都希望大家都有这样的理论背景,在咨询的时候才能更迅速的切入主题,比如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职业规划里面,一般只要做职业规划探索自己的话,80以上第一步是探索你的职业兴趣是什么?比如说职业兴
9、趣,就老可而言,“你感觉职业兴趣是可变的还是稳定的?”#主持人:固定到职业兴趣上,可能有一点冥冥中是不变的,但是他不知道,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注定的吧!谢伟:其实从心理学的理论来看,这个理论也是大家推出的结果。认定兴趣(interest)是比较稳定的特质,把“interest”这个词拆出来可以知道,首先,“inter”是内在的,“est”是最高级的,“interest”组合起来,指的是你最内在的东西.所以说,大家平时可能说“我的兴趣会变,小的时候我特别想当科学家,长大以后,中学的时候我特别想当歌星,马上要毕业了,也没有理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5 想,只要有工作就行”,我想说的是,这个叫爱好
10、,叫外在的价值,不叫兴趣。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内在的,比如举一个例子,问你喜欢干什么?我在一个大学做 MB:讲课的时候就问了这个问题,我问“你平时喜欢干什么?”一个人说了,我喜欢跟朋友和同学一起喝酒,或者在网上打拖拉机。大家看看这个跟兴趣有什么关系?大家就想这是兴趣,过两天他不喜欢打拖拉机了怎么办?我就问他,你和同学一起吃饭,你是喜欢每次到不同的餐馆品不同的美味,还是享受每次和大家一起品味的场景?他就说,好吃的其实吃到嘴里也没有什么感觉,对吃的不太在意,更多的是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发现感觉挺好。之后我问他,你喜欢打牌,打牌的时候你赢了,是关注分数,还是喜欢思考?他想的是打牌的时候都记不住牌,每次都
11、不会算的,但是总感觉应该怎么样去打,当然是输多赢少.这个人反映出来的本质是什么?心理学有一个理论,人跟现实世界互动的时候,有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把人做了一个区分,比如在 X 轴上,一边是人,一边物,有些人是特别喜欢与人互动的,而另外一些人特别喜欢与物打交道,比如仓储、机械加工;而纵轴上是数据,有些人比较喜欢处理数据,比如今天花了多少零花钱,买菜,这个月的预算等。另外一些人是观念层的,这些钱应该干一些什么事情?是具体化的。大家看一下刚才 MB:的例子,他在喝酒的时候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应该是人的维度;在打牌的时候不记牌,这应该是观念层。这个人的兴趣是喜欢与人在一起,又喜欢观念,这是什么?哪一类
12、工作是这样的事情?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主持人:我觉得可能是老师比较适合吧!#谢伟:对,老师不会说“我今天帮助了学生,一共帮助了多少分钟。大家可以看到,通过这样一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个人定位在这个领域了。现在大家想想,就对这个人而言,在这个象限里面,他有没有可能突然有一天变了,突然有一天对人不感兴趣了,对观念不感兴趣了,对数据感兴趣了?#主持人:我觉得这种可能还是比较小的。#谢伟:可能性是小概率事件,基本上就认为不可能了。所以说,探索,探索自己,大家可以在平时胡思乱想的时候想想,你到底喜欢什么?你喜欢做的事情比较享受的一刻是什么时候?基于这个分析,
13、你在这个象限,你找工作机会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比如,怎么去促进观念,学更多的理论,然后去学习某个领域更深的理论,从大的角度,宏观的思考,因为人的思考力必须要有理论做支撑.喜欢跟人互动的话,就应该增加自己的沟通、影响、领导的能力。如果这个人非要定位在数据和物的领域里,想想可能是什么结果?我们想想喜欢与物打交道,同时又喜欢处理数据,这适合干什么?#主持人:我觉得是证券分析师。#谢伟:。对,仓库管理员还有是会计师,也是跟数与物打交道。如果说这个人,大家按照我的思路,给自己定位的空间是搞会计,大家想想,他将来要付出多少?将会得到什么?这就叫事倍功半。这里我特别不怕我的观点把大家误导了,有些人比较特别的话
14、,正好没有落到某个区间中,他落到某个圆心了,那么认为你是比较特殊的,至少这个理论对你没有什么约束力,你随便做一个事情,做了之后,努力就可以了。我们都说天道酬勤,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好。这个是可信的,但是要有一个前提,这里有一个比喻,天底下最低效的事情不是速度问题,是用了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做错误的事情.所以说,真正要做到位的是清楚应该在哪个领域里.所以,天道酬勤,首先要清楚你的道在哪里?知道了之后,努力一定会成功。几年前看过一个导演,他的同学说,“我一辈子也很努力,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6 也很投入,就相当于我在爬一个梯子,爬到顶上了,突然回头发现,我的梯子搭错墙了,这是很痛苦的事
