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整理最新7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666606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整理最新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整理最新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整理最新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整理最新7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整理最新7篇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篇一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难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3关键: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引入 1计算 (1)(-2.6)+(-3.1)(2)(-2)+3

2、 2填空 (1)_6=20(2)20_=17 (3)_(2)=5(4)()_ 五、新授 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例如,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是4-(-3),?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你会计算它吗?(鼓励学生探索) 可以先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7 另外,我们知道减法和加法是互为逆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使x与-3的和等于4,因为7+(-3)=4,所以 4-(-3)=7 另外4+(+3)=7, 比较、两式,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4-(-3)=4+(+3) 这就是说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如何转化呢? 减-3相当于加3,即

3、加上“-3”的相反数 比较上面的式子,计算下列各式: 50-20=50+(-20)= 50-10=50+(-10)= 50-0=50+0= 50-(-10)=50+10= 50-(-20)=50+20= 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仍然相同 归纳:通过上述讨论,得出: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相反数”是转化的桥梁。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式子表示为:a-b=a+(-b)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2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减号变加号 2减数变相反数 例4:计算: (1)-3-(-5)(2)7.2-(-4.8) (3)0 8(4)(-5)-0 分析:以

4、上是有理数的减法,按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11-3(-5)2411113例3:计算:(1) -0.257-4.47(4)(-3)-5=(-3)+(-5)=-8 24244例2:计算:(1) (-2.5) 5.9(2) 强调:减号变加号、减数变相反数,必须同时改变,(4)?题中减数的符号为“”号,省略没有定 综合运用:课本25页,6题 六、课堂练习 1:计算: (1) 6-9(2)(+4)-(-7) (3)(-5)-(-8)(4)0-(-5) (5)(-2.5)-5.9(6)1.9-(-0.6) 2、列式计算: (1)比2 低8 的温度 (2)比-3 低6 的温度 3、课本26页7、8、1

5、0题略 2差数一定比被减数小吗? 提示:不一定,例如(-7)-(-5)=(-7)+(+5)=-2,-2-7 七、课堂小结 引进负数后,任意两个有理数都可以求出它们的差,结果可能为正数(大数减去小数),也可能为负数(小数减去大数),还可能为0(相等的两数相减),学习有理数减法,关键在于处理好两个“变”字; (1)改变运算符号即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2)改变减数的符号即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两个“变”要同时进行,而被减数不变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25页至第26页,习题13第3、4、11、12题。 九、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

6、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想一想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掌握得较好。那在学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思考多个有理数相乘该如何来计算? 做一做(出示胶片)你能运算吗? (1)234(-5) (2)23(-4)(-5) (3)2(-3)(-4)(-5) (4)(-2)(-3)(-4)

7、(-5) (5)-1302(-2004)0 由此我们可总结得到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交流讨论不难得到结论:几个不为0的数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这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注意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它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他们虽已通过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

8、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只要引导学生确定了“积”的符号,实质上就是小学算术中数的乘法运算了,突破了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这个难点,则对于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学生就不难掌握了。 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立意)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4、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 五、教学策略 我在本节课

9、的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应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启发、自主探究、点拨归纳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设计为七个环节) 1、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我首先出示几个相同负数和的计算题,利用乘法的意义很自然地引出负数与正数相乘的新内容,以形成知识的迁移。进而引入本节课题,以问题引领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完成课文中的填空。我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三类的角度,区分出有理数乘法的情况有五种:(正正、正0、正负、负0、负负)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实例的运算结果

10、,从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准确地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的符号法则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板书:法则)(确定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两步模型:先定符号,在求绝对值)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1、构造这组有规律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算式和结果在符号、绝对值方面的关系,找到乘法结果的符号规律,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通过比较、分析、概括、讨论、展示,渗透分类讨论和从特殊归纳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知道”如何观察”“如何发现规律”。 3、分析法则掌握实质 (有了以上的认识)通过设置问题4,让学生带着以上的结论,认真观察(5)(3)这个算式,首先确定积的符

11、号(同号得正,先定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53=15,再求值)。第二小题让学生仿照第一小题填空、解答,理解法则的实质,真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这样设计是为了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单纯的记忆,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4、解决问题综合运用 通过习题(小试牛刀)的计算,既巩固了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又明确了倒数的定义,(板书: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有意义。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完成填空,使学生有效的巩固重点化解难点。 5、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利用摸牌游戏,抓住学生对竞争充满兴趣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抢答题的形式,使学生的眼、耳、脑、口得到充分

