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10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660005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10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教案(优秀10篇)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一 活动一:捡落叶、玩落叶(略) 活动二:树叶分类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法给树叶分类。 2、能大胆地进行实践活动,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树叶数份。 2、每人两个篓子。 3、集体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1、这是什么? 2、这两片树叶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提出分类要求,幼儿进行分类 要求:1、想一想怎么分? 2、分好的树叶放在篓子里。 三、展示、猜测、介绍活动 1、教师帮助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分类方法,请大家 猜测可能的分类标准,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猜测。 2、教师对幼儿的

2、分类方法进行记录。 四、师生共同总结、统计分类的方法。 五、按自己感兴趣的分类方法再进行尝试分类。 活动三:叶子里的水 活动目标: 1、区别枯叶和绿叶,发现绿叶中有水。 2、初步尝试用简单线条或圆圈记录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枯叶、绿叶数份 2、积木、白纸等操作材料。 3、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 2、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习 词:枯叶、绿叶) 3、猜一猜,叶子里面有什么?有没有水? (1)、介绍记录表,教师交待如何记录。 (2)、幼儿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二、幼儿进行实验,探索绿叶里的水。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及操作

3、方法。 2、幼儿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三、幼儿交流: 1、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绿叶里有水,枯叶里没有水?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二 设计意图 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着几条泥鳅,前段时间,孩子们在给泥鳅换水时不小心把泥鳅掉在了地上,几个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泥鳅不容易抓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自然生成了泥鳅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了鱼类知识。 2泥鳅、盆、

4、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绍泥鳅主要特征及黏液作用的相关录像。 活动过程 1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泥鳅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便于幼儿观察,事先在几个大脸盆中放若干泥鳅和水) 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边有胡须。幼:背上有鳍,尾巴上也有,游起来很灵活。 师:是呀,这一点和谁一样啊? 幼:和鱼一样。 师:是的,因为它也是鱼家族中的一员啊。你们有没有发现泥鳅有趣的事情呢? 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滑溜溜的,老从我手里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师: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 幼:叫黏液。

5、 师:这些黏液对泥鳅有什么好处? 幼:能帮它逃走。 幼:因为很滑,别人不容易抓住。 师:除了帮它很快逃脱,黏液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你们猜一猜?(幼儿可能回答不上来),好吧,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了就知道了。 看录像,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说的,录像中都说到了。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泥鳅的黏液还有什么作用呀? 幼:能帮它的皮肤呼吸。 幼:能帮它在泥地里很快地行走。 师:黏液对泥鳅的好处真不少啊。 2,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捉泥鳅的现象。 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后集体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说泥鳅身上滑滑的,不好捉。现在你们去试一试,是不是真的很难捉。 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怎么捉的? 幼

6、:我捉了很长时间才捉到两条。 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只手没捉到,后来用两只手才捉到的。 师:泥鳅在你手里是怎样的? 幼:我刚把泥鳅捉到,它就马上从我手里滑走了。 幼:它在我手里时拼命扭动,要从我手里逃走。师:泥鳅这么难捉,是什么在帮它的忙啊? 幼:是黏液在帮忙。 师:哦,有了黏液,泥鳅真不容易捉啊。刚才我还看见几个小朋友用老师给你们擦手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鳅呢,这个办法也挺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试捉泥鳅。 出示材料,交待要求:每一样都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师:用这些材料捉泥鳅,你们有没有发现有趣的事情呢? 幼:用棉手套好捉,我捉

7、了好多呢。 幼:我觉得塑料薄膜手套太滑,捉不到泥鳅。幼:我用毛巾把泥鳅身上的黏液吸掉就好捉了。 师:为什么棉手套捉泥鳅容易些,塑料手套捉就不容易?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么不同? 幼:棉手套粗糙、塑料手套光滑。 师小结: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变大了,泥鳅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还是很小,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鳅。 3联系生活,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 师:刚才我们捉泥鳅,把地板弄得很湿。瞧,地板变滑了,为什么我们在湿湿的地板上没有滑倒?谁在帮忙? 幼:我们穿了鞋子。 师:为什么穿了鞋子就不滑了? 幼:因为鞋底有花纹,很粗糙的。 师:这个道理

8、和我们用棉手套捉泥鳅是一样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让滑滑的地板变得不滑呢? 幼:可以铺些纸板。 幼:放块地毯。 幼:放块厚棉布。 师: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是滑滑的,有些危险的,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然后想想办法解决吧! 评析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泥鳅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由观察泥鳅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泥鳅长得什么样?他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中始终让幼儿处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观察氛围,不要求幼儿获得完整知识,只要是幼儿有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就行了。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

