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青海省青海省 20232023 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强化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强化训练试卷训练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案例:小杰,12 岁,因幼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小杰的双脚不能自行站立、独立行走。当时小杰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因此,没有对他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这给小杰的生活、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转眼小杰到要入学的年龄,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也能给小杰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因小杰双脚不方便,且担心他会因此而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小杰的父亲就没让他按时入学,而是请人在家中单独教小杰好好读书写字,同时也非常
2、注重小杰在兴趣特长方面的培养,看到小杰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就请老师教他学习绘画,后来小杰又喜欢上唱歌,于是小杰的父亲又找来声乐老师教小杰唱歌,基本上小杰喜欢什么,父亲都会及时请相关方面的老师来教小杰什么。久而久之,母亲感觉到这样有些不妥,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某社会工作事务所,向事务所里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请针对小杰的情况,分析他所面临的困境与需要。2如何依据社区康复的原则帮助小杰?3当小杰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后,社会工作者应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答案】【答案要点】1小杰现在面临的困境与需要主要有:(1)康复需要:小杰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双脚不能独立站立行走,也缺乏生活的自理能
3、力,对他人的依赖性很强。(2)教育的需要:小杰的父母因担心小杰受他人歧视,在适龄时不让小杰正常入学,只在家中接受少量家庭教育,使得小杰没有接受应有的教育。(3)社会化的需要:小杰封闭在家里,没有朋辈交往,脱离社会,造成社会化困难。2如何依据社区康复的原则帮助小杰?残疾人的社区康复应遵循以下原则:(1)社会化的工作原则。通过社区康复,残疾人不仅要实现身体功能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应实现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2)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社区康复应针对病、伤、残者对康复需求和资源状况,采用低投入、高回报、高效益、广覆盖的方法。(3)因地制宜的原则。社区康复应依据社区的社会背景、经济水平、文化习俗、康复技术
4、、资源状况和康复对象需求等实际,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社区康复模式开展工作。(4)因陋就简的原则。社区的资源是有限的,尽可能动员社区力量的基础上因陋就简,使康复人员、康复对象及其亲友自制康复训练器械,充分利用传统的医学知识,采用易懂、易学、易会的实用技术,使康复成为普遍理解、便于推广应用的服务措施。(5)因势利导的原则。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节假日、双休日动员资源,利用政府及慈善组织和“扶贫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生活状态和参与社会生活。(6)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的原则。社区康复服务应使康复对象及其家庭成员主动参与,树立自
5、我康复意识,参与康复计划的制订,配合康复训练及回归社会等全部康复活动。二、案例:在社区居民需求调查中,社会工作者黄燕发现很多居民都有亲子关系方面的困扰,特别是刚刚开始进入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的家长困扰更大,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而来自青少年的反馈是抱怨学校学习压力大,每天功课多,一天要十几个小时坐在桌前读书写字,抱怨老师和父母剥夺了自己自由玩耍的时间。针对这一情况,黄燕准备开展一次历奇亲子辅导的服务项目。问题:1请简要阐述历奇辅导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2请设计为期两天的亲子历奇辅导方案。【答案】【答案要点】1历奇辅导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历奇辅导是通过将青少年放在一个新奇的环境中,让他们跳出生理
6、及心理的舒适区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总结经验,让青少年得到成就感,并能将成功的经验转化为未来生活的参照。历奇辅导的定义包括四个元素:历奇活动、野外、个人及小组辅导、经验学习法。历奇辅导有四个训练模式:(1)“历奇波浪”:主要是活动讲解、过程和解说。(2)“野外挑战”:着重个人与大自然的挑战。(3)“情感反思”:指学员内在反思。(4)“多元创意”:包括利用音乐、戏剧、手工艺等多种方法带出重点。历奇辅导鼓励个人在经历体验中构建自己“有用”的指示和信息。个人只有通过对知识赋予一定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历奇辅导通过经历引发反思,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促进分享与交流,对个人自我