15、情”。所以,今天理解一下天道酬勤,努力就能够做好,这是定位的问题.定位又有另外一个问题,有些人是典型定位,还有一些人是非典型特征,如果是极度非典型特征的话,那就是真的天道酬勤了,做什么都有所发挥。这就是我想说的,职业规划中,人和职是一个连续体,不要试图找最佳匹配,要找一个平衡点就可以了.主持人:刚才我们说这个理论的时候,用了四个象限,如果这四个象限都不合适的时候,有没有其他的划分方法?#谢伟:有,刚才我们说的把人分为四个象限,古人对人的划分都是四类,这个划分用起来最好用。但是如果发现自己是非典型状况,这个非典型状况比较少,是小概率事件,假如真的是的话,可以参考另一个理论,霍兰德理论把人分为六种
16、,还有一种理论是 MBTI,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在网上有.但是要提醒一下,千万别被类型给定位了,认为这个理论把世界划为几个格子,我跳到这个格子里,其他格子就理论把不管了,要站在这个格子里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格子好玩的、有趣的,也可以尝试尝试,但是要清楚立足点是什么。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谈一下在职业规划中比较困难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性格测评,但是有的时候这个人看到的测评结果和自己主观的认知不一样,这个时候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谢伟:咱们先回到本源,测评的本质是什么?你感觉一个人的心理特征通过什么方法能够了解清楚?#主持人:是我了解自己还是了解别人?谢伟:假如说你以前没有见过我,在来的过程中也没有做过沟通和交
17、流,只知道我这个人,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我来了之后就往这儿一坐,什么都不说,你能做分析吗?主持人:我可以根据和你的交流、对话来分析。#谢伟:对,必须得互动,比如说内向的人喜欢一个人独自待着,而且喜欢思考一些问题思考得比较深刻,你摸不着、看不到,你必须给他设置情景,比如说有一段时间的独处,你是否会喜欢?内向的人大部分会选择喜欢。心理测评就是通过提炼、速测这样的心理样本,根据这些样本,如果有 10 个测内外向的题目,他在 8 个题目上答的和内向符合,我们就可以推断他是内向的,这就是测评。那么,还有 2 个不吻合呢?人的复杂性,如果说你是内向的,你可能都不相信;如果说你是外向的,但是你又觉得有的时候
18、是很安静的,但是测评只是测评最核心的那一部分而已,结果它只探测出你核心的一部分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和你不吻合的,也要允许.心理测评计我们是延用美国的标准,人格的测评,职业规划探索自己都是人格测评,像霍兰德、MBTI 的测验都是人格测评,人格测评达到 60以上就会认为这个工具是没有问题的。第二情况就是在做测评的时候,他扮演了一种角色。大家有没有发现做测评都要求不要过多地想,用直觉去回答,去谈你更多的时候的表现,而不是你期望的表现.很多人可能不经意间强烈的期望自己成为某个人的样子,可能就测评成为另外一个人,这就是可能出问题的一个点.所以,建议测评的话,首先要找指标保证,真正一个合理、有效、标准化的测
19、评必须提供准确性、稳定性的指标,建议大家测的话,尽量找这样的测评去测,测完之后可能会得一个报告,也要允许这个报告中的一些描述对自己可能不吻合,最终是什么样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在这个报告中把和自己吻合的找出来,结合这个吻合的特点它知道你建议你做哪些方面的事情再思考,做这方面的事情是你真的喜欢、是否有资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7 源?这样测评的价值就真正的发挥出来了.绝对不是测评之后就预测“明天适不适合出门?”“跟男朋友是不是去找哪个?这就是一个问题了,他需要自己进一步加工去思考。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这个人知道自己
20、喜欢什么工作,但是现在做的工作不喜欢,他是要改变自己适应这个工作,还是要坚持自己内心的喜欢去换一份工作?#谢伟:这有几种情况,刚才我说了人跟工作匹配和不匹配是一个连续体,假如说你做这个工作是完全不匹配的,就可以想办法换了。我指的是完全不匹配指的是假如一天工作 8 个小时,但是7 个半小时都不快乐,这就可以考虑换了。如果发现在中间状态的话,你就要分析,目前的工作可以给你的价值点有哪些?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习惯于稍微遇一点挫折、不顺心的时候就会想“这个工作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及、没有做好就认为不适合。刚才说的运筹帷幄层,假设自己不适合,是否真的要换?也不一定,如果发现你辞职之
