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丽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丽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n)拨款(b)建树(sh)B遗嘱(sh)诺贝尔(nu)巨额()C评定(png)炸药(zh)授奖(shu)D颇有(p)仪式(y)渗透(ch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记得那时我从私熟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B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C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忍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D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
3、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
4、应试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D“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的名字命名,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_。_,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2)答谢中书书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_,_;_,_。(3)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情感的诗句是;_,_;_,_。(4)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5)黄鹤楼中使用叠词,描写了江上美景反衬出诗人内心
5、清冷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6)使至塞上诗中最能展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句子是:_,_。(7)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乙】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三峡)注释:径:经过。成就:这里指人和牛的形状、色彩,即轮廓。既:已经。信宿:连宿两夜,表示两夜的时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沿溯阻绝()(2)良多趣味()(3)犹望见此物()(4)言水路纡深()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绝𪩘多生怪柏既人迹
7、所绝C虽乘奔御风 虽途径信宿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4两篇短文的结尾都引用了歌谣,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节选),回答问题。【甲】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
8、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乙】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
9、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下列语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乙】文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B【甲】文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体现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C从说明顺序上看,【甲】文属于逻辑顺序,【乙】文属于空间顺序。D【乙】文中的卢沟桥体现了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10、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列数字,通过列出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卢沟桥外形特点。)B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列数字,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细节处也注意到了图画美。)C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3从说明文的语言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大多引用活水”
11、中的“大多”一词意在说明池沼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B【甲】文“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翻齐整的石岸”中的“很少”一词说明苏州园林池沼或河道的边沿没有砌齐整石岸的情况。C【乙】文“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一词强调了桥面与河面不完全平行。D【乙】文“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中的“到”一词写出11个半圆形石拱的长度是不相同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2、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西楼:指送别地点谢亭。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体裁来说,这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甲诗是律诗,乙诗是绝句。两首诗都押了ou韵。B从内容来看,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不同的是乙诗,是写作者送别友人;而甲诗,是写作者赠别故乡,同时作者也觉得是故乡的水在送别自己。C在写法上,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方式,也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D乙诗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优美景色,看似与哀伤的离愁别绪不协调,其实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以红叶青山的明丽“乐景”来反衬惆怅伤感的离别“哀情”。2乙诗歌“红叶青山水急流”中“急”字最为传神,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词语。(1)悠悠:_(2)晴川:_(3)历历:_(4)萋萋:_(5)乡关:_(6)烟波:_七、作文(共40分)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要求:(1)选题目一,先要补充完题目;选题目二,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