7、认识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2亲子历奇辅导方案(1)目的目标:通过徒步穿越、拓展训练、绳结学习、野炊、篝火晚会、露营、夜间巡逻、钓鱼等充满挑战的历奇活动,让青少年体验坚持和勇气,磨炼坚强的意志,锻炼优秀的品质。改善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具体目标:丰富青少年生活体验;促进家庭(亲子)关系;锻炼意志,提升青少年抗逆力;提升青少年沟通与合作意识与能力。三、刘华,男,33 岁,伤残转业军人。刘华转业后被安排在一家自动纺织厂工作,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两年前,刘华所在的纺织厂倒闭了,他变成了失业人员。尽管一直努力找工作,但半年过去了,刘华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他上有老下有小,加
8、上妻子又没有工作,家庭生活异常困难。刘华的不少亲朋好友劝他去找相关部门求助,但他一直不乐意。妻子为此事经常和他吵架。刘华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问题】假如你是刘华所在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刘华一家的情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答案】(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上述案例中,案主刘华面临着诸多困境,具体如下:就业问题刘华在部队伤残后转业,被安置在一家自动纺织厂工作。但是,随着纺织厂的倒闭,刘华下岗,而身体残疾的刘华找了半年工作,却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家庭生活问题刘华下岗后,找了半年工作都没眉目,而妻子也没有工作,还要养老人和小孩,其家庭生活出现了困难。家庭矛盾问题刘华作为伤残转业军人,可以通过政府获
9、得抚恤金和重新安置就业,而他却一直不肯寻求政府的救助。面对这种情况,妻子与刘华产生了矛盾。对国家优抚的认知问题刘华自尊心很强,对国家的优抚政策,在认知上存在误区,不肯寻求政府帮助。(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方案目标帮助刘华认识国家优抚政策和获得国家抚恤金,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家庭矛盾。四、宁国平,男,24 岁,从某职校毕业已达二年,缺少职业技能,已在家待业近两年。宁国平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很少与他人来往,几乎天天闷在家里。宁国平的父母多年前离异,宁国平随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有稳定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还比较好,对宁国平也比较溺爱,使宁国平变成了一位“娇公子”。在宁国平
10、读职校的第一年,父亲病故,宁国平深受打击。随后,宁国平跟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始终没有从婚姻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生活态度非常消极,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宁国平。宁国平的母亲没有工作,还患有重度抑郁症,一直靠服药稳定病情,平时靠政府的低保和打临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学校了解到宁国平的家庭状况,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宁国平勉强干了一个学期。在毕业前,学校曾为宁国平优先推荐五家企业或公司进行带薪实习。但宁国平总是工作了十天半个月就不辞而别,要么嫌工作辛苦,要么嫌工资较低,为此,学校领导对他十分不满再加上宁国平由于家境困难而拖欠学校学费 5000元,学校便扣压了他的毕业证书。刚毕业时,宁国平还积极找工作,但
11、结果或者由于他嫌苦怕累而放弃工作机会,或者用人单位因为他没有毕业证而不愿录用他,如此一来,他找工作找了一年多,仍然没有任何眉目,最后,他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宁国平的母亲非常担心儿子的状态,于是向社区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假如你是宁国平的母亲所求助的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宁国平的情况,拟订一份服务方案。【答案】(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性格问题 a宁国平性格内向,孤僻,很少与他人来往,缺乏朋辈群体的支持;其父亲在世时对他娇生惯养,造成其“娇公子”的性格,因嫌苦怕累而多次放弃工作机会;b没有责任感。宁国平总是在短期的工作之后就不辞而别,而且在找工作方面表现的嫌苦怕累;c在找工作不顺利的时候,没有积极地调整
12、心态,而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家庭问题a家庭变故多已经对宁国平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其父亲去世后,案主的母亲在案主面前没有树立一个坚强向上的形象,她的负面情绪给案主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b因为母亲没有工作,还要靠药物维持健康,案主也没有稳定工作,造成案主一家生活拮据。社会原因 a学校的领导对案主表现出的态度是不满和没有耐心,并且扣押了案主的毕业证,这都给案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b工作单位因为案主没有毕业证而不愿意录取案主,打消案主寻找工作的积极性。(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分析,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方案目标。协助宁国平认清自己面临的问题,改变就业观念,发展个人潜力,掌握职业技能,改善生活环境