21、后一时半会还找不到任何工作,而且辞职以后现金流中断,生活会受到影响,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慎重考虑,如果你不做这个工作,你做什么工作会好一点?在更好之后接下来,在当前的位置不允许你辞职,因为现金流的问题不可以。那么,你在当前的位置在继续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可能去培养下一个目标需要能力和素质?如果有机会可以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一般是不轻易建议人跳槽的,跳槽跟离婚一样,最后都成为惯性了,稍微不顺心就跳槽,最后就成为习惯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毕业三年的人尽量别参加同学聚会,你参加同学聚会会看到,能去参加同学聚会的都是混得不错的,你一去之后就会发现别人混的都很不错,就很不满,就开始挑
22、剔,久而久之,你的乐趣就少了。所以,三年之内尽量的培养能力,把能力提升起来。当然,“骑驴找马”这种观念你做着当前的工作,它不吻合你,那么你考虑下一个是什么?现在为进入下一个做准备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有损当前所在组织的利益,这应该是基本的职业道德。所以说,又回到刚才的基本点,职业规划要首先了解自己的天命空间,不吻合的时候,适合的空间在哪儿?找出来.但是感觉,极端的不吻合的很少,都是在连续体的一段,然后你再权衡取舍就可以了.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很多网友提出这个问题,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第二个,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什么特长?这个时候怎么办?#谢伟:这样的问题也有,在学生中遇到的多一
23、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选项都有什么?这样的话,当然不知道了。现在的学生使命就是学习,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直学习,我曾经看过一个漫画,一个小鸟在一个笼子里,小学的时候是一个笼子,小学结束之后到更大的笼子,中学之后到更大的笼子大学,大学一结束,一下就掉到地上了!所以缺乏目标,缺乏选项,接触面太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以建议多去接触,多去跟朋友交流,看看这个世界都有什么,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或者在自己可以成本允许、性价比还可以得时候尝试尝试,说不定会发现心的兴趣。这个世界上不会没有人没有兴趣的。如果一个人真的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了,你想想是什么状态?这个时候
24、就会怀疑“我为什么要吃饭?”一般都不会到这境界的。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8 第二个问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那该做什么?如果你目前的工作有需要,想办法弥补,主动自己想办法弥补,不要等着组织、单位给你培训,要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升。我所说的都是认定个体可以解决事情的,是自己可以做的。我突然会发现,大家思维力强的可能会认为我前后矛盾,我刚才说毕业之后不要参加同学聚会,刚才我又说要主动的和同学交流,这是不矛盾的。如果你带着合理的心态,并不是和同学炫耀、攀比,你主动地去了解他们做什么,这是积极的。我指的是不要参加互相炫耀、攀比的同学聚会。主持人: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我频繁的跳槽就是为了试出对哪个
25、职业感兴趣?#谢伟:我个人的观点是通过这种尝试试出自己适合的职业,这种成功率极低、成本太高,有一个人一辈子做了 100 多个职业,过几年一跳,过几年一跳,别人问“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吗?他说,“还没有,我想他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了。主持人:下面我们说一下入职之后的情况,在职业的发展路径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你觉得什么状态是最理想的?#谢伟:这个很复杂,因为不同的领域发展的路径不一样.有的领域你基本上一跨进来就看到头了,没有什么其他可能性,而有些的话,你都搞不清楚,过一年就不一样了,这个很复杂.我从一个学者的理论来阐释这个问题,首先用孔子的观点,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顺,七