9、师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相关知识,而教师此时只是一位积极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时,我们针对“黏液”这一难点展开分析、设疑,让幼儿自己发现、猜想,而后在操作实践和观看录像中得到答案。 孩子们对活生生的泥鳅不易抓是抱有浓厚探究兴趣的,我始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活动中以抓为主线,在抓的过程中发现泥鳅因为黏液的帮忙而容易逃脱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材料的出现使探究活动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我重在让幼儿比较粗糙材料与光滑材料捉泥鳅的不同现象,只有发现奇特的现象,才能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发现事物间的关系,获得新经验。在活动中,幼儿在亲自操作和体验中自然地发现了棉

10、手套易捉泥鳅的现象,同时,幼儿认识了两种材料的特点,发现了材料特点与捉泥鳅难易程度的关系,从而让他们自发地建构起粗糙的材料具有防滑作用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我的任务是观察孩子用材料尝试捕捉泥鳅的过程,提供适时的帮助,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助于幼儿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促进概念和思维水平由低到高的不断发展。 科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归于生活。本次活动的延伸也是继续探索的起点,正如纲要中说的,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是有关周围事物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究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学习,还将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

11、行为。所以,我从捉泥鳅的现象中生成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知道之所以探索这个现象,探讨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的,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践背景。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小球站稳的多种方法,体验操作中的乐趣。 2、 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 能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乐于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乒乓球、皮球、棒球若干。 2、毛巾、积木、瓶子、沙包、纸、纸卷、茶杯、剪刀、碗、筷子、树叶、勺子、乒乓球拍子、报纸 、篮子等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出示球,让幼儿对玩

12、球产生兴趣 。 1、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球,你们认识它们吗? 教师出示:乒乓球、棒球、皮球 2、幼儿玩球,教师在旁观察,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玩球。 教师:现在我们每人拿一个球来玩一玩,在玩球时候,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玩球,也可以试一试其他小朋友的玩法,还可以换其它的球玩一玩。 3、 幼儿说一说自己玩球的方法。 教师:老师发现你们的玩法真多,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球的呀?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动手探索:利用多种物品让小球站稳。 1、通过收球,让幼儿发现问题。 教师:小球玩累了,我们一起把小球放到桌上休息一下吧。 教师:刚才在放球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小朋友的球总是站不稳,会滚

13、到地上去? 2、幼儿表述自己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教师:请你们想个方法,让小球在桌子上站稳的? 3、幼儿动手探索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物品,请小朋友试一试这些物品能不能让小球站稳?如果你找到让小球站稳的方法,你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什么物品让小球站稳? (2)教师:小朋友想出这么多让小球站稳的办法,还有一个物品很少有小朋友用到?看,是什么呀?(幼儿:纸。) 教师:我要让小朋友探索探索,怎样用这张纸让小球站稳呢? 我们动手试一试,如果你想出好办法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到的? 教师: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

14、探索的方法? 三、延伸活动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探索,想到很多让小球站稳了办法。我们班小朋友真棒,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能让小球站稳,下课后我们再继续寻找,然后把这些方法记录下来。 幼儿园观察类科学教学教案 篇四 课程目标 1、让小朋友发现盐能溶解到水中的现象,同时掌握溶解的速度与其他因素的有关系。 2、让小朋友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里。 3、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增进小朋友的好奇心,让小朋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程工具 1、准备足够的小杯子。 2、准备足够的小盘子。 3、准备足够的筷子。 4、准备一袋盐,一袋细沙,温水一大杯。 课程过程 1、讲故事。给孩子们讲一个能把盐溶解于

15、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议老师可以把小马过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马帮妈妈去买盐,要过一条河。回来的时候,小马依然快快乐乐地趟水过来了。可是当他上岸后却发现,袋子里的盐没了。这可把小马吓坏了。他赶紧跑回家告诉妈妈说,河里有妖怪把它的盐抢走了。妈妈听后,哈哈大笑。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盐没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关注后,老师开始给孩子们做盐溶解于水的示范。 实验过程 1、老师在小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小勺把盐倒入,让孩子们观察盐在水里的状态。诱导孩子们讲出,盐跑哪里去了,让他们回答。 2、老师主要是要让孩子们观察倒入水里的盐的状态,颜色,以及多少。 3、老师再换小杯,同样的方法把细沙倒入,让孩子们

16、再观察,并让孩子们说出两个实验的不同点。 4、老师把小朋友两两分组,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认真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5、老师把水换成凉水,再让小朋友们观察一次,让他们明白水的温度是可以影响盐的溶解速度的。 课程总结 这个课程的操作性强,需要投入的观察力也十足,其实是非常适合当成亲子游戏的。如果家长朋友们觉得好玩,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当然,你也可以完全地发散你的想象力,更换或者是改变整个实验的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五 设计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也迎面而来,如交通安全,用水安全、用电安全等等都随着时代的步伐向我们教育者发出了挑衅的讯号,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