13、。方案实施策略 a帮助宁国平了解自身状况。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宁国平了解自我,包括其个人能力及倾向、兴趣、个性等情况,帮助宁国平了解自身特点及优势,帮助其提升信心。b帮助宁国平认识工作世界、形成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良好的就业意识。第一,认识工作世界。帮助宁国平对工作发展前景、就业与职业训练资源以及工作机会有深刻认识。第二,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帮助宁国平认识工作与职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了解自我等价值体系,在专业辅导下,形成比较正确且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职业生涯观念。第三,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就宁国平的就业动机、意愿、志向等进行讨论、澄清和辅导。c与宁国平的学校进行沟通,协商出可行办法尽快解决
14、其毕业证问题。d协助宁国平开发自身潜能,增强工作能力。第一,在面试技巧、工作方法方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宁国平进行辅导;第二,为宁国平联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帮助他获得免费培训机会,促使其提高工作能力;第三,为宁国平提供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帮助其顺利找到工作。e评估宁国平母亲的病情,为其申请必要的医疗援助,减轻家庭负担。f与宁国平的母亲沟通,鼓励其母亲改变生活态度,为宁国平树立一个坚强、乐观向上的榜样。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合社区资源、监督执行进度等。方案评估。包括宁国平及其母亲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等。五、案例:小锦,男,7 岁。小锦 3 岁的时候在家门口走失,被人
15、贩子拐卖到了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锦的父母从来没有放弃找寻的希望,几年来一直奔波于全国各地寻找小锦。在各方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在失散 4 年后找到了小锦,并把他从收养他的农村家庭接回了城市的家。回到城市后,小锦对城市生活环境出现了各种不适应,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在感情上也很疏离,一句爸爸妈妈都叫不出口,平日里基本不开口和父母说话,甚至很排斥现在的家庭,总想回到那个收养他的家庭去。小锦的父母尝试各种方法跟小锦消除情感隔阂,他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周末带他去游乐场玩、跟他讲述 3 岁前发生的趣事儿,尽管他们一直努力尝试和小锦重新建立感情,但是收效甚微。因为害怕小锦再次走失,小锦的父母每天坚持接送他上下
16、学,几乎不让小锦单独和其他小朋友在社区一起玩耍,为做到更好地陪伴小锦,弥补错过的那些成长时光,他的妈妈甚至辞去了工作,专职在家照顾他。但是小锦自回城以后一直闷闷不乐,总是很沉默,也不愿与人交往,对陌生人总是很不信任,极度缺乏安全感。问题:1从上述案例中分析小锦现在的需要。2从上述案例中分析小锦个人及环境资源。3针对小锦目前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答案】【答案要点】1上述案例中,小锦现在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的需要。儿童的发展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案例中,小锦在 3 岁时被拐卖到了农村,从小就缺失亲生父母的爱
17、,也缺乏良好的家庭生活和适当管教,导致回到原生家庭后难以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受保护的需要。儿童受保护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任何人为的伤害。案例中小锦 3 岁时走失被人贩子拐卖,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导致对陌生人总是很不信任,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愿与人交往。(3)游戏的需要。儿童需要游戏,是由其天性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认识和了解社会。案例中的小锦整天由父母陪同,几乎不能单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4)社会化的需要。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
18、程中的第一步。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人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本案例中,小锦几乎不能单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平日里基本不开口和父母说话,总是很沉默,阻碍了小锦社会化需要的发展。2从上述案例中分析小锦个人及环境资源。小锦的个人资源。与同龄孩子相比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体验过不同家庭,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生活。小锦的环境资源。首先是亲生父母对小锦深深的爱,为了弥补错过的那些成长时光,妈妈甚至辞去了工作,专职在家照顾小锦;其次是农村收养家庭的资源,如果处理的好,小锦可以同时得到两个家庭的爱护;学校同学是小锦朝夕相处的伙伴,老师也是有力的支持资源。3
19、针对小锦目前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有:(1)直接对小锦介入。通过游戏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小锦的心理状态,降低小锦对原生家庭的排斥感和对城市的不适应感,增强小锦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增强小锦对人的信任,提升安全感。六、案例:某社区残疾人比例较高,特别是近半年间发生了两起重大事故使两人致残,一起事故是小区张奶奶的孙女出小区大门时没有左右观望被公共汽车撞倒,车轮从左腿碾过,住院治疗三个月,最终一条腿还是没有保住。另一起是张大妈晚上在小区遛弯,被七楼掉下来的花盆砸在脑袋上,当场晕倒,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引发了脑出血,最后落得了神智不清楚、左半身行动不便。针对社区出现事故造成人员伤残的情况
