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7639326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DF 页数:136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1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 负数 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生活与百分数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四单元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 2 图形与几何 3 统计与概率 4 数学思考 5 综合与实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第一单元 负数 单元分析: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

2、,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教学要求: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 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 课时 第一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 1、例 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

3、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 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 200 米(向后走 200 米)电梯上升 15 层(下降 15 层)。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我

4、在银行存入了 500 元(取出了 500 元)。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 分(扣了 20 分)。10 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 500 元。(亏了 500 元)。零上 10 摄式度(零下 10 摄式度)。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 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二、教学例 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 小格呢?10 小格呢?(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 0。)你是怎么

5、知道的?(那里有个 0,表示 0 摄式度)。(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指出:上海的气温比 0要高,是零上 4 摄式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 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 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 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 0 度低,是零下 4 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高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 0以下)。2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三、教学例 2 1、让学生从课本第 3 页的表格中观察,知道了什么?2、讲解为了表示收入与支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表示,一种是正数,一种数是在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负数。3、学生小组讨论和交流,理解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并学习正确的读法和写法。四、巩固练习 1、先读一读,再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中。14 +23 3.4 507 0+74.5 4.8 82 +50 134 正数 负数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 0 米。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7、为()米。94珠穆朗玛峰 8844.43m 155m 海平面 94【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3、判断题:(1)0 是负数。()(2)在写正数时,“+”号可以省略不写。()(3)零上 60C(60C)和零下 60C(60C)是两种相反的意义的量。()(4)不是正数。()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第 6 页第 1、2 题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教学内容:用数轴表示正负数例 3 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教学过程:

8、一、复习: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31 +74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 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 2 摄氏度下降了 7 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二、新授:教学例 3:94【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出示例 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

9、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 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m A、从 0 起往右依次是?从 0 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 和-1.5 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 和-1.5处,应如何运动?(7)总结:负数比 0 小,正数比 0 大,负数比正数小。三、巩固练习 1、说出点 A、B、C、D、E 表示的数。A、()B、()C、()D

10、、()E、()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4 1 2 2.5 0.5 1.5 52 四、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 0 小,正数比 0 大,负数比正数小。五、布置作业:第 6 页第 4 题、第 7 页第 7 题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负数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

11、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 0 的内涵。一、生活中的负数。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 1000 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如果我本月的工资 2800 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指名学生板书出来)【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1)投影第 4 页的第 2 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155 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 8844.43 米。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2)

1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挑战自我。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 48 小时内喝完。(2

13、)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水结冰的温度是 0。(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 127,最低气温是-183。(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 3000 元,记作()元;本月亏损 800 元,记作()元。【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 6 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 6 人,记作()人。(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4)体重增加 5

14、 千克记作(),体重减少 6.5 千克记作()。(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三、作业:练习一的 1、2、3 题。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教学目标:1、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2、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3、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本单元中的利息的计算比较繁琐了一点,在教学中要

15、注意指导学生注意利率化为小数计算时的小数点位置。2、本单元的折扣与成数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着重于写法上的区别,如一个是七五折,一个是七成五。3、学会合理购物是这一个单元的综合实践运用,要指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时 百分数:折扣 教学内容:第 8 页“折扣”、做一做及练习二第 1 至 3 题。教学目标: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

16、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 10 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 1

17、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原价乘以 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 或 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 70%。【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6)归纳定义。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 85%,九折就是 90%。2、解决实际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 180 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

18、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 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 160 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学生试算,独立列式。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3、提高运用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 200 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商品售价多少元?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确:“折上折”相当于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8 页“做一做”练习题。2、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习二

19、第 13 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后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二课时 百分数:成数 教学内容:第 9 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 4、5 题。教学目标: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成数的理解和计算。教学难点: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

20、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2、解决实际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 9 页例 2:某工厂去年用电 350 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

21、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式。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全班交流。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35075%=350-3500.25=3500.75 =350-87.5=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 9 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第 4、5 题。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教

