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界牌小学王亚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按事情开展的顺序写了 “我”在假日里爬天都峰,“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困 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围绕单元学习要素,教学设计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按照什 么顺序写的,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引领学生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同时, 通过揣摩语言文字,品析写作方法,体会作者通过对话、动作、心理描写,把“我”爬山的过程写 清楚。教学设计中,注重朗读,注重读写结合,即时提供语言实践,提高语文素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天都峰风景图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战胜困难的名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
2、导入,交代目标1 .听写词语,集体订正。石级铁链攀登一张相辫子笑呵呵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细致了解“我”的爬山过程,同时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 楚的。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紧扣单元要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细品文字,探究方法导读:文中“我”爬山的过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 写清楚的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爬山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奥秘。(一)写清心理感受。1 .开始时,“我”对爬天都峰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描写中能够体会到?2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我站在天都峰
3、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 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3 .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在云彩上面哩”“笔陡”来体 会天都峰又高又陡的特点。)4 . “挂”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表达了出来。)5 .这样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让“我”有怎样的感受?(这样险峻峭拔的天都峰,不要说攀登了, 看了都会使人心里发颤,令“我”望而生畏;此时的“我”是缺乏自信的,产生了畏惧退缩的心理。)6 .请你边读边想象,把课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再通过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险峻 峭拔
4、,难以攀登。7 .小结:在写一件事情时,可以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写出自己遇到的困难,这样也能把事情 写清楚。(二)写清人物对话。1 .为了把事情写清楚,课文还展示了 “我”和老爷爷之间的对话,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 我们之间的对话,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2 .品味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1)联系上下文,两个人为什么会互相询问?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2)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 了他们什么精神?
5、(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 爬呢?外表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 于攀登的精神。)(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敬佩、羡慕的语气。3 .品味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 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1)你能体会到他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吗?(兴奋、互相敬佩、互相感激)(2)再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你又有哪些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
6、 气,一词,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3)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4 .小结:写清人物对话,可以更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开展。这是一个秘诀哟! (三)写清动作。1 .过渡:为了更细致地展示爬山过程,课文展示了 “我”爬山的动作。找出这样的动词来体会 体会。2 .课件出示重点句: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 子一样3 .哪些词语带给你深刻的感受?结合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奋力”“一 会儿一会儿”“爬”等词语,体会他们登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
7、精神。)4 .这是“我”的爬山过程,你能想象老爷爷是怎样攀登的吗?5 .这句话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省略号,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想象“我”还有可能遇到哪 些困难吗? “我”是怎样爬山的呢?学生在想象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动词,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6 .小结:动作展示,使爬山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加入动作描写,事 件写得更加清楚。(四)写清感受。1 .课文中爸爸的话点明了爬山的意义所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一“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2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爬上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很难的 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原因有
8、两个: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都能从他人身上汲取 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3 .小结:课文用爸爸的话点明了这篇课文给人的启示,这正是爬天都峰之后最深的感受的表达。 在写事件时,可以点明自己爬山的感受,使读者也深受启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按事情开展顺序表达的同时,写清了人物的动作、对话、心理 活动及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体会多角度进行描写,把事件过程写清楚。在朗读、品析词句中探 究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受到启发。三、总结写法,尝试练笔1 .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 来写的。让学生思考语文书67页的两幅图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跑步
9、比赛”按照跑步比赛之前,跑 步比赛中,跑步比赛后的顺序写。“过生日”按照过生日前、过生日和过完生日后的顺序进行练笔。2 .学生进行小练笔,教师巡视。3 .指名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清认为对话、 心理活动、写清动作及写清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内容,提供语用实践的机会。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悟1 .面对困难,有的人畏惧退缩,有的人适可而止,有的人犹豫不决,有的人勇往直前。面对困 难,你打算怎么做呢?2 .指名交流。3 .出示名言,读一读,积累名言。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一一爱迪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一一罗曼罗兰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 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一一罗兰4 .学生交流自己的战胜困难的名言。5 .小结: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 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希望同学们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互相鼓励,增强信心。设计意图:积累有关战胜困难的名言,丰富积累,从而对于课文含义有更深的理解。板书设计:爬天都峰之前叫人发颤勇于攀辞爬天都峰一一爬天都峰中互相鼓励一二皿一二战胜困难J爬上天都峰峰顶后一互相感谢写清对话写清动作写清心理活动 写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