20、,社区的社会工作机构准备组织实施相关的服务项目。问题:请以“关爱生命”为主题设计社区康复项目方案。【答案】1背景与理念调查表明,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疾病、意外伤害和有害环境,而社区内每一个成员都离不开社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防病治病的条件和社区安全设施。案例中的社区半年内发生两起致人伤残的重大事故,说明社区内居民安全意识不强,社区内存在安全隐患,安全隐患不清除、安全意识不强化就难以杜绝危险事故发生。2项目名称“关爱生命”社区康复周。3目的与目标目的:营造安全社区的文化氛围。具体目标:消除社区安全隐患;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建立社区安全隐患监督机制;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建立残
21、疾人社会支持网络。4具体行动方案(1)实施社区康复三级预防。通过实施监督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预防性咨询及保健、减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避免引发伤残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措施等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通过实施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通过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或补偿性手术等措施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2)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邀请专业机构在社区中针对残疾人运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对功能障
22、碍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等作出全面评定,包括肌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定、社会交往功能评定、职业技能评定等。同时,在社区建立残疾人服务档案,根据残疾人的特征、发展趋势和潜能开发可能性,提供适当的社区康复方案。(3)开展具体的社区康复服务。社区康复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就是要整合社区中的各种资源,通过各种康复性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所丧失的功能。社区康复集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医疗康复等功能于一体,实施“治疗康复服务”整合性服务。七、赵婆婆,65 岁,老伴儿去世后从南方搬到北京跟随儿子生活。来到北京后,她感觉到了很多的不适应。一方面,孩子由于工作的
23、原因很少能够陪伴她,而自己对居住的环境也不熟悉,每天多数时间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面,非常孤单,同时,因为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圈,经常怀念过去在故土的生活,时而会产生一些焦虑、烦躁、抑郁的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气候、水土、饮食等各方面的南北差异,赵婆婆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在一次入户走访的过程中,社工小张了解到了赵婆婆的情况,并发现,除了个人身心方面的不适应外,赵婆婆对自己的儿子也有比较多的意见,认为孩子没有经常陪伴她。但比较好的是,赵婆婆非常希望去接触周围的邻居,融入社区,更想了解北京。小张在与社区居民的更多接触中,发现在自己服务的社区内,与赵婆婆有类似情况的老年
24、人还有好几个。为了让老年人更好的生活,社工小张决定采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帮助老年人解决问题。【问题】1根据材料,请分析赵婆婆目前的生活中存在怎样的问题?2根据上题分析的问题,请说明社工张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的服务目标有哪些?3结合社区社会工作中的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方法,请具体说明社工小张在帮助赵婆婆时可以采用的策略。【答案】1赵婆婆目前的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对家乡和故土的回忆和思念。(2)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圈引起的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3)陌生环境的不适应问题。(4)气候、饮食差异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5)缺乏亲子沟通的亲子关系问题。(6)社区融入感较低问题。2社工小张在制订服
25、务计划时的服务目标包括:(1)缓解赵婆婆等老年人远离故土的不舍和思念之情。(2)加强对新环境,包括对新社区和新城市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其适应能力和技巧。(3)提升老年人在自我身体保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特别是应对气候、饮食差异等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方面的知识。(4)构建老年人群体的支持网络,包括老年人群体之间相互支持的互助关系、老年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支持互动关系、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相互沟通的亲子支持关系等。(5)提升老年人的社区责任感,挖掘老年人的优势和潜能,服务社区、贡献社区。3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其特点是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用种种方法去建立、强化和维系个人和群体的网络,使这些网