26、十从心所欲。”其实也就是列了不同阶段的核心使命问题,再加上年龄,就是发展理论家的一个理论观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核心使命,比如 014 岁是成长期,这个阶段对人未来发展格局的定位非常的重要,这个阶段是训练你怎么样看世界态度的过程;15-24 岁被称作探索期,我特别建议学生可以多一些尝试;2544 岁,处于建立期,开始巩固自己的声望、工作的稳定性;45-64 岁是维持期,这个时候千万别停滞、后退就可以了;65 岁之后就算退出了,慢慢开始离开职业生涯的历程。年龄是这样分的,但是国内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在中国很多人探索期不是 15 到 24 岁,探索期可能是 25 到 55 岁,退休的时候在想“我到底
27、适合干什么?#主持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多呢?#谢伟:就是因为规划少。如果人的一生发展都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了,就是一个最佳的状态.比如探索期,14 到 24 岁之间,如果在这个阶段你能够做一些尝试,然后多去了解社会的真实,多去开阔你的职业视野,能够清晰地知道这个世界留给你的选项有哪些。接下来在建立期的时候可能就建立得坚实稳固,你要清楚从大学到职场是不一样的,建立起你的专业地位、建立起你的不可替代性.到了维持期就要能够持续的跟进,不要跟进太快,但是也要跟进。下一个时期退出历史。咱们现在谈的都是职业路径,其实从大的角度应该从人的生涯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职业是生涯的一部分,人不能为职业而生,还有其他的事情
28、要做。人有六种角色要扮演,子女,这是天生的;学生;休闲者;持家者;公民;职业人,这六个核心角色。在所有的过程中,六个角色的侧重、配比都是不一样的,要把这六个角色互动、平衡关系都搞清楚,在每个阶段都把这六个关系平衡下来,那就是成功。我经常跟学术界的很多老师根据孔子说这句话问下来,前面几个阶段大家都知道“六十而顺,大家一般的法规是六十花甲。七十是什么?七十古来稀,如果你说七十古来稀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七十终于来了,干不动了,然后给自己的孩子说,以后找工作要找准一点,不要像我一样。孔子说的“七十”是“从心所欲这样一个境界,他们已经领悟到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了,所作所为都是顺天应命,那这个境界就非常
29、高了,是理想的境界。也就是说,职业规划的理想状态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9 是阶段的历程顺畅的走,每一个历程的核心平衡化的运转,最终到了从心所欲的时候回顾历史,这才是一个积极的心态,一个真正回顾的心态.主持人:下面这部分我们集中聊一下大学生的问题,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有的人给大学生的建议是先就业后择业,这种说法好像和职业规划有点相背?谢伟:加一个前提就可以了,一个人如果通过规划清楚将来自己期望安身立命的空间,但是毕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所期望的空间没有机会,那么,这是可以的,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做这个职业的过程中磨炼、提升、积累自己所期望方向上的能力、资源等等,为将来的转换做准备,这就是没
30、有问题的。我说的这一点根本的定位是“骑驴找马”可以,一定要善待这个驴,不能纯粹地把它当作工具.还有一点,要破除一个思维的误区,这也是咱们传统的观念,就是“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好”,这必须要加一个前提,适合的方向才能做好.很多人都是抱着这个期待,当时就想“随便找个工作,以后慢慢跳,肯定会跳到适合我的空间中”,后来发现这纯粹是一厢情愿,经常是一个人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铆钉工作,以后都没有勇气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这个工作,有的就相当于依赖了,有的就到了安慰自己的地步,“这个也可以了”,然后就一直做下去。我这里加的一个前提就是内心清醒,知道那个东西在哪,然后决定该做什么,即使是先天不足也没有问
31、题,坚持这个方向,同时把目前该做的做到了就可以了。#主持人:在你看来,目前的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谢伟: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是岗位不足.主观方面,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模糊了,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很多媒体、很多节目在谈这个问题,在谈学生就业到底谁该负责?问题点在哪里?所有的结果都是教育应该负责、学校应该负责、政府应该负责,学生听到这个结论之后都会长舒一口气,“这不是我的责任!”我想说的是,不是你的责任,但是结果要你承担.很多学生还以为,“既然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的,那就应该那样去解决,而不是我应该去做一些什么。”所以,学生主观规划的意识还是欠缺一点,而这个表现就