17、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因而我选择了用电安全教育这块内容,从了解建立电路着手,进行用电安全教育,逐步深入。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了解要使灯泡发亮,需建立一条电路。 2、初步认识用电的安全,并能在生活中正确地使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线电池小灯泡图片。 2、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建立电路。 1、材料介绍,引发问题。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实验展示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结:为什么小灯泡这样会

18、亮。 二、安全教育 三、活动延伸 生活中除了电线可以导电、通电,可以给我们带来危险,那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呢?让我们下次再来一起探索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投入的积极性也很高,都能了解正确的连接方法基础上举一反三,如王泽小朋友的多节的电池连接方法:两节电池正负极连接好,电线的一头连接于两节电池中间,一头绕于灯泡上,再连接在电池上,实验成功灯泡亮了。还有应湘业小朋友的正负互换的连接方法等等,孩子们都进行了很好的认识了解。最后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身实验过程中的小触电了解到了电线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危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它当心它不要随意地去玩弄

19、它,懂的基本的如何保护自己。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会通过目测法、重叠法比较大小不同两个物体的大小。 2、能初步比较出生活中简单常见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观察探索。 活动准备: 1、ppt 活动指导: 1、创设游戏情境,激趣导入 指导语: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只熊宝宝,我们先看看是哪两只熊宝宝吧。一只大熊一只小熊,哪一只是大熊?哪一只是小熊呢? 2、实际操作,学习常见的比较方法 (1)出示图一:一天两只小熊起床了。它们需要刷牙,我们通过重叠比较发现一只牙刷大,一只牙刷小。那我们应该怎么分给两只小熊呢? (2)

20、出示图二:他们刷完牙之后想要坐车出去玩。这两两辆车有什么区别呢? (3)出示图三:两只熊宝宝出门以后想去玩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呢? (4)时间不早了,两只熊宝宝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它们找到了蜂蜜。我们一起比一比这两罐蜂蜜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那我们应该把小的蜂蜜送给大猫还是小猫呢? 3、通过巩固练习,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 指导语:小朋友们都很棒,学会了比大小,现在老师要来考一考小朋友们,看看你们都学会又快又正确的分辨事物的大小了吗?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大”和“小”。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七 目的: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

21、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准备: 1“主蜡烛”一支。 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等。 过程: 活动一 看蜡烛燃烧 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或小瓶子里。)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点燃蜡烛? 3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火焰会随风“跳舞”;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等等。 活动二 自制蜡烛花 1幼儿手持燃烧的小蜡烛,将蜡烛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里。 2观察“水中蜡烛花”,说说它像什么,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

22、(它会像荷叶那样飘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3尝试将蜡烛油滴到黑纸上、蓝布上,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活动三 蜡烛熄灭 1请幼儿先将两支相同的蜡烛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块上。 2请幼儿分别点燃蜡烛并罩上玻璃瓶,观察并介绍看到的有趣现象,如瓶身会发烫、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灭的,等等,鼓励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3请幼儿两人一组,再次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一大一小两只玻璃瓶,观察蜡烛熄灭的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结果。 活动四 水中的蜡烛 1在托盘内倒人浅浅的一层颜色水,然后点燃放在水中的蜡烛,再罩上玻璃瓶,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熄灭后瓶外的颜色水进入瓶子内壁的现象。 2引导幼儿讨论:这瓶壁上的水是哪儿

23、来的?为什么? 建议: 1材料中提供的“主蜡烛”由教师点燃,幼儿可以在“主蜡烛”上引燃小蜡烛,以避免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证操作安全。 2当幼儿解释错误时,教师切勿当场纠正,可引导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在再次实验或寻找相关资料后,再进行讨论。 3本活动适合在区角或分组活动中进行。因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故活动应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现象为主要内容,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交流。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八 科学意图: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材料准备: 大小相同的小碗若干、温度计、糖块、咖啡、砂糖、盐、勺子、杯子

24、、饮用水。 实验操作: (1)将盛满水的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碗放进冰箱把水冷冻成冰块,如果在冬季可在户外自然冷冻。 (2)将若干个冰块同时拿出,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让冰块融化,比较融化速度的不同。比如,放在室内任其自然融化、加热融化、放在阳光下融化等。 (3)让幼儿分别舀一勺咖啡、一勺砂糖、一勺盐以及一块糖块,然后把它们同时放在不同温度但水量相同的水杯中,并用勺子搅拌,观察溶解现象。 (4)溶解后请幼儿品尝,会有甜、咸、苦的味道,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溶解现象。 指导建议: 在观察融化现象时,注意让幼儿比较温度对冰块融化的影响。 在观察溶解现象时,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些物体容易溶解、哪些物体不容易溶解,让