26、络能够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帮助个人和群体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八、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收到一封求助信。玲玲,12 岁,目前就读于小学六年级。她在信中写道:“自己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一放假,我就想去找同学玩,不想念书。我爸妈把好话、坏话都说尽了,其实我也明白当中的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小林进一步了解发现,玲玲属于高智商低成就,她的学业性向测验的分数很高,但学业成绩不好,居全班 40 名左右(全班共 45 人),是典型的学业低成就者。任课老师也经常因为成绩差而数落她,久而久之,连玲玲自己都失去了信心。玲玲的父亲高中毕业,任职于某公司,是轮班制。由于父亲很希望玲玲将来能上大学,替家人争口气,所以很关心玲
27、玲的成绩,对她管教也很严格。但他经常用话语讽刺玲玲,父女关系恶劣。母亲任职于某幼儿园,对玲玲的生活起居照顾很周到,但不知怎样管教和辅导她,对她的要求也没有像她父亲那么高,母女关系良好。问题:请简要分析玲玲的情况,并以此写出辅导策略。【答案】1服务对象玲玲主要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个人方面:玲玲的情绪不稳定,出现了自卑、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由于学业的挫败,自信心不够,有较严重的乏力;她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可能都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不佳。(2)学校方面:老师的数落使玲玲屡屡受挫,学习情绪低落。老师的态度对玲玲的情绪有很大影响。(3)家庭方面:父母教育方法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父亲只关
28、心玲玲的成绩,对女儿的困难却不闻不问,而且教育方法不当,经常讽刺玲玲;母亲很关心玲玲,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解决困惑。可见,玲玲的家庭并没有为其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支持。2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可以采用如下辅导策略:(1)查阅玲玲的基本资料及过去的学习成绩,了解其平常的生活及学习状况,进而分析她的需要与资源。(2)对玲玲进行个案辅导。让玲玲了解学业低成就的原因,帮助她找到突破现状的途径。例如,帮助她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自信心、结交同伴良友,等等。(3)开展团队辅导。把年级中与玲玲类似情况的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分享经验、分享感受,从而达到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效果。
29、此外,也可请高年级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4)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合作。在了解玲玲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可代表玲玲与老师商谈,建议采取个别化教学的方法,通过降低对她的学业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或补课等方式,帮助其走出困境。(5)调动和利用家庭资源。与玲玲的父母联系,请父母合作,并协助他们解决女儿的照顾及教育问题,以期为玲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九、某市工读学校甲班中,学生都是曾有过打群架、抢夺钱物、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的“问题”青少年。工读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对甲班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差,在原来学校都被看做是“差生”,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讨厌的对象。这些学生有江湖习气,在
30、自己的圈内很讲哥们义气。工读学校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规章制度繁多,有些管理制度相互矛盾,学校一再强调要树立老师的“权威”,经常惩罚学生,学生抵触情绪很大。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有自暴自弃的想法,有人经常自嘲:“我们就是社会的垃圾”,也有人认为:“我们是社会的弃儿”。社会工作者在评估了甲班学生的问题后,决定运用抗逆力理论开展服务以改变学生的现状。问题:依据学校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基本步骤,结合案例,设计相应的策略。【答案】答题要点:抗逆力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时,能够理性地作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从构成要素上看,抗逆力由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以及效能因素三部分组成。以下 6 个步
31、骤是学校培养学生抗逆力的操作性环节:1促进亲社会联结。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组织学生活动,树立榜样,使学生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建立健康的同辈关系。二是创造机会吸引父母参与学校工作,使孩子与父母在共同工作中加强联结。三是在教育、教学环节中促进师生沟通,增进信任,加强关系,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2建立清晰、明确的边界。由于该学校规章制度繁多,有些管理制度相互矛盾,学校一再强调要树立老师的“权威”,经常惩罚学生,学生抵触情绪很大等这些情况,学校在制定纪律规范时应该体现关怀,淡化惩罚,让学生参加学校纪律的制定,建立学生期望的政策模式。3教授生活技能。针对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差,学生有