32、是“我应该为我自己负责”,这是理念的一部分,这是很关键的。#主持人:等他们入职之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谢伟:这是游戏规则适应的问题了,在学校里面就像是试验田一样,比如实习的时候工作没有做好,大家的心里也不会在意,反正是实习嘛,很多人打一个到就不去了,在上学的期间是这样的.但是离开这个空间就不可以了,到了职场应该发现没有人支持、鼓励、引导,这个时候要自力更生,你要在这个环境里面看你需要的资源是什么,然后主动的去获取,这就是结果导向。但是我特别怕观点会被误导认为到了职场就是弱肉强食的地方,绝对不是这样的,你应该把自己定位好,把自己该付出的价值付出来,绝对不是以消灭别人提升自己,大家应该共同提升,但是
33、这个过程一定要是能力提升,你应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进入职场的人真正要做的是把你的能力、热情、价值塑造出来,然后用结果表现出来。从学校到职场,只要做这么一点心态的转变,就可以迅速的适应。#主持人:我们这次问题的征集过程中,很多人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毕业是出去工作,还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尤其是面临考研和工作的时候,应当成为一种困惑吗?#谢伟:可能成为现实的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能定义为:我现在是要考研,还是要工作?这两个不是一个问题,我问你:考研是为了什么?考研还是为了工作嘛!如果你现在可以工作,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10 而且你还喜欢这个工作,那么你为什么要考研?很多人考研是因为没有
34、找到合适的、可以做的工作,所以考研。如果你把考研当作一种回避,这是比较有风险的,我不是说绝对不可以,有可能你沿着一个路径下去,你即使不是搞研究的,但是有可能是因为你现在回避就去上了研究生,你期待着等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市场会好起来,有很多选择让你去选择,但是谁能给你保证?没有人保证。这样,更有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你会想“我是否来个博士?,我想可能性会很大。然后,当你继续往下走,博士完之后会怎么样呢?我建议,如果可以工作的话,你就去工作,当然了,如果你将来想搞研究,比如前几天在搞一个大赛有一个学生将来的定位做物理学家,说什么得搞个博士,最好得出过国,所以他的历程是读书,读书,读书,
35、然后出国,然后是研究机构。但是如果你的计划不是沿着这个路线,当然这个也不可避免万一是很想工作,这个一点机会都没有。考研也应该把考研当作一种工作去做,这可能是更好的心态.#主持人:还有一些大学生面临这样的问题,觉得自己的学校不是特别的好,用他们自己的话概括“二流的学校,三流的专业”,这个时候面临求职的时候特别没有自信,他们做职业规划,您有什么建议?谢伟:用出生来定位人这是一种社会共识,这也有正确的地方,大家肯定想着“名门出来的让人放心一点”,为什么企业招人的时候愿意选择名校的?选择成本低一点,失误成本低一点,但是这里面本质点不是你从什么学校出来,本质点是你可不可以提供一个信任你的理由。如果你可以
36、,如果你在上学期间积累了让人足够信任你的理由,你应该不是被定位在排队的末尾吧!我记得网上有一个陕西某个专科学校专科生求职的视频,大家可以点击看一下,它是被点击 200 万以上的求职,他就做了一个视频,他访了一个广告,他说将来的目标是做视频编辑、媒体编辑,在整个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电影,看着很神奇。整个看完之后,他说:“我是一个专科生,马上面临毕业,现在很需要一个工作,我想做的工作就是媒体编辑,我的联系方式就在下面,您可以联系我”。所以,所谓的二流学校三流专业其实是不经意间自己给自己框下来的标签,你自己要改变这种标签,如果不主动改变的话,一看大家都是这样认为,自己也这样认为,那么,事实可能就真的这样
37、了。现在有的很多单位招人特别看中第一学历,其实就是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你能够拿出有效的证据,就可以突破它.#主持人:咱们谈了这么多的职业规划,面临的可能都是大四要找工作的学生,如果你想给还在校的大学毕业生一点建议的话,你想说什么?#谢伟:我感觉对大学生就职业规划发展而言,我给一个最重要的建议,大学四年大二是最关键的时候,不要试图把决策留在大三、大四。所以,在大学入学期间就要做一件事情,在大学期间认识 20 个以上毕业的师兄师姐,这个规划就没有问题了,这个“认识的意思是定期的交流,让他们定期的给你指点,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指点。而且我特别强调的是师兄、师姐,因为他们是沿着你的历程走下来的,很清楚这个时候的关键是什么,所以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指导是最有效的,而且估计也是你最能够听得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