22、学后记:第三课时 百分数:税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第 10 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 6、7、8、10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1)100 的 5%是多少?(

23、2)50 吨的 10%是多少?(3)1000 元的 8%是多少?(4)50 万元的 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 10 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A、商店按营业额的 5%缴纳个人所得税。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 20%缴纳个人所得税。3、税款计算。(1)出示例 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 30 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5%缴

24、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 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 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 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 30 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 30 万元的 5%。(3)学生列出算式。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5)汇报交流。305%=300.05=1.5(万元)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10 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 14 页练习二第 6、7、8 题。3、完成教材第 14 页练习二第 10 题。四、课堂小结

25、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教学后记:第四课时 百分数:利率 教学内容:第 11 页“利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 9、11 题。【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2、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3、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随着改

26、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利率 二、新课讲授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2、阅读教材第 11 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 元就是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

27、也有按年计算的。【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阅读教材第 11 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课件出示存款凭条,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4、利息的计算。(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3)学生阅读理解例 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5000+50003.75%2=5000+375=5375(元)答:到期后可以取回 5375 元钱。三、巩固练习 1、2012 年 8 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 8000

28、元钱存入银行,存期 5 年,年利率为 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2、李阳的爸爸将一笔款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 4.75%,到期时得到的利息是 5700 元,李阳的爸爸当初存入的是多少钱?3、乐乐把 5000 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两年,年利率是 3.75%,到期后,他准备把利息的 80%捐给“希望工程”。乐乐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四、课堂小结 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如何计算利息?怎么计算取回的?教学后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五课时 百分数: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第 12 页例 5、“做一做”及练习二第

29、12 至 15 题。教学目标: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2、通过归纳整理,是学生熟练地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真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绘制表格。知 识 回 顾 知识点 内 容 摘 要 解题关键 折扣 几折表示百分之几十 原价折扣数=现价 1、找准

30、单位“1”2、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成数 几成表示百分之几十 税率 应缴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取回总钱【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数=本金+利率 二、综合运用 课件出示例 5。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提问启发:“满 100 元减 50 元”是什么意思?引导回答: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 100 元减去 50 元。不满 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归纳整理解题思路:(1)在 A 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 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2)在 B 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 100,23

31、0 里有两个 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 2 个 50 元。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再交流汇报,教师板书:A 商场:23050%=115(元)B 商场:230-250=230-100=130(元)115130,答:在 A 商场买应付 115 元,在 B 商场,买应付 130 元;选择 A 商场更省钱。4、总结思考:在什么时候这两个商场价格差不多呢?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 12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2、完成练习二第 12 题,再集体交流订正。3、完成练习二第 13 题。“折上折”是什么意思?这么计算呢?4、完成练习二第 14 题。5、完成练习二第 15 题。提示

32、:增长为“-0.068%”表示什么意思?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板书设计:百分数:整理与复习【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学后记:第六课时 百分数(二)单元检测 教学内容:检测学生对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1、通过检测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2、学生独立完成。3、培养学生细心谨慎的审题解题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检测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教学难点:通过答卷情况分析出学生失分的深层原因,并找到弥补对策。教法与学法: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 知识点 内容摘要 解题关键 折扣 几折表示百分之几十 原价折

33、扣数=现价 1、找准单位“1”2、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成数 几成表示百分之几十 税率 应缴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取回总钱数=本金+利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宣布考试纪律和目的。二、分发试卷,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三、收取试卷。四、教师评卷。五、集体评议。六、师生订正。教学后记:第七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折扣、税收等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收、折扣的应用题,将百分数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难点重点:有关折扣 成数 纳税 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打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

34、完成,再师生订正。(1)几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六折”的含义是指现价是原价的 60%,“四成”就是“十分之四”,也就是 40%(2)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商店促销,买四赠一,这是打()折销售 一件毛衣打六折销售,比原价便宜了()%一种商品八折出售,售价是原价的(),售价是原价的()%【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例 1、商店出售一种 DVD,原价是 400 元,现在八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仿练:一台电视机原价 1200 元,现在商场打九折出售,这台电视机比原