32、江湖习气,在自己的圈内很讲哥们义气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加强教授学生如下的技能:与人合作、冲突解决方法、自我决定、自我管理等,教授学生们期望学习的技能。4提供关怀与支持。关怀与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该工读学校甲班中的学生在原来学校都被看做是“差生”,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讨厌的对象,人多数学生都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在工作过程中,应关注每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多用鼓励性话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成功的,并为困境学生提供解决策略。5建立和表达高期望。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拥有“每个学生都会成功”的信念。6提供机会,促进参与。视学生为资源,实行对等的学习,提供学习方法,充分利用一切自身资源为学生
33、提供参与机会。总之,抗逆力的提升与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一十、小明,9 岁,现在是北京某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三年级新生。小明的父亲一直在北京打工,母亲也在他两岁的时候来到了北京。小明自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平时很听话,课堂表现也很优秀,爷爷奶奶对他很是疼爱。母亲每年会回家探望小明几次,但父亲只有在春节时才回去。母亲很思念小明,并且觉得爷爷奶奶上了年纪,再一直照顾小明多有不便,应该将小明接到身边照顾。2012 年 8 月,父母把小明接到了北京,并为他联系了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上三年级。小明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个月,都是被反锁在家里看电视,
34、因为父母白天都要工作,怕他自己在家不安全。上学后,因为小明的方言很严重,同学都排挤他,有些同学见他长得弱小就常欺负他。由于课程跟以往不同,课业方面他也总跟不上。慢慢地小明就变得郁郁寡欢,在家里不爱跟爸妈说话,在学校经常是上课睡觉,下课就躲在角落里,还经常逃学。只有偶尔跟爷爷奶奶讲电话时他才会高兴些,还总嚷嚷着要回去。一次,小明被同学欺负,他忍无可忍,抡起板凳打了对方。学校老师向小明父母反映了情况,父亲很生气,当时就打了他,小明哭着喊着要回去找爷爷奶奶,母亲看着很心疼。父亲骂他没出息,还要把他送回去。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她知道小明是在来到这里后才改变的,但她不知道怎样帮助儿子适应这里的生活,着急
35、、苦闷之余,经同事介绍找到社工小张,并向其求助。社工小张了解了小明的基本情况后,决定采用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小明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说明小明有哪些方面的困境 3从学校和家庭层面出发,社工应该为小明提供哪些服务【答案】1儿童的心理特点有:(1)发展性。小明才 9 岁,正处于初始社会化阶段,还需要学习更多社会和生活的知识与规范。(2)依恋性。小明自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早已形成对他们的依恋关系。转入北京后,没能及时跟父母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导致情感孤独。(3)可塑性。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城乡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小明难以适
36、应新的环境。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不安,导致他产生抵触心理和防御行为。2小明的困境有:(1)个人方面。小明还不能适应新环境,主要包括对城市环境的不熟悉、语言方面的不适应、城市生活的不习惯。(2)家庭方面。小明面对亲子关系不调的问题。小明父亲常责骂小明,使得父子之间关系紧张。(3)学校方面。一方面城乡课程进度的不同,导致小明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小明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生活,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3社工应该为小明提供的服务包括:(1)家庭方面。采用个案辅导的方法,通过真诚、接纳和尊重等技巧,与小明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关系,帮助小明表达心声、宣泄情绪。通过互动帮助小明学习一些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并鼓励小明学习和练习说普通话。向小明的父母澄清小明的问题,小明现在的表现实际上是对不能适应的新环境的对抗,以求得到重回老家的结果。因此,鼓励家长给予小明更多的耐心和关怀,给予他精神上的爱和支持。此外,鼓励家长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小明去城里好玩的地方放松,以增加小明对城市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2)学校方面。社会工作者向班主任老师介绍小明的情况,赢得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请老师给予小明生活上的关心和课业上的辅导,帮助小明追赶学习的进度。向班主任倡导开展多元的课外小组活动,并鼓励小明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和自信,并建立与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