25、幼儿比较水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的不同对溶解的影响。 指导大班幼儿学会使用温度计,让他们尝试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和温度记录下来。 拓展与替代: 建议幼儿在饮料中加入冰块,制作一杯可口的冷饮。 在幼儿自制冷饮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冰块与水温之间的关系:随着冰块的融化,饮料逐渐变凉,冰块越多,水温越低。 鼓励幼儿在家中选择多种材料自制饮料,如奶粉、咖啡、桔子粉等,进一步感受溶解现象。 科学小知识: 固体受热化成液体的过程,被称为融化。通常情况下,体积相同的冰块,温度越高,融化的速度越快。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被称为溶解。比如,食盐或蔗糖溶解手水而咸水溶液。溶解的速度与溶质

26、的性质、溶质在溶剂中的被搅拌的速度以及溶剂的温度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颗粒状的溶质比块状的溶质容易溶解;搅拌的溶液比没有搅拌的溶液,其溶质容易溶解;温度高的溶剂比温度低的溶剂,其溶质容易溶解。 活动反思: 幼儿对知识点的了解是一个操作感知的过程,能否说出知识点(科学原理),并不是活动的最终目标。幼儿科学主要是调动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节。 2、引导幼儿用简短的句子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名称、形状及颜色。 活动准备实物水果:苹果、梨、橘子、香蕉、石榴等若干,篮子一个,图片一幅。 重点难点 重点:是幼儿能说出几种水果的名称

27、、颜色及味道。 难点:是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是在秋季里成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里树上的叶子变黄了,有的变红了,被风一吹就会怎样?秋天里也是水果成熟的季节,你们知道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谜语:黄金衣,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谜底:(香蕉)。 教师出示实物香蕉让幼儿观察后提问:果皮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教师讲解:是长柱形的,稍有棱。)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2、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石榴等水果,让幼儿观察后说出它们的形状、颜色及味道,让幼儿知道它们都是秋季里成熟的水果。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认识的这些水果都是秋天里成

28、熟的水果,它们的形状分别有圆形、椭圆形、长柱形的;它们的颜色分别有红、黄、绿等;有的剥开皮吃,有的用水洗洗就可以吃,味道有酸有甜,它们的水分很多,又有营养,希望小朋友们每天吃个水果,这样身体就会茁壮成长。 4、出示图片,让幼儿连线。 5、做游戏:猜猜我是谁。 三、结束部分 教师简单讲评,下课! 幼儿园科学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从哪儿来,初步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 2、能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农民种菜的辛苦,学习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电子大书、农民伯伯种菜视频。 2、常食用的蔬菜实物或玩具或图片若干 3、蔬菜种子、小铲子、小水桶等。 活动过程

29、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吃过哪些蔬菜? 师:你们吃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蔬菜在菜地里的样子? 二、探索蔬菜的秘密。 1、开拓视野。 教师播放农民伯伯种菜视频,请幼儿观看。 教师出示电子大书第1516页,请幼儿观察蔬菜的种植过程和生长过程。 2、教师帮助幼儿记忆种菜过程。 师:蔬菜一般种在什么地方?(水里、土地上) 师:种菜之前我们需要做什么?(首先要把杂草除干净,需要松土) 师:把蔬菜种子撒在土壤里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轻轻地盖上土) 师:洒水的时候该怎样做才正确?(轻轻地洒水,洒水的时候不能太大力,避免种子被冲走) 3、蔬菜分类。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蔬菜图片,请幼

30、儿看一看不同种类的蔬菜什么部分可以吃。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蔬菜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吃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类。 三、我是种菜小能手。 1、教师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种植园或者班级种植角,鼓励幼儿按照种菜过程,动手做一做。 2、教师发放材料,引导幼儿种菜。 3、组织幼儿把种好的菜写上名字,放在植物角。 4、教师在植物角的旁边挂上记录牌。(记录牌见附页) 活动应变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幼儿到田边观察农民种菜的情景,或者到农科所参观。 活动延伸 教师在幼儿园选择一块菜地,带领幼儿翻土种菜,体验种菜的过程和劳动的辛苦。 区角活动 1、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鼓励幼儿阅读青菜的生长过程。 2、科学区:教师准备不同种类蔬菜的图片,鼓励幼儿根据吃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类。 3、植物角:挂上记录牌,鼓励幼儿观察蔬菜的成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环境创设 将农民种菜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内。 家园互动 家长和幼儿在家选择合适的地方,和幼儿一起种蔬菜,并学习记录蔬菜的生长过程。 随机教育 每天散步时,带幼儿到“菜园看一看”,并提醒幼儿怎么去观察蔬菜的变化,例如:长了几片叶子、有的地方的菜没有长出来等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