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71986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6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ppt(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概念: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而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法”性质的国家监督制度。战国时期,法家强调“明主治吏不治民”,形成了一套以法治吏的主张,且已出现御史和监察法。汉代在“察吏是治国之本”“尊君抑臣”等思想指导下,建立了以御史大夫、司隶校尉等为首的监察系统;同时划天下为十三州部,设刺史巡察地方,并且制定了六条问事。唐朝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在地方则以“道”为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分巡州县;通过制定监察六法,使监察的对象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并将户口、赋役、农桑等

2、列为监察的内容,同时加强司法监察。宋代利用监察官加强对宰相的监督;在各路设置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等中央派出机构,兼具监察地方官的职责,直接对朝廷负责;监察立法则以皇帝颁发的诏、敕、令为主要的法律形式。明初,御史台与中书省、都督府地位并重,旋即设都察院取代御史台,将台、察合并为一个机关;在地方建立了御史巡按制度;监察法由简单、单行法规趋向系统化。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管子 桓公问首先追溯了古代“圣帝明王”为了“察民之所恶”而设立的议事机构。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

3、台之复,而贤者进也.秦朝监察秦朝监察制制中央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地方地方监郡御史监郡御史“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汉书汉书百官公卿表百官公卿表中央:沿袭汉制设御史台(宪台)中央:沿袭汉制设御史台(宪台)地方:由朝廷不定期派巡御史地方:由朝廷不定期派巡御史魏晋南北朝监察制魏晋南北朝监察制隋唐监察制隋唐监察制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

4、院。地方:分十道监察区。地方:分十道监察区。宋代宋代中央:设御史台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通判地方:设通判元代元代中央:设御史台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和提刑按察使司地方:设行御史台和提刑按察使司宋元监察制宋元监察制明代明代 中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和厂卫机构加强监察。中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和厂卫机构加强监察。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清代清代 中央:雍正时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乾隆时颁布中央:雍正时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乾隆时颁布钦定台规钦定台规 地方:总督和巡抚兼有监察权地方:总督和巡抚兼有监察权明清监察制明清监察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先秦先秦时期时期:萌芽:萌芽阶段

5、阶段秦汉秦汉时期时期:形成:形成阶段阶段隋隋唐时期唐时期:完善:完善阶段阶段宋宋元明清元明清:加强:加强阶段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进的特点,并归纳其主要作用。(16分)(1)特点:监察思想引导监察制度的构建和监察法规的制定;(该点若答“监察思想和制度形成的历史悠久”给2分)监察机构在改革中发展,权力和地位不断提高;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网络,监察对象的覆盖面逐步扩大,监察形式趋向多样化和规范化;(该点若答其中一个小点给2分,两个小点给3分)监察立法趋于完善和系统化。(12分。每点3分)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澄清吏治;有效地维护、加强了中央和君主的权威。(4分。每点2分)特点:监察思想引导监察制度的构建和监察法规的制定(或“监察思想和制度形成的历史悠久”);监察机构在改革中发展,权力和地位不断提高;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网络;监察对象的覆盖面逐步扩大;监察形式趋向多样化和规范化;监察立法趋于完善和系统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