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汲取(x)推敲(qio)根深蒂固(d)B素材(s)创意(chung)孜孜不倦(zh)C恭喜(gng)模式(m) 不言而喻(y)D渊博(yun)关键(jin)锲而不舍(qi)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故又称“桂榜”。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青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
3、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举拳便打。B这道数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C范进中举一文通过对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揭露了人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D历史上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大数据,互联网使用被划为若干个群组。
4、B有一项统计显示,“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手机平均使用时间超过7小时。C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D保护未成年人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相关要求落实落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长沙过贾谊宅中通过时间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
5、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
6、披草而坐,倾壶而醉。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僇(l)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始:才。斫(zhu);砍伐。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培塿(lu)本作“部娄”,小土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7、)A林壑尤美水尤清冽B云归而岩穴暝吾谁与归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把酒临风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连月不开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3分析语段(甲)中的第一段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引出“醉翁亭”的?4两个语段都是酒气淋漓、醉意纵横的美文,请结合语段(甲)(乙)中划线的句子,分析欧阳修与柳宗元写“醉”的用意有何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桐花如常许冬林不喜欢桐花多年。觉得它肥俗,香气浓烈到撞人。落花时,样子邋遢。在我们江北,谷雨之后,桐花最盛。少年时居住的老宅西边,有一棵桐树,是白桐,也叫泡桐,粗壮,高大,枝叶覆满头顶
8、天空,指手画脚。我放学回家,穿过开着无边无际紫云英的田野,老远看见我家屋西的桐花,白发苍苍地开上云天。桐花下,炊烟升起,猜想母亲一定正手忙脚乱地做饭。桐花粉紫色。浅浅的粉紫,隔着春暮的天光烟霭看去,竟像是颜料在水里化掉了,化成一团不干不净的灰白色。这样的灰白色,是薄凉的,像日子,不过节也不做喜事的乡下日子,寻常的日子。有一回,朋友跟我描述她在乡间看到的桐花有多美,我心里想笑。桐花能有多美?匆匆一见,如旅途中的艳遇,不负责洗臭袜子也不用油污满身地下厨房,没熬过漫长的相看生厌的时光,那情感自然是轻吐芬芳。我想起从前我家的那棵桐树,春暮的雨愁愁长长地下,屋外的墙角处,腐烂的树根边,都生了一簇簇的野蘑
9、菇,肥厚的桐花花瓣铿然坠落,砸在滑腻的湿地上,混进潮腥的野蘑菇丛里,然后一起腐烂。空气里,桐花的味道又湿又重,缠绕不散,像玄奥难解的命运。夏天,算命先生坐在村口的桐树荫下,一卦一卦地算。他说人在命运里走,谁也逃不掉。命运如网,缠绕不散。母亲喜欢请人算命,给家里每个人都算。一回是抽牌,母亲让我抽,我抽出一张,展开看,是一个女子,骑一匹白马,又矫健又威风。图边说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只记得,我是喜欢那匹马的。其实我也想骑上那匹马,逃,逃离乡村,逃离我妈妈我奶奶那样的生活和命运。我不想自己就像一朵桐花,开得那样粗陋,那样没有花的样子。花的样子应该是轻盈的,鲜丽的,香气袅袅像细细的柳丝,或者像下下停停
10、的春暮的细雨。如果做花,我不想做一朵桐花。像逃离一场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一样,我试图以自己的不甘和倔强来逃离古旧乡村,逃离古旧的生活方式。我追随理想,试图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出门读书,风花雪月地写席慕蓉体的情诗我以为我成功逃离。暮春的一个黄昏,散步,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前,竟是久久流连不去。那是极普通的一户农家,两层半旧的小楼,门前用竹篱笆围出一小块菜园,里面种瓜种豆。房子东边,立一株高大桐树,紫色的桐花累累簇簇盛开,远看去,花开灼灼,如蒸如煮,花气熏天。房子无人,静悄悄锁了门,只有那一树桐花火辣辣地开,繁花照眼明,也庇护着小楼和院子。一块园,一树花,一户人家。静谧,安稳,寻常。寻常中透着人间烟
11、火的亲切,和盈盈的美意。桐花到底还是美的!回想少年时:偌大的桐花荫下,坐落着三小间覆有青灰瓦片的房子,我踩着满地的潮湿桐花去上学。那画面,隔着二三十年的光阴,现在回头看去,才看出了一种人间的简静与清美。寻常朴素的事物中所包含的美,要过完小半生,才能懂得。就像过完小半生,才懂得,平常心的可贵。我在单位大院里开荒种菜,种没有农药没有生长激素的蔬菜。十指纤纤,不弄墨,弄泥土:希望儿子在我身边成长的年月里,可以吃到最健康的菜;是想,一慰自己初进中年渐生的求田问舍之心。一次跟文友说起,说起种菜,说起农事。他说他从前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每年割稻子,最后一镰,他会割在自己手上,提醒自己逃离。我听了,内心有急
12、雨经过,一阵潮湿。是的,我们曾经都是逃离者。可是,如今我们说起油菜花,说起三四月的秧田,内心止不住地觉得亲切;看见庄稼,总觉得如遇故人。回头看人生,还是认同挖一口塘种几亩地生养两个孩子的日子,是庄严安稳的。寻常是美,朴素是美,这样的美,又极庄严。原来一直不曾逃离:对抗了小半生,最后,还是喜欢桐花。逃了小半生,最后还是愿意俯身低眉,做一个母亲和妻子,做得不需要名字。如果是花,自己还是一树桐花。在尘世之间,一花,一园,一人家。桐花如常。一切如常。(有改动)1请把全文划分为三部分。(写段落序号即可)第一部分:_第二部分:_第三部分:_2第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3说说本文标题桐花如常的作用。
13、4本文之前极写作者不喜欢桐花,之后却又写作者深深爱上了桐花,这里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主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天,萌生“乘风归去”的奇想,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B上阕中作者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
14、转化中,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失望。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月圆而亲人分离,作者由感伤离别转为对天下离人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2说说这首词结尾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原因。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七、作文(共4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题一:生活,是一面镜子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