35、价便宜多少元?教学后记:第八课时 利率:生活与百分数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认识: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 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 计算存入银行的钱多少利息,可以用“本金利率时间”这一计算利息的公式。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结合生活,知道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例 1、笑笑有 300 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如果年利率按2.25%计算,到期时可得利息多少元?仿练:小红的爸爸将 2000 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期整存整取,如果利息按4.68%计算,到期时可得利息多少元?计算利息税可以直接应用公式:利息税=本金利率时间利息税,计算税后利

36、息可以利用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息的应纳税额 或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例 2、小明 2010 年 1 月 1 日把积攒的 2000 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准备到期后把税后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 2.25%计算,到期时,小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仿练:2010 年 1 月爸爸将 1000 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是 2.25%,到期时银行扣回 5%的利息税,一年到期后,爸爸可以取回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 2 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银行给李阿姨提供了

37、三种类型的理财方式:普通储蓄存款、教育储蓄存款和购物买国债。(让学生在小组一起完成)利息与税收问题属于百分数应用题,实质上就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重点: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税款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税率税款应纳税所得额100 例 1、(1)一年定期的存款,月利率是 0.18,存入 100 元,一年到期到期后的税后利息是多少元?(2)存 300 元的活期储蓄,月利率是 0.16,3 个月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例 2、银行一年期储蓄的年利率为 2.25,小王今年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和利息时,缴纳了利息税 4.5 元,则小王一年前存入银行的本金为多少元?例 3 国家规定个人

38、出版图书获得的稿费的纳税计算办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 元不纳税;(2)稿费高于 800 元又不高于 4000 元的应缴超过 800 元那一部分的 14的税;(3)稿费高于 4000 元的应缴全部稿费的 11的税。若张老师获得一笔稿费 3500 元,应缴税多少元?若陈老师获得一笔稿费并缴纳税款 420 元,求陈老师的这笔稿费有多少元?若李老师获得一笔稿费,缴纳税款 550 元,他的稿费是多少元?教学后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课标要求: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各种计算公式。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

39、体的特征;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2、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

40、、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第一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

41、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教材第 17 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2教学例 1:认识圆柱(1)认识圆柱的

42、面。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师:指导看书,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2)、认识圆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d.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3、教学例 2:圆柱的侧面展开(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

43、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三、巩固练习 1.做第 17、18 页“做一做”习题。2.做第 20 页练习二的第 12 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四、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

44、叫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形 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宽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注重加强学生对图形计算方法的探索和在操作中对问题的。然后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将圆柱模型展开,引导学生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目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

45、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 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怎样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二、教学新识 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2)推导公式。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3)小组讨论。(4)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

46、S=Ch)(5)练习:完成第 21 页的“做一做”习题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教学例 4(1)出示例 4。【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3)尝试计算(4)汇报订正。4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2 页“做一做”习题。2.完成第23 页练习四的第13 题。教师行间巡视,

47、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四、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2;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圆柱的体积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会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认识了圆柱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体积方面丰富学生对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过程:

48、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教学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2)教具演示。(3)通过观察,讨论。(4)引导归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应用公式 尝试完成教材第25 页的“做一做”习题。3、教学例 6(1)出示例 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2)学生尝试完成例6。(3)集体订正。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杯

49、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答:因为 502.4 大于 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 26 页的“做一做”习题。2、完成练习五的第13 题 四、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或 Vr2h 例 6: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502.4(ml)答:因为 502.4 大于 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教学后记:第四课时 圆柱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容积)

50、之后,运用圆柱体内所装的水的体积不变的特征,来求不规则圆柱的容积,从而向学生参透“转化”的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师: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7 出示例 7,(1)读题,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