12、的调动,并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通过本环节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6、总结收获畅谈体会 在课堂临近尾声时,我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并相互补充。及时有效的回顾小结,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反思的好习惯。让学生品尝收获的喜悦,坚定今后学习数学的信心。 7、布置作业巩固深化 七、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始终

13、坚持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去参与,去探究,去分析。通过创设、引导、渗透、归纳等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續、和谐的发展。本节课的设计一定还存在不少的纰漏和缺陷,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篇四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理数乘法以及乘法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发展观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14、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及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会观察,选择适当的、较简便的方法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通过用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二、难点: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预习导学 通过看课本1.4的内容,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根据预习内容,同学们

15、回答以下问题: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乘_ (2)异号两数相乘_ (3)0与任何自然数相乘,得_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_ (2)乘法结合律:(ab)c=_ (3)乘法分配律:(a+b)c=_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 比较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发现_可能转化为_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

16、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 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

17、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 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2、 会把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看成几个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进一步感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的有理数加法,运用运算律交换加数位置时,符号不变 教学过程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速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1、完成下列计算: (1) 3+7-12

18、; (2)(-8)-(-10)+(-6)-(+4) 归纳: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运算; (2)式统一成加法是_;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和( )后的形式是_; 读作_ 或 _ 展示交流 1、把下列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1)(-12)+(-5)-(-8)-(+9)=_; (2)(-9)-(+5)-(-15)-(+9)=_; (3) 2+5-8=_; (4) 14-(-12)+(-25)-17=_ 2、 将下列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省略: (1)12+(-8)=_; (2)(-12)+(-8)=_; (3)(-9)+(-5)+(+15)+(-20)= _ 3、将下列

19、运算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15)-(+63)-(-35)-(+24)+(-12)=_ =_ 4、 仿照本P37例6,完成下列计算: (1) -4-5+6 ; (2) -23+41-24+12-46 5、 仿照本P38例7,巡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巡视维护,从住地出发,他先向东巡视了6km,休息之后,继续向东维护了4km;然后折返向西巡视了12.5 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驻地的距离是多少? 盘点收获 个案补充 课堂反馈 1计算: 2早晨6:00的气温为 ,到中午2:00气温上升了8,到晚上10:00气温又下降了9晚上10:00的气温是多少? 迁移创新 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

20、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课堂作业 本P39 习题2 。5第6题(1)、 (3)、(5), 第7题 。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1、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是否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难点: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

22、“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

2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的乘法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

24、+(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 答:上升6厘米(即

25、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

26、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需要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 (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 (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 a=3,t=2;a=3,t=2; a=3,t=2;a=3,t=2; 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 课堂练习 1

27、。口答: (1)6(9);(2)(6)(9);(3)(6)9; (4)(6)1;(5)(6)(1);(6)6(1); (7)(6)0;(8)0(6); 2。口答: (1)1(5);(2)(1)(5);(3)+(5); (4)(5);(5)1a;(6)(1)a。 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3。填空: (1)1(6)=_;(2)1+(6)=_; (3)(1)6=_;(4)(1)+6=_; (5)(1

28、)(6)=_;(6)(1)+(6)=_; (9)|7|3|=_;(10)(7)(3)=_。 4。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1)4x=16;(2)3x=18;(3)9x=36;(4)5x=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五、作业 1。计算: (1)(16)15;(2)(9)(14);(3)(36)(1); (4)100(0。001);(5)4。8(1。25);(6)4。5(0。32)。 2。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a0,b0,那么ab_0; (2)如果a0,b0时,那么a_2a; (4)如果a0时,那么a_2a。 探究活动 问题:桌上放7只茶杯,杯口全部朝上,每次翻转其中的4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把它们翻成杯口全部朝下? 答案:“1”将告诉你:不管你翻转多少次,总是无法使这7只杯口全部朝下。道理很简单,用“+1”表示杯口朝上,“1”表示杯口朝下,问题就变成:“把7个+1每次改变其中4个的符号,若干次后能否都变成1?”考虑这7个数的乘积,由于每次都改变4个数的符号,所以它们的乘积永远不变(为+1)。而7个杯口全部朝下时,7个数的乘积等于1,这是不可能的。 道理竟是如此简单,证明竟是如此巧妙,这要归功于“1”语言。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