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ppt课件.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743121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46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记二则》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礼记二则》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礼记二则》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二则》ppt课件.ppt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节选自礼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虽有佳肴虽有佳肴第2页/共31页读准字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yoqingyuxio第3页/共31页注意停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由诵读 第4页/共31页对译注释(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

2、(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嘉 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使即使味美味美美味的菜美味的菜吃吃最好的道理最好的道理好好所以所以困惑困惑第5页/共31页(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

4、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相长也。(7)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我反思自我反思自我勉励自

5、我勉励表示推测表示推测促进促进同同“敩敩”,教导,教导对译注释第6页/共31页字词归纳1.通假字 兑命曰“学学半”兑命曰“学学半”同“说”同“敩”,教导2.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第7页/共31页3.一词多义学学学半音音xio,同,同“敩敩”,教导,教导学学半学习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表示推测不知其旨也指代指代“佳肴佳肴”第8页/共31页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内容归纳第9页/共31页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

6、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问题探究第10页/共31页问题探究 虽有嘉肴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论证思路:重视实践在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进步与发展。第11页/共31页“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深化主旨。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问题探究第12页/共31页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

7、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第13页/共31页课堂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没掌握的?第14页/共31页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第15页/共31页原文欣赏大道大道/之行也,天

8、下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为公。选贤/与能,与能,讲信讲信/修睦。故修睦。故/人人/不独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子其子,使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已。是故/谋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而不作,故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第16页/共31页译 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

9、品德高尚、有才干的(给大家办事),(人人)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因此(家家户户的)门从外面带上而用不关闭。这就叫作理想社会。第17页/共31页知识归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

10、jmgunfnw第18页/共31页1通假字(1)选贤与能(同“举”,推举)(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同“鳏”,老而无妻)第19页/共31页2.词类活用(1)选贤与能(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才干出众的人)(2)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均为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中年人;幼童)第20页/共31页3.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 古义:古义: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大路。今义:大路。男有分 古义:职分,职守。古义:职分,职守。今义: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今义: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女有归 古义:归宿

11、。例句:古义:归宿。例句:今义:返回;归还。今义:返回;归还。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指造反。古义:指造反。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指害人。古义:指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今义:偷东西的人。第21页/共31页课堂总结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

12、、和平的大同社会。社会。第22页/共31页课堂总结试归纳大道之行也一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特征。(1)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社会上亲如一家,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社会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保障。(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第23页/共31页结构脉络第24页/共31页互动论坛探究主题:如何理解和评价“大同”理想?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是一

13、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崇高目标,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为之奋斗的目标。“大同”理想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第25页/共31页互动论坛其实“大同”思想也不完全是儒家所独有的,应该是他们总结前人的思想,然后加以具体化的结果。孔子曾说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圣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这足以证明孔子的思想是总结前人的。“大同”理想虽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时期,是不可能实现的。第26页/共31页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有。有。“世外桃源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的境界是根据“大同大同”社

14、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社会的生活风貌。第27页/共31页文人笔下的理想社文人笔下的理想社会会孟子:陶渊明:范仲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第28页/共31页 “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事事铁道横织于地面,汽球飞舞于天空,铁道横织于地面,汽球飞舞于天空,无乡邑无乡邑(y(y)之殊,无之殊,无 僻僻闹之异,所谓大同,所谓太平闹之异,所谓大同,所谓太平 也。也。”康有为大同书:第29页/共31页 “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孙中山向往的理想社会:第30页/共31页谢谢您的观看!第31页/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