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45090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以秋天为主线安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古诗。教案设计中, 注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味和意境的美好。通过创设情境、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式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意思,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会作者借秋天的景色鼓励朋友,借秋景抒发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文化底蕴。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诗人的资料,描写秋天的古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读题解题1 .导入:同学们,秋天己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觉得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2 .学

2、生交流。3 .揭题: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三首古诗。(板书:古诗三首)4 .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唐朝有位著名的文学家,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他刻 苦学习,25岁就参加考试,金榜题名。他善于写诗,他的诗立意新奇,语言优美。他又熟悉 兵法,文武双全。他就是杜牧。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身 着一袭长衫的杜牧正悠闲地坐在车上。山道两旁古木参天,黄叶翻飞,林中的美景激发了诗 人的灵感,于是诗人写下了山行这首诗。5 .教师板书诗题。指名读,齐读。6 .你能根据老师刚才讲的故事说说诗题的意思吗?(在山中行走)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对秋天的印

3、象,创设与古诗相 符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阅读创设了良好的气氛。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 特点,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作者,引出学习内容,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 .通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读,教师点拨“径”和“斜”的读音。(3)出示“径”“斜”的字卡,指名给生字组词,了解字义。(4)引导学生识记这两个生字。(“径”与“经”可以用形近字比照法识记;“斜”采用顺 口溜的方法识记,如“余斗放歪斜”。)2. 指导读出节奏。(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并在诗中用“/”标出

4、来。(2)学生交流,朗读时应该在哪些地方停顿。(3)课件出示正确停顿: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红于/二月花。(4)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3. 了解诗意,感悟画面。(1)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想象山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结合旁边的插图和 注释。(2)学生自由读诗,想象画面,与同桌交流。(3)品读第一、二句诗。(出不课件)导学:我们跟随诗人来到岳麓山,首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预设:首先看到了山,山上有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山腰间飘浮着白云,隐隐约约有 几户人家。引导探究:诗人为什么称这山是“寒山”?这“斜”是说石头小路怎样?伸向哪儿?预设:因为结

5、合注释知道是深秋时节,天气比拟寒冷,所以诗人说是“寒山”。这弯弯 曲曲的石头小路向远处伸展,与“上”字呼应,看来这座山是非常高而缓的。引导学生体会:“寒山”“石径”“白云” “人家”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 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吗?预设:深秋时节,诗人来到山前,只见山上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在山 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虽然在深山之中,但有人家居住,并不冷 清。指导学生朗读,想象美景,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4)品读第三、四句诗。(出示课件)导学:作者又带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读第三、四句诗,看看图,想象一下画 面。学生交流

6、,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说清楚。预设:诗人来到山前,看到枫林停下车子不走了。枫林中的枫叶红了,比二月里盛开的 鲜花还要红。过渡:诗人为什么停下车子不走了?你能用诗句中的内容来回答吗?(坐爱枫林晚)引导学生理解“坐” “枫林晚”。(“坐”是因为的意思。“枫林晚”指深秋的枫林景 色。)课件出示图片,看图说说这枫叶红得怎么样。说说“红于”的意思。(比还要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描绘的画面。预设:诗人停下车子,是因为喜爱这火红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指导学生朗读第三、四句诗,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4.回读整首诗,并引导学

7、生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背诵古诗。5.总结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小结。(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 悟诗情,诵古诗。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经历学习古诗的过程。让学生反复诵读,做到字正腔圆,音 韵流畅。引导学生读诗想象画面,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诗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1 .过渡:秋天是美丽的,在诗人眼中秋天也是悲凉的,总是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愁思。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古诗一一夜书所见。2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3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书:写。 所见:看到的。)4 .指名汇报本首

8、诗的背景资料。5 .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1)练习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6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7 .检测古诗朗读情况。(1)指名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2)学习多音字“挑”。(3)请小组同学来读,读出节奏。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听录音,再读古诗,指名朗读、分句读、齐读等。8 .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感悟前两句。一边读古诗的前两句,一边观察课文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萧萧” 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秋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道出深秋

9、凄清。)理解“动客情”。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在异乡。)创设情境:(播放音乐)萧萧的秋风吹下梧桐叶,江边寒气逼人,作者孤独一人行走在江 畔,假如你就是这位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情?(思乡)导读:自古逢秋悲寂寥啊!从古至今,这“秋”就勾起了许多诗人的无限情思。(引导 学生齐读拓展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张继桐庭多落叶,慨然知己秋。一一陶渊明小结:此时,思念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不禁吟诵一一(引导学生读出前两句)(2)学习后两句。指名朗读第三、四句诗,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画面。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插图,理解诗意。理解“知I”。想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

10、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 小的蟋蟀吗?(不能。)那作者是怎么知道小孩在捉蟋蟀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知” 是料想的意思。)引导想象:孩子们还会玩些什么?走入角色:此时你就是诗人,说说你此时的感受。指导朗读。小结: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 抒发了诗人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古诗,注重学生的情感 体验。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在诗句的拓展链接中,深刻感 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的情感。四、朗读悟情,背诵积累1 .配乐朗读。2 .个性朗读:自由读诗,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

11、将你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 来。指名展示、评价,全班齐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3 .指名试背古诗。设计意图:用音乐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让情 感升华。最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感受古诗的内涵。五、观察示范,指导写字1 .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寒、径、斜、霜、送、挑。2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3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寒:注意中间是三个横,竖和撇、竖和捺在书写时不能连成一笔。径:第五笔是长点,右下部是“工”,不是“土”。斜:第二笔是长点。送:注意书写时的笔顺,最后写“L”。挑:注意“兆”的笔顺。4 .教师板书示范“寒” “斜”“霜”,学生跟随教师进行书空。5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6 .投影展示,师生进行评议。设计意图: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点拨、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生字书写要领,从而把 字写得正确、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